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雾凇课文读后感栏目,提供与雾凇课文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雾凇》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第22课。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雾凇》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读后感栏目!
《雾凇》一课时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课名为《雾凇》,但是文本中直接描写雾凇景色的句子并不多。全文只有三个自然段(这在苏教版中段教材中是不多见的),开头直接点明雾凇之美;接着写到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作者对自己所见发出赞叹。
因为我个人认为,只有当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吉林雾凇的与众不同之美时,他们才会有探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的欲望。所以说,本课教学突出重点是基础,学生才会有探究吉林雾凇是“精品中的精品”的原因!
“洁白晶莹”给我们什么感觉?只是白吗?不是的!“晶莹”在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这种内心的反复咀嚼,“洁白晶莹”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才渐渐形象化!白的发出光泽,白的透亮,白的没有一点杂质才可以称之为“晶莹”呢!只有那些水晶、宝石、美玉……才可以用此“晶莹”!所以这个“洁白晶莹”就写出了吉林雾凇的主要特点,比之“银光闪烁”(只是抓住了“银”)要有意境,比之“琼枝玉树”(只是抓住了“玉”)要更有想象的空间。
“千姿百态”这个词就更绝了!区区四个字告诉我们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雾凇形态的变化,可见吉林雾凇被称之为“四大奇观”之首,不会单单因为它“洁白晶莹”,更在于它形态的千变万化!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写出吉林雾凇有哪些“千姿”?
四年级《雾凇》一课,整节课就像一首诗,老师也如一首诗,韵味十足,充满魅力;如一杯酒,令人陶醉。
老师整节课很务实。从课文的导入,“雾”与“松”分别各指什么?“雾凇”合起来指什么?让我们清清楚楚明白了“雾凇”指什么。然后教师说:课文是如何来写“雾凇”的,文中“雾凇”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迷;词语训练很扎实,紧抓“摄氏度”、“弥漫”、“涌”、“笼罩”等词语进行训练,让我们在点拨、交流、感悟中夯实了基础,扎扎实实的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立足文本,抓住重点内容,分层学习。老师把第二自然段内容分成三大块来学,让模模糊糊的语文成了清清楚楚的一条线,我们清楚明白了“雾凇”的形成过程,“雾气弥漫松花江”——“气温下降涌两岸”——“银线银条 银松柳”。清楚明了,扎扎实实。
老师整节课的构思很独特巧妙。板书最后成了一首诗:“雾气弥漫松花江,气温下降涌两岸;银线 银条 银松柳,十里长堤赏奇观。”这时,老师适时打出“雾凇”画面,诗与画相印,一气呵成,如诗如画。
老师本人就如一首诗,韵味十足,声音富有磁性;如酒,浓烈清香,令人陶醉。在教学中,老师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对我们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回答都给予评价,语言优美、鲜活、有温度,恰到好处,起到了有效地激励、引导作用。让我们形成了主动学习的角色意识。
...
雾凇课文读后感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