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答题难度来说,概括题难度较低相对简单,但是真正拿到概括题的分数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答概括题一定要把握住中立、客观,也就是说不把自己主观的好恶、褒贬加入答案中,另外,材料中没有的信息绝对不要概括出来。
概括题是申论考试四大题型之一,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处处都有概括题的身影。从答题难度来说,概括题难度较低相对简单,但是真正拿到概括题的分数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要想拿到概括题的分数,必须清楚了解概括题的答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明。这三大要求是拿分的三个决定性的要求,考生们都不陌生。那么,做到这三个要求就能拿高分了吗?不尽然。本文就跟各位考生分享一个往往被忽视的误区:主观发挥。
我们以2011年国家的一道真题为例:
“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上面这个题是一道明显的概括题,概括的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落脚点是“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题目中要求“全面”,那么,材料中所有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诸多问题有关的表现都要概括出来。材料中提及的关键词或句有:“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等等。
准确全面的找出以上诸多关键点非常重要,是基础工作,然后就要整理思路组织语言落笔成文,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往往就陷入这个误区,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很多主观臆断加入自己的答案中。为了考生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此问题。
材料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实际上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往往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立学校当作跳板,一旦找到 合适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可以归纳为“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或者“教师队伍不稳定”。但是,很多考生在概括这一点表现的时候会概括成:“教师责任心不强”或者“教师素质差、品德差、无师德”。我们可以比较这两种答案。纵观材料,根本没有关于教师责任心、素质、品德的任何白纸黑字的信息,所以,从教师的流动性、不稳定过渡到教师责任心、素质、品德,完全是考生们的主观臆断。写出这样的答案是不可能拿到相应的分数的。
所以,提醒考生们,答概括题一定要把握住中立、客观,也就是说不把自己主观的好恶、褒贬加入答案中,另外,材料中没有的信息绝对不要概括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概括题中拿到高分。
1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