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3中考历史备考:西夏一朝

字典 |

2012-08-29 15:14

|

推荐访问

中考历史

【 liuxue86.com - 中考历史 】


  暑假过后,新初三生们迎来了初中最重要的一年——初三。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历代君主

  ▪ 夏太祖 ( 李继迁991-1004) ▪ 夏太宗 ( 李德明1004-1031) ▪ 夏景宗 ( 李元昊1038-1048)

  ▪ 夏毅宗 ( 李谅祚1048-1067) ▪ 夏惠宗 ( 李秉常1067-1086) ▪ 夏崇宗 ( 李乾顺1086-1139)

  ▪ 夏仁宗 ( 李仁孝1139-1193) ▪ 夏桓宗 ( 李纯祐1193-1206) ▪ 夏襄宗 ( 李安全1206-1211)

  ▪ 夏神宗 ( 李遵顼1211-1223) ▪ 夏献宗 ( 李德旺1223-1226) ▪ 夏末主 ( 李睍1226-1227)

  注: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为追尊,并未实际统治。

  起源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大唐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起后,郭子仪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地区(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即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广大地

  

俄罗斯藏西夏黑水城文物

 

  俄罗斯藏西夏黑水城文物

  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甘肃靖远),与宋闹翻;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0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数州之地,即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

  大败宋辽之后,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横淫纵,甚至将儿子宁令哥的妻子纳为妃子,1048年元宵节,因夺妻之恨,元昊之子宁令哥挥刀,将其父元昊的鼻头全部削掉,元昊痛极血尽而死,时年46岁。元昊子谅祚继承大位,其死后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时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0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西夏方面国力也大亏。后女真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今陕西吴起),并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贵德)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一来西夏占据了北方蛮族入侵中原的通道——黑水城;二来西夏控制着河套与河西走廊地区的财富),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1227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1]西夏灭亡。

  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改中兴府为宁夏路,宁夏者,夏地安宁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种说法是西夏皇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北魏鲜卑之后。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08年2月29日新华社:考古人员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纳林河乡排子湾村发现一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这座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几方十分珍贵的墓志。墓志铭用了大段文字记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经过,并明确表示其家族为“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拓跋部李氏家族是“后搬到此地的大族,是北魏人的后代”,这又一次把党项拓跋部和鲜卑拓跋联系在了一起。

  西夏疆域

  1038年西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西夏东北与辽朝西京道相邻,东面与东南面与宋朝为邻。金朝灭辽宋后,西夏的东北、东与南都与金朝相邻。西夏南部和西部是吐蕃诸部、黄头回鹘与西州回鹘相邻。国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沙漠地形,水源以黄河与山上雪水形成的地下水为主。首都兴庆府所在的银川平原,西有贺兰山作屏障,东有黄河灌溉,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王朝,党项族原本定居四川松潘高原一带。唐高宗时期受吐蕃压迫,最后在唐廷协助下迁移到河套陜北一带,分为平夏部与东山部,至此建立西夏的龙兴之地。881年因平夏部拓跋思恭平黄巢之乱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至此正式领有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夏州(今陕西横山县)、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宥州(今陕西静边县)与静州(今陕西米脂县西)等五州之地。宋朝时,宋太宗并吞夏州节度使之地。然而李继迁不愿意投降,率部四处攻击,最后收复五州之地。攻下灵州后,将势力扩展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夏景宗继位后持续巩固河西走廊,并且开国称帝,疆域扩大到二十个州。而后夏景宗与宋朝征战于横山地区,并有意占领关中。夏景宗之后,西夏与北宋展开拉锯战,双方互相占领对方的堡垒城寨,并且扩大到河煌青海地区。夏崇宗后期丧失横山地区,一度造成危机。金朝灭辽朝与北宋后,西夏陆续收复失地,并且占领黄河前套地区。然而其势力被金朝所局限,领土扩张不大。到夏仁宗时期大约有22个州,这是西夏版图最后稳固的状态。

  西夏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府)县两级,一些重点州则设府。另分左右厢十二监军司,作为军管区。西夏在建国前只领有五州之地。占领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后,在夏崇宗、夏仁宗时期达到22州:河南9州、河西9州,熙秦河外4州]。文献记载比较明确的有32州。州所辖县不多,有的就是堡垒和城镇,其规模比不上宋朝的州。其目的只是壮大声势,安置亲信以严密控制而已。升州为府的有河套的兴州(兴庆府、中兴府)、灵州(西平府)与河西走廊的凉州(西凉府)、甘州(宣化府)等。夏州、灵州与兴州相继是西夏立国前的都城,地位十分重要。凉州控管河西走廊与河套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重要。甘州所设的宣化府,负责处理吐蕃、回鹘的事务。左右厢与十二监军司主要是夏景宗为了方便对军队的管理与调遣、布防而设置的。每一监军司都仿宋制立有军名,规定驻地。

  经济

  西夏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基础,主要以牛、羊、马和骆驼为大宗。农产品主要有大麦、稻、荜豆和青稞等物。药材和一部分手工制品也特别有名。西夏在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庆历和议后,宋廷设置榷场,恢复双方贸易往来,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迅速发展。夏崇宗与夏仁宗时期,西夏经济大大的发展,四方的物品会集到首都兴庆,进入西夏经济最鼎盛的时期。

  农业与畜牧业

  

西夏壁画

 

  西夏壁画

  党项族是游牧民族,其农业较畜牧业晚发展,农牧并重是西夏社会经济的特色。李继迁时期陆续领有河套与河西走廊地区如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兴庆(今宁夏银川)、凉州(今甘肃武威)和瓜州(今甘肃安西)等地后,由于这些地区丰饶五谷,“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其中兴灵地区与横山地区为西夏粮食的主要产地,其产量还可以用来救济灾民,而横山地区的粮食时常提供给伐宋夏军使用。西夏主要的农产品有大麦、稻、荜豆和青稞等物,当发生战乱或天灾时只能以大麦、荜豆、青麻子等物充饥,并且等待自灵夏所运来的粮食。药材中比较有名的有大黄、枸杞与甘草,皆是商人极力采购的重点商品之一。其他还有麝脐、羱羚角、柴胡、苁蓉、红花和蜜蜡等。党项族向汉族学习比较先进的耕种技术,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西夏领地以沙漠居多,水源得来不易,所以十分重视水利设施。西夏古渠主要分布在兴州和灵州,其中以兴州的汉源渠和唐徕渠最有名。夏景宗时兴修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灌渠,世称“昊王渠”或“李王渠”。在甘州、凉州一带,则利用祁连山雪水,疏浚河渠,引水灌田。在这些水源中,又以甘州境内的黑水最为著名。横山地区则以无定河、白马川等等为水源。夏仁宗时期修订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鼓励人民开垦荒地,并规定水利灌溉事宜。

  

枸杞

 

  枸杞

  西夏的畜牧业十分发达,夏廷还设立群牧司以专属管理。牧区分布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牧区有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绥州(今绥德)、银州(今米脂西北)、盐州(今宁夏盐池北)与宥州(今陕西定边东)诸州,还有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和额济纳草原及河西走廊草原,都是兴盛的牧区。畜类主要以牛、羊、马和骆驼为大宗,其他还有驴、骡、猪等。马匹可做军事与生产用途,并且是对外的重点商品与贡品,以“党项马”最有名。骆驼主要产于阿拉善和额济纳地区,是高原和沙漠地区的重要运输工具。在西夏辞书《文海》中对牲畜的研究十分细致,有关喂养、疾病、生产与品种的区分都有详细的说明,表现出西夏人对畜牧的经验十分丰富。除畜牧业外,狩猎业也十分兴盛,主要有兔鹘、沙狐皮、犬、马等。其规模不小,例如对辽朝的贡品中,即有沙狐皮一千张。狩猎业在西夏中后期时仍然兴盛,受西夏大臣所重视,西夏军队也时常以狩猎为军事训练或演习。

  手工业

  

西夏陶勇

 

  西夏陶勇

  西夏手工业分官营民营两种,主要以官营为主。其生产目的主要是供西夏贵族使用,其次则是生产外销。手工业门比较齐全,夏仁宗修订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中即分类详细。手工业以纺织、冶炼、金银、木器制作、采盐、酿造、陶瓷、建筑、砖瓦等为主,兵器制造也较为发达。

  西夏的青盐是宋夏边界人民最喜欢的商品,也是西夏重要的财源之一。主要产地有盐州(今宁夏盐池北)的乌池、白池、瓦池与细项池,河西走廊和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的盐州与盐山,灵州(今宁夏吴忠市)的温泉池等等老井。所出产的青盐味甘价贱,比宋朝的河东解盐更具欢迎,另外西安州的碱隈川还产白盐、红盐,只是质量不如青盐。西夏青白盐除了供西夏人民食用外,主要用于同宋朝、辽朝、金朝进行官方贸易,其中运往宋关中地区最多,并以此换回大批粮食。宋廷为此禁止西夏进口青盐,宋人只能透过走私进口,牟取暴利

  

西夏壁画

 

  西夏壁画

  西夏的毡毯是外销的名贵商品,其中以白骆驼毛制成的白毡于《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有“为世界最良之毡”的美称。西夏矿产比较丰富,所以其兵器制造业,如神臂弓、旋风炮以及劲弩不能射入的冷锻铠甲均为世人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夏国剑”,锋利无比,贵重一时,当时就为宋人所珍视。

  西夏印刷业颇为发达,西夏人为了吸收汉族文化,并且维护自己的文化,用夏汉两种文字雕印书籍。为了发展印刷业,夏廷还设置刻字司以专司出版,另外私人和学校也可能刻印书籍。刻书种类繁多,有佛经、汉学经典、文学诗书、音韵、卜筮咒文、医学技术等等书籍,其中以佛经数量最多。如1189年夏仁宗就在大度民寺作大法会,散发蕃汉《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十万卷,汉《金刚普贤行诵经》、《观音经》等五万卷。

  西夏本来没有瓷器,主要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庆历和议后,西夏自汉族学得制瓷技术。夏毅宗时期开始发展制瓷业,主要以兴庆为生产中心。从考古出土的陶瓷看,西夏烧制的瓷器大多以白瓷碗、白瓷盘等等为主。其瓷器技术上比不上宋瓷,但朴实凝重,形成独具一格的西夏瓷器。

  商业与货币

  

西夏货币

 

  西夏货币

  西夏乾祐元宝、天庆元宝、皇建元宝与光定元宝货币(右图)

  由于西夏领有丝路商业要道河西走廊,再加上国内只盛产畜牧,对于粮食、茶叶与部分手工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对外贸易是西夏经济的命脉之一,主要分为朝贡贸易、榷场贸易与窃市。西夏国内的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兴庆、凉州、甘州、黑水城都十分兴盛。商品以粮食、布、绢帛、牲畜、肉类为大宗。西夏可以借由掌控河西走廊以管理西域与中原的贸易往来,与北宋、辽朝、金朝、西州回鹘及吐蕃诸部有频繁的商业贸易。由于西夏过度垄断河西走廊,使得部分西域商人改走柴达木盆地,经鄯州(今青海西宁)沿湟水而到达宋朝的秦州(今陕西天水),史称吐谷浑路。

  西夏对中原或北亚的宗主国采取朝贡贸易,时常以骆驼或牛羊等价换取粮食、茶叶或重要物资。西夏在宋夏战争获胜,于庆历和议中,每年自宋朝获得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每年还在可以各种节日中获得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西夏自继迁叛宋附辽开始向辽朝贡,至辽天祚帝亡国,总计向辽朝贡24次。西夏也会以宋朝的茶叶与岁币换取回鹘、吐蕃的羊只,再转卖给宋、辽、金等国,从中牟取暴利。由于朝贡贸易时常因为战事而中断,并不是很稳定。

  比较大宗且稳定的贸易为榷场贸易,西夏与北宋、辽朝和金朝的边境地带设有共同使用的榷场进行和市,例如与宋朝制定的保安军(今陕西志丹)、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麟州、延州等地的榷场;与辽朝在辽西京西北的天德府、云内和云中西北的银瓮口、过腰带与上石楞坡等地的榷场等。在榷市中,有固定的贸易场地和牙人评定货色等级,由双方官府派遣的监督、稽查人员共同管理市场,征收税务。贸易内容以牲畜、毛织品、药材为大宗。而“官市”以外的商品种类不受此限。金灭北宋后,由于南宋与西夏隔绝,西夏对外贸易掌握在金朝手中,经济上不能不依赖于金朝。1141年金朝同意开放保安军、兰州、绥德、环州与东胜州的榷场。1172年金朝金世宗以保安军、兰州、绥德不产布为由关闭这些榷场,认为以纺织品换取西夏的奢持品不划算。这使得双方关系紧张,在夏仁宗末期战事不断,十年后才恢复正常贸易。最后比较大量且分散的是“窃市”(私市),也就是非正式市场与走私贸易,例如青盐贸易即采取走私方式换取宋朝的粮食。

  由于西夏商业的兴盛,作为流通的货币也十分重要:一类是本国铸造的西夏货币;另一类是从宋、金进口的货币。早在夏景宗时期即铸照货币,各代皇帝除了夏献宗、夏末帝之外都有铸钱实例,夏仁宗还于1158年设立通济监铸钱。西夏钱币的铸造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目前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以及“天庆宝钱”。

  编辑本段文化

  西夏文化深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与典章制度。发展儒学,宏扬佛学,形成具儒家典章制度的佛教王国。西夏起初是游牧部落,佛教在1世纪东传凉州刺史部以后,该区佛教逐渐兴盛起来,在西夏建国后开始创造自己独有的佛教艺术文化。内蒙古鄂托克旗的百眼窑石窟寺,是西夏佛教壁画艺术的宝库。在额济纳旗黑水城中发现的西夏文佛经、释迦佛塔、彩塑观音像等,是荒漠的重大发现。另外西夏也大力发展敦煌莫高窟。1036年西夏攻灭归义军后,占领瓜州、沙州,领有莫高窟。从夏景宗到夏仁宗,西夏皇帝多次下令修改莫高窟,使其更加增添了几分光辉。当时莫高窟涂绿油漆,接受中原文化与畏兀儿、吐鲁番风格。此外,表现西夏文化的还有西夏文,又称蕃书。西夏设立蕃学和汉学,使西夏民族意识增强,百姓“通蕃汉字”,文化也增加了许多。值得一提,李元昊曾经颁布秃发令,命令全国男人三天内必须秃发,违者格杀勿论。西夏还设立蕃学和太学。史家戴锡章《西夏记》曾言:“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置博士弟子员。尊孔子为文宣帝,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

  思想与教育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西夏文的草书《孙子兵法》局部,藏于宁夏档案馆(右图)

  西夏儒学的发展是一种处在儒家影响下的官僚体制与政治文化,制度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从李继迁伊始至西夏末年,历代帝王莫不学习与模仿汉制。例如李继迁时“潜设中官,尽异羌人之体,曲延儒士,渐行中国之风。”,李德明时 “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一如中国制。”。西夏党项世代皇亲宗室,崇拜孔子,钦慕汉族文化。除了崇儒尚文,还编写了一些融合和宣扬儒家学说的书籍,如《圣立义海》、《三才杂字》、《德行记》、《新集慈孝传》、《新集锦合道理》、《德事要文》等。其儒学经过夏景宗、夏毅宗、夏惠宗与夏崇宗的提倡,到夏仁宗之时出现盛况。

  夏景宗在建立官制的同时设立了蕃学和汉学,作为文化培养的摇篮。以博学多才的野利仁荣主持蕃学以重视蕃学,并于各州蕃学里设置教授,进行教学。西夏大致设立了五种学校:蕃学、国学、小学、宫学、太学。西夏建立学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尊孔子为文宣帝。西夏在中后期还发展科举制度,夏崇宗后期开始设童子科实行科举考试,1147年夏仁宗策举人,立唱名法,复设童子科。西夏后期基本以科举取士选拔官吏,不论蕃汉及宗室贵族由科举而进入仕途成为必然的途径。

  文学、史学、文字

  

青铜法令

 

  青铜法令

  西夏书面青铜法令,用于发送书信时验证身分(右图)

  西夏崇尚汉文化,但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传世不多,大多以诗歌和谚语为主。诗歌有宫廷诗、宗教劝善诗、启蒙诗、纪事诗与史诗等几类。西夏诗歌有韵律,一般为对称结构,通常是五言或七言体,也有多言体,每一诗句的音节数目不同。比较有名的有颂扬西夏文创制者野利仁荣的《大颂诗》。史诗性的作品《夏圣根赞歌》,内容多为民间传说,遣词造句带有浓重的民谣色彩。其中开首三句:“黑头石城漠水边,赤面父冢白河上,高弥药国在彼方”,被西夏学学者用来研究党项历史源起。另外还有赞美重建太学的《新修太学歌》,具有宫廷诗的风格。夏崇宗重视文学,本人曾作《灵芝歌》与大臣王仁忠酬唱,传为佳话。

  西夏谚语对偶工整,结构严谨,字数多少不一,内容广泛地反映了西夏社会的各种面向、并涉及百姓生产、风俗与宗教等内容。著名的西夏谚语集《新集锦合辞》,是由西夏人梁德养于1176年初边、1187年由王仁持补编,共有364条,其内容有“谚语不熟不要说话”的记载,“千千诸人”、“万万民庶”都离不开谚语,凸显出谚语对西夏人民的重要性。

  西夏皇帝十分重视本国国史的编撰工作。斡道冲于李德明时期就掌管撰修西夏国史之职,其后代亦同。夏仁宗时设置翰林学士院,命王佥、焦景颜参照宋朝编修实录的办法纂修国史,负责修《李氏实录》。1225年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罢官后,撰写《夏国世次》,可惜已失。

  西夏立国前夕,夏景宗为了建议属于本国的语言,派野利仁荣仿照汉字结构创建西夏文,于1036年颁行,又称“国书”或“蕃书”,与周围王朝往来表奏、文书,都使用西夏文。文字构成多采用类似汉字六书构造,但笔画比汉字繁多。西夏文学家骨勒茂才认为西夏文和汉文的关系是“论末则殊,考本则同”。西夏文创制后,广泛运用在历史、法律、文学、医学著作,镌刻碑文,铸造钱币、符牌等也都使用西夏文。夏廷又设立蕃学,由野利仁荣主持,选派贵族官僚子弟翻译汉文典籍与佛教经典等。为了翻译汉夏文字,又有骨勒茂才于1190年所撰写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谓“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表明本书目的在于便于西夏人和汉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是现今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钥匙。

  宗教

  

承天寺塔

 

  承天寺塔

  夏毅宗时期,在没藏太后极力支持下所建立的承天寺塔(右图)。

  西夏人民大致上以佛教为主要信仰,在建国之前则是以自然崇拜为主。 党项族在唐朝四川松潘地区时,就以“天”为崇拜。当党项族迁移到陕北之后,由自然崇拜发展到对鬼神的信仰。在建国之后,仍然崇尚多神信仰,有山神、水神、龙神、树神、土地诸神等自然神。例如夏景宗曾“自诣西凉府祠神”。夏仁宗曾在甘州黑水河边立黑水桥碑,祭告诸神,祈求保护桥梁,平息水患。除了崇拜鬼神,党项族还崇尚巫术,并且备受重视。党项族称巫为“厮”,巫师被称为“厮乩”,是沟通人和鬼神间的桥梁,主要负责驱鬼与占卜。在战争前实行占卜以问吉凶,于战争中经常施行“杀鬼招魂”的巫术。

  以西夏文刻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右图)

  佛教是西夏的国教,建国前后六次向宋求赎佛经,宋朝赐以《大藏经》。夏景宗在立国后,便开始用西夏文翻译佛经。五十多年内译出大小乘佛经820部,3579卷,满足人民对佛教的需求。除此之外,夏景宗等历代夏帝与太后也兴建许多佛教寺庙高台寺,概括地分为兴庆府—贺兰山中心、甘州—凉州中心、敦煌—安西中心以及黑水城中心。例如有名的承天寺是夏毅宗母后没藏太后要求而兴建,1093年更重修凉州感通塔及寺庙,隔年立“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夏崇宗时期更在甘州建筑卧佛寺。西夏朝廷大力提倡佛教,提高僧人地位,使僧人不用纳税与负担杂役;犯罪也可减免罪刑;寺院环境也受朝廷保护。西夏后期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趋势日益增大,1159年吐蕃迦玛迦举系教派初祖都松钦巴建立粗布寺,夏仁宗派使入藏迎奉。都松钦巴派大弟子格西藏琐布带经文到西夏兴庆府,被夏仁宗尊为上师,并参与翻译经文。西夏比元朝还要早设立帝师,提高藏传佛教的地位。除帝师外,还有国师以及其它有高级职称的僧人,在推动西夏佛教发展方面起著核心和中坚的作用。

  除了佛教以外,西夏也包容其他宗教。西夏有流传道教,例如夏景宗之子宁明就是学习道家的辟谷术而死。《文海》解释“仙”字为“山中求道者”,“山中求长寿者”。在西夏晚期,在在沙州和甘州一带还有流传景教和伊斯兰教。例如《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敦煌(唐古忒省)与甘州有部分景教和伊斯兰教徒。

  艺术

  

水月观音图

 

  水月观音图

  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可能是玄奘与孙悟空西行的故事。图中将山水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达到很高的意境。

  西夏的艺术文化十分多元且丰富,在绘画、书法、雕刻、舞蹈与音乐都有成就。绘画方面,以佛教绘画流传至今,主要呈现在石窟与寺庙壁画等,现今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最为丰富。早期学习北宋风格,后来受回鹘佛教与吐蕃藏传佛教的壁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线条采用铁线与兰叶描为主,辅以折芦、莼菜条;敷彩大量使用石绿打底,使画面呈独具风格的冷色调的“绿壁画”。绘画内容分别有佛教故事与说法、供养菩萨与人像以及洞窟装饰图案等,以《文殊变图》、《普贤变图》、《水月观音图》与《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最为有名。此外,也可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内的《农耕图》、《踏碓图》、《酿酒图》与《锻铁图》中观察到西夏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木刻版画方面,大多来自西夏文和汉文佛经中。在黑水城出土的大量佛画中,有《文殊图》、《普贤图》、《胜三世明王曼荼罗图》等等。内容浓抹重彩,色调深沉。而版画《卖肉图》和《魔鬼现世图》,描绘生动,反映出西夏绘画的深度。

  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图》,图中普贤菩萨安详沈静,雍容华贵,白象四足蹬莲花,背景林木葱郁,气势雄浑。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图》,本图虽以人物为主,但背景山水占相当地位,具有西夏与北宋艺术的风格。

  书法在楷书多见于写经与碑文,篆书见于碑额与官印。夏仁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刘志直,工于书法,他用黄羊尾毫制作之笔,为时人所效法。雕塑方面十分发达,有铸铜、石雕、砖雕、木雕、竹雕、泥塑与陶瓷等。其特点比例均衡,刀法细腻,十分写实。泥塑以佛寺塑像为代表,多运用写实与艺术夸张手法,刻划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夏崇宗时期修建的甘州大佛寺释迦牟尼涅槃像、敦煌莫高窟第491窟西夏供养天女彩塑等等。其他陶瓷艺术品也是刻工精细而生动。

  西夏在党项时期的乐器以琵琶、横吹,击缶为主,其中横吹即竹笛。后来接受中原音乐的文化,李德明时采用宋制制乐而逐渐繁多。夏景宗建国后,革除唐宋缛节之音,“革乐之五音为一音”。1148年,夏仁宗令乐官李元儒更定音律,赐名《鼎新律》。西夏音乐十分丰富,且设有蕃汉乐人院,夏惠宗时曾招诱汉界娼妇、乐人加入乐院,戏曲如《刘知远诸宫调》等也已经传入西夏。西夏时期的舞蹈在碑刻和

  石窟壁画中留有生动的形象,富含唐宋舞蹈与蒙古舞蹈的风格。如《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额两侧的线刻舞伎,舞姿对称,裸身赤足,执巾佩璎,于豪放中又显出妩媚。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的《乐舞图》,左右相对吸腿舞状,姿态雄健。

  科技

  西夏本身的科技比较薄弱,主要吸收宋朝或金朝的技术为主,然而在武器锻炼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天文气象方面,主要是学习宋朝的天文与历法。西夏人设置司天监以观察天文,并列有分析、解释天文的“太史”“司天”和“占者”以分析天文。在骨勒茂才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天相中》有详细地记载对天文星象的记载。例如将天空分为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等方位,每个方位设有7个星宿。在气象方面也有详细的分析,例如风有和风、清风、金风、朔风、黑风、旋风;雨有膏雨、谷雨、时雨、丝雨;云有烟云、鹤云、拳云、罗云、同云,等等。历法方面,西夏至1004年材自北宋获得《仪天历》,这是西夏第一本历书。立国后,设“大恒历院”的机构掌管历法的编制和颁行。西夏历书采用番汉合璧历书与宋朝颁赐历书两类,其详细情形仍需研究。

  在医学方面,在党项时期,医学知识十分匮乏,百姓迷信鬼神,大多向神明求医。在立国后,积极吸收宋朝的医学与药学,并且出版《治疗恶疮要论》等医学著作。并且设有“医人院”,在政府机构中属“中等司”。西夏人对病理的认知大多分成血脉不通、传染、“四大不和”(地、水、火、风)等观点,其中四大不和是缘自藏传佛教的说法。由于西夏本身医学不如中原的朝代,所以一些疑难病症无法医治,只好求助于宋朝或金朝。例如夏仁宗时,权臣任得敬患病,久治不愈。所以夏仁宗派使者向金朝请求医疗支援。夏桓宗时,其母患病,也派使至金朝求医。这些都表示西夏医学不如中原的朝代。

  西夏武器制作十分精实,其中以夏国剑最有名,在宋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请晁补之为其作歌,内有“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而西夏铠甲被誉称为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专给铁鹞子使用。其他有名的攻城武器有名叫“对垒”的战车、可以越壕沟而进;装在骆驼鞍上的“旋风炮”,可以发射大石弹;以及最厉害的“神臂弓”,可以射240步至300步,“能洞重扎”。

  编辑本段外交

  

 

  西夏地理处于四战之地,陆续要应付后唐、回鹘、吐蕃、宋朝、辽朝、金朝与蒙古的威胁与战争,所以外交是夏廷十分重视的环节。外交策略主要是联合或依附强者,并且攻击弱者、以战求和。这些策略使自己得以不断延续、发展。然而依附国过于强大,最后难逃灭亡之命运。

  西夏早在夏州政权时期(定难军)就奉唐朝、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宗主国,以维持自身势力。后来北宋并吞夏州政权,李继迁举兵再起。此时他采取事奉辽朝、连辽抗宋的策略,多次击退宋军,并且扩张势力。并且于990年被辽朝辽圣宗册封为夏国王。到李德明时,为了巩固新领地,对北宋和谈,于1006年签署景德和议。然而李德明依旧维持与辽朝的关系。除了应付辽、宋的战事外,为了称霸河西、先后攻灭甘州回鹘、沙洲归义军,对抗吐蕃六谷部、唃厮啰国等,与西州回鹘为邻。

  夏景宗时正式称帝建国,自称邦泥定国,称男不称臣,并且多次入侵宋朝边疆。宋仁宗不满西夏独立,派兵攻打之,至此宋夏战争爆发。夏景宗在三大战役(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与定川寨之战)战胜宋朝后,双方于1044年签订庆历和约。宋朝给予“夏国主”名号,西夏皇帝对宋朝称臣,但实际上西夏皇帝在国内仍以君王自称。宋朝给与金钱、茶叶等大量物资。西夏虽然击败北宋,但惹来辽朝不满,双方发生三次战争(贺兰山之战),最后以西夏称臣作收。而后北宋的宋神宗为了击败西夏,趁西夏内乱之际发动五路伐夏与永乐城之战,最后都以西夏战胜作收。然而西夏国力渐衰,横山地区又被北宋占领,此后有赖辽朝周旋方能稳定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关系。

  金朝崛起后灭辽朝与北宋,西夏为了自保,放弃辽夏同盟,臣服于金朝。金朝包围西夏的东方与南方,掌握西夏的经济力,所以夏廷对金朝不敢轻举妄动,最多只有小规模的战事。蒙古崛起后,多次入侵西夏,破坏金夏同盟。夏襄宗与夏神宗改采取联蒙攻金的策略,多次与金朝发生战争,然而此为错误的方针。到夏献宗时才改连金抗蒙,但不久就在蒙夏战争中于1227年亡国。金史称西夏“立国二百余年,抗衡辽、金、宋三国,偭乡无常,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焉。”。

  西夏对于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采取怀柔与招抚的方式,似乎比宋朝还要好。例如西使城(今甘肃定西西南)吐蕃首领禹藏花麻不愿降宋朝,又受到宋军王韶的攻掠。夏毅宗立即派兵支援,将宗女嫁给他。禹藏花麻遂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

  编辑本段政治

  初中期

  西夏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宋承认夏的割据地位,夏对宋称臣。另外宋每年“赐”夏若干财物。但同年夏与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夏取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

  

西夏王宫

 

  西夏王宫

  李元昊死后,他不满2岁的儿子李谅祚成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专政。辽攻西夏,夏大败,向辽称臣。李谅祚子李秉常即位后被其母梁氏幽禁。1063年吐蕃禹藏花麻归夏。梁氏又发动与宋的战争。失败后被迫让权于李秉常。李秉常死后他三岁的儿子李乾顺即位,梁氏再揽大权。重新发动与宋和辽的战争。李乾顺亲政后采取依附辽,于宋修和的策略。战争逐年减少,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115年金朝立国,开始发动对辽的进攻。1123年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乾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乾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

  金灭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

  李乾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从桓宗到神宗

  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1206年他的堂兄李安全篡位,杀李纯佑。李安全改变了与依附金的政策,开始依附此时不断强大起来的蒙古族。他发动了与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使两个国家被削弱,而且,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再说李安全附蒙抗金的策略并没有给他带来蒙古的友好。早在1205年蒙古就开始进攻西夏。至1209年蒙古三次出征西夏。夏无以抵挡。1211年西夏内部发生宫廷政变,李遵顼篡位,李遵顼仍然保持着襄宗(李安全)的作风,西夏政治更加腐败。1216年西夏因不肯派兵帮助成吉思汗西征,触怒了蒙古,次年蒙古第四次进攻西夏。1223年,由于李遵顼声称自己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

  灭亡

  西夏在襄宗、神宗一再的腐败下,终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尽管献宗李德旺是治国之才,仍然挽不回西夏政权覆灭命运。李德旺打算趁成吉思汗西征之际抗击蒙古。不料机密泄露,1224年蒙古攻克银川。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才得免灭国。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为皇帝。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西夏族灭族。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西夏灭亡。

  政治制度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

  军事制度

  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枢密院是西夏最高的军事统御机构,下设诸司。军队由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中央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和京师卫戍部队。“质子军”人数约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另有皇帝亲信卫队3000人,是从境内各军中精选出来的强勇之士组成,皆为重甲骑兵,分为十队,每队三百人,随皇帝出入作战。京城地区还屯驻一支训练有素的卫戍部队,共2.5万人,装备优良,是中央侍卫军的主力。擒生军人数约十万,是西夏的精锐部队。主要任务是承担攻坚和机动作战。因在战斗中生擒敌军为奴隶,故此得名。西夏的地方军由各监军司所辖,共有50万人,军兵种主要是骑兵和步兵两种。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最小单位是“抄”,每抄由三人组成,主力一人,辅主一人,负担一人。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历史网的资讯,请访问: 常德中考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568853.html
延伸阅读
坚持“复习”;放宽“心态”;积极“面对”;获得“成果”!不懈追求,便是成功!祝愿你:大获全功,“金榜题名”!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大家提供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06-15
2019年中考,愿你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赋,珍惜每一刻学习的机会,保持着轻松镇定的心态,怀抱着远大的梦想,写出优秀的文章与答案,那么便一定可以收获成功的未来。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
2019-06-15
态度决定一切,在中考之中要重视一切的细节,大家才能距离美好的未来更进一步。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您整理的“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进来了解一下吧!2019年四川
2019-06-15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场紧张的考试,走出了那压抑的考场。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更多中考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
2019-06-15
今年的中考已经落幕了,许多的考试真题和解答也已经公布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估分。更多中考分数线、中考成绩查询
2019-06-15
中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
2018-11-05
小编精心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希望您能有所收获,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历史内容即客观
2018-11-07
你准备好考试了么?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帮到您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历史背景、目的和
2018-11-06
本网站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希望有所帮助,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本网站的及时更新哦。祝同学们金榜题名!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一切知识最终不过体现为
2018-11-06
考试准备得怎么样啦?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