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雄冠群僚的中唐名相

字典 |

2012-11-25 00:19

|

推荐访问

中考历史

【 liuxue86.com - 中考历史 】

  腹有良策 雄冠群僚的中唐名相

  李德裕

  唐宪宗元和年间,中央朝廷对割据的藩镇多次用兵,力求早日结束安史之乱以后形成的中央权威丧失、地方割据势力雄霸一方的分裂局面。当时,四方军情紧急,各种报告函件如雪片似地飞向唐朝京都,朝廷官员们的办公时间自然大增,不能再按常例上班。宰相们日理厅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常常忙到深夜,还在灯下伏案处理紧急公文。然而,有…个宰相却很潇洒自得,每日按时上下朝,依然像平常无事时…样处理政务,皇上却仍然对他信任有加,不仅给他这个特权,还把紧急诏书都交给他起草,说:“那些学士们不能表达出我的意思。”这位宰相住在安邑里,他有一个院子起名为“起草院”,里面有一个亭子,他把它命名为“精思亭”。每当有大事要筹划,他就一个人呆在里面,随从、仆人不得入内,任何人不得例外。等他从院子里出来的时候,必定有新的大政方针要出台,国家又会有新的举措。他,就是中唐名相李德裕。

  名门之后

  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他的祖父李栖筠曾在唐代宗朝任御史大夫,颇受重用,名气也很大。他的父亲李吉甫任唐宪宗朝宰相,因此,他年轻时便得以门荫人仕。

  赵郡李氏原是河北的名门望族。李德裕的祖父李栖筠早年中了进士,踏上仕途。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没有去参加科举考试,是靠门荫步入仕途的,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官至宪宗朝宰相,光耀门庭。李德裕出身在这样一个名门世家,自幼即胸怀大志,卓尔不群,凭着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上自己的刻苦勤奋.逐渐造就了很高的文学素养。李德裕的文章非常出众,其骈文为一时之冠,广为流传。他特别喜欢研读《左传》和《汉书》,具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喜欢从前人的治国安邦事迹中吸取养分。总结得失,其所作所为都与同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开始.李吉甫被贬逐的时候,他一直跟在父亲身边,随侍左右,并不急着去追求自己的政治前途。后来,李吉甫否极泰来,荣升宰相,李德裕靠门荫入仕,补授了一个正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官职。但他不想靠父亲的权势为自己的职位铺路,相反。为了避嫌,他不入朝廷中枢,只在一些府中跟着大人当差。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记816年),张弘靖由朝中出镇太原,便把李德裕带去作掌书记。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太原府罢,他又跟着张弘靖回朝,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从此开始了他经世济国的生涯。

  牛李党争

  李德裕真正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应该从任翰林学士时开始算起。他在宪宗元和年间任监察御史仅一年,到了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宪宗就死了,唐穆宗李恒继位。还在穆宗当太子的时候,他就听说了李吉甫的鼎鼎大名,也知道李吉甫有个儿子李德裕,气度不凡,才华出众,所以他一继位就提拔李德裕为翰林学士,对他非常器重,凡有号令和大典文书都交给他起草。李德裕也不辱使命,手头既快,所拟诏书又总是能引经据典,条理分明,说得很有道理,文笔颇为优美,所以很得穆宗赏识,经常赠给他丰厚的礼品。李德裕也利用经常在皇帝身边的有利条件,屡进忠言,劝穆宗励精图治,勤勉持国。

  当时的官场吏治已经非常腐败,很多人视国家大事如同儿戏,却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升官,甚至包括皇帝的一些亲属,为了揣摩皇帝心思,投其所好,便千方百计打探皇上的起居消息、动静。他们内靠宦官,刺探宫中消息,外结大臣,连成关系网络,弄得朝中乌烟瘴气。李德裕专门针对此种情况向穆宗上奏说:“按照大唐过去的制度规定,驸马和朝廷要官往来是受到严格禁止的,玄宗开元年间更是如此。但是后来国势衰微,法度废弛,许多人就不遵守国家法令了,现在更公开地到宰相和大臣的家里去。这些人毫无治国才能,只会泄露宫中机密,勾通宫廷内外,起到很坏的作用,请求皇上下一道命令,今后有事禀报宰相的人,一律在白天上班时到中书省去找宰相,严格禁止到宰相家里去。”穆宗同意了他的建议。

  没过多久,李德裕就得到连续提拔,先是任中书舍人。后是任御史中丞。就在他正要大展宏图之时。一次厄运突然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也使得以后几十年的中唐政局风风雨雨,始终处在多事之秋中。这次厄运源起于牛李党争。

  事情是这样的: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京城举行了一场科举考试。在直言科应试对策中,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浞等人在文章中激烈抨击时政,言辞涉及平定藩镇割据、限制宦官权力等重大问题。经主考官杨于陵、韦贯元等的审核,牛僧孺、李宗闵被擢为上第。这时的宰相是李吉甫,他见到文章以后非常吃惊。李吉甫认为文章言辞过于激切,已经不单单急言直谏的问题了,便到宪宗面前哭诉。结果唐宪宗下诏贬逐了杨于陵和韦贯元,牛僧孺、李宗闵长期得不到重用。

  转眼到了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德裕任翰林学士,李宗闵任中书舍人,这年的科举考试又出了问题。当时的主考官是钱徽和杨汝士,放榜以前,李绅和段文昌去给主考官钱徽打了个招呼,希望他能给他们的亲戚高抬贵手。结果出来以后.李、段二人推荐的人却名落孙山。这下他们大为不满,所谓求人不行,反咬一口,段文昌便向穆宗告状,说钱徽主持考试有严重的舞弊行为,得选为进士的都是不学无术而靠关系、门路人选的。穆宗便为此事征求李德裕的意见,李德裕当然站在同为翰林学士的李绅这边,支持了段文昌的上诉,于是穆宗决定复试。复试的结果更是有趣,钱徽虽然没有选上李、段所托之人,但他选的也不合格,有一半的进士(约10余人)被淘汰了。这下穆宗大怒,对这次参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人员严加惩处,钱徽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李宗闵被贬为剑州(今四川剑阁)刺史。从此以后,李德裕和李宗闵、牛僧孺等人结下了很深的积怨,连皇帝都化解不开,他们便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反反复复斗争了近四十年,史家便称之为“牛李党争”。以后数朝,政局的动荡、官员的任免等许多事都和此事有关。

  钱徽科场案过了仅两年,厄运便降到李德裕头上了。当时他和牛僧孺都颇有名气,是政坛上的两颗新星,都有入主宰相的可能。秉政的李逢吉提拔了牛僧孺为宰相,却把李德裕贬出了京师,派他任浙西观察使,从此八年不委职调用。李逢吉的结怨也要追溯到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当初元和年间,宪宗力主对藩镇用兵,李吉甫也持此主张,并积极地筹备谋划,但是李逢吉却反对对藩镇用兵。功业未成,李吉甫就去世了,讨伐大业得以在裴度等人的主持下取得了胜利。但是,李逢吉却因双方主张不合而罢官离职了,后来他一上台,就拉拢人和裴度结怨,最终夺去了裴度的相位。他任相时发现李吉甫虽已死,但他的儿子李德裕不仅还在,而且正处于仕途升迁的关键时刻,李吉甫当然不能容忍,便找借口将李德裕贬往浙西任观察史。朝廷中的明争暗斗,使李德裕遭了灾,从此,他开始了八年做地方官的政治生涯……

  出镇浙西

  李德裕一到浙西,就碰上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的前任窦易直在浙西的时候,曾经竭尽府库所藏赏赐军队士兵,结果一方面财用耗尽,另一方面部下将士却更加放纵,稍有不满即牢骚满腹,给后任留下了一个大难题。李德裕来后,不仅要按期如数向中央纳赋,还要设法平息将士们的不满情绪。没有别的方法,他只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首先从节俭约束自己开始,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评判标准,真正做到赏勤罚懒,论功行赏。这样,将士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钱不多,但只要发放得公平,将士们的怨言自然没有了。两年以后,难关不仅顺利度过,原本空虚的府库也日渐充实起来。

  当时江南一带的经济、文化尚不够发达,民众之间也存在不少迷信东西和陈规陋习,李德裕都多方开导,或教育或劝阻或明令禁止,取得了很大成效,对浙西的文化、道德风俗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有的人信巫祝鬼怪,认为人染上瘟疫是魔鬼附体,招惹不得,否则会引鬼上身,即使自己的亲生父母疾病缠身,他们也撇下不管,不敢奉养。有鉴于此,李德裕就从这些人中先找了一些相对老成持重,可以听进去话的人,与他们淡心,告诉他们孝敬父母必须患难与共、不能相弃的道理.然后让他们回到乡人中间转达他的意思。同时规定,如有违反,则要依法治罪。经过几年的疏导加约束,这种恶俗就大为改变了。当时,还有些僧人欺骗民众,说有种水能治病,号称“圣水”.功效不凡。人们以讹传讹.并且越传越神奇,以致许多人还专门雇人前去取水。又有人说饮此水后不得再粘荤腥,否则功效全失等等。许多危重病人和年老体弱者病急乱投医,听信了此种传言,不仅耽搁了医治时间,反而戒荤戒肉,连正常的平时营养都不能跟上,就这样死去了。而水的价格却贵得惊人。每斗值3千文钱.有些取水的人见有暴利可图,又转手倒卖,更有甚者在取来的水中又添加其它地方的水或普通的水,互相欺骗,互相传讹,来来往往取水的人每天达几十人乃至上面人。这样做,既毫无作用,助长迷信愚昧心理,又使广大民众破财丢命,实在害人不浅。李德裕对此深恶痛绝,他下令严厉强制各渡口、码头以及各交通要道,对此严加制止和防范,有敢不从者一律严加惩处。同时,他禀报皇上说:“过去吴国有圣水,宋、齐两朝又有圣火,都是邪恶的兆瑞,连古人都严加禁止、阻绝。现在请皇上下令,严加阻止,以断绝这种荒诞之源。”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迅速颁诏,使这种欺世害人的作法很快得到了扼止,病人们开始正常地求医问药。

  此外,李德裕又考察了所属州县管内的祠庙分布状况,对不按规定私自设立的谣祠庙予以拆毁,共拆毁了1000余所;又拆除了私人为了封山占地而盖的一些违章建筑,共400余座。这些措施极大地消除了盗寇隐匿的隐患,使得他们没有什么立足点可以聚众作乱滋事,既廓清了治安环境,整顿了社会秩序,又使得老百姓能够正常地过上安稳日子。

  在扫除迷信方面,李德裕不仅对下严加管理,对皇帝也敢于直言极谏。穆宗死后,唐敬宗李湛继位。敬宗受到一些僧人、道士的蛊惑,相信祈福、延寿一类的事情:因此对这些人颇为宠信,允许他们往来出入于皇宫。更有一些荒诞、狂放之人宣称自己活了几百岁,可以和各类神仙交流等等。敬宗整日沉溺于此中,疏于政事,李德裕闻知,专门上疏给皇帝,指出这种种事情的荒诞不经以及误国害民的坏处。他说:“陛下现在得到的这些人都是些迂腐怪诞的小人,他们用些丹药,加些小小的骗术来蒙蔽世人,为害甚重,希望陛下能以国事为重,断绝与这些人的来往,则天下幸甚!假如您一定要保养身体,只可学些温和有益,增强体质的方法,不要去服丹药.那么天下百姓就安心了。历代先王也能心慰。”后来唐文宗李昂继位,便把这些人都赶出了皇宫。

  李德裕还极力反对挥霍无度、铺张浪费的行为。当敬宗让浙西上贡化妆用品的时候。李德裕上奏说:“方今浙西连年遭受旱灾,物力始终没有得到恢复,非常匮乏。您刚在赦令中规定过,说除了固定的上贡以外.其它的额外进献一律停止,这是陛下怕搜刮之徒借此弄欺使诈,使贫穷的百姓不断承受其苦。浙西还算富足,自李铸、薛苹任使以来,又向百姓实行酒类专卖,所以每年上贡以外还有节余。后来宪宗皇帝在元和年问的诏书中规定停止酒的专卖,又颁布赦令各州的节余不用上交中央,这都是有利于百姓的措施、命令。浙西现存的只有留使钱50万贯,大致上每年都亏欠经费达13万贯,军国费用非常紧张。现在所需上贡的化妆用具,估算要花费2.3万两银钱和130两金子。这些东西都不是本地产的,虽然努力筹办,恐怕还达不到要求。希望您召集宰相们商议一下,如何能使臣子上不违圣旨,下不使军储缺乏,既不劳烦百姓,又不招致怨限,使先后颁布的诏敕都可以一贯遵行。”当时,停止进献的诏令颁布不过一月,而征收贡品的使者足迹沿路相接,所以李德裕才借助上贡化妆用具一事来婉言劝说敬宗。可是敬宗不仅对这封奏书不给以答复,反倒又下诏寻找1000匹盘绦缭绫。李德裕又一次上奏说:“太宗时期,使者到凉州,看见名鹰,劝李大亮进献,大亮经过劝谏,制止了进献。太宗皇帝赐诏表示赞许。玄宗时,使者到江南捕捉翠鸟,汴州刺史倪若水指出其弊后,立即得到玄宗皇帝的表扬和采纳。现在陛下所要的奇珍异宝,盘绦缭绫等物都非同寻常,是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我实在不明白陛下何以要1000匹之多。过去汉文帝穿粗布衣服,元帝禁止穿轻纤的服装,所以他们的仁义德行和慈爱节俭直至今天还为人称道。希望陛下近效太宗、玄宗的宽容纳谏,远思汉代文帝、元帝的谦逊节俭,这样全国百姓都会蒙受您的恩赐的。”这次,李德裕的忠辞恳言没有白费,敬宗终于下令停止了进献。

  对于敬宗的昏庸放纵,多次出外游赏,亲小人远忠臣,荒疏朝政,李德裕专门献上了一篇文章《丹康六箴》规劝他。其一是《宵衣》,指出皇帝视朝次数少,时间晚;其二是《正服》,说皇帝衣着不合制度;其三是《罢献》,规劝皇帝停止征敛搜求奇珍异宝;其四是《纳诲》,说皇帝轻慢和舍弃忠言;其五是《辨邪》,指出皇帝任用小人的错误;其六是《防微》,讽谏皇帝不合制度地随意出游。李德裕言辞明直,委婉恳切,敬宗尽管接受不了,还是让韦处厚代作诏书,对李德裕的一番心意表示重谢。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重新回到朝廷任兵部侍郎。但他断断想不到,在京师还没有怎么呆,就因为李宗闵掌权的缘故,他就马上又被派到了地方。只不过,这次改到剑南西川任节度使。

  雄居剑南

  四川一带自从南诏入侵以后,百姓颠沛流离,生活没有着落,非常困苦。李德裕到镇以后,治理残局,振奋人心,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

  为了防止南诏再次入侵,维护四川当地的安宁和唐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李德裕彻底改变前任的作法。他修建筹边楼,把四川西南面和南诏交界的地方以及山河险要关口等地方制成地图,画在楼的左面墙上,同样,把西边和吐蕃交界的地方以及关口要道画在右面墙上,把他们部落的多少、粮食运输的远近等情况都记录下来。他又召集了一些熟习对方情况以及边境事务的人,和他们一起谋划商议,全面了解了南诏和吐蕃的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为了加强战备,他招募了一些能征善战的獠族人和州兵,这些人都适应瘴气环境,熟悉当地情况。他又从安定请来造铠甲的能工巧匠,从河中请来造弓的人,从浙西请来造弩的人,这使得四川兵的武器装备成了全国最好的,非常坚固锋利。同时,他组建了一支军队名为“雄边子弟”,大致上从每两百户中抽取一人,让他们习武练兵,宽免他们的其它事务,形势缓和时务农,形势紧迫时应战,这既不增加百姓负担,又大大增加了部队实力。同时,李德裕又加固、维修了过去的一些防御工事,新建新修了一些坚固的堡垒,占据险要的地形,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他又改革了往边关运送军粮的作法。过去运粮不考虑气候和环境因素,许多劳夫死于酷暑和瘴气,他把十月作为水运的开始时间,这样在避季到来之前就能把粮食送到各处边关哨所,人夫也不再受盛夏炎热之苦。

  除了整顿军备以外,李德裕还领导四川民众发展经济,整顿风俗。过去百姓中有很多卖女作妾的现象,李德裕制定了一个法令防范此事,他规定:凡13岁以下即出外作妾的,捉住以后劳作五年;13岁以上的劳作三年,服刑期满以后送回父母身边。这就使得家长和女儿都觉得没什么利益可得,也就不再去做了。他又拆毁了境内和尚的私宅几千处,把土地交还农民耕作,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风俗的改变。刘备祠旁有个地方叫揉村,那里的人和僧人一样剃发,却同时自由自在地娶妻生子,李德裕下令严加禁止。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蜀地风浴和百姓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经过李德裕和四川民众的共同努力,一时间四川兵强马壮。人民安居乐业,相邻的南诏和吐蕃渐渐害怕起来,南诏主动退还了双方交战时的4000名俘虏。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吐蕃驻守维州(今四川理县)的将领悉怛谋举城归降。维州是唐蕃边境上的一个重镇,地势非常险要。它离成都只有400里,沿河而下不到3000里便可直达吐蕃牙帐,因而维州的归降对唐朝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李德裕取得维州以后,马上派兵镇守,并向朝廷列举了出兵的种种好处。但是,当权用事的牛僧孺却让他把悉怛谋送还吐蕃,以示盟者诚义。李德裕为此捶胸顿足,深深痛惜唐朝失去了一个彻底杜绝吐蕃之患的天赐良机,他以此为终生之恨。而悉怛谋被送还吐蕃以后马上被处死了。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唐朝中央政府是太过于拙劣了!正好监军使王践言入朝,大谈悉怛谋被处死之事,说朝廷实际上是拒绝了远方百姓的归化之心。文宗事后也很后悔,他就召李德裕回京任兵部尚书,并紧接着拜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爵为赞皇县伯。李德裕这才开始行使宰相之权。

  中枢宰相

  李德裕封相以后,立即改变了一一些过去的不合理作法。这是他的初次变革,虽非大刀阔斧,但收到的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

  依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丞郎拜见宰相时,必须稍等片刻才敢通报,如果不因为公事,郎官是不敢谒见宰相的。但李宗闵任相之时,就不遵守这个规定。他常常会见宾客。李听任太子太傅,常召集亲信人员,带着酒食到宗闵那里会饮,烂醉以后方才散去。李德裕任相后,马上对主管监察朝廷百官的御史说:“以后如果有人因事需要谒见宰相,就让他们先禀报御史台,否则不见。告诉他们,罢朝以后,赶快从龙尾道出去。”这样,就没有人随随便便就到宰相那里去了。不久,李宗闵罢官,李德裕接任了他的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之职。

  当初,中书、门下两省授权给江淮富商,由他们主管官府食品等物的经办,这些人挟势行走各地,自高自大,所到州镇的官员也都把他们视为豪族,不敢惹这些有钱有势的人,李德裕闻知后,立即把这项差事废除了。

  后来,文宗患病,郑注、李训随侍左右,李德裕劝文宗疏远这些人,文宗便告诉王涯,另外给李训一个官职,李德裕在旁摆手制止王涯,正好被文宗看见了,他心中很不高兴。李训、郑注二人也非常怨恨李德裕。紧接着,文宗又召回了李宗闵入朝辅政,而让李德裕去任兴元节度使。李德裕想留在朝中任职,便进宫觐见皇帝,文宗又留他在朝中任兵部尚书,李宗闵便说诏命已经执行,不能中途废止。这样李德裕便不得不再一次去地方,只是地点改为镇海军,不久又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后又降职为袁州长史、滁州刺史等职。李德裕前后三度在浙西任节度使,十年出入朝中,又曾迁淮南节度使,直到唐武宗李炎即位,重新召他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德裕才开始了他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朝局最大、是个人业绩最为辉煌的六年宰相生涯。

  武宗拜相

  这次李德裕入中央朝廷任相以后,马上劝戒武宗要辨别邪正,专一委任,以使朝廷太平。同时要及时进罢宰相,免得他们任职专任时间太长,这样朝政就能操纵在中枢决策机构。武帝怀疑杨嗣复、李珏不忠,使派使臣去杀他们。李德裕深知皇帝性情刚毅果断,马上带着三位宰相到延英殿见武宗,呜咽流泪说:“过去太宗德宗诛杀大臣后,没有不后悔的。我希望陛下保全他们的性命,摒弃前嫌,等他们二人的罪恶昭彰于世F。天下人自会痛恨他们的。”武宗不答应,德裕就伏地不起。最后皇帝说:“我为了你们,就赦免了他们。”这样,杨嗣复等人才免于一死。对于武宗屡次出外打猎游赏,深夜才归,德裕也给以反复劝戒,希望他能注意身体,按时作息上朝,以国家大事为重。

  这时,唐朝西北边境的回鹘出了事情,回鹘曾经在安史之乱时,发兵救援唐朝,收复了两京,对中央立有功劳,所以后来唐政府便和回鹘进行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实行不等价交换,一匹马换40匹绢,其中有许多老弱瘦马,甚至更高。此外,唐朝政府每年还要送给回鹘两万匹绢,作为收复两京的报酬,这些都给原本吃紧的唐朝中央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唐朝深受其苦,但一直因为回鹘很强盛而没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回鹘自己出了乱子,他们被另一个少数民族黠戛斯击溃而分裂,有的投奔吐蕃,有的(比如咀默斯)向唐朝投诚,还有一部分活动于天德、振武一带,在唐朝边区游荡。乌介可汗挟持公主于牙帐要塞之下,乞求唐朝以牛马相助,借兵收复失地,同时求借天德城让公主住,武宗没有答应。回鹘就转而攻唐,进犯云州(今山西大同),掠河东牛马数万匹。李德裕向皇帝献计说:“乌介可汗所依仗的不过是公主罢了,我们可以精选一支小分队,出奇不意地把公主夺回来,再用军队急速出击,可汗必定逃走,然后再派藩。浑劲卒和汉兵一道在夜间出击,定能大获全胜。”后来事情的发展和李德裕的预料完全吻合。回鹘大举入侵振武,唐将刘沔派石雄、王逢率3000骑兵为先锋,刘沔自领大军殿后。石雄军掘地道偷袭可汗牙帐,发动猛攻,大败回鹘于杀胡山。乌介可汗本人被唐军射伤,带数百骑逃走,公主也被接回。回鹘兵失掉统帅,全军群龙无首,陷于混乱状态,唐军趁机大举反攻,斩敌万余,收降两万多人,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回鹘从此衰败。这次胜利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边境用兵的最大胜利,它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和士气,保卫、安定了边境的安全,意义非常巨大。

  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死了,他的侄子刘稹擅自总理留后事务,要求朝廷授予他节度使职,继承叔父的权力。武宗便召群臣商议此事,大多数大臣都主张默认刘稹独立,唯独李德裕坚决反对,主张打击刘稹。李德裕说:“泽潞处于国家内地,不同于河朔(当时所谓河朔强藩完全不听中央约束,中央也没办法),过去都由文官镇守。李抱真首建昭义军,功劳最大,德宗皇帝尚且不允许他的儿子继任节帅。如果我们现在置之不理,将来势必要威胁朝廷,也给其它欲求独立的藩镇以口实,会给朝廷造成很大的被动。”武宗接着问如果出兵,何以能战而胜之。李德裕又说:“刘稹所靠无非是河朔强藩,假使他们不参与的话,刘稹是没有获胜的机会的。河朔三镇的节帅世代相袭,都是由各位先帝答应的。陛下可以派一亲近大臣去劝告他们,说这次泽潞委帅不能和三镇一样,并劝他们出兵援助朝廷,这样我们就可以稳操胜券。”武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派李回出使河朔,王元逵、何弘敬都听从了中央的建议。经过一番艰苦的鏖战,历时十三个月的刘稹之乱被平定,刘稹本人被部下杀死。朝廷收复了五州三十一县,取得了完全胜利。这次平叛战争,李德裕取消了前方宦官指挥军队之权,使前线指挥官能充分行使权力,相机应变,不再像过去一样左右受制。同时,朝廷制定了一个正确的作战方案,及时全面地掌握了几个战场的双方进展情况,随时凋整作战部署,赏罚严明,因而朝廷军队士气高涨,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武宗时期的另一件大事即是裁抑佛教。因为武宗年号会昌,所以后来这次事件就被称为“会昌毁佛”。隋唐以来,佛教发展很快,特别是武则天倡行佛教以后,佛教的势力迅速膨胀,这种情况给中央政府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一方面寺院广为建造,耗费了大量钱财;另一方面,寺院占有土地日渐增多,僧侣人数也日渐增多,而他是不向国家缴税的,这就势必减少了中央财政收入。到了武宗时期,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国家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争,耗时两年,所用人力财力不计其数,国库非常空虚,中央财政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寺院地主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人口,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税收和徭役来源,而且使得寺院、佛教徒、僧侣等势力非常强大,这就也给中央集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此,朝廷决定在全国大规模裁抑佛教,解放土地和劳动生产力,没收寺院资财,缓解中央财政的巨大压力。此事由李德裕全权主持。

  早在宪宗元和朝以后,全国各地都禁止私自剃度僧人。李德裕还在浙西的时候,徐人王智兴就借敬宗的诞月请求筑戒坛度人,以为皇帝积福。他在江淮问大张旗鼓地招纳,结果百姓成群结伙,奔走相告,王智兴也藉此聚敛了大量钱财。李德裕当时就上表说;“王智兴筑戒坛,招募愿意落发为僧之人,每人纳钱两千,也不再勘验查询,就统统予以剃度。自淮河以下,每户三个丁男就有一人剃发,逃避国家的赋税徭役,落发为僧的人不计其数。我亲见每天渡江北上的人都有几百,其中苏常一带的平民百姓居十之八九,如果不加以禁止,等到陛下诞月之时,江淮地区就要失去丁男合计可达60万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后来敬宗颁诏对徐州私度僧人加以禁止。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德裕把他曾在浙西和西川的毁佛经验推广到全国。唐武宗大力支持,派御史分道督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全国一共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00余所,还俗僧尼260500人,释放奴婢15万人,没收土地数十万顷。大量肥沃的土地公开出卖,所得收益上交中央户部,中下等的土地分给还俗的僧尼及奴婢,每人可得10亩,他们也都变成了国家控制掌握的编户。这次毁佛的成功,既消除了佛教势力过分膨胀的隐患,巩固了中央集权,又扩大了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数额,增加了中央税收。会昌末年,全国税户共495厅余户,比“元和中兴”时期还增加了两倍多。这段时期也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

  由于李德裕的功劳,武宗授予他太尉封衔,但是他坚决辞退。他说:“大唐自立国以来,官拜太尉的一共才有7人,尚父郭子仪尚且推托,我怎么敢接受呢?”武宗又说:“我只怕没有适当的官职可以酬谢你,你就不要拒绝了。”李德裕说:“我的前辈受封于赵,我的嫡长孙宽中出生以后,字称三赵,意思是要传给嫡长子,不传庶子。我先前增加封赐,已改在中山。我的祖上都曾在汲住过,陛下能把我封在卫.我就心满意足了”武宗同意了他的请求,封他为卫国公。

  公元846年,武宗死去,唐宣宗李忱继位,年号大中。宣宗继位,由李德裕在太极殿捧册书。退朝以后,宣宗对身边的人说:“方才行事靠近我的那个人每次看我,我都吓得毛发直竖。”第二天,李德裕便被罢任荆南节度使,不久,又改迁东都留守。重新启用的白敏中、令狐漓、崔铉等人都是他过去的政敌。大中元年,他们指使党人李咸揭发李德裕,李德裕就又被降职为潮州司马,第二年又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事。次年,李德裕死于贬所崖州(今海南琼山),终年63岁。他的三个儿子除李烨以外,都随他死在崖州,没能回到内地。李烨被降职为一个小县尉。到了唐懿宗时期,朝廷又颁诏,追赠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卫国公,赠他尚书左仆射官衔,这已是十年以后的事了。李德裕的生平著述保留到现在的还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李德裕生性孤傲,不随流俗,明辨而有风采,善写文章,虽官居显位而手不释卷。他的文章大都引经据典,颇具大家风范。

  李德裕一生的经历坎坷跌宕,既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又有屡遭贬谪、客死他乡的凄凉。他的命运始终与他身处党争的漩涡中心有关。但是,李德裕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任职,都力所能及地进行了一些变革,力图挽救唐朝日益显现的颓势,也都收到了一定的功效。特别是唐武宗时期,他辅佐皇帝重振朝纲,主持了对边境入侵之族和内地叛乱节度使的两次讨伐,都取得了胜利,在全国裁抑佛教,发展经济,也促进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使得武宗会昌年间一度出现了崭新的气象,这都是和他的努力分不开的。客观地说,李德裕是一个称职的宰相。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历史网的资讯,请访问: 湖北中考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722553.html
延伸阅读
坚持“复习”;放宽“心态”;积极“面对”;获得“成果”!不懈追求,便是成功!祝愿你:大获全功,“金榜题名”!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大家提供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06-15
2019年中考,愿你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赋,珍惜每一刻学习的机会,保持着轻松镇定的心态,怀抱着远大的梦想,写出优秀的文章与答案,那么便一定可以收获成功的未来。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
2019-06-15
态度决定一切,在中考之中要重视一切的细节,大家才能距离美好的未来更进一步。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中考栏目为您整理的“2019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进来了解一下吧!2019年四川
2019-06-15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场紧张的考试,走出了那压抑的考场。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更多中考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
2019-06-15
今年的中考已经落幕了,许多的考试真题和解答也已经公布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估分。更多中考分数线、中考成绩查询
2019-06-15
中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一起来看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盘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
2018-11-05
小编精心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希望您能有所收获,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内容答题公式历史内容即客观
2018-11-07
你准备好考试了么?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帮到您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历史背景答题公式历史背景、目的和
2018-11-06
本网站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希望有所帮助,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本网站的及时更新哦。祝同学们金榜题名!2019年中考历史:记忆技巧“一切知识最终不过体现为
2018-11-06
考试准备得怎么样啦?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2019年中考历史题型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