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重点、难点
1.为什么战后蒋介石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
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但他却做出和平的姿态。其原因是:一、抗战胜利后,国内人民普遍希望和平,他不敢担当发动战争的罪名。二、抗战胜利时,蒋介石军队主力远在西北、西南,还没有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毛泽东不到重庆谈判,那就可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头上,蒙骗舆论;如果毛泽东去了,他可以一方面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政权,同时完成战争的准备工作。
2.为什么毛泽东要冒险赴重庆谈判?
中国共产党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但还是决定去。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国内和平有真诚愿望,希望尽一切可能去争取和平。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党就应当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中国进步和发展。原因之二,如果不去,和平无望,也正中了蒋介石圈套。原因之三,去,可以在政治上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通过谈判可以让全国人民看清国民党反动派真要和平,还是真要内战,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3.重庆谈判没能阻止内战的爆发,有没有积极意义?
尽管中共方面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很大的努力,重庆谈判在双方争执的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核心问题上还是未能达成协议,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也没有遵守《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重庆谈判的积极意义何在呢?
第一,《双十协定》是以国共两党协商方式产生的一个正式文件,它的发表,表明了国民党不得不承认中共的平等地位。第二,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的诚意,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第三,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失去了人心。
4.“挺进大别山”为什么是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是“内线作战”,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其目的是收复失地,巩固解放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我军由守转攻,属“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后,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像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开始。
5.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20多万人进攻陕甘宁边区,意在攻占延安,动摇军心。当时陕甘宁边区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继续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和亲自指挥西北解放战争。毛泽东撤离延安后,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战争第一年内,执行的是毛泽东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的作战方针。即在敌人发动进攻时,避开优势敌人的锋芒,主动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迫使敌人兵力分散,然后选择敌人薄弱或孤立的部分,在运动战中予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依靠这个正确的作战方针,我军逐渐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6.中共中央为什么把战略决战首先选在东北战场展开?
首先,东北战场对解放军最有利,易取得战略决战的先机。第一,在兵力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这是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惟一战场。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非常困难。第三,蒋介石在东北的战略意图不明,或撤或守,举棋不定,军心不稳。第四,解放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第五,东北地区特殊的地形及地理位置,会使解放军居主动地位,而不利于蒋军在战斗打响后迅速撤退,实现其战略收缩企图。
其次,人民解放军如果在东北战场初战胜利则意义重大。第一,东北解放军可乘胜挥师人关,极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第二,可以东北的工业支持全国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战略总后方。所以打好东北战场的决战就成了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
7.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一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如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抓住时机组织战略反攻和决战。三大战役使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等;二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拥护,这是尤为重要的因素。四是国民党统治腐朽,致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破产,迅速走向败亡。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