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自从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首次采用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以来,截止到2006年,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以及题目要求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 “概括内容或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方案”、“写一篇论说型文章”的模式,重在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北京市社会在职申论考试在命题思路和题目要求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向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并重。这种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命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论考试的题材越来越“热”
2007年北京市社会在职申论题材:小商贩应该是城市多样性的一部分。但长期以为来,因为马路摊贩涉及交通、质量、卫生甚至不公平等问题,我国城管部门对小摊贩普遍采取查抄没收的严厉措施,这不但没有解决城市小摊贩问题,反而影响了政府形象。事实上,在世界很多国家如韩国、法国、泰国都没有采用彻底消除城市小摊贩的措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城市如上海、杭州、乌鲁木齐、南京等开始部分解禁街头摊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北京市申论科目的材料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择的都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其目的是为引导考生关注改革,关注国家大事,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命题的发展趋向上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材料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基本特点是:以北京市情为立足点,范围涉及全国,选择的都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现在两会正在召开,两会本身就是热点,两会当中的政策制定和颁布、领导人的讲话等等都是热点。例如,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要在首都北京举办,它对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如何借鉴历届奥运会举办的成功经验,有效规避和克服历史上各届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和举办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奥运会问题,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2004年,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到关键阶段,理论界对奥运会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重大突破,中央、国务院、北京市政府不断调整相关政策,本年的北京市应届生公务员申论考试就以奥运会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府调整举办奥运会相关政策的理解。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给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立足大城市找到了法律依据。北京市社会在职公务员申论考试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命题,对民生问题进行考查。由于不正当竞争的存在、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的不足等因素,物价问题成为2007年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势在必行。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申论科目就选取这个与全国人民利益攸关的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所以,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正是命题人的 “命题导向”和命题思路。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命题人就是试图通过这种命题导向使更多的“准公务员”把目光投向社会,引发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第二,评论性文章成为申论文章的重点
纵观近年来北京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试题,不难发现,评论性文章成为考核的重点。2004年北京市社会在职申论考试的文章是以“不仅仅是生计问题”为副标题,将原因对策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2006年北京市社会在职申论考试,假设考生是政府某部门的公务员,就材料中出现的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几对矛盾,选出其中的某一对,进行评论;2007年北京市社会在职考试的申论文章是以‘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细致,论述翔实,对策合理;2007年京外生源申论考试,以“由黑车整治所想到的”为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合理、对策可行。 评论性的文章,它不但考查考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写作的难度很大。2008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考试,是否继续以这种命题方式进行考查,根据2007年的北京市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的命题方式的分析,这种可能性不可避免,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备考复习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这种文章的学习和写作。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