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谅
元朝末暴发了空前的粮食崩溃和货币崩溃,从而导致了国家崩溃,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红巾军是主力之一,其杰出领袖就是今属荆州市洪湖的陈友谅。他不但严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还建立了自己的“汉”国,自称皇帝。
陈友谅(1320年-1363年)元代玉沙县黄蓬(今洪湖市乌林镇)人。出身渔家,生活非常艰辛。陈友谅却立有大志,希望改变命运,于是拜黄蓬山崇鸣寺的静空和尚为师学习武艺。至元六年(1340年)五月,渴望通过科举正途实现人生价值的陈友谅到玉沙县城参加武科科举考式。由于由武艺超群,陈友谅不仅取得了功名,还被被任命为该县的录事,从而一举摆脱了底层贫民的身份。
如果一切正常,陈友谅本可以沿着仕途发展下去,但是至正八年(1348年)九月,因为被查出使用真实的武器做为供神用的刀枪弓箭,违反了政府的武器禁令,静空和尚被县尹下令就地处死。这件事对陈友谅的触动很大,陈友谅于是以安葬静空和尚的理由回到了黄蓬。陈友谅回乡后,当年一同习武的武友柳涛、范洪君就找到他说:“现在不少地方已起兵反元,你带领我们,干脆也扯旗造反!”陈友谅说:“反元得有器械,你们先在山中秘密组织渔民打造刀枪,再定举事日期。”
至正十年(1350年)八月十四日,黄蓬山打造刀枪事泄,县尹通缉拿柳涛,范洪君等人。十五日,陈友谅赶回黄蓬散发烧饼,内藏“今晚杀鞑子”的字条,召集渔民千余人,在崇鸣寺斩白牛、白狗祭告天地,于十六日清晨,打败包围黄蓬的官兵。至正十六年(1351年)一月,倪文俊率红巾军攻占沔阳,陈友谅率百余人投奔倪文俊,被任命为录事参军。他继承和发展钟相的“陆耕水战”策略,多次打退元军的围攻。至正十三年(1353年),陈友谅已“拥众二万余”,占据了南达蒲圻、嘉鱼,东及汉阳沌口,北至沌水,西抵监利的大片地区。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湖广行省左丞相太不花率舟师五万进攻起义军。陈友谅经两月苦战突围,转移(氵筮)水一隐蔽,写下了“大禹导汉入(氵筮),吾要导汉入大海;不做河里缩项鳊,要做海中昂头龙”的托物言志之诗。他协助倪文俊攻占襄阳、中兴(今荆州)、武昌、汉阳等地立了大功,升为左将军。至正十七年(1357年),陈友谅率部攻占岳州、黄州、蕲州等地,被徐寿辉任命为左副元帅。是年九月,天完丞相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倪文俊逃到黄州,令陈友谅统军反徐未果,三日后畏罪自杀。徐寿辉闻讯,封陈友谅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
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1358年-1359年),雄踞建康(今南京)的另一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计划向大江东西两面发展。西面与谅冲突。陈友谅以轻骑袭击池州,却被朱元璋部将徐达击败,几至全军覆没。
当初,徐寿辉闻陈友谅克龙兴,意欲迁都至此。但陈友谅徐忌寿辉的到来于已不利,没有允许。徐寿辉只得领兵先驻汉阳,继而下江州(今江西九江)。江州为谅辖区,谅先布伏兵城郊,佯作出迎,徐寿辉一进城,即闭城门,城郊伏兵四起,尽杀徐寿辉军士,只存徐寿辉一人。谅自称汉王,立王府,置官属,大权尽归谅,而徐寿辉仅拥虚位而已。
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五,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
陈友谅称帝后,认为湖广、广西之地尽为己有,恃兵力强盛,欲东取应天(今江苏南京),以图大业。时朱元璋踞建康,惧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起来攻他,于是令谅旧友康茂才去伪降,嘱谅快来伐朱,康作内应。谅得信大喜,果引水军东下,及抵江东桥,按约连喊“老康”数声,无人应,谅始觉上了康的圈套。不旋踵间,康茂才纠合将士击谅,谅只得改乘轻舟逃走,继遭朱元璋遣兵追击,谅出皂旗迎战,又大败于慈湖,谅不得不放弃太平,直奔江州。朱元璋乘胜取安庆。派徐达,常遇春等统军与陈友谅军队在龙湾会战,被徐达、常遇春击败。至正十一年(1362年)二月,陈友谅部将吴宏、王簿、胡延瑞等,在朱元璋谋士李善长,刘基等重金收买下,先后投降。其时,谅部将于光,欧普祥皆叛离,降于朱。使江西、安徽诸州县被朱元璋占据,形成了对江州包围局势。陈友谅只得放弃江州,退都武昌。
经过近两年准备,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五月,陈友谅率两湖义军25万,战舰500余艘,进攻洪都(南昌)。洪都一直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驻守的重镇,粮食、军器储备充足,使陈友谅围攻达85天之久,八月初,朱元璋亲自督师,率军10万援救南昌。陈友谅得报,挥师迎击朱元璋。两军在鄱阳湖遭遇,陈军的战舰大,朱军战舰小,被陈军的战舰撞翻,撞沉百余艘,未战而溃。第二天再战,从辰时战到午时,谅军大败。谅退保鞵山(即江西大孤山),朱元璋已先在湖上堵住谅的归路。相持数月,谅乃与将帅谋划,右金吾将军说:“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谅不能决,思虑片刻说:“右金吾言是也。”当下左金吾执己见未被采纳,遂率部将叛离投朱;右金吾得此讯息,相继叛离投朱。朱元璋至康郎山,用李善长计,火攻陈军的战舰。时火攻陈军的战舰。时火烈风猛,陈军被烧死、溺死者近5万人。陈友谅退至保鞵山(大孤山),但朱军早已切断陆上退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陈决定从水上突围。陈友谅的座舰在泾江口(九江口)搁浅,在换乘小船时,他出舱指挥战斗,不幸被流箭射中头颅而死。
陈友谅死后,其长子陈善儿被俘,太尉张定边连夜带着谅的次子陈理,并奉陈友谅的遗体返回武昌,葬于蛇山之麓。陈理即位,改元德寿。
至正二十四年(1346年)陈理的力量向朱元璋投降,大汉政权亡。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