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2014高考复习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4高考复习栏目,提供与2014高考复习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03-06

 

  2014高考在即,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出国留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数学的备考指导资料,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1.认真研读《说明》《考纲》

  《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命题通常注意试题背景,强调数学思想,注重数学应用;试题强调问题性、启发性,突出基础性;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凸显数学的问题思考;强化主干知识;关注知识点的衔接,考察创新意识。

  《考纲》明确指出“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因此试题都比较新颖,活泼。所以复习中你就要加强对新题型的练习,揭示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多维审视知识结构

  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知识是思维能力的载体,因此通过对知识的考察达到考察数学思维的目的。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

  3.把答案盖住看例题

  参考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的来源搞清了,在题后加上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益将更大。

  4.研究每题都考什么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你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道题的价值不在于做对、做会,而在于你明白了这题想考你什么。

  5.答题少费时多办事

  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在做解答题时,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不要“小题大做”,只要写出“得分点”即可。

  6.错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在今...

2014高考复习安排

03-06

 

  2014高考在即,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出国留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备考资料,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那咱们来做一下试题: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复习英语,

  7:40-9:40复习数学,

  9:50-11:50机动安排;

  中午午休;

  下午2:00-4:00复习化学,

  4: 10 -6:10复习物理;

  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

  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推荐阅读:

  2014高考备考辅导大全

  2014高考语文知识复习盘点

  

2014高考复习攻略

03-06

 

  2014高考在即,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出国留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备考复习攻略,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超前复习的复习攻略

  有句话说得好“超前一步,领先一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复习备考。所谓超前复习,是指自主复习进度超越老师课堂教学进度,并与老师的课堂复习内容错 开的一种复习方法。一般来说超前复习主要安排在第一个学期,那么现在就与同学们谈谈在高三第一学期中如何进行超前复习。以下以理科复习为例,文科也可以参 考,只是学科变化。

  一、明确复习总天数,确定每天复习化学的时间

  首先计算出从开学到期末考共有多少天;明确本学期可供自己复习时间有多少天,除去诸如国庆长假的法定假日。以2013年9月1日年开学的第一学期为 例,2014年春节是1月31日,如果从2013年9月1日开始到2014年1月20日止(一般1月20号后为复习迎考、放假),总计158天,扣除周末 16天的休息,这样本学期可以用于超前复习的时间为140天。

  化学学科共有五本教材、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如果每天投入的复习时间过少就难以完成多轮次的复习任务,过多则影响其余学科的复习。一般来说,第一学期每天 用40-50分钟左右时间比较合适,既保证了化学学科的复习,又不影响其余学科的复习。要注意的是这40—50分钟的时间是连续性的而非东拼西凑的,也就 是要就连续一直复习化学。这一连续的复习时间段可以放在中午、也可以在晚自修期间。但根据笔者多年辅导高三的经验,建议大家将每天复习化学学科的时间放在 晚自修结束前,或者晚上9点钟之后,因为这两个时间是一天中记忆的黄金时间,复习化学的效果比较明显。

  二、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制定超前复习的内容

  高三第一个学期,一般是授新课与复习同时进行,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一般为:9月1日到10月底(两个月)完成基本概念、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第一轮教学任务 (即新授课);11月、12月、1月进行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第一轮单元复习;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大家利用课堂时间复习期末考试,期末考范围一般是全学 期复习内容。

  三、根据知识的完整性,对复习的量作适度调整

  化学复习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的复习量不能很随意,这样会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显得支离破碎。也不能 因规定的时间到了或当天的复习量够了,某节内容还剩下半页书没看完就停了下来。虽然在上表中,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每一册教材的复习,对每天的复习量做 了一定的规定,但这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复习中,为确保复习内容的完整性,便于理解与记忆,对原定每天的复习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尽可能以 “节”为单位,如:按规定在40分钟内看4页内容,但本节内容是5页,当天的阅读速度可快一点;反之,若规定看4页,但整节内容只有3页,那么看完3页后 可回忆框架结构。但临时性的调整要限定在大致范围内,如果一节内容有十来页甚至十几页,大大超过了每天规定的复习量,那就依然按规定的量进行复习。

  四、每周一次对超前复习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

  超前复习以看书为主...

2014年高考倒计时100天:备考五个规划

 

  2014年高考还剩下100天,高三生们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期,在这段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很重要,一定要做好复习和规划,紧扣考纲,从高考命题角度思考教材,按高考审题方式去理解教材。最后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按高考答题要求去记忆教材,讲究策略,注重效率,扎扎实实的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高考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认真研读“考纲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双基”仍为根本,主干还是核心。应依据《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引导学生检查每一考点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层次;检查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建立,知识网络是否形成;检查化学用语书写、实验与计算等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娴熟。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重点知识,即化学的主干知识,通过变换情境,实施有效训练,使学生学会化学、学活化学。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教材和大纲,以使自己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复习。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3-08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06-08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的三种考试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近几年高考题,对以上三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三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二轮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以复习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

  第二、制定科学复习计划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3月25日左右至5月中旬为第二轮复习时间。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化学实验等章节;

  3.查缺补漏,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老师认为“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有效果,但效率不高,学生普遍反映看课本好象没有什么感觉,看与不看没有多大差别。我们的看法是没有必要系统的去通读课本,可以按着百日识记的形式,把课本知识转化成问题,转化为提纲,要求学生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

2014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题训练(含解析)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图 文 转 换

  1.下面是一幅关于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漫画,请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得写“无题”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漫画写个题目(不要以“无题”为题),并写出寓意。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则宣传节约的漫画。请对漫画做出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2·山西大学附中二模)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