出国留学网

目录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合集7篇

字典 |

2023-07-21 14:46

|

推荐访问

审计工作计划

【 liuxue86.com - 工作计划范文 】

  按照单位上级的问题,为其推荐解决方法,这就需要的开始写工作计划了。有了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安心,在下文中您将会了解关于“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的知识点,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很大的启发请把它保存起来!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1

  一、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审计项目案例反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概算批复,变更洽商未履行流程;招投标工作不规范,没有施工图就进行施工单位招标,虚假编制工程量清单,控制价不设下限导致恶意低价中标;合同审核把关不严,非法转包;主材和设备进场把关不严,造成工程材料浪费,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不按工程项目规律办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低下导致造价失控等。以上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和引起高度重视。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各项目参与者相互配合协调,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所以,工程项目所有参建单位都是审计对象。开展跟踪审计必须合理定位,以实现“质量、造价、进度、安全”四大目标。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质量)和投资,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与评价,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等,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以流程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全面管理审计。审计主要内容为:招标文件的审核、控制价及造价预算的审核、清标、合同签订及执行的审核、法律法规遵循性审计、所有参建方资质的审核、对监理单位的再监督、工程项目质量审计、主材和设备价格的咨询及审核、变更洽商的审核、进度款的审核、项目竣工结算与资金管理及防患资金风险评审等。

  (一)建设项目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前期跟踪审计主要是对实施程序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建设项目法人制是否建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并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项目是否列入年度建设计划,资金来源是否到位,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户,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预算或标底编制是否符合定额规定,工程计价依据和原则是否合规、合法、准确;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大宗设备材料等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其结果是否合法、公正;中标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是否合规、公允,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书一致;职能管理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建立拔款会签制度、工程变更会签制度、无价材料会签制度以及会签的各级权限设置等,在项目实施时是否得到严格有效执行。

  (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跟踪审计主要是对概(预)算执行及调整的真实性、合法(规)性进行审计:有无超概算批复投资、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项目是否存在边设计边施工,或因投标原因而提出不合理设计变更,此种现象在景观绿化工程和装修安装工程中较容易发生,因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后,投标单位会存在不平衡报价,中标后往往以各种理由使投标报价中低报价的内容通过设计变更变换;职能管理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工程签证与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与价格控制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无价村料定价等进行审计,审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及时、完整、真实;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结合现场施工进度,核实由施工单位上报经监理审核的月进度款支付计量报表,防止出现超进度付款现象;参加例会和涉及投资变更的各项会议,发表独立性意见,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理使用;加强设备、材料价格控制,对已购设备、材料因故不能使用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督促尽快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及时督促施工等单位做好工程造价与验收资料,做到项目完工资料能及时完整上报,以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结算审计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量和定额计价等进行造价控制审计:检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套用定额是否合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和隐蔽验收记录等事项是否真实,材料价差是否合理,工程取费是否合规,招标文件中约定的人员、机械、质量、工期等是否履约;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是否完整,竣工资料是否真实,竣工结算是否超概算金额等。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跟踪审计一定要定位准确。务必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构建和谐审计。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职能管理单位是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方,承担第一责任,跟踪审计应做到各司其职,避免越位引发的审计风险;二是只关注工程造价,不能动态地监督各阶段的全过程运作,也就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

  2、确保跟踪审计工作高效地开展。首先,应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树立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其次,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跳出传统审计思维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再者,应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

  3、设置审计查证作业关键控制点。开展跟踪审计时,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实时跟踪。为保证跟踪审计质量,应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在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变更签证、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环节设置审计关键控制点,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方式,已在建设项目审计中运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应与经济成果。只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在全过程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程度,把握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性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跟踪审计就会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2

  审计署关于印发《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

  划的通知》

  【时间:2008年07月11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巩固中提高,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原规划)基础上,审计署制定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现予印发。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保持了原规划的基本精神,涵盖了原规划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形势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原规划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完善。主要是:

  ——全面贯彻、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

  ——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明确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出要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明确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强调在推进“人、法、技”建设的同时,加强审计理论建设和审计文化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强调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对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明确划分了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涉外等六种类型的审计,深化了每类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强调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

  ——提出整合审计资源,着力构建项目审计计划、实施与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丰富和完善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强调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开发提炼审计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

  ——强调提高实战能力,强化审计骨干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审计领军人才和国际型审计人才。

  ——强调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探索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

  ——强调继续推进金审工程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强调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

  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今后五年审计工作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动审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八年七月十一日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大力推进法治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做好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制订、修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

  ——大力推进理论建设。进一步强化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审计实践服务。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六、财政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中央财政管理审计,围绕中央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重点关注中央财政支出方向,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在继续做好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所属单位延伸审计的力度,促进预算单位管理不断规范,所属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减少;注重把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的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推动建立部门预算项目库,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和开支渠道,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更加规范,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中央转移支付审计,注重从完善中央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促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税收征管审计,注重揭露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提高征管质量,推动税收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以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更加规范和科学为重点,积极探索审计的方式方法,促进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

  ——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重点,同时关注地方政府负债情况,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规范地方财政管理,推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关注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农业资金审计,在总体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检查支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保障审计,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促进扩大社会保障资金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救灾救济款物审计力度,注重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揭示问题,促进完善灾害救助制度和机制;强化住房保障资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相关领域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重点揭露挤占挪用、滞留截留、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揭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七、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审计,重点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揭示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风险,从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经常性审计,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在国家金融监督体系中的综合性优势。

  ——积极探索对金融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

  ——改进金融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以总行(总公司)审计为龙头,切实增强集中分析金融机构电子数据的能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八、企业审计。以维护中央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质量、责任、绩效”,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审计思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重点关注企业的损益状况、资产质量、债务状况,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

  ——检查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主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涉及企业的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本金预算以及国有企业经济布局等宏观问题,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九、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为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配合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制定、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好对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干部的学习培训,抓好监督检查。

  ——分步制定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三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

  ——推进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深化地厅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推动中央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规范化,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

  十、资源环境审计。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对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重点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重大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和环保政策落实、环保目标实现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的建议。

  ——对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总体掌握和评价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关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促进国家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

  ——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了解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关注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意见及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认真履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国职责,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做法和经验,强化对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和案例的总结提炼,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涉外审计。以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资金、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涉外经济安全、履行国际责任为目标,着力整合涉外审计资源,拓宽涉外审计领域,提高涉外审计质量。

  ——继续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公证审计质量,大力开展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绩效审计,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援款。

  ——加强驻外机构审计。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适当开展对国家驻外机构的审计,促进其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对我国对外援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维护对外援助资金的安全,提高对外援助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探索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及境外分支机构的审计,强化管理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

  ——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按照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有关要求,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审计任务,确保审计质量,维护我国审计的国际形象。

  十二、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审计法规,构建审计准则及指南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配合做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制定工作,适时做好其他审计法规和规章的修订、制定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着力构建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指南体系。在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审计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2009年完成对现行审计准则的修订,基本构建起我国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2012年基本构建起我国的国家审计指南体系。

  ——探索建立审计项目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改进审计复核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建立起审计项目审理制度。

  ——探索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审计工作各环节的目标和质量要求,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推进审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社会审计机构执业质量的核查。以适当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推动内部审计发展。针对企业、金融机构等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核查相关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情况,促使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十三、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层次,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信息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信息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充分发挥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重视网络民意,加强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

  ——进一步提高审计报刊和出版物质量,办好审计网站,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

  十四、审计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人才支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逐步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健全制度,创新形式,完善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干部监督工作;健全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为重点,科学配置领导班子,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实战能力,强化审计骨干培养,打造高素质的领军人才;以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为依托,培养国际型审计人才;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教育培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大规模培训审计干部,大幅度提高审计干部素质;改进培训方式,以网络和案例培训为重点,不断健全以面授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体系相结合,以师资体系、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体系相配套,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审计实务导师制。加大对地方审计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按照共建协议,推进南京审计学院的教学科研能力建设。

  ——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更加舒心祥和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以党支部为重点的机关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和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建设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并认真执行审计署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办法、违反审计法律法规行为处分规定。严格执行“八不准”等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反腐倡廉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强化对审计权力行使全过程的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

  十五、完成金审工程二期建设,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网络系统。改造审计内网,建设审计专网,充实视频、数据、语音等网络传输应用,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共享。

  ——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制定数据规划,完善充实审计数据库,提升数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全面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

  ——加强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标准规范,总结形成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体系。

  ——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积极研究探索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

  十六、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着力构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提升审计计划管理的科学水平。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社会需求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计划的科学性。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探索编制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相关审计工作。

  ——加强审计信访举报工作,积极发挥信访举报在服务审计一线和实施审计项目中的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审计事务,认真履行审计署在地区、世界审计组织中的职责。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提高境外专业考察和培训质量。及时掌握国际审计动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国外审计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审计技术方法,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升我国审计的国际地位。

  ——加强审计科研工作。深化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2012年基本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完善审计科研项目管理,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宣传。

  ——加强审计学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建设,规范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审计业务经费零基预算,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机关运行成本。2009年基本建立起审计署审计工作绩效评估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完善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切实推进财务公开,在机关内部公开部门预算、决算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开审计署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

  ——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健全机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创建平安机关。

  十七、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

  ——继续实行署领导分片联系点制度,加强署机关各单位与地方审计机关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的新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协调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组织并推动地方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促进提高审计业务水平。

  ——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研究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新经验;每年根据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研究提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计划指导,促进整合审计力量。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审计重点;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当安排和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

  ——按照统一管理、一年一定的原则,改进和加强审计业务授权管理。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为目标,科学确定年度授权审计项目计划。加强授权审计项目考核和重点抽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

  ——加强审计培训,通过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等方式,集中研讨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能力。为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教材与网络培训课件。

  ——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审计署与地方审计机关互派干部到对方任职或参加对方组织的审计项目,加强沟通,促进交流,提高水平,锻炼干部。

  ——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审计工作情况的采集、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力度,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加强对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应用的指导,2011年完成全国50%以上的地市和区县级审计机关审计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

  ——加强对地方审计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十八、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所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并付诸实施,有必要的,还应当制定并实施专项规划,确保本规划的完成。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3

  (审办发[2008]72号 2008年7月10日)

  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巩固中提高,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原规划)基础上,审计署制定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现予印发。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保持了原规划的基本精神,涵盖了原规划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形势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原规划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完善。主要是:

  --全面贯彻、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

  --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明确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出要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明确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强调在推进“人、法、技”建设的同时,加强审计理论建设和审计文化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强调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对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明确划分了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涉外等六种类型的审计,深化了每类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强调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

  --提出整合审计资源,着力构建项目审计计划、实施与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丰富和完善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强调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开发提炼审计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

  --强调提高实战能力,强化审计骨干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审计领军人才和国际型审计人才。

  --强调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探索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

  --强调继续推进金审工程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强调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

  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今后五年审计工作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动审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八年七月十日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大力推进法治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做好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制订、修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

  --大力推进理论建设。进一步强化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审计实践服务。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六、财政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中央财政管理审计,围绕中央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重点关注中央财政支出方向,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在继续做好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所属单位延伸审计的力度,促进预算单位管理不断规范,所属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减少;注重把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的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推动建立部门预算项目库,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和开支渠道,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更加规范,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中央转移支付审计,注重从完善中央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促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税收征管审计,注重揭露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提高征管质量,推动税收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以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更加规范和科学为重点,积极探索审计的方式方法,促进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

  --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重点,同时关注地方政府负债情况,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规范地方财政管理,推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关注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农业资金审计,在总体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检查支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保障审计,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促进扩大社会保障资金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救灾救济款物审计力度,注重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揭示问题,促进完善灾害救助制度和机制;强化住房保障资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相关领域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重点揭露挤占挪用、滞留截留、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揭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七、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审计,重点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揭示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风险,从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经常性审计,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在国家金融监督体系中的综合性优势。

  --积极探索对金融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

  --改进金融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以总行(总公司)审计为龙头,切实增强集中分析金融机构电子数据的能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八、企业审计。以维护中央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质量、责任、绩效”,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审计思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重点关注企业的损益状况、资产质量、债务状况,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

  --检查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主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涉及企业的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本金预算以及国有企业经济布局等宏观问题,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九、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为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配合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制定、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好对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干部的学习培训,抓好监督检查。

  --分步制定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三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

  --推进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深化地厅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推动中央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规范化,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

  十、资源环境审计。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对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重点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重大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和环保政策落实、环保目标实现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的建议。

  --对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总体掌握和评价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关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促进国家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

  --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了解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关注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意见及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认真履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国职责,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做法和经验,强化对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和案例的总结提炼,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涉外审计。以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资金、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涉外经济安全、履行国际责任为目标,着力整合涉外审计资源,拓宽涉外审计领域,提高涉外审计质量。

  --继续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公证审计质量,大力开展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绩效审计,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援款。

  --加强驻外机构审计。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适当开展对国家驻外机构的审计,促进其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对我国对外援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维护对外援助资金的安全,提高对外援助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探索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及境外分支机构的审计,强化管理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

  --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按照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有关要求,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审计任务,确保审计质量,维护我国审计的国际形象。

  十二、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审计法规,构建审计准则及指南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配合做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制定工作,适时做好其他审计法规和规章的修订、制定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着力构建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指南体系。在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审计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2009年完成对现行审计准则的修订,基本构建起我国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2012年基本构建起我国的国家审计指南体系。

  --探索建立审计项目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改进审计复核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建立起审计项目审理制度。

  --探索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审计工作各环节的目标和质量要求,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推进审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社会审计机构执业质量的核查。以适当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推动内部审计发展。针对企业、金融机构等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核查相关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情况,促使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十三、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层次,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信息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信息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充分发挥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重视网络民意,加强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

  --进一步提高审计报刊和出版物质量,办好审计网站,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

  十四、审计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人才支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逐步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健全制度,创新形式,完善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干部监督工作;健全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为重点,科学配置领导班子,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实战能力,强化审计骨干培养,打造高素质的领军人才;以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职责为依托,培养国际型审计人才;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教育培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大规模培训审计干部,大幅度提高审计干部素质;改进培训方式,以网络和案例培训为重点,不断健全以面授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体系相结合,以师资体系、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体系相配套,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审计实务导师制。加大对地方审计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按照共建协议,推进南京审计学院的教学科研能力建设。

  --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更加舒心祥和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以党支部为重点的机关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和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建设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并认真执行审计署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办法、违反审计法律法规行为处分规定。严格执行“八不准”等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反腐倡廉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强化对审计权力行使全过程的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

  十五、完成金审工程二期建设,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网络系统。改造审计内网,建设审计专网,充实视频、数据、语音等网络传输应用,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共享。

  --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制定数据规划,完善充实审计数据库,提升数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全面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

  --加强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标准规范,总结形成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体系。

  --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积极研究探索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

  十六、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着力构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提升审计计划管理的科学水平。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社会需求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计划的科学性。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探索编制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相关审计工作。

  --加强审计信访举报工作,积极发挥信访举报在服务审计一线和实施审计项目中的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审计事务,认真履行审计署在地区、世界审计组织中的职责。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提高境外专业考察和培训质量。及时掌握国际审计动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国外审计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审计技术方法,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升我国审计的国际地位。

  --加强审计科研工作。深化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2012年基本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完善审计科研项目管理,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宣传。

  --加强审计学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建设,规范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审计业务经费零基预算,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机关运行成本。2009年基本建立起审计署审计工作绩效评估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完善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切实推进财务公开,在机关内部公开部门预算、决算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开审计署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

  --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健全机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创建平安机关。

  十七、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

  --继续实行署领导分片联系点制度,加强署机关各单位与地方审计机关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的新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协调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组织并推动地方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促进提高审计业务水平。

  --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研究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新经验;每年根据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研究提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计划指导,促进整合审计力量。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审计重点;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当安排和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

  --按照统一管理、一年一定的原则,改进和加强审计业务授权管理。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为目标,科学确定年度授权审计项目计划。加强授权审计项目考核和重点抽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

  --加强审计培训,通过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等方式,集中研讨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能力。为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教材与网络培训课件。

  --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审计署与地方审计机关互派干部到对方任职或参加对方组织的审计项目,加强沟通,促进交流,提高水平,锻炼干部。

  --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审计工作情况的采集、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力度,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加强对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应用的指导,2011年完成全国50%以上的地市和区县级审计机关审计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

  --加强对地方审计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十八、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所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并付诸实施,有必要的,还应当制定并实施专项规划,确保本规划的完成。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4

  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订20__年审计计划。内部审计计划以防范风险、防止舞弊行为、规范业务流程和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对公司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报废,销售业务的合同及坏账审批,仓储部门存货的收发与保管,采购部门采购业务与付款业务的流程,财务监督与信息披露为重点审计项目。

  一、20__年审计工作目标

  (一)、年末向《总经办》及《管理发展部》汇报工作执行情况及年度工作报告。

  (二)、对公司经济业务做到事前了解,事中审计监督,事后终结报告。对重大资产的购置与报废,重大经济合同的执行,坏账的账务处理,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正确性。

  (三)、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权责分离,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保证公司资产安全。

  (四)、对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处理,且进行后续观察。对相关责任人的奖惩提出意见。

  二、20__年度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审计内控制度,促进集团内控管理健全与完善。

  1、首先完善公司内审制度,做到审计工作有据可依,根据审计业务类型,准备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办法》、《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办法》、《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办法》、《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办法》、《生产循环审计办法》、《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办法》六项内审制度。

  2、内控制度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促进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内部协调、组织、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20__年内审工作应该建立在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赖程度如何;评价在其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赖的前提下,在运行中是否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是否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促进公司的发展等,以便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意见,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保证其经营活动正常运行。

  3、通过预算审计促进预算管理思想观念转变。目前公司费用开支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单位即以预算作为费用开支的标准(而非以费用制度为预算标准),因此,费用开支丧失了计划性,部分项目突破预算范围。审计将配合财务等相关部门,建立与健全各项费用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费用开支标准,同时使之成为预算编制指引、规范性文件。

  (二)、具体的业务循环内部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本循环是企业生产产品取得经济利益的过程。具体而言本循环包括接受客户订单,确定信用政策,按照销售通知装运运输货物,向客户开具发货单或者销售发票等账单,记录销售并及时收取货款等主要程序。

  2、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本循环是企业为保证正常连续生产经营而进行各种材料的采购并支付货款的过程。具体而言本循环包括材料的请购申请,申请审批,采购询价,采购订单或合同的签订,货物的验收与入库,支付货款等主要程序。

  3、生产循环审计。本循环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使原材料转化成产品的过程。本循环包括生产计划与安排投产,材料领用,生产产品相关生产统计报表,产品的验收与入库,销售发出产品等程序。

  4、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固定资产对企业生产产品,资产结构,资金流动影响意义重大,因此本项审计主要围绕固定资产采购审批,采购价格及议价程序是否合理,固定资产验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固定资产报废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等主要程序。

  三、依照“审后要追究、审后要整改、审后要运用”的原则,建立审计结果落实反馈制度,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并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成果运用执行情况的检查。

  1、对下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的部门,要及时进行回访,监督审计意见的落实,使企业存在的问题逐渐减少,同样的问题不重复出现,从而达到查违纠偏、防范未然、强化管理、规避风险的目的。

  2、与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尤其是财务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工作沟通,将审计部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加大监督力度。避免管理、监督、考核脱节。

  四、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内审环境,加强各部门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为内控环境的建设提供基础

  1、协助与配合相关部门健全与完善内控制度,使管理有制度,审计有依据,处罚有规定,进一步发挥审计事前、事中、事后参与经营管理作用。

  2、内控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且各部门是审计信息的基础来源,为了使内控制度向良性、完整的方向发展需要对各部门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或者生产统计人员)进行内控讲解,使其明白内控对公司的意义,使公司的内部制度可持续发展。

  3、通过审计回访,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同时也使审计部门了解其他部门诉求、解决问题存在困难,深层次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更好服务企业。

  4、审计应与财务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财务部门是公司的信息库,更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充分发挥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沟通反应。

  为建设良好的公司环境,防止舞弊,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希望广大同事积极配合。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5

  一、工作思路:

  以防控操作风险为核心,推进稽核审计任务制度化,稽核检查程序化,稽核文档格式化,稽核责任明晰化,稽核处罚标准化,扩大稽核审计范围和深度,提升稽核审计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区联社依法合规经营稳步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安排两次序时稽核。对20xx年6-11月全面业务开展稽核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辅导纠改、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违规积分、以及处罚相关责任人等方式手段,强化合规意识,规避操作风险。

  2、安排两次专项稽核。一是对信用社对公账户管理专项检查主要是开户的合规性、使用的规范性、对账的及时性检查。二是对20xx年新增贷款专项稽核检查,重点是10万元以上贷款的全面检查,充分揭示信贷管理风险点,为进一步体提高信贷工作质量提供更可靠地决策依据。

  3、加强后续稽核检查,确保纠改到位。采取“人盯社”包片稽核 ,后续再稽核和整改到位。

  三、工作措施

  1、部门人员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推行稽核人员到一线业务岗位实践制度,增强非现场稽核能力。

  2、改进稽核审计方式提高效率,非现场和现场稽核相结合,

  合理收集业务操作风险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立体稽核。

  3、加强内控建设,强力推进稽核管理规范化。重点落实省联社稽核审计“主审制”和办事处的稽核审计工作问责制。实施有效约束的质量控制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制度,建立统一的《稽核人员工作日志》对下乡执行任务和整理资料全程予以如实登记,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四、存在问题:

  1、稽核人员学习不够,素质有待提高。今年稽核人员变动后,新到稽核岗位人员较多,虽然稽核审计部对稽核人员的学习培训作了计划,规定了稽核人员必学篇目和制度规定,规定了学习时间,但由于部门人员基本上都在信用社稽核检查,回到单位的时间不统一,所以组织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2、稽核工作创新不够。由于今年联社成立事后监督中心,业务传票统一上缴联社保管,针对这一变化,稽核审计工作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基层社的序时稽核不全面,容易留下死角。

  3、稽核力量不足,稽核任务完成不理想。我联社现有专职稽核人员5人,按省联社标准不足,加之今年派员参加上级检查和接待检查次数较多,对自身稽核任务有所耽误。

  3、稽核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对会计出纳业务的稽核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注重帐平款准,而对业务合法性,操作的合规性,以及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关注不够。二是对贷款

  业务的稽核检查只停留在合同资料、要素的齐全性上,对贷款真实性以及贷款发放的`合规性分析检查不够。

  4、信息不对称,对一线人员素质风险防范不够。在稽核过程中,更多的是看现场操作,而对柜员平时执行制度的情况了解不够;报表、帐册看得多,找职工座谈少,对职工的所思、所想了解得少。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6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篇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局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牢固树立

  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海陵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海陵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海陵治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把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主法治,促进海陵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加强对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加大对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的审计力度,建立和完善电子审计体系。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关注海陵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深入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整体谋划、系统安排财政审计项目,按照清晰统一的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深化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草案)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总体需求,切实提高审计的效果。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开展部门决算(草案)审计。

  ——加强跟踪审计。对关系地区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地区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形势要求和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组织方式,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积极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智能信息处理、知识发现与管理等先进技术,探索内控测评、智能审计、风险评估,以及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

  五、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品格为核心、能力为重点、作风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更加注重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更加注重加强整改、完善制度,更加注重提高素质、严格管理,加强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总结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方式。

  ——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凝聚力。

  六、财政审计。以维护海陵财政安全、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公共财政和

  政府预算体系、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促进依法民主科学理财和提高预算执行效果为目标,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审计思路,增强财政审计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和时效性。

  ——财政管理审计,围绕海陵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预算的统一和完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财政管理的规范性。

  ——预算执行审计,贯彻“严格查处,立足整改,规范提高,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探索对部门预算执行整体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开展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关注压缩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成本政策执行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坚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预算公开的基础工作,推动部门预决算公开、透明,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

  ——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揭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收、分配、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国有资本投资方向和领域,确保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和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益。

  ——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完善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党政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促进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审计,积极开展关系地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积极开展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大对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投资效益,推进廉政建设,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农业资金审计,加强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审计,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农业资金整合,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深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审计监督,促进基金管理规范、安全,促进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关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的发展。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审计,加强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应急处置、预防预警、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相关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七、企业审计。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坚持“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审计思路,加快转变审计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推动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宏观政策、加强经营管理、防控重大风险、创新机制制度和推进反腐倡廉。

  ——全面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更加关注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加大对国有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审计力度,加强对重要经营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相关权力和责任的监督,促进企业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国有经济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

  ——注重揭示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维护企业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与企业信息系统的联网,试点实时审计;统一整合和统筹调配审计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审计项目,建立“点(单个企业)、线(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面(国有经济运行)”联动的企业审计模式,提高企业审计的主动性、时效性、宏观性和建设性。

  八、资源环境审计。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目标,检查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贯彻落实、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资源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对土地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违规出让、无序开发、低效利用,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问题,促进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对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核能利用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防治规划政策措施不落实,违规处置、排放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营不正常,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加强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对节能减排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和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不到位、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滞后、严重浪费能源资源等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资源的整合,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制度与规范。

  九、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审计思路,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海陵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逐步扩大海陵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按照两办规定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规范,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程序及成果运用等;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对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流程、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等;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

  ——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水平。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审计内容和审计组织方式。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加大任中审计力度。探索和推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合理调配和整合审计资源,实现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依法规范审计评价,做到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十、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积极参与海陵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协调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严格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完善审计机关层级监督机制,推动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

  ——大力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逐步规范审理工作流程,明确审理工作标准,提高审理工作质量。

  ——探索建立审计质量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质量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开展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加大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力度,提升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水平,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督促审计干部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办事和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审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十一、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坚持和完善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成果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成果“精品”和“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协调性。加强对重大审计新闻事项或事件的宣传策划。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加强舆情研判,将审计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密切协调。

  十二、审计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大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队伍;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教育培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培训审计干部,持续提高审计干部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注重党建理论研究,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实、高、新、严、细”的良好作风,促进和谐机关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与防控,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为重点内容,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加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强化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十三、大力推进电子审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审计业务信息化水平。完善并推广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总结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对重要单位的联网审计;积极探索统一组织项目、联网跟踪等审计组织方式。加强综合数据分析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管理数字化水平。形成以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利用、审计资源调配、机关事务处理为主线的审计管理数字化,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方式。

  ——建成审计信息网络及安全保障系统。完善符合海陵信息安全保密要求的审计专网和审计内网;保障视频、数据、语音等网络应用的畅通与安全。

  十四、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提升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前期立项调研,发挥好审计项目计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审计目标和工作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覆盖面。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相关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外聘人员管理。

  ——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提高计划编制与下达工作的时效性。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细化审计目标、审计范围、所需审计资源和关键时间节点。

  ——完善审计统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审计统计指标体系,提升审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强化审计统计数据有效利用,更好地为审计业务工作和审计机关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围绕审计业务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审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难点问题,实现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规范审计科研管理,提高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推进预算公开,努力做到申请计划有概算、正式进点有预算、审计过程有核算、项目结束有决算、成果绩效有评估,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绩效,适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署绩效报告。

  ——规范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巩固和深化机关后勤管理,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平安机关。厉行勤俭节约,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积极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十五、本规划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小编精心推荐

  工作计划表 | 工作计划书 | 工作计划开头 | 工作计划结尾 | 工作计划怎么写

  想了解更多工作计划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工作计划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5025324.html
延伸阅读
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早就可以制定一份工作计划了。怎么才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工作计划呢?您想找一篇美文“翻译组工作计划”不错哦,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误请指正!翻译组工作计划(篇1)来
2023-07-21
根据上级所下发的要求,是时候为下一个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设定,怎么判断制定的工作计划是否适合自己?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教研工作计划”,希望你更多
2023-07-21
单位除四害工作计划篇120xx年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创新思路、联系实际、科学防制,切实搞好除四害各项工作。一、指导思想20xx年除四害工作继续坚持“条包块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2023-07-21
学前班学期工作计划下学期【篇1】本学期,我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各学科教学有机
2023-07-21
为满足你的需求,出国留学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周工作计划班级”。确保准确领会领导的指示和计划全力开展工作,我们需要提前去写好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安排新一阶段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2023-07-21
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计划篇1为认真落实州局内部审计工作总体要求和精神,做好我局20xx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按照县局党组的工作要求,结合全局地税工作实际,制定20
2023-05-05
根据公司的要求,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地编写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只要提前做好计划,并且每项任务都有条不紊地按时完成,我们坚持不懈,工作就会有质的飞跃。难道你不想了解那些“大佬”们是如何撰
2023-05-29
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工作计划呢?为了更好地克服自己的职业劣势,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编写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是对任务量和任务时限进行详尽分析的必要流程,这是一篇有关“企业审计工作计划
2023-07-10
根据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可以着手准备之后的工作规划了。工作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出的有效安排。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2023年审计工作计划,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
2023-05-29
工作人员工作计划(篇1)一转眼已经大三了,大学三年来自己经历了很多,有迷茫,有困惑也有开心!当然在修养和知识上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更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相信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