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平常的工作中。写报告是很常见的事,提交报告后,我们可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书写一份优秀的报告你了解多少?贯穿全文的主题是“贫困村自查报告”值得深入研究,非常荣幸邀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1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省级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我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开展了大量的扶贫工作,目前全县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从过去的4.3%下降到不足1%。为此,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成效,梳理解决了哪些过去没有解决的难点和瓶颈,编制了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回顾
一、资金使用方面:全县各级政府出资近2亿元,贫困户还贷、生产发展到位,教育、医疗、安居等民生问题也均有了优化改善。
二、扶贫项目建设:全县投资1100余万元项目建设,主要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扶贫产业三方面的工程,落实了产业和能力提升扶贫协同、资金联动、民生支撑的有力扶持。
三、扶贫开发:新建巩固脱贫产业基地59个,扶贫移民重点转移安置等行动有力推动地方扶贫工作;建立县级协调机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贫困村的退出工作,突出产业发展和政策供应等方面,为贫困家庭及时提供更多保障;由乡镇政府和县政府加大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家庭脱贫后推进不充分,扶贫工作力度不足,企业家、政府官员等社会公众能够积极参与扶贫的意识和情趣不高,脱贫农村的领导干部工作“攻坚”主角地位还没有实现,存在一定的纵向管理和扶持体系。
二、工作质量存在偏差,脱贫牵涉面太广,从户籍居住任务安全到创业教育、医疗保健等致富方式;财政投入的力度和质量也存在偏差,投入层次下降、投资效果降低;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扶贫举措太过分散而广泛,无法实现贫困户“一心一意”的致富目标。
三、不少地方的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系统体验不全面,媒体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
三、解决方案
一、在配套方面,全县将设立通信综合业务企业,加大基础设施、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县财务工作开展了扶贫资金制度制定和发改工作的制约政策完善。
二、在工作模式上,则应用外沟通与引进,知识加工与转移,新增就业与精准扶贫,以及培训、就业、创业带动、生态保护等相关方面,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提升和扶贫干部的工作信息化与新发展模式融合。
三、将基础设施和供给侧改革作为当前贫困家庭脱贫的主要任务,支持产业得到夯实基础,同时推出更多激励模式,让底层民众在更广泛的工作范围内实现职业发展和脱贫致富。
四、在减贫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方面,将地方精神发扬和推广,对加强贫困家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团队士气营造进行加强,为脱贫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工作成效回顾
经过我们地方多方的努力和付出,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XX村为例,在过去的三年里,该村的农村贫困户和特困户数量,从全村户籍的95.3%降到不足21%,家庭人均收入从过去的8658元(2017年)上升到超过50000元(2020年)。此外,通过一系列普惠措施和创新工作模式,我县还有不少村庄实现从贫困村蜕变为下一步的发展村。
结语
最后,我们要感谢各级上级政府和广大市民,感谢各级公务员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和帮助。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的对贫困主体和贫困群众助力工作模式,推进全方位贫困家庭的脱贫攻坚工作。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2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致贵州省扶贫办: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贫困村退出自查的时候。在此,我代表我村腰梁岭村的驻村工作队向省扶贫办提交退出自查报告,明确向您汇报我村在扶贫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
一、村情概况
腰梁岭村位于黔东南州三穗县西南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总人口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涉及23人,占村总人口的26.7%。近年来,村委会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模式,鼓励贫困户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发展,争取实现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脱贫共同进步。
二、脱贫成果
两年来,我们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 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
(1)成立合作社:在2019年3月份,我们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互助互利”的方式,让合作社和贫困户双方在共同推动的基础上,实现了目标互惠共赢的效果。
(2)建设农家乐:在村里积极发展农家乐项目,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让游客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经济来源。
2. 实施扶贫产业项目
(1)蜜蜂养殖: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在村里实施了蜜蜂养殖项目,提升了村民蜜蜂养殖技能,成功的推动了村里的蜜蜂养殖经济。
(2)优质香菇种植:利用山地优势,推行优质香菇种植,拓宽了村民的种植收入来源。
以上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腰梁岭村旅游观光,也为贫困户增加了经济来源。
三、存在问题
腰梁岭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以期升级我们的扶贫工作:
1.交通不便:腰梁岭村远离市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加大了村里发展经济的难度。
2.教育水平低:目前,腰梁岭村年轻人大多只能完成初中或初中之前的学业,教育资源有限,也为村里的经济发展留下了隐患。
3.资金状况:目前,村里备用资金收入有限,流动资金不足,以致村里发展经济的投入不足。
四、未来计划
为获得省扶贫办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探索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助推村民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
1.全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
(1)建立优质土特产生产基地;
(2)响应国家政策,重点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种业。
2.实施教育振兴
(1)大力支持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教育;
(2)加强对村民科技知识的培训。
3.拓宽资金来源
(1)依托政府平台,争取到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
(2)积极拓展外部投资渠道,实现“内因发展,外因帮助”的发展模式。
此次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关注。我们相信,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我们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努力让腰梁岭村变得更加美好。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3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们贫困村向您上报一份退出自查报告。我们的村庄从贫穷、落后的状态逐渐发展壮大,实现了脱贫致富。这份报告包含了我们在脱贫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实践成果。
一、整体情况
我们的村庄位于农村山区,原本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交通畅通不便,经济落后。经过多年的自力更生和帮扶力量的支持,我们的村庄经济得到了持续迅速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截至目前,我们全村总户数达到300户,总人口达到1000人。村内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村道宽阔平整,通讯网络完善,供水供电得到了保证。
二、脱贫措施
1.发展产业。在保护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养鸡养牛等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我们通过技术指导、物资支持、销售渠道拓展等方式,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2.改善居住条件。我们开展了“安居工程”和“危旧房改造”活动,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制氧设备,为有需要的贫困户提供了免费的氧气设备。
3.提高教育水平。我们通过采购课本、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推动了村内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三、脱贫成果
1.贫困户数量减少。目前,我们贫困户数量减少了75%以上,几乎全部实现了脱贫。
2.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伴随着脱贫成果,我们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大多数居民的收入稳定、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我们的村庄的基本面貌实现了良好变化。
4.环境质量提高。我们坚持生态立村,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村庄逐渐变得渐开,以自然丰富的景色来给游客们增添了不少美好的印象。
四、总结
以上是我们贫困村在脱贫致富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实践成果,还请您领导能够关注并给予充分指导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开拓市场、发展产业、创造利润源,全面实现村庄更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4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
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代表我所在的贫困村撰写该退出自查报告。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80户,人口356人,总面积3.57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村在扶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我村致力于发展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加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增加村民收入。近五年来,我村引进优质牛种和苗木,改善土地品质,将荒废土地开垦成果园、菜地和饲养基地。目前,我村种植的优质水果、蔬菜和畜禽产品已形成销售网络,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其次,我村注重社会保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五年来,我村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改善村道、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并在村内建设了养老院、幼儿园和文体活动场所。同时,通过发放救助金、资助困难学生、提供医疗服务等方式,为贫困户松绑减负,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我村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意识,壮大了集体经济。五年来,我村成立了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新的林业、畜牧等职业发展机会,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独立发展能力。
总体而言,我村在五年扶贫攻坚期间,建立了多元化发展的经济体系,完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我们认为,五年间的发展是实现脱贫的前提,但不是终点,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推进和改进。因此,我们在此敬请领导继续关注我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我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谢谢!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5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各部门领导、专家评估组成员、村民代表:
大家好!我们是某县某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满怀信心地编写了本次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向各位领导和村民代表们汇报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贫困 village 基本情况
本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一条省级干道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75户家庭、348名常住人口。村民以种植业、畜牧业、养蜂业和地方特色特产经济为主。
二、十三五以来取得的成就
自2016年以来,全村立足实际,把握机遇,因地制宜,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入手,全面开展了多项民生项目,取得较大的成效。
1、村级硬件升级。
村民安居乐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全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了村道、环保设施、自来水、排水、通讯等硬件设施,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同时,与不同岗位专家合作,开展村落规划,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村庄旅游业的发展。
2、促进脱贫。
村里的产业经营近年来在县里多次的政策扶持下不断发展,链式经营的模式让企业及农户都受益,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加之村里的政策扶持,村里的贫困户逐渐减少,目前已经基本脱贫。
3、人文环境提升。
“先富带后”的方式,全村财富不断增加。多位企业家将资金用于改善村落环境,建设了文化广场、文化展示墙、各种文艺表演活动的场地等,强化了文化建设,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朋友的文化悠游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未来发展战略
1、进一步发展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发展属于我们的特色产业,我们需要跟随模式的脚步实现产业化升级。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和商业计划,打造阶段性成果,促进财富增长。
2、加强金融支持。
村里的小企业和农户普遍经济实力较弱,个人融资困难,对其进行金融扶贫,为村里的发展创造财政和金融保障。
3、加强社区服务。
加强基层治理,强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提升全体村民生活、工作和交流环境,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周到的服务,维护卫生安全。
4、发挥文化特色,积极推进宜居村落建设。
我们将以结束贫困为契机,致力于“村山塘美,文化为纽带”的工作宗旨,大力用好文化扶贫的龙头作用引导大家深化村庄文化,在基地和基层的建设中逐步形成属于地方特色的“宜居村落”。
时代在前进,我们也必须的在前行中不断追求,才能走在发展的前沿,实现贫困的脱离,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本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报告提供 2021年7月1日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6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爱心人士:
我是某省某市某县贫困村自己退出的代表,我们全村人民在政府的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告别了贫困生活,实现了脱贫致富,并成功退出了贫困村。
作为本村的代表,我在此向大家作一份自查报告,并表达我们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感谢之情。
一、脱贫致富
村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早些年我们的经济情况十分困难,贫困程度较深,生活和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但我们没有放弃,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积极发展产业,引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种植、养殖和深加工等技术,逐步形成了以果品、花卉、瓜果类农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村民们的收入开始逐年增长,贫困人口开始逐渐减少。
二、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逐渐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负责修路、修桥,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并加快了我们的农产品向市场推销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自主进行了一些小型的基础设施修建,如光伏设备安装、集中供水、电网改造等。这些工程都给本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三、社会公益
良好的社会公益环境也是影响本村发展和脱贫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和周边村庄政策的比较和交流,决定每年投入资金来进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扶持等社会公益领域的建设,以改善本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环保检测、文化活动、社会捐赠等多种公益活动,凭借村内人民的爱心与努力,让本村成为互助奉献的领导者。
四、感谢
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坚持,本村最终实现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整村浮出水面。我们要感谢的有:
1、政府对本村经济、产业、社会公益领域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2、爱心人士以及各基金会、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对本村的支持和关注。
3、本村的领导和中层干部在抗贫和推进村庄建设、社区公益、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定承担。
4、本村全体人民的努力和奋斗精神。
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保持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革新思想、探索前行,将我村打造成为更加繁荣,富强的宜居乡村!
谢谢!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7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一、引言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是对贫困村退出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一次全面总结与评估,旨在回顾过去一段时间扶贫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报告以贫困村退出自查为核心进行撰写,围绕着贫困村退出自查的主题展开,全面展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二、贫困村脱贫攻坚成果
截止本次自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全村共有XX户XXX人成功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XX%下降至X%。自查过程中,我们对成功脱贫的贫困户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脱贫户通过发展种植、家庭手工艺、农村电商等产业致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我们在这次自查中也邀请了专家对贫困户的脱贫情况进行了确认,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赞许。
三、贫困村存在的问题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贫困户中仍有一部分人因种种原因未能脱贫,他们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的对象。其次,一些贫困户因缺乏产业发展方向,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导致脱贫产业不够持续和稳定。另外,一些贫困户因缺乏生存技能和创业经验,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此外,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确保脱贫户的生活质量。
四、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本次贫困村退出自查,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首先,我们认识到要实现贫困村退出扶贫的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坚持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满足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做好贫困村的干部、群众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脱贫意识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发展产业,挖掘贫困村的资源和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最后,要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就业等公共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扶贫工作,促进贫困村退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让贫困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其次,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再次,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引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项目,提高贫困户的产业收入。最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六、结语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不仅是对贫困村退出扶贫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更是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意见。通过归纳总结,我们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远性和复杂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扶贫干部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贫困村退出扶贫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8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一、背景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经济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农村。其中,在贫困村中,要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全面小康,逐步退出贫困村的状态。
近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截至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55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整体解决。
在该背景下,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国贫困村的退出情况,评估目前工作的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二、退出贫困村情况
1. 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扶贫办公室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有125817个贫困村。而到2020年底,全国贫困村已经基本退出,剩余的贫困村普遍集中在西部地区。
尽管如此,贫困村的退出仅仅意味着贫困人口不再属于贫困村的范畴,但暂时脱贫并不代表远离贫困。部分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生活水平不高,而且很多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退出贫困村应该看作是贫困解决的第一步,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深化扶贫政策和措施,才能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
2. 各地差异
在贫困村的退出进程中,各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各地退出贫困村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在东部地区,许多贫困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剩饭碎菜”,而这些村子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扶贫资源相对较为丰富,退出贫困村的难度比较低。
在中部地区,有一些贫困村本来就处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尽管近年来已经加大了扶贫力度,但要彻底退出贫困村,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西部地区,大部分贫困村都位于高海拔山区或革命老区,具有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深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些地区,退出贫困村需要特别强调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3. 退出后的关键点
贫困村的退出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贫困全面消除,还需要在退出后继续关注以下的关键点:
(1)产业发展:退出贫困村主要靠发展产业来增加居民收入。在退出贫困村后,要充分发挥本地深度贫困程度、地理位置、文化优势等多方面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的发展方式,扶持和壮大村内农业和特色产业。
(2)教育扶贫:报道显示,教育是贫困户脱贫公共服务中最缺乏的一项。在退出贫困村后,要持续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通过解决居民基本教育问题,增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当地的市场状况和竞争力。
(3)基础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所不能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便利化的城乡物流、场地改造、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切实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质量提升,增强其发展动力。
三、未来展望
1. 完善贫困村退出机制
贫困村退出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灵活、可操作的退出机制。这一机制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落实,切实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普惠体现。
2. 进一步建立产业发展扶贫平台
通过发展村级产业,促进贫困户实现经济独立和脱贫致富,这也是一个省、市和区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3. 深化教育扶贫政策
针对教育扶贫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各级民政部门的教育支出引导体系,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注重制定严格的贫困家庭教育扶持政策,发挥教育扶贫的关键作用。
四、结论
贫困村退出的实现是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要成果,但前方路程依然漫长,要实现贫困全面消除,还需要持续加大扶贫力度和科学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推进中国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9
竹山县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调查报告
贫困村互助资金(以下简称互助资金)是指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扶贫开始工作重点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为了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
2009年,按照国家、省、市、确定的互助资金试点村筛选原则,竹山县秦古镇荆竹村、大庙乡黄兴村、得胜镇圣水村被列为省互助资金试点。试点启动以来,在县乡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三个村按照试点要求成立了扶贫互助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县民政部门依法进行了登记注册。三个村共发展入社社员233户,其中贫困户119户,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1%;三个村共筹集互助资金471600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5万元,社员入社缴纳资金21600元。截止目前,社员累计借款38.85万元。从多次检查结果看,三个试点村理事会、监事会工作认真负责,能够严格按章程办事,资金运作规范,管理精细,效益明显,能够担当起领导社员发展致富的重任。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种扶贫模式简便易行,能够快速到户,扶贫效益明显。
一、进展情况
1、健全组织,制定章程。试点所在的乡镇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亲自参与,安排专人负责,成立筹备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县直相关业务部门加强指导。县扶贫办、财政局参与扶贫互助社从筹备到实施的全过程,利用有效形式,宣讲政策,发放资料,现场答疑,并监督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为了真正体现社员们的意愿,“两会”选举采用了直选的办法,理事长、监事长、会计、出纳都是海选产生。老百姓非常看重扶贫互助社,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各互助社的《互助资金民主监督制度》和《扶贫互助社章程》,《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等制度章程都是由社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县民政部门按相关规定依法进行了注册登记。目前,三个试点村理事会和监事会都依据各自的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和带领社员们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
2、瞄准对象,重点重扶。贫困村扶贫互助社成立以后,瞄准扶持对象是关键。一个社资金量不大,不把握好政策,不瞄准对象,不依据章程办事,资金往往会跑边,而真正的穷人借不到款,享受不到扶持,扶贫互助社流入了形式。为防范于未然,三个试点村理事会和监事会在社员大会上郑重承诺,一定管好用好资金,严格执行“几借几不借”规定,资金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并明确写进章程中。大庙乡黄兴村、得胜镇圣水村社员大会上还一致通过贫困户入社除不交一分钱,还享受资金占用费等优惠待遇。试点一年来,三个试点村贫困户社员借款达到一半以上,不符合借款的对象没有借走一分钱。从掌握的情况看,三个试点所发放的资金是安全的,借款户将资金都用在生产发展上,没有一例借来的资金喝酒赌博了。发放的资金也都能够按期收回,没有流失的风险。
3、强化监管,规范运作。县扶贫办、财政局联合对试点村《扶贫互助社章程》、《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对台帐的建立、票据的使用适时进行指导和完善。先后对所在乡镇财政所所长、会计和扶贫助理以及村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与乡镇财政所签订了资金安全使用监管责任书。规范操作程序,明确了乡镇财政所对互助资金实行专人专账帮助和指导各互助社管理,对资金运行规程进行了统一要求。乡镇党委政府、财政所密切关注资金动向,做到该放的放,该收的收,该管的管,并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与此同时,县扶贫办和财政局还定期不定期的对三个村资金使用情况及借款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既敢大胆使用,又能保证安全的问题。用活了政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主要成效
一年来,在互助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三个试点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增强了发展的后劲。3个村新增茶叶面积300多亩,提档升级300多亩,新发展烟叶面积300亩,新增生猪6000头、家禽5000只。据测算,社员户平可以增收300元以上,明显高于未入社的当地群众。大庙乡黄兴村互助社成立以来,把贫困户社员增加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这部分人的支持,在发展产业上做文章,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时间,该村新发展烤烟面积300亩,产值达60多万元;新增耕牛20头,良种母猪30多头,羊100多只,猪300多头,产值达40多万元,两项可增加收入100多万元。该村社员黄治先借款1万元,种植烤烟60亩,今年预计收入可以达到8万元以上,比去年增长了3万元。社员黄森先借款1万元种植烤烟40亩,今年预计收入8万元,比去年增长了3万元。得胜镇圣水村是茶叶专业村,群众都以种茶为主,过去因缺资金投入,收入低,效益不明显,成立互助社后,大部分社员借款购肥投入,茶叶产量成倍增加,品质明显提高,社员收入比往年大幅增加,互助资金推动了茶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该村社员师利国借互助资金3000元,用于畜牧养殖,2010年元月购母牛一头,种羊2只,目前牛存栏4头,羊存栏8只,预计年底出售牛2头,羊4只,可创收6000元以上。社员刘志海借互助资金3000元,种植莲藕,按目前长势和效益分析,预计可创收2万元。秦古镇荆竹村有社员34户,理事会发放借款21户,其中20户发展茶叶。社员胡锦重借款5000元,买了一台茶叶修剪机,其余钱购了2000饼肥,今年茶叶收入达到20000元,比去年增长1倍。社员饶正良借款5000元,发展牲猪30多头,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户,一举甩掉贫困的帽子。社员饶子良借款5000元,流转土地30多亩用于发展茶叶,明年见收后也可望一举摆脱贫困,步入小康。调查中,试点村社员普遍反映互助资金对他们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光是有了钱,更增强了他们生产发展信心和希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试点的效果看,互助资金明显的发挥了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资金量偏小,满足不了社员发展需求。一个村财政扶持资金是扶持15万元,社员自筹1-2万元,要借的人多,需求量大,有点杯水车薪;二是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由于资金投放有限,借款的人多,存在有部分社员已缴纳入社费却借不到钱的问题,导致部分群众对互助组织持观望态度。三是资金监管有一定难度,卡的过严资金借不出去,不能方便群众,发挥效益。不严又怕资金放出去收不回来,乡镇财政所资金监管压力大。
扶贫互助社是扶贫开发的好形式,也是新生事物,为了把好事办好,使贫困群众真正受益,我们将在认真总结2009年试点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稳步扩大试点。同时,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握政策,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产业发展,让这一政策充分惠及贫困人口。
(竹山扶贫办 王仁义 朱端全)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10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因地制宜,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有效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了确保贫困村退出贫困范围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村特编写本次自查报告,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脱贫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验,面对不足。
二、扶贫政策与措施
1.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我村依法制定了扶贫政策,并按照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
2.组织架构:我村建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配备,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3.精准识别:我村针对贫困户逐一进行排查,采用“一户一档”管理模式,确保贫困户真实准确地纳入贫困范围。
4.资金保障:我村积极争取扶贫资金,确保到位和使用到位,杜绝资金挪用和滥用现象。
三、经济发展与产业扶贫
1.产业发展:我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构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2.贫困户就业:我村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户就业,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户自力更生。
3.产业培育:我村鼓励农户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来源,为贫困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
1.道路交通:我村重点改善村内道路交通状况,加大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出行便利性。
2.教育医疗:我村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学校和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共享。
3.社会保障:我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了贫困户低保、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救助项目,保障贫困户基本生活需求。
五、脱贫成效与影响分析
1.脱贫成效:我村全面实现了贫困户的脱贫,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了0%,贫困村成员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发展带动效应:贫困户脱贫后不仅自身收入增加,还通过就业和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贫困村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带动效应。
六、不足与存在问题
1.产业可持续性:我村现有产业发展还不够稳定和可持续,需要继续增加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2.农产品质量:尽管我村建立了品牌农产品,但还需继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3.教育医疗:尽管我村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
七、改进措施与展望
1.加强产业扶贫:我村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引入适合本地的优势产业,培训贫困户技能,提高其发展产业的能力。
2.继续提高教育医疗服务水平:我村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增强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3.加强与周边贫困村交流合作:我村将积极与周边贫困村进行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八、结语
通过自查报告,我们对我村脱贫工作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次自查报告是我们对过去工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次规划。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扶贫,创新扶贫方式,确保贫困村持续稳定的脱贫效果,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让全村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贫困村自查报告 篇11
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速贫困村的退出工作,经过我们的自查和整改,现将贫困村退出自查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文件和标准,我们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自查工作。我们依据“四不两直”(不住在危房、不吃不安全饮水、不缺乏基本医疗救治、不受到违法犯罪的影响、通村不通沥青路、未脱贫人口已全部落实产业扶贫措施)进行自查,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
二、自查工作内容
1、住房安全。我们对全村村民的住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部分村民住房质量不达标准。我们提出了整改方案,对住房进行了加固、改造等。现已通过国家验收。
2、饮水安全。我们对全村饮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人民水易购”等多种措施,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3、基本医疗保障。我们加牢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全村医疗卫生工作。我们还对贫困户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引导村民注重健康。
4、治安环境。我们开展了全村治安排查工作,维护了社会安宁,切实保障了村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交通。我们加快了通村路工程建设,以此改善村民出行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对道路安全进行逐一检查。
6、产业扶贫。我们发挥村集体和企业的优势,开展了农村产业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三、自查效果评估
通过自查和整改,贫困村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当前该村已基本解决了住房、饮水、医疗和交通安全等民生问题。贫困户通过拨农资、培训、参与产业扶贫等方式,逐步脱离贫困。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保持现有成果,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引导村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2、在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村的整体脱贫,引导村民加入到县内推进的产业扶贫计划;
3、要关注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及大龄农村贫困劳动力等重点扶贫对象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自查和整改,我们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精准扶贫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群众参与的方针,继续发扬拼搏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