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员指出,学生要先确定目标,目标越细越好。选校前要明确的问题包括:家庭经济能力、选择学校种类、高中在校表现、读公立校还是私立校、学校地点、业余爱好、是否需要贷款、申请几年制的大学、在校平均成绩是多少、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如何、托福成绩是多少等。
学生的在校平均成绩很重要。美国学校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在录取及发奖学金时都看重平均成绩。打算留学的学生要从高一,甚至初三开始,就保持优秀的平时成绩。申请阶段,学生不用过于纠结学什么专业。美国大学采取通识教育,前两年所学内容差不多。经过两年学习后,学生发现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再确定专业也为时不晚。转学校和转专业都比较容易。大学有很多特色奖学金,如体育特长奖学金、音乐特长奖学金、领导力奖学金等,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学生申请时可关注学校的相关政策。美国还有海事、音乐、舞蹈等专门学校,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可考虑申请。这类学校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多,有的仅一千多人,但教学水平很高。
学生要善用搜索引擎,初步寻找学校。通过一些搜索网站搜出的学校未必都能被中国教育部认可。如果学生回国后需要“认证”,还要和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的名单进行比对。家长要帮孩子一起列出名单,到学校网站进一步了解录取要求、录取率、奖学金等。
学生遇到问题可直接跟招生官发邮件咨询。招生官一般很乐意接受学生的提问。如果学生对某个学校或专业感兴趣,想深入了解,可向招生官索要往届校友联系方式,给校友发邮件联系,了解他们的直观感受。
外附
【中国人的财富去了哪里】
新华财经>正文
英国BBC网站6月7日有篇报道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驱动中国追逐财富?
从前,富人遭到迫害,如今他们受到尊敬,而且富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万个富翁家庭的财产在100万美元以上,他们的后面还有好几百万名希望赶超他们的人。
BBC的记者跑到了北京南城的旧车市场,采访了一位买豪华车的人。这位来自山东的李阳(音)目光落在一辆售价340万元人民币、几乎全新的宾利车上。他说:“我希望买一辆这样的车,因为这能提高我的身价——人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我。”
对金钱的喜爱和对有钱人的推崇,带来一些有趣的商机。北京一家公司开设了一门30小时的昂贵课程,教年轻女性如何赢取富翁的心。这所学校也向富翁们收取一定的费用,给他们提供认识合适女性的机会。
更多的富人在谋划移民。据福布斯中文网一篇博文的观察,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中国的富有人群正在把钱转移出自己的国家。这篇题为“中国富人席卷上万亿热钱外逃”的文章透露说,中国约60%的“高净值人士”——即那些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投资资产的人士——不是在考虑投资移民,就是已经快完成移民手续了。这份调查由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公司联合进行;调查结果还显示,那些拥有1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人群中,有27%已经完成移民,47%正在考虑离开祖国。
这一令人吃惊的结果与美国财政部的非法钱款流向监控报告相一致:自去年夏季以来,从中国向外秘密转移的现金大幅增加。另外,据非营利组织“全球金融诚信”(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称,中国的非法资金转移在全世界首屈一指。2000年至2008年间,从中国流出的款项总额达到2.1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使按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平均计算,也可以达到人均1600美元。
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外国人纷纷涌入中国,中国的企业家们却揣着钱出国。你认为到底是谁比较了解当下的情况呢?
移民潮导致国外房产的抢购热。2月,温哥华的地产经纪业务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升温,中国买家大肆抢购独栋住宅、联排别墅和公寓房,销售量环比飙升70%。除了美国和加拿大,英国的房产也是资金青睐之地。《每日镜报》惊呼,有钱的中国人把英国人挤出房地产市场。根据伦敦的房产中介奈特弗兰克公司的数据,中国买家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在伦敦房地产市场消费了1.2亿英镑。住房协会助理主任保罗·里斯告诉《每日镜报》,投资40万英镑(约合4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伦敦买套房子(连同房子下面的土地),而在中国只能买一处公寓。
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那么有钱。这一点,新加坡的中文报纸《联合早报》看得清楚。6月13日,该报刊载驻京记者韩咏红题为“涨薪千元的有限意义”的文章。文章说,高物价之下,加薪对于一些白领而言,意义有限。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已完全解决了温饱,但下一步发展的空间在哪里?资源好像都被其他人先占了,物价贵、税费高,最可怕的还是买房。近期,北京房价走软,5月的签约均价还是高达19710元/平方米。1000元,不及1平方米房价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