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计算机四级考试知识点栏目,提供与计算机四级考试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4-30
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需求获取的方法
3.1.3 需求获取的方法
常用的几种获取需求的方法:
(1)面谈;
(2)实地观察;
(3)问卷调查;
(4)查阅资源;
推荐阅读: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DFD与IDEF0的区别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
出国留学网计算机等级考试 栏目推荐:
04-30
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需求分析过程
3.1.4 需求分析过程
1、 标识问题:
(1)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问题的识别和标识获得所求解问题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
(2) 标识问题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做起,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
(3) 在标识理解需求的还要注意确定系统的人机界面;
2、建立需求模型:
(1) 模型是对现实原形所作的一种抽象,其本质是只关心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而忽略无关的因素,其目的是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便于认识和分析;
(2) 目前常用的模型方法主要有DFD数据流图和IDEFO,都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抽象和分解;
(3) 首先对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并找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用抽象方法把这类事物的非主要方面剔除,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本质,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然后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
(4)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
(A) 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B) 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
(C) 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
(D) 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E) 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的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
3、描述需求:
(1) 需求描述的目标:对软件项目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需求全面描述;
(2) 功能性需求:指需要计算机实际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具体功能,明确描述系统必须做什么,实现什么功能以及输入输出等;
(3) 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项目对实际运行环境的要求;
(4) 需求描述主要由需求模型和需求说明书组成,说明书侧重文字说明,内容如下:需求概述;功能需求;信息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其他需求;
(5)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员要经常考虑的问题:
(A) 描述的需求是完全的吗?
(B) 需求描述是正确的和一致的吗?
(C) 描述的这些需求是可行的、实际可操作的吗?
(D) 描述中的每一条需求都是客户需要的吗?
4、确认需求:
评审委员会审核下列内容: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数据管理;其他需求。
推荐阅读:
04-30
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DFD与IDEF0的区别
3.4 DFD与IDEF0的比较
1、 DFD与IDEF0共同点:都是结构化分析思想,强调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对现实世界建模,先抓住主要的问题,形成较高层次的抽象,再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逐步细化,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对这小问题再进行分析求解;
2、 DFD与IDEF0区别:
(1) DFD图用箭头(数据流)来描述数据移动的方向、数据处理及处理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IDEF0图也用箭头代表数据流,但在IDEF0中不是强调流或顺序,而是强调数据约束。
(2) 从表达形式上看,DFD图与IDEF0图都是用箭头和处理表达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流程。但IDEF0图的箭头不仅能够表示数据流,还可以表示控制流和说明处理或实施方式的一些约束;
(3) 从模型元素的组成上来看,DFD模型由4种元素组成,即外部顶、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而IDEF0模型元素的组成更加简单,只有2种元素组成,即箭头和活动;
(4) 从模型规范上来讲,IDEF方法更加规范;
IDEF0模型结构清楚,便于理解和沟通。
推荐阅读: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
出国留学网计算机等级考试 栏目推荐:
04-30
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9月计算机四级数据库技术考点:IDEF0建模方法
3.3 IDEF0建模方法
3.3.1 概述
1、 IDEF0的基本思想是结构化分析方法,强调自顶而下有控制地逐步地展开细节,全面地描述系统,且通过建模来理解一个系统。一个模型由图形文字说明、词汇表及相互的交叉引用表组成。
2、 IDEF方法的优点:具有模型元素单一、语义丰富、更易于从全局角度分析考察问题,模型容易理解。
3.3.2 IDEF0方法
1、基本元素
(1) 矩形:代表活动,活动名称标在矩形内,活动编号按要求标在矩形框右下角指定位置;
(2) 箭头:左边的输入箭头代表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活动的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资源。
(3) 输入输出箭头描述活动是什么(what)、控制箭头描述为何这么做(why)、机制箭头表示如何做(how)。
2、IDEF0模型
(1) 一个IDEF0模型由一组图形组成,这些图形组成一个由父到子的层次结构图,这组图形把一个复杂事物按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式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或多个组成部分;
3、 建模规则
(1) 矩形框:用动词为矩形内活动命名,每个矩形要至少有一个控制箭头和输出箭头,可以没有输入,但不可以同时没有输入和控制。
(2) 箭头:箭头代表数据约束,而不是代表流或顺序;
(3) 其他:
(A) ICOM码:只有一端与矩形相连的箭头叫边界箭头,这些箭头表示父矩形框的输入、控制和输出。IDEF0用专门的记号ICOM码来说明父子图中的箭头关系。子图中每个边界箭头的开端分别用字母I、C、O、M来标明是输入、控制、输出及机制,再用一个数字表示其在父矩形框中箭头的相对位置。
(B) 结点号:IDEF0模型是一组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图形,通常用结点号来标志图形或矩形框在层次图中的位置;
(C) 模型名:每个模型有一个名字,通常用名字代表主题,用子名字表示不同的模型。基本名字与子名字间用“/”隔开,如A/B/C,A是主题、B是模型号、C是结点号。
推荐阅读: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信息安全工程师》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信息安全工程师》知识点
一、什么是静态路由?什么是动态路由?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在路由器中手动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确地指定了包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的路径,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应,所以一般说静态路由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相对固定的网络。
静态路由特点:
1、它允许对路由的行为进行精确的控制;
2、减少了网络流量;
3、是单向的;
4、配置简单。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是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常见的路由协议类型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如RIP)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路由协议定义了路由器在与其它路由器通信时的一些规则。动态路由协议一般都有路由算法。其路由选择算法的必要步骤:
1、向其它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
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3、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选择表;
4、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调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选择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拓扑复杂的网络。
动态路由特点:
1、无需管理员手工维护,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2、占用了网络带宽。
3、在路由器上运行路由协议,使路由器可以自动根据网络拓朴结构的变化调整路由条目;
二、VLAN和VPN有什么区别?分别实现在OSI的第几层?
VPN是一种三层封装加密技术,VLAN则是一种第二层的标志技术(尽管ISL采用封装),尽管用户视图有些相象,但他们不应该是同一层次概念。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2大类:基基于端口划分的静态VLAN;2、基于MAC地址|IP等划分的动态VLAN。当前主要是静态VLAN的实现。
跨交换机VLAN通讯通过在TRUNK链路上采用Dot1Q或ISL封装(标识)技术。
VPN(虚拟专用网)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VPN使用三个方面的技术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隧道协议、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VPN使用两种隧道协议:点到点隧道协议(PPTP)和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
VPN采用何种加密技术依赖于VPN服务器的类型,因此可以分为两...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信息安全工程师》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信息安全工程师》考点
一、什么是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在那里?
答案: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可工作在网络的第三层,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或交换),原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两个名词趋向于统一,我们可以认为三层交换机就是一个多端口的路由器。
但是传统的路由器有3个特点:基于CPU的单步时钟处理机制;能够处理复杂的路由算法和协议;主要用于广域网的低速数据链路
在第三层交换机中,与路由器有关的第三层路由硬件模块也插接在高速背板/总线上,这种方式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块间高速的交换数据,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10Mbit/s---100Mbit/s)。
对路由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方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简单说明一下你所了解的路由协议。
路由可分为静态&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动维护;动态路由由路由协议自动维护。
路由选择算法的必要步骤:1、向其它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3、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选择表;4、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调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选择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两种主要算法:距离向量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链路状态算法(Link-State Routing)。由此可分为距离矢量(如:RIP、IGRP、EIG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IS-IS)。
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实现路由信息共享的一种机制,它允许路由器之间相互交换和维护各自的路由表。当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时,它需要及时地将这一变化通知与之相连接的其他路由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递。路由协议不承担网络上终端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
二、简单说下OSPF的操作过程。
答案:
①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②建立邻接关系;③形成链路状态④SPF算法算出最优路径⑤形成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DR、BDR的选举过程,区域的作用及LSA的传输情况(注:对方对OSPF的相关知识提问较细,应着重掌握)。
特点:1、收敛速度快;2、支持无类别的路由表查询、VLSM和超网技术;3、支持等代价的多路负载均衡;4、路由更新传递效率高(区域、组播更新、DR/BDR);5、根据链路的带宽(cost)进行最优选路。
通过发关HELLO报文发现邻居建立邻接关系,通过泛洪LSA形成相同链路状态数据库,运用SPF算法生成路由表。
DR/BDR选举:1、DR/BDR存在->不选举;达到2-way状态Priority不为0->选举资格;3、先选BDR后DR;4、利用“优先级”“RouterID”进行判断。
1、通过划分区域可以减少路由器LSA ...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汇总,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汇总 | |
1 |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
2 |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 |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
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
4.1 数据库概念设计概述
4.1.1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任务
1、 定义和描述应用领域涉及的数据范围;
2、 获取应用领域或问题域的信息模型;
3、 描述清楚数据的属性特征;
4、 描述清楚数据之间的关系;
5、 定义和描述数据的约束;
6、 说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
7、 支持用户的各种数据处理需求;
8、 保证信息模型方便地转换成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同时便于用户理解。
4.1.2 概念设计过程
1、 概念设计的依据: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通过对这些文档的分析理解,构造出信息模型,编写数据库概念设计说明书,信息模型和数据库概念设计说明书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依据;
2、 概念设计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实体集;
(2) 确定联系和联系类型;
(3) 建立由信息模型表示的企业模型;
(4) 确定实体集属性;
(5) 对信息模型优化。
4.2 数据建模方法
1、 数据建模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1) 能够真实客观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2) 组成模型的概念少,语义清楚,容易理解;
(3) 不同概念的语义不重叠,概念无多义性;
(4) 用图形方式描述数据,数据直观易懂,有利于数据库设计者和用户交流;
(5) 这种数据模型容易转换成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需要的数据结构。
4.3 ER建模方法
4.3.1 基本概念
1、 实体或实例: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或概念;
2、 实体集:表示一个现实的和抽象事物的集合,这些事物必须具有相同的属性或特征。
3、 属性:用于描述一个实体集的性质和特征;
4、 码:实体集中能惟一标识每一个实例的属性或属性组;
5、 联系: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关系。(1)一对一联系;(2)一对多联系;(3)多对多联系
4.3.2 ER方法语法
1、 ER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实体集,矩形框内写上实体集的名称;
2、 ER模型用菱形表示联系,联系名写在菱形框内;
3、 ER模型中实体集的属性用椭圆或圆角矩形框表示,属性名字写在其中。
4.4 IDEF1X 建模方法
4.4.1 IDEF1X概述
1、 IDEF0侧重描述系统功能,被称为功能建模方法;IDEF1X侧重分析、抽象和概括应用领域中的数据,称为数据建模方法;
2、 IDEF1X方法...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
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
3.1 需求分析概述
3.1.1 需求分析概念
1、 所谓需求分折:就是对待开发的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的全面描述。
2、 需求分析的工作:通过对需求的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和抽象,并采用有效的技术、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描述开发目标、实现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活动的集合;
3、 需求的定义:客户对一个待开发的系统在实现目标、完成功能、应达到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的集合;
4、 需求获取的困难:
(1) 软件功能复杂;
(2) 需求的可变性;
5、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当前的业务流程,包括体系结构,各职能部门完成的主要任务、关系及其交流的信息。
6、 需求分析的结果通常以模型等建模工具和方法描述系统的信息流、功能结构及完成各功能需要的数据。
7、 功能模型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开发的依据,将指导后续的开发工作。
8、 需求分析工作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
3.1.2 系统分析员的职能
1、 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要任务:是确定应用信息系统及软件产品应该达到的各项功能性要求和非功能性要求,即用户要做什么。
2、 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1) 获取需求的能力;
(2) 管理及沟通能力;
(3) 技术素养;
3.1.3 需求获取的方法
常用的几种获取需求的方法:(1)面谈;(2)实地观察;(3)问卷调查;(4)查阅资源;
3.1.4 需求分析过程
1、 标识问题:
(1)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问题的识别和标识获得所求解问题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
(2) 标识问题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做起,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
(3) 在标识理解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确定系统的人机界面;
2、建立需求模型:
(1) 模型是对现实原形所作的一种抽象,其本质是只关心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而忽略无关的因素,其目的是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便于认识和分析;
(2) 目前常用的模型方法主要有DFD数据流图和IDEFO,都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抽象和分解;
(3) 首先对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并找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用抽象方法把这类事物的非主要方面剔除,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本质,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然后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
(4)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
(A) 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B) 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
...
01-11
2017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考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1.1 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
1、 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科学,它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正确的项目管理技术,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它将系统化、规范化、定量化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操作和维护,也就是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生产;
2、 软件工程的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下述特征的软件产品: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
3、 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产品交付使用的整个时期,包括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
4、 软件项目管理:为了能使软件开发按预定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而对成本、质量、进度、人员、风险等进行分析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5、 软件工程以关注软件质量为特征,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6、 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是对软件过程的一种抽象表示,表示了软件过程的整体框架和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间的关系,常见的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形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
2.1.2 DBAS软件组成
1、 数据库应用软件在内部可看作由一系列软件模块/子系统组成,这些模块/子系统可分成两类:
(1) 与数据访问有关的数据库事务模块: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数据库事务方式直接对数据库中的各类应用数据进行操作,模块粒度较小;
(2) 与数据访问无直接关联的应用模块:在许多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应用系统中,对数据库的访问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其他功能则与数据库访问无直接关系,这部分模块粒度可以比较大。
2、 DBAS设计开发的硬件方面:主要涉及根据系统的功能、性能、存储等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并与开发好的DBAS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组成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2.1.3 DBAS生命周期模型
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
(1) 参照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等5个基本活动组成;
(2) 将快速原形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开发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许渐进、迭代地开发DBAS;
(3) 根据DBAS的软件组成和各自功能,细化DBAS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引入了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数据访问与处理设计、应用设计三条设计主线,分别用于设计DBAS中的数据库、数据库事务和应用程序;
(4) 将DBAS设计阶段细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的设计内容又涵盖了三条设计主线。
2.2 规划与分析
<...计算机四级考试知识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