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字典 |

2012-06-25 01:45

|

【 liuxue86.com - 中考语文 】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之一

  第一部分

  一、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还包含着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2、思考: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 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红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第二部分

  关于驳论文: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作者,是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小说集有《呐喊》、《仿徨》等。

  关于本文题目: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以此为题作文章,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学习作者准确抓住批驳的“突破口”的方法。另外还应明确,作者不论是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其目的都是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站不住脚,论点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学习课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玄虚  渺茫  诓骗  慨叹

  诬蔑  脂粉  倘若  抹杀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仆┍________(  )    省┍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舍┍________(  )    为┍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区分形似字

  ┍梁________(  )    ┍慨________(  )

  ┕粱________(  )    ┕概________(  )

  ┍诓________(  )    ┍抹________(  )

  ┕框________(  )    ┕沫________(  )

  二、词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自  夸:自己夸耀自己。

  自  欺:自己欺骗自己。

  自  信:自己相信自己。

  玄  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慨  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  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  骗:说谎话骗人。

  摧  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值得当作根据。

  2、积累

  地大物博  自欺欺人  前仆后继

  慨叹    渺茫    诬蔑

  学习本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本篇驳论的“突破口”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批驳的?

  驳论性的文章,是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本文开头部分树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摆谬论论据,后摆谬论观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在反驳谬论时使敌论的薄弱之(批驳的突破口)更明显。

  接着作者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驳了论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再以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我们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他们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卖国求荣、善于伪装的民族败类。

  2、作者针对有人感慨什么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

  “一部分人”指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谈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针对什么而言。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话中的“他信力”是针对丧失自信心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外界的力量。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连外界的力量都指不上了,就只好“自欺欺人”了。

  5、“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

  “公开的文字”指国民党官方或半官方报纸及书刊上的言论。

  “两年以前”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一二·八”事变日军打进了上海。

  “有人感叹”的“有人”,指国民党御用文人,如《大公报》的编辑,也包括一些认识不清的人。

  之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解题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二.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 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 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三. 字词

  搽(chá) 省悟(xǐng) 自欺欺人 脊梁( jǐ )

  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miǎo):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kuāng ):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四.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虚假。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五. 文章内容分析

  1. 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三个阶段。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3. 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4. 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5. 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6. 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7. 提问:“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

  讨论并归纳: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8. “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六. 品味语句。

  1. 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之三

  1. 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2.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3.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4. 本文结构

  论据:信地信物

  信国联

  求神拜佛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反驳: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中国的脊梁

  今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5. 问题探究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5)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语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长沙中考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503757.html
延伸阅读
中考语文作为考试的第一门科目,肯定是很重要的。如果开头语文就发挥不正常,势必也会影响接下来考试的情绪。那如何做好语文考试的答题规划,让后面的考试更顺利呢?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
2020-07-1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重点题型科学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重点题型科学答题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课文原文填空的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课文原文填空的技巧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综合读写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综合读写技巧下面是《大自然的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汉语知识归纳”,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汉语知识归纳一、语音能运
2020-07-02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常考知识之魏晋时期”,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常考知识之魏晋时期一、
2020-07-02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教材重要知识点复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教材重要知识点复习
2020-07-08
中考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希望您能有所收获。更多相关资讯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更新!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