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而雅,义忘私隙的魏国一代儒将
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通篇《演义》,他的出场不可谓不多,但很少有独当一面的时候,鲜有突出战绩,书中关于他的出彩描写也不多,大都时候是“忽两路军从山后杀出,一路李典,一路某某”之类的话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助手加副将的类型,给读者容易留下一种“此人平庸”的成见,更有人诋毁其“乃鸡肋将佐”。
非也。李典实际上是曹营中极其重要的一员,更因为风格类型迥然不同于其他将领,深受曹操器重。且在年少时即追随曹公,共患难同安危,经历大小无数战役。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将领却又中年崩殂,曹魏损失之巨,只可从后来司马氏用兵点将捉襟见肘可见一斑。张合、曹真年纪较李典尤长,既为都督大将,倘典仍在,岂非元帅乎?
一、年少有为,才高志坚
李典本一书生,年少好学,博览群书,颇有才华。而且家庭成分很好,是东汉末年河北的世袭地主。其父亲李乾,早期即跟随曹操组军攻剿黄巾起义。《三国志》有一段关于李乾的记载: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李典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也许在之前李典就已经在军中供职,或许此时才正式加入曹军。但李典没有发挥特长成为一介谋士,而是选择了统军作战,殊为不易。
李典参加的第一次战役就得以获胜,且手刃仇人。他和曹操一起攻击薛兰,李封,大破之,并击退吕布的援军。曹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指定他长期跟随身边。接下来在平定兖州之乱的战役中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
《演义》中李典是第一批加入曹军的将领,仅次于铁哥们乐进,比曹仁夏侯敦等人还要早。按照现在的说法,他也算的上是“元老级人物”了。可也许谁都不敢相信,当时李典拜中郎将时最多只有十六岁,参军的时候更早,大概刚刚超过现在的兵役年龄线(杀薛李时是195年,逍遥津战役是215年,李典死时36岁,即使逍遥津战役后马上就死,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16岁)。这般弱冠少年,即已经是统率万余人的大将,怎不叫人佩服称奇。
再想想三国其他的少年英雄,陆逊出道时21岁,只是一个幕府,周郎、马超都是过了二十岁才开始统军。至于张辽拜中郎将时年龄不详,但既然跟随吕布那么多年,年龄肯定不小(辽典不和,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即使后来曹营将才如云,李典年龄虽幼,却因早年参加队伍,始终稳居大将之列。而且李典志向坚定,是曹操信赖并重点培养的对象。
二、另类将领,智勇双全
曹操的兵员构成以北方人尤其河北、山东人为主,将领大都善勇力,稍乏智谋。李典虽是河北人,但却和不少江东、蜀汉将领一样,以智谋取胜。张合虽亦有机巧,在临阵形势的判断上,却较李典差之甚远。
有两个相似的地方,张合追赶诸葛亮的撤军,立功心切,孤身犯险,误中埋伏,被流矢射死。而李典也有一次类似的追击行动,却能够冷静对待,全身而退。在博望坡战役中,虽然最终刘备军获胜,但充分体现了李典的智慧。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敦,获胜的也许是曹军。李典跟随夏侯敦征讨刘备,刘备见大军到,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敦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以及曹营里另一位名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象踩死蚂蚁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焦头烂额的夏侯敦救了出来。
还有一次,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派高蕃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了曹军的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看着办,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蕃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之便,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有可乘之机,认为攻之必破,对程昱及其他将领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工作,达成共识,渡河进击高蕃(注意,说服的是以胆略和智谋出名的程昱),大破之,打通了曹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有时候就连曹操也发现不了的问题,李典也能一眼识破。吕布用计赚曹操入濮阳城,欲将之一网打尽。来到空城下,众将无人生疑,意图一拥而入,唯有李典说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遂当先领兵直入……好一个李曼成!已经看破敌人诡计,却为了既照顾曹操的生命,又照顾曹操的面子,甘愿自己代赴危难,其勇气之佳、待主之忠、处理方法之巧妙,可想见!无奈曹操彼时的智力指数有限,与典韦等“勇士”自送虎口,被一场大火烧的狼狈不已。
李典不但有极强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直接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大将,每每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给手下将士以极大鼓舞(别忘了他是书生出身,估计没怎么练过武功把势)。在逍遥津大战中,张辽抢尽风头,却别忘了李典的功劳,把孙权赶得跳桥、凌统逼得跳水,后来又率人困住虎将徐盛,都是他的杰作。书生拜大将,勇猛何惧哉,只可惜这是他在这三国中最后的发光场景了。
实际上李典立功很多,尤其是和好搭档乐进在一起的时候,更有攻无不克的架势,两人联手先后战胜顽敌高干、管承。李典也因此功升迁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三、儒雅好贤,谦逊礼让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一个人年纪轻轻被部下称为长者,受到拥戴,不单单是他的资历老,更有他谦和的人格感化他人的原因。一个军事将领,怀儒雅之量,自身有文化,又懂得尊重知识分子,很有现代行政管理的意识,属于现代型军事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他的传记中写了这么一件事: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曹操)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人口居邺。太祖嘉之。
李曼成真国之栋梁也。在这乱世三国,把一族亲人统统送到都城,一方面增加都城的人气,一方面作为“人质”,以明自己的不二忠心。在受到太祖表扬,把他比作先贤时,又谦虚答谢,说自己胆小愚鲁,功劳微薄,要尽全力报答“过厚的待遇”。这份谦逊之风,三国中更有谁人有?连庞统这样的文士尚且争功,更不要说其他的武将了。
最能体现李典大度不争功的例子还是逍遥津大战。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这七千多人对抗孙权十万大军,实在太少。面对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和张从来就不和(不知道什么原因,三人应该都是有风度的人物啊),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遂分派任务,自己甘愿做张辽的副手,与张辽精选八百人,共同杀出城来攻击吴军,逼退东吴军,打乱了吴军的阵脚,大长了魏军士气。吴军围城十余日,见没有破城的机会,只有撤走。这次大战是曹军的经典战役,应该说,曹操能把三个有矛盾的人放在一起,说明他了解李典的风格道德,关键时刻一定会先公后私,摈弃前隙。
四、命如流星,国之大憾
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将才却英年早逝,逍遥津大战后不久病死,年仅三十六岁。已他一生作为来看,如多活几十年,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档乐进,魏国的军事政治形势也许会有另一番气象。曹操手下文武大员颇多,然年轻者少,文止有郭嘉,武有李典等少数,曹操“欲以后事托之”,无奈天不怜英才,两人在赤壁前后分别故去,实为国之大憾也。直到后来,曹家皇帝一直没有忘记李典,曹丕说:“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在曹操的宗庙里面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三国志》将这位“国之爪牙”列为十八卷十魏将之首,评价甚高。李典未列入五良将之列,一则英年早逝,二则其谦逊礼让,甘居末功。典既有此风操,后人又何须复为其抱不平!但感叹其不假年而已。草一打油,权作结语:
河北壮士出世家,从戎书生亦果敢。
心怀忠勇刀枪来,身赋雅量谈笑去。
合肥城畔绝孤影,丞相军前呼长者。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