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测学生上大学之后的表现,除了参考学生的高中记录之外,性别、家庭收入(请领财务救助或免费午餐的资格)、居住地区等指标资讯也都十分重要,这些数据通常都可以从各州的资料库或透过资料交换取得。大学院校调查若没有考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就没有评比的意义。
但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不是直接面谈,根本就很难取得。例如两个高中成绩、考试成绩、家庭收入都差不多的学生,其中一人父母都大学毕业,另一人的父母则都是高中辍学,他们上大学后的表现可能很不一样,而与他们选择的学校未必有关。
学生资料调查也有可能被操弄或误用。如果调查结果是用于补充学术和人口统计资料的正确关联性,而不是用于「诊断」大学院校,以下建议可以让调查结果更可靠、更适于比较:
‧应由中立机构负责实施调查。调查结果影响的利害关係越大,这一点就越重要。
‧受访群体应要求全数参与,或确保在各校都採用一致的方式随机抽样。学校如果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决定让哪些学生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就越不适合与他校相比较。研究显示,小规模的随机抽样群体,比大规模但可以任意选择的群体更为可靠,但全面普查仍然是最好的。
‧谨慎选择问题。在各校或各个时期所使用的问题、以及问问题的方式应该完全一致。即使是细微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答案。任何涉及学生录取大学之后的经验或记录、或意图用来评量学生学习程度的问题都应该排除。
下表依照调查结果实用程度列出一些可能的调查主题。(*号表示该因素可能受到学校早期的指导或方针影响。)
非一般统计资料所能呈现、确实有助于预测学生表现的问题(用于刚入学尚未见过辅导老师或其他学校职员的学生更佳)
非一般统计资料所能呈现、确实有助于预测学生表现的问题(用于刚入学尚未见过辅导老师或其他学校职员的学生更佳)<?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有无转学计画*
未来就业计画*
是否计画全职就读*
抚养负担
父母教育程度
英语是否为母语
对学业表现的自信
準确性约与官方统计资料相当的问题
种族/民族、性别
準确性可能低于官方统计资料,仅于资料欠缺时使用的问题
高中平均成绩、入学考试成绩、高中课表
父母收入
非输入调整指标,适用于学生与大学接触后的问题
时间分配、大学经验、大学训练、工读情形等
较不客观
自行学习状况
(译者:魏瑀娴)(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