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最新解方程课件(优选11篇)

字典 |

2023-08-14 12:15

|

推荐访问

解方程课件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解方程课件”的所有方面,下文内容仅供参考请谨慎使用!

解方程课件 篇1

  解方程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四单元67——68页例

  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能借助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形如X± a=b、aX=b、X ÷a=b),能按照检验的格式,学会检判断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2.能结合解方程的过程,正确表达“方程的解”和“ 解方程”的含义,知道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一个过程,而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学习重、难点】

  通过演示操作,能借助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形如X± a=b、aX=b、X ÷a=b),能按照检验的格式,学会检判断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练习十五第1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做一做P68第1题(前两栏)和练习十五第3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能否自觉检验,以评价目标2。【学习活动方案】

  一、通过演示操作,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a=b)(评价目标1)1.出示一个不透明盒子,学生猜测里面小球的数量。

  引导:能准确说出小球个数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引导学生用字母X表示)

  (课件出示例1)根据图中信息,列出方程。

  2.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X的值是多少?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9-3=6。预设二:想6+3=9,所以x=6。

  预设三:把9分成6和3,想x+3=6+3,所以x=6。

  预设四: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得到x=6。

  思考:前三种都是利用的加减法的关系得到的答案,第四种有什么不同?明确第四种 是根据等式的性质。

  引导:他的想法正确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会怎么样?

  一名学生借助天平(左边是一个不透明盒和3个球,右边是一个透明盒里9个球,天平平衡)演示操作,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平衡。学生看到左边盒子里确实和右边盒子一样也有6个球。学生复述刚才的操作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

  思考:天平的两边为什么要同时拿走3个球呢?难道同时拿走1个、2个不平衡吗? 明确:只有同时拿走3个,才能让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这样右边刚好就是X的值。3.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刚才的操作过程。

  教师边示范边强调:⑴第二行要写个“解“字;⑵为了清晰美观,每一步的等号都要对齐。

  4.思考:在以前计算加减乘除的算式后,我们都要验算。那方程该怎样检验算地对不对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检验过程。

  二、结合解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评价目标2)结合例1明确: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括起解方程的过程,板书:解方程)

  (课件出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说一说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小结: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三、根据例1的方法,使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形如aX=b、X ÷a=b)(评价目标1)出示例2(3X=18),学生尝试解方程。

  一名学生板演到黑板上讲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解这个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两边为什么要同时除以3?

  (课件演示例2的操作过程,帮助理解为什么要同时除以3)全班口述检验过程。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评价目标1、2)1.练习十五第1题。独立判断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2.做一做P68第1题(前两竖栏)。独立解方程,并书面检验第二竖栏。3.练习十五第3题。独立列方程并解答。

  五、回顾总结

  今天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方程的? 解方程大体有几个步骤?应该注意什么? 步骤:1.写“解“;

  2..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3.检验。

  注意:1.“=”要对齐;2.X表示一个数值,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解方程课件 篇2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57-59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习重点:用等式的的性质解方程,理解算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方程

  1、研究例1:

  猜球游戏:出示一个乒乓球盒,猜里面有几个球?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球数?

  x

  导语:要想精确知道多少个球?再给大家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盒子和二个球,右边有七个球)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2=6

   二、探究算理

  设问:你们知道x等于多少吗?那这个答案4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a、7-4=2;b、4+2=7,所以x=4,c、左右二边都拿掉二个乒乓球,右边还剩下4个,所以x=4

  研究第三种想法:设问:左右同时拿个二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

  学生上台用天平演示

  请学生们把刚才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板书:x+2-2=6-2

  追问:你怎么想到是拿到二个乒乓球,而不是拿到一个或者三个呢?

  尝试验算:板书:左边=4+2=6=右边,所以我们就说x=4是方程的解,板书方程的解,尝试说说方程的解;刚才我们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自学书本)

  讲解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与天平相对应)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好多方法来解方程,重点研究了第三种解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课件再次演示后,得出方程的两边同时去掉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尝试:解方程:x-1=3,

  想一想:如果要用天平的乒乓球,如何来表示出这个方程?

  指名摆一摆,学生尝试解决,并用操作来验证

  2、研究例2:3x=18

  学生尝试后出示:3x÷3=12÷3

  用小棒操作后交流后想法:方程的左右二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

  展示,课件演示后小结:方程的左右二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追问得到还可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总结:解方程时,我们都是想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方程保持平衡,我们可以采用……

   三、巩固练习:

  1、p59页1

  2、后面括号中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32=76 (x=44, x=108)

  (2)12-x=4 (x=16, x=8)

  3、解方程

  p59页第2题的前面四题,要求口头验算

   四、总结:

   五、机动:研究练习2中的第二题,怎么用今天的方法来解方程。

  让"天平"植入解方程中

  《解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对于渗透与发展学生的代数化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材在编写上为了实现中小学的衔接,改变了以往利用“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而是利用天平原理即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逆运算)来解方程,对于今天运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力图直观,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与演示中自主建构。同时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一方面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同时也让学生抽象方程,解释算理中来经历代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及数学素养。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算理,经历代数的过程。

  新课程在数与代数的编排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单独的应用题编排,而是把应用与计算紧密的结合起来编排,每一个内容都是以主题图的形式来呈现,主要的是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休的情境中理解算理,同时也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节课属于典型的计算课,所以算理与算法是二条主线,今天的算法主要是突破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够利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所以理解算理,让学生体验到解方程只要使天平的一边剩下一个未知数,但要在这个变化中必须使天平保持平衡,可以通过在天平的左右二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天平上的乒乓球的移动和补凑,来理解算理,而后利用小棒和棋子自己来解释说明算理,突显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在情境的创设中,通过猜球,与天平的呈现信息,让学生经历由直观的生活抽象为化数化的过程,从中渗透化数化的思想。

  2、在直观操作中掌握方法,发展数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本节课中,通过充分的直观,利用学生熟悉的乒乓球、小棒等素材,力图把方程建构于天平之中,通过导入时从直观到抽象,再到尝试时从抽象的式子分别直观的乒乓球与小棒来表示,打通天平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深刻的模像。同时,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图画,用自己的操作解释、验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点困惑:1、纵观学生的起点,他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来解简单的方程,所以在教学中运用“逆运算”来解方程对于采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相当的冲突,部分学生虽然对于运用天平原理来解方程已经十分理解,但他们还是不愿意用这种方法,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体验不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所以如何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体验到天平原理的优越性,从而自愿的采用这种方法,没有好的策略?

  2、教材中回避了a-x=b与a/x=b二种方程,但在实践中经常要碰到,教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点遗憾:这节课在构思加入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和直观材料,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头脑中植入天平,并给学生以自我解释与验证的机会,但操作的作用在每一次实践中都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如何来提高操作的效性,让操作的目标更明确,是以后这节课研讨中重点商切的问题。

解方程课件 篇3

  ·研究课教案·

  解 方 程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2、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及x÷a=b的方程,并掌握解简易方程的书写格式和检验方法。

  3、经历探究解方程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解形如x±a=b、ax=b及x÷a=b的方程。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方程的意义。

  下列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3565100x1286 5x1580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复习等式的性质。

  在○和□里填上适当的符号和数。

  (1)a=2b(2)3a=4b a+3=2b○□ 3a×7=4b○□ a○□=2b-5 3a○□=4b÷2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刚才我们利用等式的性质完成了填空题,其实等式的性质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

  1、出示例1图

  4802x 1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列出方程吗?

  板书:x+3=9(2)学生自主探究解方程的方法。

  问:你知道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3)借助天平的演示过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解方程的方法。

  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等式的性质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请老朋友“天平”来帮忙!

  重点解决2个问题:

  1、同时拿走1个或2个小方块都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呀,你们怎么想到要拿走3个小方块呢?

  (目的: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

  2、天平左边拿走了3个小方块,右边呢?为什么?(有根据:等式的性质。)

  两边要拿走相同的小方块,天平才能依然平衡。(4)教学解方程的书写过程。

  刚才我们利用天平的演示,很清楚的求出了x的值,其实这个过程也可以用式子表示出来。

  X+3=9 解:x+3-3=9-3 X=6(5)学习方程的检验方法。

  师板书检验过程: 检验: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6)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x=6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能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做这个方程的解。这里我们刚刚做的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练习出示:x+6=11 A、y=5

  B、5

  C、x=4

  D、x=5

  2、探索形如ax=b方程的解法。(1)出示练习

  2 100+x=250 ○3 3x = 18 ○1 x + 12= 31

  ○a、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b、对比第1题和第2题,说明100+x就是x+100,所以可以用减法求出x的值。c、解释3x表示3×x。

  d、借用天平演示解方程的过程,感受解方程的方法。(2)变式练习。

  ○1 x-20=9

  ○2 x÷6=1.5 a、学生独立完成。

  b、学生汇报,带着学生口头检验。

  三、全课小结。

  学到这里,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哪个是方程的解?

  (1)x+32=76 ①x=44 ②x=108(2)12-x=4 ①x=16 ②x=8(3)3x=1.5 ①x=3 ②x=2(4)3÷x=1.5 ①x=0.5 ②x=2

  2、说出解下列各方程的方法。

  x+0.3=1.8 x-1.5=4 5x=1.5 x÷1.1=3

  五、课堂作业。

  1、教材70页第2题,右边4题。

  六、板书设计。

  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x

  +3=9 解:x+3-3=9-3 x=6 检验: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原方程的解。

解方程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等式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学会通过观察,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向进行新知识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一元一次放的过程中,体验“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方程:

  并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请给同学们介绍纸草书(P95)。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

  数是多少?

  并引入让同学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出相应的方程。

  并回答: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解上述方程,并引入去分母。

  例1、

  例2、

  活动:同学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要注意哪些?

  看一看你会不会错:

  (1)解方程:

  (2)解方程:

  典型例题:解方程:

  想一想: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后如分子中含有两项,应将该分子添上括号

  选一选:

  练一练:当m为何值时,整式和的值相等?

  议一议:如何解方程:

  注意区别:

  1、把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对单一的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整个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2、而去分母则是根据等式性质2,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一个单一的分数。

  课堂小结:

  (1)怎样去分母?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有没有疑问:不是最小公倍数行不行?

  (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2

  (3)去分母的注意点是什么?

  1、去分母时等式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不可以漏乘。

  2、如果分子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其分子为一个整体应加括号。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布置作业:P98,习题3.3第3题

  补充作业:解方程:

  (1)

  (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解方程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及检验的方法。

  3、培养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帮助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1、教师:前面我们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3、教师:上节课我们还通过玩天平游戏认识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4、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去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在学习解简易方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出示上节课用天平称一杯水的情景图。(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教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后汇报: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100+X=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四: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教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像上面,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教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5、完成课本57页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

  探究例1:

  1、出示例1图,让学生说图意后列出方程。

  2、课件出示天平图,引导学生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并板示,着重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x+3=9

  解:x+3-3=9-3

  x=6

  4、引导学生检验方程的解。

  探究例2:

  1、引入和出示例2:前面我们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求出了方程x+3=9的解,下面我们再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求出方程3X=18的解,同学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天平图,引导学生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

  3x=18

  解:3x÷3=18÷3

  x=6

  方法总结:

  1、交流讨论: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以一个数,左右两边会相等吗?

  2、总结: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也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可以求出方程的解。

  三、应用巩固:

  1、完成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解方程。

  x+3.2=4.6x-1.8=4x-2=15

  1.6x=6.4x÷7=0.3x÷3=2.1

  3、我会选

  (1)32+χ=76的解是()

  A、χ=42B、χ=144C、χ=44

  (2)χ-12=4的解是()

  A、χ=8B、χ=16C、χ=23

  (3)5χ=60的解是()

  A、χ=65B、χ=55C、χ=12

  (4)χ÷20=5的解是()

  A、χ=15B、χ=100C、χ=4

  4、解决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吗?

  四、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解方程课件 篇6

  2.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数学书P62-63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3题。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教具准备:

  班班通、天平、空水杯、水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3077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吗?(板书:3077+ x)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所隐藏的数学奥秘,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介绍天平,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现在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一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 师: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着。[板书:50+50=100] 50+50=100是个什么式子?(等式)

  那么这次再来操作一次天平: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

  师:比一比100+X=250和原来学习的50+50=100以及上面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与第一个式子比含有未知数,与另两个式子比它是等式。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3、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 教师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4、反馈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完成做一做第二题,指名学生黑板上列示,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5、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让学生对不是方程的说出其理由。

  2、独立完成第2、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教学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作业布置及设计:

  家庭作业书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等式

  1只空杯子=100克 100+X>200 100+X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教学反思

  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数学书P64-65及练习十四的第4、5题。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教具准备:

  班班通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板书:等式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观察挂图,如果设一个花盆的质量为A,1个花瓶的质量为B,那么这幅图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4B 如果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上面的过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4B-B。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

  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2、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填空,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上面?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概括。作业布置及设计:

  家庭作业书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两边同时增加(减少)同样重的物品,天平仍保持平衡。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同一个补位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教学反思:

  解方程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书P67—68的例题和“做一做”中相关部分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验算。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教具学具准备:

  班班通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

  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板书:解方程(1))

  二、新知学习

  1、教学P67的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能用一个 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x+3=9 X是多少方程的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

  (2)想6+3=9,所以X=6。

  (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就能得出X=6。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说明第(4)种用到了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方法之一,所以要重点掌握。

  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师板书:x+3-3=9-3 化简,即得:x=6 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6就是方程X+3=9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板书的过程就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教学P68的例2(1)教师出示:解方程3x=18。

  教师:怎样才能求出1个x是多少呢?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6。(2)教师:这样解方程行吗?

  根据等式性质2,使学生明确: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相同多的数(0除外),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教师板书:3x=18 解:3x÷3=18÷3

  X=6(3)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检验,教师进一步强调: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方程两边仍然相等。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方程。

  4、教学P68的例3

  (1)教师出示:解方程20-x=9。(2)指名学生板演,接触方程的解。

  (3)交流归纳解方程的经验,教师小结: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怎样判断x=2是不是方程的解呢?x=3呢? 组织学生将x=2和x=3分别代入方程中进行检验。

  2、完成P68的做一做第一题。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作业布置及设计:

  家庭作业书课时左右

  板书设计:

  解方程(1)

  x+3=9

  3x=18 解:x+3-3=9-3 解:3x÷3=18÷3 x=6 当x=6是,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是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x=6

  教学反思

  解方程(2)

  教学内容:

  数学书P69例4、5。教学目标:

  1、初步具有用整体思想和运算定律解方程的能力,会解稍复杂的方程。

  2、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会解形如ax=b或x÷a=b方程的解。

  2、初步学会解形如a-x=b及a÷x=b方程的解。教具、学具准备:

  班班通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解方程,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集体核对)X+1.9=10

  X—1.9=10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4(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2)教师提问:

  (一)观察图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二)3盒零4支和多少相等?

  (三)怎样列方程?(学生思考)

  (3)列方程并解答。

  (一)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x+4=40。

  (二)教师提问:这个方程要如何解呢?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3x+4=40 解: 3x+4-4=40-4 ←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4)小结:解这样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整体,先求出3x,在求出x是多少。

  2、教学例5:解方程2(x-16)=8。

  (1)如何求出该方程的解?(2)学生汇报可能如下:

  解:2(x-16)÷2=8÷2 解:2x-32=8 x-16=4 2x-32+32=8+32 x=4 2x=40 2x÷2=40÷2 X=20(3)分析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解法运用了整体的思想,第二种解法运用了乘法的运算定律。

  3、思考。

  (1)例4与例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派代表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69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2)教材P69做一做第2题

  四、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布置及设计:

  家庭作业书课时左右

  板书设计:

  解方程(2)

  3x+4=40 解: 3x+4-4=40-4 ←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 教学反思:

  解方程(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P70-72练习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准备:

  班班通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关于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课件出示:

  1、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36+17 23÷a﹥43 x+8 3x+4y=8 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42=98(x=57,x=135)(2)5.2-x=0.7(x=4.5,x=8.8)(3)4x-7=21(x=7,x=8)(4)5(x-1)=25(x=4,x=6)

  二、指导练习

  1、教材P70练习十五第3题

  (1)教师提问:你们能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2)学生总结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独立列出算式,在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中其他的成员核对,改正错误答案。

  2、教材P72练习十五第11题

  (1)教师分析:由题可知,第一个图是一个长方形,已经宽和周长,求长是多少。这个题就要借助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2)指名学生列式并求解:2(5+x)=36,解得x=13。(3)从第二个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个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是儿童的人数是成人人数的3倍,而儿童和成人的总人数是80人。

  (3)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70练习十五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部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P71练习十五第10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P72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通过小组交流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四、教学小结

  学生讨论,通过练习课,还对解方程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及设计:

  家庭作业书课时左右

  板书设计:

  解方程(练习课)

  1、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36+17 23÷a﹥43 x+8 3x+4y=8 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1)x+42=98(x=57,x=135)(3)4x-7=21(x=7,x=8)(4)5(x-1)=25(x=4,x=6)

  (2)5.2-x=0.7(x=4.5,x=8.8)

解方程课件 篇7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

  2、结合课文图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4、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努力。学习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重申目标 学情调查

  1.把等式的基本性质补充完整。

  等式两边同时

  (或)

  的数,两边仍然

  。等式两边同时

  (或)

  的数,两边仍然。

  2、判断下列那些式子是方程?(是的在后面打“∨”)

  35+65=100

  X–14﹥5.8

  y+24

  6(a+2)=42

  c=1.8 问题汇总

  1、什么是“方程的解”、“解方程”?

  2、“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啥区别和联系?

  3、解方程的格式是怎样的?

  4、方程的解怎么验算?

  精讲点拨

  一、请同学们学习课本第57页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57页内容合作学习,并回答问题。

  100+X=250。X的值是()?

  2、小组讨论,认识探索X的值。

  (1)各小组展示自己推算的方法及依据。

  (2)学生自己验证X的值是否正确。

  3、像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程解的过程叫()。()是一个数,()是计算过程。

  教师板书:

  +

  X

  =

  250

  第一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

  和

  第二个加数

  =

  和

  所以 :X=150

  方程的解

  + X

  = 250 100 + X

  = 100 + 150

  X

  = 150

  (数的组成)

  4、完成57页“做一做”.二、根据教材58页主题图,认识解方程。

  (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个皮球加起来共有()个,列方程:((2)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

  我们看看教材是怎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方程的解呢?,求方)。1)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了(),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化简后x=(),这就是方程的解。

  (3)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这样,右边就刚好是()。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4)教师强调说明:

  x=6带不带单位呢,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因此不带单位。(5)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

  方程左边 = x +3 = 6 +3 = 9 =方程()边

  所以,x=6是方程的()。

  (6)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强调写“解:”,等号对齐。课堂检测:

  1.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方程两边同时

  (或)

  的数,两边仍然

  。方程两边同时

  (或)

  的数,两边仍然

  。2.填空:

  X+1.6=3.2

  X–0.47=1.25 X+1.6–()=3.2–()

  X–0.47+()=1.25+()X=()

  X=()X+12=45

  X–2.6=5.4 X+12–()=45–()

  X–2.6+()=5.4+()

  X=()

  X=()2.解方程:

  X+2.3=8.6

  X–12.4=5.8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梯等式。为了保证解题的正确,我们还要学会验算。作业:

  1、后面括号里哪个X值是方程的解?

  (1)X+32=67

  (X=44,X=108)(2)12-X=4

  ((X=16),(X=8))

  2、解方程。

  X+3.2=4.6

  X–1.8=4

  X-2=15

  X+0.3=1.8

  3+ X=5.4

  X–6=7.6

  3、课后探讨如何解下面的方程。

  7-X=1.2 下一课时导学案:

  1、填空:

  4X=6.4

  X÷0.5=1.25 4X÷()=6.4÷()

  X÷0.5×()=1.25×()X=()

  X=()

  5X=0.75

  X÷6=13

  5X÷()=0.75÷()

  X÷6×()=13×()

  X=()

  X=()

  2、根据题意,在横线上把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并分别列方程解答。

  1.王老师买了1本单价是2.8元的笔记本和2本相同单价的童话书,共用去22.6元。童话书每本多少元?

  +

  =总金额(22.6元)解:设。

  列方程:

  答:。

  还可以这样想:。

  解:设。

  列方程:

  答:。

  2.妈妈买了甲、乙两箱不同牌子的饮料。每箱饮料中的盒数相同,每盒重量分别是0.23㎏和0.19㎏,甲箱比乙箱要重0.64㎏。每箱中有多少盒饮料?

  -

  =甲箱比乙箱重的千克数 解:设。

  列方程:

  答:。

  还可以这样想:

  =甲箱比乙箱重的千克数。解:设。

  列方程:

  答:。

解方程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知识重点解方程的规范步骤

  教学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用于解方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二、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三、方程的检验

  P58例1P59例2。

  怎么判断X=6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6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2)解方程要按照什么样的格式来写?(3)如何检验呢?格式又是怎么样的?

  课后追记

  本课应用方程平衡原理来解方程,要注意的是检验方程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所以××是方程的解(这里的××学生容易写成方程右边的值)

  第7课时:解方程(2)

  教学内容P58-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知识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教学过程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得到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解方程课件 篇9

  五年级数学上《解方程

  (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掌握检验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多媒体,通过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并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简易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2.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1)x+24=73(2)4x<36+17

  (3)72=x-16(4)x+85

  (5)35+65=100(6)6(a+2)=42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1)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课件出示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3.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1)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展示学生的想法)。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未知数 X 的值,我们把X =150的值叫做方程100+X=250的解。什么叫方程的解呢?

  生:……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相同吗?

  教师小结:“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数的过程,它是一个计算过程。“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二)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天平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生:……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图见课本58页)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你能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解方程吗?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汇报交流结果,师操作验证

  (根据学生回答后,演示课件: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这时X的值是多少?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3.讨论: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减其它数呢? 检验方程的解.问:我们怎么验证X=6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引导学生对方程进行检验,教会学生检验的方法。4.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你学会解方程了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三、实践应用

  1.下面的方程你打算怎样算。

  ①X+0.3=1.8 ②X+5=32

  2.引导学生小结解方程的步骤。

  3.你会解下面的方程吗? x-2=15 4.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课本P63第4题,第5题第一横排。

  六、板书设计:

  解方程

  (一)一、概念:

  方程的解:是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数值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过程

  二、方法: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解方程

  X+3=9

  解:

  x+3-3=9-3

  x=6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解方程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

  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

  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称糖果的称,我们一起合作使称保持平衡!

  师:同学们反映真敏捷,能通过观察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两边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数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让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质(全班一起口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部位0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板书“等式性质”)

  师过渡:是的,知识就是这样被有心人所发现的。

  二、探究新知

  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

  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生列方程,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

  汇报预设:①因为9-3=6②因为6+3=9所以x的值为6所以x的值为6(多少)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这种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

  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黑板贴图)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我们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它。

  自主尝试:看着天平,如何去寻求x的值?

  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上台汇报你的想法。

  教师统一书写:

  师介绍:求解x的过程我们在最前面写“解”字。(板书写“解”字)

  追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贴图展示)

  为什么要减3个?(可以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个)

  生活动:我们看着板书来说说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3个)

  你学会了吗?赶紧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方法。

  2、强调格式:

  师:这个求解的过程和以前递等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号对齐;等号两边都要写;最前面要写解字

  3、练习一:

  师:按照大家借助天平运用等式性质的想法,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解:33+x○()=65○()

  x=()那么x-4.5=10呢?(学生独立尝试,一个学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独立节解方程。(课件中校对)

  4、介绍概念:像这些(课件中圈出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方程的解”;举例:x=3是方程x+3=9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我们叫“解方程”(板书)

  这些知识在数中有介绍,我们找到划一划读一

  读。(看书)

  两个词都有解字,有什么区别呢?(“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它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数值;“解方程”中的“解”是动词,它指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的过程.)

  5、验算:

  师:刚才我们解出来x的`值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你打算怎么检验?

  生:放进去计算一下。

  师:大家心里都有了想法,但方程的检验也是有一定格式的,下面我们到书本中来学习一下。生自学书本后回答:根据等式性质,把x=6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生活动:尝试验算一个方程的解,另一个放心里代入验算。

  6、小结

  师:你学会了吗?你会解怎样的方程了?(含加法或减法)

  解方程的步骤?(结合板书和课件)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解方程比赛(书P67)

  (1)100+x=250(2)x+12=31※(3) x -63=36

  练习三:我是小法官:1.X=10是方程5+x=15的解()。

  2.X=10是方程x-5=15的解()。

  3. X=3是方程5x=15的解()。

  4.下面两位同学谁对谁错?

  X-1.2=4 X+2.4=4.6

  解:X-1.2+1.2=4-1.2=4.6-2.4

  X=2.8 =2.2

  师:谈谈你觉得解方程过程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注意等式性质的正确运用!注意解方程时的格式!

  练习四: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五、课堂总结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和大家来分享下!

  板书设计:

  解方程(含有加法或减法)等式性质解:X+3-3 =9-解方程(过程)学生板演天平贴图

  X=6 ?解(值)检验: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解方程课件 篇11

  《解方程》教学设计

  文昌市新桥中心小学 王康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一些简易的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个图片的变化,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一下。(学生回答,同时课件演示)

  师:我们再看另一幅图,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大家先观察一下天平的左边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生:100+X

  师:那天平的右边一共多少克? 生:250克

  师:天平现在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平衡),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用口头说出一个方程呢?

  生:能,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同时板书:100+X=250)

  师: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X到底等于多少,我们又是怎么求?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几个问题--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一下好吗?

  同桌之间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1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同时也做记录,接着引导学生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最后把X=150代入到原方程,问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师:根据刚才的互相交流,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像我们一起探究X=150的这一过程,就是解方程。(课件显示:解方程)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这两个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认为在这两个概念中重点的字、词是什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57做一做这道题,X=3是方程的解吗?为什么?那X=2呢?(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验算方法)

  (2)教学例1。

  师:老师再出一幅图,比一比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出示课件)我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列出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做一个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生:X+3-3=9-3(板书:X+3-3=9-3

  X=6 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课件演示)

  师:同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书写格式:

  1、在开始解方程时要在左边写上“解”字;

  2、解方程时等号要对齐。

  师:好,这个方程会解了。但是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巩固练习

  (1)、P58页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2)、P58页做一做第二题的第一行三道题

  4、小结: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附:[板书设计]

  解方程

  100+X=250 例1: X=150 X+3=9

  解:X+3-3=9-3

  X=6

  验算: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点评:(韩伟定)

  “解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王老师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教学过程有条理性,教学效果显著。我个人认为王老师执教的《解方程》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灵活地处理和利用教材。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具体指导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中,(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王老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王老师利用小

  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大胆地放手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做到有的放矢,能很好归纳总结,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在此过程中王老师突出强调两点:其一是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注意解方程的格式。突出了这两点,为以后解稍复杂方程做准备。

  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几方面:

  1、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很合理,并且讲与练时间搭配也很合理。2.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王教师占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刚好相等。并且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教学语言准确、严密;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

  然而,这节课上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在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时,教师讲得过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解方程”教学设计

  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 王锦怡

  (一)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行纸一张

  (五)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课件显示:方框)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5086193.html
延伸阅读
医师述职篇1尊敬的领导:本人在医院各级领导及院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各项业务性工作及事务性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了一名门诊科医师的岗位职责要求
2023-08-14
以下内容“写给员工父母的感谢信”为栏目小编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先进科技快速,文章的撰写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日常都会收集一些优秀的范文以备不时之需,仔细去品味一下范
2023-08-14
为了确保文档准确规范应该遵循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人们对于范文的价值和重要性越来越有所了解和认可。优秀范文不仅可以供学习也可以供欣赏,编辑为大家筛选了一篇题为“工程管理简历”的推荐阅
2023-08-14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说话的。我记得我曾经很傲慢。”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有多种的情绪,写作是化解苦闷和消化情感的好方法,伤感的句子,怎样写才可以更好的排解?编辑对于
2023-08-14
写报告的时候时候要全面地去分析,不能太片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撰写报告,你是否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呢?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准备了以下关于“实训报告万能模板”的范文,请将此页面收藏
2023-08-14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所以我们老师需要亲自编写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根据您的要求,出国留学网的编辑整理了一篇名为
2023-07-24
今天笔者为大家分享了一篇有关“钱学森课件”的文章,相信您会在阅读页面内容后获益良多。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课件时不能草草了事。而教案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
2023-06-28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是为加强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和职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经过查阅资料我找到了以下内容:“太极拳课件”满足
2023-08-09
本文为出国留学网推荐专题“解方程教学反思”相关内容。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学生。为后续课堂工作做准备,是教师所必须的,不墨守成规,发扬未来。教案有助于过去教学经验的总结,
2022-12-31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师制定教案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小编为您推荐一篇题目为“咏华山课件”的优秀文章值得一读,请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