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研究生自杀栏目,提供与研究生自杀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提供申论范文宝典:研究生自杀 板子不能只打任何一方,更多公务员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申论范文宝典:研究生自杀 板子不能只打任何一方
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行与学问俱佳的导师,二是真诚而好学的学生,三是缜密且有力制度保障。
3月26日,武汉某高校硕士研究生陶某跟母亲进行了一场有关导师的对话后,从宿舍楼坠楼身亡。该校宣传部表示,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
而在数月前,西安某高校也发生了一起博士生溺亡事件。两起自杀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师生关系的关注。
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行与学问俱佳的导师,二是真诚而好学的学生,三是缜密且有力的制度保障。换言之,在研究生自杀的问题上,把板子仅仅打在任何一方,把责任全部推给任何一方,都是不合理的,也是难以解决问题的。那样只会让师生关系紧张化,让导师和学生心中都草木皆兵。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入学之前是否经过心理方面的检查,确定心理健康的程度;出现心理问题后,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导师不满意时,是否能够申请更换导师;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否有通畅的权利救济渠道……这些不仅是对学生的保护,也是学术研究机制能否良性运转的保障。
对于导师来说,则需要制定科学化的导师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对导师进行师德和学术两方面评价的机制。这一方面是为了约束老师的行为,防止老师滥用职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和勤杂工,防止师生关系变成人身隶属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老师的学术研究的一种鞭策和引导,有利于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形成学术共同体评价机制。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对导师的依赖,还能使学生得到多元化的指导,更可以为学生选择导师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选了不适合自己的导师。
当然,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要想保障其应有的权利,都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具有公信力的申诉和救济渠道。这套救济渠道应该具备安全、信任和支持三方面的功能和特点,而构建一个兼具三方面的权威渠道,将有效克服当前救济方式较为混乱和低阶的情况,也能防止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学术研究。
总而言之,高校的教育和学术管理、评价应当以教育和学术为本,采用教育、学术标准和原则,而不能被非教育和学术因素影响。这样,才能让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回到单纯的教育和学术定位上,也才能拯救任何偏离学术研究的导师和学生。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推荐>>>
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讯:研究生求职失败自杀 高校还需转型
8日上午,在花园北路城中村邵庄,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跳楼自杀。他在短信中称“没能力照顾父母”。
一个研究生,数次求职而不能,令人同情,但选择自杀以逃避,却又让人感慨唏嘘。理由很现实—你有跳楼的勇气,为何没勇气再去尝试寻找新的工作?
是的,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想找个满意的工作确实很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一面是大学生在嚷着工作难找,一面却是不少企业在喊着找不着人才。而原因总是人人皆知的几个:要么是所学专业与企业所需不匹配,要么是自视太高瞧不上用人单位。文凭与能力不能画等号的告诫,我们的耳朵都听出了老茧,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认真面对,并且做出改变?
本科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同样不都是春天。数据显示,去年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共计划招收研究生60.8万人,而今年不降反升。国家本希望通过研究生收费政策来给读研热降降温,但并未见到效果。本科之后选择读研,当然有很多是为了理想,但出于学历崇拜或者逃避就业压力而去考研的绝不在少数。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有学生自己的原因,更多还是家长的逼迫。就像那个铁了心放弃北大去上技校的周浩,暂时可能丢了父母的面子,但如果依然还在自己“痛不欲生”的学校、专业煎熬,按照“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逻辑,谁能保证他不会如这位研究生一样犯傻?
年轻生命的凋零令人心痛,反思是必需的。但浏览网民发言,其中流露的“知识无用论”的老调却有些出人意料。以个案证明这样的观点本身就是片面和情绪化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更多例子验证“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所在,尤其还是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在我看来,对该起事件反思的,除了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短板,更应从国家制度层面,找到破解“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的良方。
最近国家决定将全国地方1200多所院校中的600多所转型为职业院校,无疑为学生谋出路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调整现行高等教育结构之弊,不仅是中国就业现状之需,也是国际大趋势。比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他们的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而这位研究生的自杀,本身也从侧面印证了院校转型之必要。
当然,高校转型并非想象那么简单。这一方面需要学校做好教学理念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国家在财政和规划上还要有所倚重。没有了厚此薄彼,才可能赢得市场和学生认可,才能让蓝领和技术人才翱翔于职场蓝天。我们迫切期望的,是这一改革脚步能够快些再快些。
推荐阅读:
2014广西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近九成
研究生自杀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