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纳矛盾
在前几年的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的申论试题中,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主要是要求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而在近两年,除了这种题型外,出现了要求“归纳矛盾”的新题型。如2006年北京市申论试题的第3题:“给定资料中探讨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对矛盾问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归纳出这些矛盾。”这种“归纳矛盾”的试题,较之对资料进行一般性的概括,其深度和难度要大得多,能从更高层次上考查出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较为艰深的题型。
二、分析个别现象产生的原因
前几年的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的申论试题,从未单独出题考查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在2006年的申论考试中,则出现了考查某个现象产生原因的题型:“根据给定资料的相关信息,试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总是比较具体的,必须从给定资料某个现象产生的具体背景去发掘,此种题型自然比一般性地考查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得多,艰深得多。
三、提出解决矛盾的措施
前些年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的申论试题,通常出现的是要求考生提出解决某个问题措施的题型,而2007年试卷的第2题,则与此有明显区别:一个高档小区与邻近的老社区居民对于治理摊贩问题有不同想法,请答题者提出200字左右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而易见,该题要求考生针对“不同想法”和“矛盾”,提出治理措施,较之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焦点更为集中、更为明确,也更为深刻,进而实现对考生解决“矛盾”能力的深层考查。
四、运用辩证观点写作议论文
前些年的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申论考试,最后一题往往要求考生写一篇议论文。但在近两年的申论试题,则是要求考生写作一篇运用辩证观点进行论证的议论文。例如,2006年申论试卷第4题: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该题要求就某一对矛盾写文章,就是要求分析和论证这对矛盾,在文章中贯穿辩证的观点。再如,2007年申论试卷第4题,要求写一篇“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的议论文。该文“思考”的范围当然可以有多个方面,但从给定资料看,体现较为突出的是对摊贩“管理”上的辩证法:既要对摊贩加强管理,保持城市的环境卫生;又要体现以人为本,允许摊贩的正常经营,采用“疏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一点,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思想。这表明,该题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对北京城市摊贩管理进行辩证的思考。由上述两题可见,这种运用辩证观点进行论证的议论文,较之一般性的议论文,带有较强的思辨性、抽象性,对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