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栏目,提供与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

 

  有很多小伙伴们在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时,因为没有做系统的归纳,导致复习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具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己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根据活动机能,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6.课外活动的指导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二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出国留学网诚意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二 ”,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二

  核心考点

  1.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苟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它的作用表现在: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及其作用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原因是:

  I.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Ⅱ.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Ⅲ.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②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I.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Ⅱ.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Ⅳ.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一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出国留学网诚意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一 ”,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一

  核心考点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l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l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的重要性

 

  本文“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的重要性”,跟着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本节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程度和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形象。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直至最终消灭文盲,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都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学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其连贯性很强,但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

  总之,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

  (一)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确定“争取全民基础教育”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3月,在泰国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是“使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会议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反复强调的就是,使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向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重点有哪些?

 

  本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重点有哪些?”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

  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总成绩的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综合计算成绩的方式。平时作业分为四次,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

  二、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和形式

  1.本课程的考试题类型为:填空题(20%)、名词解释(20%)、选择题(10%)、简答题(36%)、论述题(14%)。

  2.考试时间和形式: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形式采取闭卷。

  三、各章的重点内容

  绪 论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②小学社会教育学的任务

  ③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名词

  ①综合课 ②文献法 ③观察法 ④调查法

  第一章 小学社会教育目的

  1.问题

  ①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③小学社会教育目的的内容

  2.名词

  ①生活目标 ②职业目标 ③人生目标 ④全面发展

  第二章 小学社会及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1、问题

  ①小学生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

  ②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③小学社会教学要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2、名词

  ①社会心理学 ②道德认识

  第三章 小学社会课程设置与内容

  1、 问题

  ①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原因

  ②小学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

  ③小学社会教学内容

  ④在小学社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小学社会教学过程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

  ②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认识过程

  ③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

  ④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名词

  ①个性 ②个体社会化

  第五章 小学社会教学组织形式

  l、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备课的基本要求

  ③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④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名词

  ①课堂教学 ②参观和教学 ③社会调查教学

  第六章 小学社会教学原则和方法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基本原则

  ②小学社会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2、名词

  ①小学社会教学方法 ②讲述法 ③问答法 ④读书指导法

  ⑤演示法 ⑥参观法 ⑦讨论法 ⑧练习法

  ⑨实习法 ⑩作业法

  第七章 小学社会与其他教育途径的关系

...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卷附答案

 

  正在复习小学教育学的考生们,来看看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卷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

  2.小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

  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  )

  5.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

  6.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7.洛克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

  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认识活动。(  )

  9.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

  10.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

  11.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

  12.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错误率信息。(  )

  1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卢梭,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哥尼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

  14.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

  15.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

  参考答案:

  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遗传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解析】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二是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但是,接受终身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学习不工作,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不至落伍。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

  8.×【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略。

  12.×【解析】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3.×【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康德,他于17...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2016年练习题

 

  考生们来做一做小学教育学习题吧,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2016年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康有为

  D.徐特立

  E.陶行知

  2.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3.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4.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5.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  )。

  A.领养监护

  B.法定监护

  C.指定监护

  D.委托监护

  6.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7.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8.我国的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9.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10.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1.ABDE【解析】其中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也是中国早期领导青年运动的革命家之一;徐特立...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精选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还在备考中,考生们在复习小学教育学时,要多做做历年真题哦,以下是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精选”,希望小伙伴们都能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B】。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答案解析】:主要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2、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答案解析】: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答案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4、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C】。

  A、课堂管理

  B、良好的班风

  C、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案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

  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答案解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B】。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答案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7、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答案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B】。

  【答案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9、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D】。

  【答案解析】: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机考真题及答案(1)

 

  多练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对你的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有帮助,能让你更加熟悉题型。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机考真题及答案(1)”,欢迎您练习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2.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错误说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4.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
5.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8.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9.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0.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教师
1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2.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
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14.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15.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师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2.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机考真题及答案(2)

 

  多练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对你的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有帮助,能让你更加熟悉题型。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机考真题及答案(2)”,欢迎您练习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4.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5.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正迁移
D.一般迁移
6.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8.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9.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10.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谋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1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 )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
12.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学业
C.学习成绩
D.学习方法
13.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5.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依据性格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