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申论》备考技巧第四节:申论中的分析。
第四节 申论中的分析
一、概念分析:
分析的本质:结合材料,有目的的一种抽象概括。
1、 内涵:是什么。
2、 外延:包括什么。
3、 材料中提到的其他方面(作用、目的和意义):
例子:网络募捐例第一题。
二、关系分析:
A和B的关系。
结构:
1、A是什么?
2、B是什么?
3、总体来讲A和B的总体关系是什么。
A对B是什么关系?B对A是什么关系?
4、常用词汇:密不可分、内在统一;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内在统一的(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关系。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和谐。
三、标题分析:
结构:主题词 + 核心思想
把握材料;新的主题词;核心思想。
现在的材料一般都会在材料中提示主题词和核心思想,不需要高度抽象概括。
例子:加强食品安全应将责任落到实处;标本兼治保障生产安全。
四、其他分析(焦点分析):
焦点:双方讨论的关键点;斗争的关键点。
对焦点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对立)的观点。
死刑是不是最严厉的刑罚;
感恩是必要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感恩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五、概括的评价
1、倒扣分;根据分值(一般是1对3错或者2对2错。)
2、形式(参考对策有效性分析);
3、错误的情况;
A、基本面错误(直接比较发现错误;逻辑错误如绝对化、偷换概念、违反因果、限定的有无。)
B、深层次错误。分析材料内容提升得出。
1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