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没法在大学四年内拿够必修专业学分,储迪(化名)所在的班级陆续有同学放弃了已进行一半的双主修专业。
储迪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英语教育学系大四学生。与大陆一样,大一下学期,台湾的大学生也可以选择本专业之外的另一专业。最终,储迪将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作为辅修学系,她本专业所在的班级近30人,含她在内共3人有选择辅修学系,另有3人选择双主修。
“双主修与辅修,主要区别在于要拿的学分不同。”储迪告诉笔者,她辅修的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要求辅修者需修满必修20学分、选修10学分;要求双主修的学生则需修满必修56学分,并参加计两学分的公共事务实习。而该系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必修58学分,选修至少42学分。
由于报名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的双主修或辅修学生合计不超过10人,储迪与该系同学同堂上课、一起考试。若上课时间与本专业冲突,她只能放弃辅修的这门课,明年再修。“因为时间冲突太多,估计毕业时不能拿满双主修学分,我们班3位双主修同学中一人放弃,两人将转为辅修。”她说,否则她们可能因为修读双主修而延期毕业。
笔者发现,在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香港高校的本科双学位招生简章中都明确提出要求:修读双学位者需延期1年毕业。
“一般来说,双主修、辅修在大学四年内修完就不需要另外交钱。”储迪强调。按照该系规定,如果外系修读学生合计超过10人,将安排全部或部分另开班授课,这时才需要交学分费;如果延期毕业,还将视所余学分多少,另交学分费或全额学杂费。
毕业之后,双主修学生将获得两个学位,这大致相当于大陆民间版的“双学位”。不过,他们只能拿到一本学士学位证书,题头为“某某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正文是:“某某同学,某年某月某日生,于本校A学院某系及B学院某系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依‘学位授予法’之规定分别授予某学士及某某学士。”学位证书上不会标明“双主修”、“第二学位”字样。
笔者了解到,台湾2005年修正的“学位授予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大学双主修学生,修满本学系及他学系应修学分者,得分别授予学士学位。修读辅系者,不另授予学位。”而在相关“公务人员”抚恤规定中,亦有“给恤子女因选定双主修而延长修业期限,均不给恤”的条文。
那么,双主修拿到的两个学位,在报考“公务员”中有何区别呢?台北应届毕业生林厚勋告诉笔者,岛内“公务员”考试共分初等考试、普通考试、高等考试以及特种考试四种,除技术型职位外,通常很少限制报考者的毕业科系。“一般只有学历的限制,如一些考试种类需大学学历才可报考。”他说。
此外,国外多所大学的双学位制度与我国的第二学士学位、民间版双学位均有不同。笔者从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留学的多名中国留学生处获悉,学生可在任意学年选择修读第二个学位,有的免学费,有的费用按学分或课程计。第二个学位通常由学生自主选课、随班上课,专业课学分要求、答辩要求与本专业学生相同。不少人要延期毕业才能修完。
“据我了解,在本科阶段选择双学位的人不多,一些人在将近毕业、没有课程压力后才全力修读第二个学位。要知道,德国的本科考试通过率和毕业率是非常低的。”在德国某高校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小林说,两个学位教学要求一致、效力相同,等级没有先后之分。
也有一些国外的大学并没有设立双学位制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官方网站的一个答问页面中,校方明确表示,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学校将以“Breadth”(拓展课程)代替“Double Degrees”(双学位)。
已在该校留学3年的中国留学生卢艺告诉笔者,Breadth类似选修课,学生每学期必须选1门本专业之外的科目。这些科目按难度分为三个等级,直到大学结束,所修的Breadth必须有两科高于第一个难度等级。所有课程也与本专业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
虽然没有专门设置双学位制度,不过,如果Breadth的学分能够达到授予学位的要求,学生依然能多拿一个学位。但尝试这样做的学生并不多。“你的确可以去拿两个学位,估计要用双倍的时间。”卢艺说,她修一个学位所花的时间就已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