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8 哲理诗赏析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断章》赏析
李复兴断章选自《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卞之琳(1910—2001),江苏海门人,诗人、学者。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3日
*******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全诗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也没有一句复杂的句式,写得明白如话,字面上是不难懂的。但细细品味,又好像不能全懂,越想越觉得它的含义很多。李健吾认为它是在“装饰”二字上做诗,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其中蕴含着无可奈何的悲哀情怀。诗人本人不同意这种评解,明确地表白“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后李健吾则又说这两种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断章》写了两组意象。一组是: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一切活动当成风景来看的时候,楼上的人又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又一组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儿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的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通过这两组相关联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之一部分而被别人观赏,这是相对;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而这一切又可能成为他人梦境的装饰,这也是相对。由是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明白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平衡的关系,人就不应该再有怨尤。这里我们可以猜测,诗人早年很可能是通过艾略特受到了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布拉德雷的影响,按照布拉德雷的观点,“绝对”是在无数的“相对”中呈现的。这一点又只能是在现象的陈列中直接悟到,也许《断章》正好形象地反映了这一观点。
当然此诗表现的本是抽象的观念,但它不是直接陈述和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间接地将诗意加以表现。它运用了类似修辞上的“顶针”手法,将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并把两组意象融为一幅和谐完整的画面,诗意深奥而并不晦涩。加之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的复现,更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它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如诗人自云的“冷淡盖深挚”。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客观化为一种色彩、音响、图形,以客观象征主观,使之达到加深而又内敛的效果,正如他在《雕虫纪历 自序》中说的:“我写诗,……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诗人还采用了西方诗歌常用的抱韵(abba),在诗艺上不但继承了中国诗歌注重意境的传统,又呈现出西方一路诗的着重暗示性,使诗作含蓄深沉。
《盼望》赏析
宁宇
盼望①选自1979年3月30日《解放日报》。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
《盼望》是一首精致凝练的抒情短诗。首先在诗的构思上,新颖奇特,与一般歌唱海员的诗不同,诗作略去了人们常见熟知的海轮鸣笛升旗,螺旋桨搅动海水,船首犁开浪花航行的种种场景,而仅仅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返航时准备抛锚的两个瞬间,表达了船员的心情和愿望──“出发”和“到达”。“到达”和“出发”这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概念在海员的心目中是相同的。出发的目的是驶向另一个港口,到达目的地后,卸货装货,目的也是驶向另一个港口。诗人选取了两位海员看来是相反的愿望,却表达了同一种心情,即对航海事业的热爱之情。
其次,在诗的艺术结构上,诗人作了精心剪裁和巧妙布局。第一个海员对起锚是“喜欢”,第二个海员对抛锚是“高兴”,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都是船上的铁锚。但第一个是视觉形象,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第二个是听觉形象,“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因为轮船起锚出航时,前甲板的水手要观察铁锚出水的情况,并用水龙头冲洗锚链上的泥沙;而抛锚时,水手只要松动起锚机绞盘,锚链发出磕碰船舷锚洞的响声,让铁锚落水沉底即可。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生活之细微,剪裁布局之精心。两组意象并列,语言组合长短对等,音律节奏相同,只不过在动词和形容词使用上有所不同,既有浪花的色彩,又有锚链的声音,生动鲜活,给读者以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达到了诗人刻意追求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作用。
当然,《盼望》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意蕴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象征诗。一首好诗的多义性,就在于言此物而又非此物,在“象征的森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语)里由读者用本身的人生体验去理解、感受,转换成与自己感受相吻合的人生经验。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一个追求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盼望》不就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吗?每一个人都是海员,每一个人都希望“出发”和“到达”。因此,《盼望》这首诗给读者的启迪是丰富多义的,艺术审美效果是高尚强烈的。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