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佳静背景介绍
前不久,伦敦的切尔西剧院(Chelsea Theatre)连续一个星期上演了瑞典表现主义大师斯特林堡(Strindberg)的著名荒诞剧《鬼魂的奏鸣曲》(The Ghost Sonata)的新版。这部戏的导演是中国女孩杨佳静。
杨佳静即将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 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 )导演硕士(MA Text and Performance – Directing)毕业。
《鬼魂的奏鸣曲》就是小杨的毕业作品。在这部荒诞剧中,死尸、活人、亡魂同时登场,深刻展现了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有意思的是,杨佳静在学导演之前,大学和硕士都是医药类的专业背景。
子川:你在英国本科和硕士都是读医药类专业,后来为什么选择攻读戏剧硕士?
杨佳静(以下简称“杨”):我从小就对戏剧感兴趣,但是并没有决定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我在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读本科的时候报了一个班,每周六到伦敦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当时的老师曾经是著名演员,她的热情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戏剧的激情,就觉得还是很想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那时还是在摸索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以及自己对戏剧的热情到底有多认真。
毕竟,从事医药科学比任何的表演乃至艺术类专业来得稳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我都很挣扎,要如何跟家人说自己想要学戏剧的意愿。很长的一个阶段过后,我还是决定攻读戏剧硕士。
子川:你申请伦敦皇家戏剧学院的过程难吗?尤其你原来的背景与此毫不相关?
杨:申请戏剧学院其实不复杂,因为这边都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申请者。但是,到了面试阶段,学校就会考虑每个申请者的很多方面。我申请的时候被要求写一篇论文,评价最近看到的一个作品。我当时做了一个很大的文件集,内容包括我看过的所有戏剧的细节。学校收到之后没过几天,我就接到了面试通知。
子川:面试的过程顺利吗?
杨:还比较顺利。当时老师也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会跨行申请。同时,他们也好奇,我交上去的作品集是不是自己写的。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了我关于一些其它作品的看法,以及对剧院的一些看法。
子川:被皇家戏剧学院录取觉得意外吗?
杨:有点意外。我当时并不是完全确定,他们是否考虑我之前的背景,因为戏剧学院一般都要求申请者有文学、艺术、历史等文科相关领域的学习经历,而这对学习戏剧是有所帮助的。
子川:当你开始读戏剧硕士的时候觉得难吗?
杨:读的时候非常困难。我的同学中有一半是学戏剧背景的美国学生,其他的都是英国本地人。他们在戏剧和表演上的知识比我要多很多。而且,我之前接触戏剧都是从表演的角度出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不了解有哪些流派等等。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非常困难,但同时也挺有挑战性的。
我第一个学期做作业的时候,基本上都还是以理科生的角度入手。比如,老师让我们写文章、搜集资料,我就会拿出以前做医药科学研究的方法找文献,很少会从创作的角度考虑。当时觉得有点迷茫,后来才渐渐适应。
杨佳静导演的《鬼魂的奏鸣曲》剧照
子川:这个课程有多少时间会用来真正去导演?
杨:我们有两、三个科目专门用来培养导演风格。一年硕士读下来,虽然导演整部戏的机会不多,但是我们可以从剧本中选取片段来导演,或者把它改编之后,创作出新的东西。整体来看非常多样化。就好像给你一块橡皮泥随便捏,老师也不会告诉你怎么捏会比较好看,而是你捏出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学期的时候我们接触到了荒诞戏剧,这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因为荒诞剧反映人类生活状态的同时,却抛开了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创作者来说,发挥的空间很大。所以我开始对这个流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子川:你的毕业戏《鬼魂的奏鸣曲》就是一部荒诞剧,演了几场?
杨:在伦敦切尔西剧院上演了一个星期。
子川:除了在学校演出,是你主动把这个戏推到社会上的?这是为什么?
杨:对。因为我想知道公众对我的作品会有怎样的看法。另外,我也想了解一部戏剧的整个创作过程。我不仅是《鬼魂的奏鸣曲》的导演,也是制作人,从招募演员、组建创作班底、拿到版权、联系剧院、谈价格、相关宣传,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负责。整个过程虽然非常困难,但也是很好的体验和锻炼的机会。
子川:你对这部戏有多大程度的改编?
杨:在文字上没有做太大的改编,但是在整个风格和导演方向上基本上是全新的。我的版本中加入了很多的舞蹈元素。我们的班底中有专业的舞蹈演员。我想知道舞蹈是怎样与文字融合在一起的。
我的《鬼魂的奏鸣曲》其实是一个把舞蹈、肢体动作和原有文本相结合的剧。我也是在尝试,因为毕竟是毕业作品,我不想做得很商业化,只是一个展示给公众的机会,所以我想能够怎样创新就怎样创新。
子川:观众看了之后的反响如何?
杨:很多观众都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把舞蹈和文字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有的观众也觉得,没有想到这部戏的导演是中国人。他们可能会期望中国人的作品中会有自身文化背景的元素,比如,可能会把故事的背景搬到自己的国家或者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子川:你毕业后打算继续在戏剧界发展吗?
杨:希望吧。前一段时间我帮助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筹备莎士比亚戏剧节,这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我看到,英国观众希望多看到这种不同文化、不同戏剧风格的交流。
所以,我希望将来不光可以做自己的作品,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把中国的好作品带到英国来演,可以让更多这里的观众看到中国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