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有半年的时间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如何在这看似宽裕的时间里做到从不知申论为何物到熟练把握申论技巧,为赢取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备考指南。
一、仔细研读考试大纲,理清申论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历来是考试指南针,虽然目前无法知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但是最好的参考。2010年国家大纲对申论要求变化最大的是:
首先,在试卷设置上,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设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两类试卷。
其次,在能力区别上,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能力点的区别对待,凸显了综合管理类要求考生具备宏观的把握能力、战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行政执法类要求考生具备具体执行能力,在执行过程中一定得做到可行和可操作。
二、以国家真题为基准,加强练习与反思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与市场上的模拟题相比,更加具有参考性。对于真题,尤其是近三年国家真题,考生应该仔细研究,不能随便做完弃之。在解题练习中,应该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真题分开进行合理解答。 如:
“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过概括题实现的,经常会出现概括整个或某段材料主要内容、主要问题、本质问题,这都需要掌握“三遍四步法”(或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市(地)以下考生只需要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即可,省级以上考生除需要对材料理解外,还要能够把握材料间的关系,明确内容的主次关系及先后关系。答题时,市(地)考生只需要能把材料中相关信息找到即可,但省级以上考生则需首先概括材料主要信息,其次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引申和提炼,揭示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实例见下文对2009年国家申论真题第一题的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09年国家申论真题第一题)
分析: 该题要求能够明确区分并准确概括了给定材料反映的两大问题,即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两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1、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2、加快产业转型,改变“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产业模式
3、如何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创新),打造高端产品
4、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环保)
(二)农业生产问题
5、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意愿)
6、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粮食生产
7、如何加强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业的管理
对于市(地)以下考生,只要答出“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改变两头在外、中间加工”这些采分点即可,无需提炼出“产业结构”和“粮食生产”这两个主题。但省级以上考生在一定要上升到“产业结构”和“粮食生产”这两个主题。
在分析评论观点和社会现象中,首先应该弄清命题者的意图,选准角度;然后对观点和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观点和现象采取的对策措施。如2008年国家申论真题第三题第一小题。
“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2008年国家申论真题第三题第一小题)
分析: 这表明G所长认为在水电资源开发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简单化。具体来说,G所长认为,在水电资源开发问题上要因地制宜,固然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需要认识到保证怒江地区群众基本生存和生活权益的重要性。基于当地群众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等特殊具体情况的考虑,应该充分考虑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对怒江水电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三、关注热点,重视热点问题与理论的结合运用
申论考试的材料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现实,离不开热点问题的追踪。因此,历年国家申论考试成败都与考生对热点问题掌握的程度有关。能否将最后的申论文章成功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理论与实际转换程度的高低。在这半年的备考中,建议广大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以便尽快掌握热点问题。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十七大报告、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
第二,准备相应的备考资料、如《》(普通版)、《人民论坛》、《南风窗》、《瞭望》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在报纸方面,多参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在网络资源利用方面,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网评、中国政府网的在线访谈等都是很重要的资源。
热点问题的掌握不仅在于知道理解,更重要的在于应用。比如,对于促进就业问题的措施方面,考生需要做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措施。
1、紧密结合扩大内需,更多地拉动就业。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针对那些目前生产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五缓(缓交五项社会保险)”、“四减(降低四项保险费率)”、“三补(给予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协商(企业和工会或者职工双方平等协商)”等措施来减轻企业的负担。
3、鼓励自主创业。通过实施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为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结合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5、为困难企业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为新生劳动力提供劳动预备培训,为退役士兵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
6、 针对城乡劳动者求职就业的需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能力测评、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失业登记等。
申论考试的备考关键之道在于持之以恒。只有坚持练习,坚持思考,才有可能在申论的考试中取得成功!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