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记者在美国一周偶遇三拨游学团 不少人感叹“掏的是豪华游的钱,换来的却是廉价游待遇”
近日,“王石与80后非著名女影星”、“长江商学院”成为坊间热议话题。富豪、明星、精英管理层汇聚的“摇篮”商学院EMBA班一时成为关注焦点,“想钓金龟婿就去商学院”,“要想拓展人脉、集结资源去读EMBA”的各种传闻甚嚣尘上。事实真是这样吗?
碰巧,本报记者上周在美国纽约偶遇三拨来自国内几家商学院的EMBA精英班。在与这些同学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尽管不少来美访学的EMBA班都会遭遇奔波劳顿、搭廉价班机、住偏远酒店,蜻蜓点水似的参观讲座,但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些,他们更看重的似乎是“班里有没有用得上的人脉。”
偶遇1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班
学员感受:
半游半学收获多
这个钱花得很值
上周,在美国纽约第九大道上的知名中餐厅“成都印象”,记者偶遇了两拨来自中国EMBA班的同学。第一拨来自大名鼎鼎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同学中的三五好友趁课余在这家蜚声纽约的川菜馆饱撮一顿。
就读中欧EMBA班的刘女士是某公司的副总裁,她告诉记者,他们班已经在美国待了20多天,半游半学的访学安排令她收获良多。从美国西岸的洛杉矶、大峡谷到美国东部的纽约、华盛顿等地,除了近距离探访黄石公园的地热泉之外,还有机会与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教授面对面地讨论国际金融热点,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态度、教育观点。
刘女士告诉记者,要读中欧商学院并非易事,英语、数学等科目的入学考试严格把关,“不要谈有钱,差一分都不会让你进去,英文至少要能够流利地书写和交流,访美期间的教授讲座,是没有翻译的,课题讨论、作业等都必须用英语完成。”刘女士介绍道,入学时的她数学科考了三轮才过关,学费交了50多万。
刘小姐说,读EMBA班的确耗费了她不少财力和精力,为此她没少挑灯夜读。谈到此行感受,她说,除了认识了一帮比她更优秀的同学之外,更获得了全球前沿的经济管理资讯,对美国的认识也比过去更为清晰,因此花这笔钱还是非常值的。
偶遇2
国内某国际商学院EMBA班
学员感受:
学到什么不重要
关键是结识哥们
几天后,记者再次在“成都印象”撞上了第二拨EMBA班的游学团。某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李先生说,他们来自国内某国际商学院,交了6万元给学校,趁着国庆黄金周赴美访学。和中欧班相比,这一拨的访学行程日程短、行程密、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美国东西岸的几座城市之间,天不亮就开始搭飞机、坐大巴,“进了赌城拉斯维加斯就更不知道外面是晴天还是雨天”。
李先生感慨道,“说是访学,但老师说的啥没彻底听明白。不知道是翻译不对路,还是自己的英文不过关。这十几天下来,拉斯维加斯、纽约这些城市什么样都不知道,住的酒店贼远,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在路上,一大巴拉回去郊外的酒店,已经天黑。”
李先生笑言,此行为“见不着太阳的黑暗之旅”,但他仍举着手中的酒杯,拍着邻座同学的肩膀说,看到什么、学到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友人,都是些来自科技、广告、投资行业的老总。
偶遇3
国内某国际商学院EMBA班
学员感受:
行程犹如蜻蜓点水
但拿到班级联系表
3天后,在开往自由女神像所在的爱丽丝小岛的Staten渡轮上,记者碰上了第三拨来美国访学的EMBA团,他们和第二拨EMBA班来自同一家商学院。和第二拨的“师兄姐”们一样,蜻蜓点水般的行程让站在渡轮甲板上的贺先生感叹,好像什么地方都去了,又好像什么地方都没去,虽然也进了美国校园听了教授的讲座,但没感觉有什么收获。贺先生表示,马不停蹄的美国访学之旅,在他的印象里和远处的自由女神像一样模糊。唯一清晰的就是访学行程表中的班级联系表,这对于做投资行业的贺先生来说无异于拿到了一张“寻宝图”。
EMBA出游难免不被同胞宰
不论是第一拨还是第二拨、第三拨的EMBA“同学团”,时不时地被“宰”成为精英人士在美国之旅的心头“红痣”。
从波士顿到纽约,约4小时车程,大巴单程车票也就15美元/人,而刘女士班里十几人的同学团包了一辆旅游大巴,先前讲好的价钱为700美元,但下车付钱时,华人司机竟立马涨价为1300美元。最后通过砍价以1000美元成交。刘女士叹道,在美国遭遇被同胞宰的经历,多少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在与以李先生为代表的第二拨EMBA团交流中,记者粗略算过一笔账。按照他们的航班、住宿和旅游标准,每个人的成本费用在两万元以内,像参观麻省理工学院、搭乘观赏自由女神的Staten渡轮等都是免费的。
李先生大叹,掏的是豪华游的钱,享受的却是廉价游。(/记者 吕歌 漫画/梁嘉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