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栏目,提供与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开创外交新局面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广东省珠海市模拟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布热津斯基是想说明 ( )

  A.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B.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

  C.美国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美国打压苏联来限制中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布热津斯基的内在意思是调整对华政策,促成中苏竞争,以改善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局面,因此A项正确,同时可知C、D两项对材料的理解都不正确。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相对衰落,美苏争霸的总体态势苏攻美守。题中材料表明苏联关注中美关系,故B项可排除。

  2.(2013·雅礼中学模拟题)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 )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理解。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美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策。故应排除A和D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故应排除B项;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而且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苏联施压,故选C项。

  3.(2013·安溪一中模拟题)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答案 A

  解析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1972年,故选A项。

  4.(2013·天津五校模拟题)新中国的外交走过了从“双边外交”到“多边外交”的历程。下列各项是关于现代中国“多边外交”的表述,关于中国“多边外交”不正确的是

  ( )

  A.基本特征是以联...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山西省四校模拟题)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十月革命“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说明D项正确。C项说法明显错误。A项只是材料中一部分观点,B项是十月革命影响,材料没有体现。

  2.(2013·金考卷系列)“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1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近代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广大人民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答案 D

  解析 A、C项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直接解读,不是“根本上反映”。B项本身观点不符合题干材料。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3.(2013·湖北省100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列宁认为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表明

  ( )

  A.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是不科学的

  B.列宁主义否定了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D.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理论高度一致

  答案 C

  解析 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两者并不矛盾,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的产物,故选C项。

  4.(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题)沙皇尼古拉二世曾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法国共和制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晋中市模拟题)《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 )

  A.自由 B.法制

  C.共和 D.平等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不带任何种族„„乃至阶级的差异„„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知道作者强调的是平等。A、B、C项的说法无法在材料中得到体现。故选D项。

  2.(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题)“(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依据材料“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可以判断这部宪法是在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妥协下确立的共和制,这符合法国政体的特点。故选C项。

  3.(2013·湖北稳派模拟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 )

  A.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答案 A

  解析 理解孟德斯鸠语言的内涵成为解题的关键,他的意思是:在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也要保证那批占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上层贵族也能和平民一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这样才能使不同的社会人群都拥有参与民主政治的平衡,D项由民间普选产生众议院难以让人数比例极少的上层贵族获得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C和B项...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古希腊民主政治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古希腊民主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长沙市一中模拟题)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理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

  答案 B

  解析 海洋文明从事工商业,形成自由平等开放的思想理念;大河文明从事农耕经济,自给自足,造成封闭。这种差异最终形成民主和专制的不同政体。故选B项。

  2.(2013·泰州二中模拟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规定了限制高利贷、债务归还宽限期等内容,反映了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故选D项。A、C项不能准确反映材料;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3·江苏连云港模拟题)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

  A.颁布“解负令”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C

  解析 A项打击了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B项是在伯利克里改革时期,D项是在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因此应选C项,四百人会议,类似公民会议的常设机构,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等级外,其它各级公民都可当选。

  4.(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题)“梭伦的金权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还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 )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

  答案 C

  解析 注意“金权政治”“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及“债务奴役”等信息,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5.(2013·湖...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商周的政治制度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模拟题)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实行宗法家族统治,可以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2.(2013·金考卷模拟题)安徽项氏制定的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理一也。”该祠规主要说明了( )

  A.祠堂文化深入人心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度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来看,比较的是祠规与国典的相似性,即“其事殊,其理一也”。A、C项都偏离了题意,而D项说法与题意相反,根据“其事殊,其理一也”可知家规与国典形异神似。国典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同样,家规对宗族发展也至关重要,故选B项。

  3.(2013·山西省模拟题)“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了宗法制度 B.采取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从关键词“政治实体的共主”可知选择B项,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2013·福建省宁德市模拟题)“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材料强调的是 (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三长制 D.科举制

  答案 A

  解析 从“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可知A项宗法制符合题意。题干未强调郡县制的作用排除B项;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选A项。

  5.(201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模拟题)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为神...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单项选择题

  1.(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1973~1974年,甘肃考古队在汉居延旧址分别发现了两块麻纸张,年代不晚于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和哀帝建平元帝(公元前6年)。针对上述材料作出的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造纸术是由蔡伦发明的

  B.西汉时期制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C.造纸术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D.造纸术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答案 C

  解析 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A项错误;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B项错误;以上分析表明,造纸术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C项正确;毕升的主要贡献是改进印刷术,D项错误。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 )

  A.重视实践和实用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 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

  答案 A

  解析 把握表格中的历法、“敬授民时”等即可知重视实践和实用。故选A项。

  3.(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模拟题)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已经出现,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形成近代科技。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

  4.(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书《中国新史》第四章《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中如此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二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1.(2013·南昌二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慈禧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将清王朝从濒临灭亡的局面中挽救起来。而废除科举制度只是其中最激进的一项。有些措施,如禁止鸦片等措施,收效较大;但从总体上来讲,清朝的局面已经完全是每况愈下,难以救治了。

  ——摘自《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清朝的新政,服务于上流阶层设施,反映了他们的利益。但是,新政带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首先影响了绝大多数人民。新政的后遗症是:普遍的不满,报纸的抱怨和最后的暴力抵制。

  ——摘自《改良与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特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改革的影响。

  答案 (1)主要目的:挽救清朝濒临灭亡的统治。

  特点: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最大限度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的现代化进程(政治、经济、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均可。如:废除科举、禁止鸦片等);政策失当,引起普遍不满,清政府统治权威进一步丧失;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的加剧,引起人民反抗,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2013·南昌二中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经济发展,与赋税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顺治和康熙时,编订《赋役全书》,改进纳税制度。康熙五十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固定丁税,稳定了全国的丁税负担。雍正元年,制定摊丁入亩政策,将丁税平均分摊于地亩之内,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

  ——戴逸《清史》

  材料二 改革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农村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李文《当代中国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清初赋税政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特点。与材料一相比较,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答案 (1)变化:税种简化;征税标准发生变化。

  影响:削弱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生产;缓和了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01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科学家

  1.(2013·银川一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答案 (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2.(2013·山西省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 古代的国君,凡属施政公平的,没有谁能比秦国更富有成效。秦始皇居于王位而统治天下,而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

  ——章太炎《秦政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阐述二人各是怎样认识秦始皇的,并指出二人对秦始皇的历史贡献的评价侧重点各是什么。

  (2)怎样认识王夫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