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省(x ng)闭塞(sāi) 参差(cī) 星宿(sù)
B.撺掇(cuān) 漂渺(mi o) 蕴藻(yùn) 叱咤(zhà)
C.羁绊(jī) 惬意(qiè) 嗔视(chēn) 颦蹙(cù)
D.亢奋(kàng) 冗杂(r ng) 戛然(jiá) 晦暗(huì)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括号内。(4分)
A.装模作样 大彻大悟 变换多姿 浑身解数( )
B.振做精神 叹为观止 胸有成竹 低回婉转( )
C.破口大骂 嘎然而止 本色当行 惊鸿一瞥( )
D.不识好歹 参差不齐 叱咤风云 尽态极研( )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B.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
C.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4分)
(1)秩秩斯干, 。(《诗经·斯干》)
(2) ,花鬘斗薮龙蛇动。(白居易《新乐府·骠国乐》)
(3) ,无所不有。(林嗣环《口技》)
(4) ,黄梅时节家家雨。(南宋·赵师秀《约客》)
5.对本单元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一文不仅仅写地方戏曲方面的内容,更主要地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我”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B.《安塞腰鼓》不仅写出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给人的震撼,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C.《竹影》的内容主要写绘画艺术,说明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D.《观舞记》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印度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印人民的友谊。
6.文学常识填空。(6分)
(1)鲁迅先生依据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创作的 (体裁)《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风俗人情,其中 、 、 等情节写得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
(2)著名现代女作家 的《观舞记》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称之为“ ”。
(3)口技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朝初年进士林嗣环在《口技》一文里表现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主要从“屏障中的声响”、“ ”、“ ”三方面着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口技表演。
7.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中国画自古便有一条“计白当黑”的准则。 ,显示的是一种静默的力量,一种空白的丰满。尤其在水墨画中,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人品。
①表示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
②就像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③“计白当黑”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④作者运用“计白当黑”出神入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假如你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志愿者,请你向来宾解说下面这则广告的含义。(5分)
盛会、机会、互惠——中国—东盟博览会
解说: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甲]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②焉。自蜩蝮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④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⑤,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⑥,少纵则逝矣。与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注①萌:芽。②具:具备。③蜩蝮蛇蚹:这里形容竹初生时的状态。④为:做,画的意思。⑤振笔直遂:挥动画笔,一气画成。⑥兔起鹘落:鹘,一种猛禽。兔子一出现,鹘就冲下来捕捉它。⑦与可:文与可,善画竹,北宋有名的画家。
1.乙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
2.乙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一般人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不得超过12个字)(3分)
3.甲文第1段中也有一个俗语表达了相似的意思,这个俗语是什么?(3分)
4.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并分析正确的项是(有几项选几项)( )。(3分)
A.甲文主旨在于揭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乙文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
B.甲文强调了画竹时要讲究用笔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结合的形体。乙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
C.甲文阐明了用笔与用墨的道理。乙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
D.甲文批评了孩子们用木炭画竹是一种幼稚可笑的儿戏。乙文批评了一般人画竹不重视“成竹于胸中”的毛病。
E.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只要能表现出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涵了这样的道理。
(二)
看 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5.找出表明本文主旨的句子。(3分)
6.第②段末句“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中的“烟雾”指什么?“海”指什么?整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6分)
7. 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是描写声音的,歌声本是无形的,作者却把它写成有形的珠子,并且还能从表情、水袖、身段中滚下来,还能在人心里引起回音,还能淹没掌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
8. 第⑤⑥两段作者具体详尽地描写观众的表现,有什么作用?(4分)
9.第⑦段中“这种奇迹”指的是什么? (4分)
10.请你从文中抄写出一组精彩的排比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6分)
三、作文(30分)
童年的生活是天真烂漫,充满乐趣的,《社戏》《竹影》里小伙伴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请以“真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
第四单元达标测验题
一、1.A 点拨:“塞”应读sè;“宿”应读xiù。
2. A 幻 B 作 C 戛 D 妍
点拨:“幻”“作”“妍”三字因为读音相同,字义不明而误写别字,“戛”因字形相近而误写。
3.C 点拨:A、B、D三项每项的两个加点词因用法不同,词性及意义也不相同。
4.(1)幽幽南山 (2)珠缨炫转星宿摇 (3)凡所应有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C 点拨:《竹影》的主要内容说法有误。
6. (1)小说 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 (2)冰心 飞动的美 (3)众宾客的反应 道具极其简单
7.C 点拨:要揣摩语境,凭借语感,正确选择。
8. 要点:“盛会”——隆重盛大;“机会”——最好时机;“互惠”——互利双赢。
点拨:扣住三个词语解释。
二、(一)1、示例:(1)成竹在胸(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有主见,有成算。(2)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写字、作画、写文章时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2.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3.依样画葫芦
点拨:有的地方也说成“照葫芦画瓢”
4.B C E
(二)5. 66岁高龄,仍能创造出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能表现出充沛的青春活力,这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点拨:见第⑦段最后一句。
6.烟雾:观众发出的热力和空气中的暑气;海:剧场里挤得非常满的观众。句子含义:观众发散出的热力与空气中的暑气都没有消减,所有的人都静悄悄的。
点拨: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品味句子的美感。
7.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梅兰芳的歌词与表情,水袖、身姿搭配的自然和谐,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听众陶醉其中,便没有了掌声。
8.作者具体详尽地描写观众的表现,体现了观众对艺术的热情,对艺术家的热爱,更是烘托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点拨:理解侧面描写的妙处。
9.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
10.示例:“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这些排比句,有的对仗工整,有的层层递进,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匀称,感情强烈激越。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卷 | 数学试卷 | 英语试卷 | 政治试卷 | 物理试卷 | 化学试卷 | 历史试卷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