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就是抄材料,所有的答案都在材料中”。这个说法已成为一些考生的金科玉律,因为很多考生的成功经验说明了这一点。但随着国家申论考试命题的变化,这个说法需要调整。例如2011年的国家申论就让一些只知道抄材料的考生不知所措--一些题目无材料可抄。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有的申论题目不能抄材料,并不涵盖全部。只要申论考试有材料,那就是答题信息的重要来源,答题就一定要尽可能结合材料。只是现在的申论题目可以直接抄材料的比例越来越少,如果说以前的申论考试全部抄材料可以考六七十分,现在全部抄材料,则只能考三四十分。
申论去材料化的趋势首先表现在大纲中,副省级的大纲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来作答,地市级的考试大纲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申论题目是大纲拟测目标的具体化。在2011年国家副省级的申论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为黄河精神,材料中没有任何材料直接提到黄河精神,完全需要考生独立作答。在2011年的地市级申论文章写作要求写“失根”,而材料与此没有什么直接关系。2011年4月24日国家命题的多省市联考中,最后文章写作的题目为“家底”,材料中一个家底都没提及。这些题目的共同的特点是: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很多申论题目甚至在题干中就直接提醒考生要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独立作答,这类题目有:“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整理自己的思考”等等。
最后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如果申论命题是科学的,要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它就应该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选出来,而不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只会抄袭和模仿的人。
作为参加的考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背景,比起材料来说,这个背景要丰富得多,厚重得多。很多考生在考试的畏首畏尾,不是材料中的东西不敢写,明明有很好的才情,宁愿被浪费掉也不愿意发挥。只要你具备良好的知识背景,她就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答题资源。在此给那些有思想、有知识、有文化的考生提个醒:只要你的知识背景和问题是契合的,请相信自己,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好这个背景,积极调集这个背景为自己所用,不要被材料束缚了手脚。同时也给那些知识背景欠缺的考生提个醒:想靠抄材料就混进公务员队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社会和国家的不负责,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样才使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
不要在外部去寻找真理,要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总是去材料中找答案,要依靠自己的知识。
1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