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着“在美国读书应该很轻松作业很少”的憧憬,我于2012年9月初飞抵美国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我在的第一个晚上在宾馆度过,心中无限忐忑,但无非是初到异国他乡的焦虑,全然没有对即将面临的学业做过任何的心理建设。
孙子兵法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而毫无准备的我,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注定困难重重。果然,第一天,宗教老师就来了个下马威。她要求我们预习第一单元的内容。可我不是新生么,没书嘛。课后我便找她交涉,满以为可以借此省了这作业。可是她却二话不说,帮我影印了那20页的书。看着那翻飞的A4纸和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我不禁回忆起国内英语试卷上那短小精悍的阅读理解,霎时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死。更为可恨的是,在我连蒙带猜外加词典不离手地啃完了那20张纸后,我领到了正式的课表,那门宗教课却没了身影!在一声“Oh my God”的惨叫之后,我陡然意识到,上帝完全不庇护我这个无神论者。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新课表带来的悲剧也不仅限于此:我被新安排了英语课。此英语课,是与美国同学一起上的英语文学课,而不是教外国学生英语的课(ESL)。一上来,老师便让同学们写一篇文章,分析一下暑假里要求读的一本名著。我又心想可以逃过一劫,因为我都不知道那书是什么呢,结果老师还是善解人意地让我写一件我喜欢的东西。过了几天,当老师把作文都改完后,她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你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很大很大。”我倒也淡定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毕竟英语是人家的母语么。可是差距归差距,老师布置起作业来却一点也没有区别对待的意思。上来先写一篇“你心目中能体现美国精神的东西”,再写一下“你未来自传中的第108页”。我也不含糊,厚着脸皮写道:多年以后,我翻出这篇作文,泪流满面,因为那是我第一篇得A的英语作文,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那老师便倒也给了我一个A。
不过从上述的作业也可以看出,美国的作业并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不同的人也可以花上完全不同的时间,得到完全不同的成果。比如读书的作业,在我后来的留学中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但是有的人可以划重点,做笔记,把内容记得烂熟于心,有的人却只能对老师上课的问题做鬼脸。至于雪花翻飞般的作文,既可以熬个夜赶篇语法错误倍出的文章,也可以花无限的时间不停地和老师讨论,反复琢磨修改。而其他诸如演讲、辩论、海报之类的作业,更是把我们付诸的时间与努力无限放大:偷懒或努力,一目了然。
有次ESL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介绍一件他们随身携带的物件。有位同学前天忘了准备,随身抓出一个钥匙包,仗着英语不错上去扯了一番,说这个包是他奶奶做给他的,他很珍惜之类的,说得还不错。但是结束后老师问他要了包看了一看,勃然大怒道:“这明明是香奈儿的,你骗我说是你奶奶做的?”立马分数减半,全班哄堂大笑。
其实这还是好的,因为只是在演讲。但是,美国老师对欺骗和抄袭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一旦发现抄袭,轻则本次作业零分,重则立马勒令退学。由此可见,美国教育提倡的是自主和创新,而不是对智商无限地夸大;重视的是勤奋和努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