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三伏天饮食栏目,提供与三伏天饮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7-07
热苦应伏至,风清非雨祥。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平时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三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2022三伏天始末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算起,一直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饮食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天食疗记住“三”字法则
一、肉:入伏吃三肉
1、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三伏天来吃,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07-12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2017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面跟着留学网一起来了解下!
2017年三伏天从7月12开始 为期30天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
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
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
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
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
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
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
每到入伏,气温也是一年之中最为潮湿闷热的季节。越是这个时候,人们越偏爱用冰镇的饮料、冰啤酒等冷饮来降温。专家指出,其实热饮比冷饮降温能力更强,接近体温的热水或热茶是最好的选择。最近,“入伏不吃凉”的说法在朋友圈流传广泛,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夏季吃凉对身体有哪些风险?伏天又适合吃哪些食物呢?
伏天不吃凉? 即便过了伏天也不贪凉
营养专家刘纳介绍,传统中医认为春夏要养阳,要生发、发散,而寒凉食物有收缩作用,尤其是对肠胃和邻近的心脏和动脉有刺激,导致痉挛。所以,吃凉食不符合季节养生。传统中医还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所以说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吃凉,否则就容易让更多寒气进入,原有的寒气又排不出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臧全宜介绍,伏天的天气炎热,有时还加上闷热,所以人们常称伏天为“苦夏”,此时,人体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温度也偏高,冰冷、寒凉之品入于胃肠道,容易引起胃肠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表现,所以不建议在伏天的时候“吃凉”。康源瑞庭康源轩厨师长王云璋认为造成脾胃不和的原因很多,但夏天大量吃冰镇饮料,喝冰镇啤酒,应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冰冻之后的饮料食品,满足了口舌的欲望,但没有满足胃的要求。尤其是空腹喝冰镇的饮料或啤酒,胃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喝下去时可能觉得挺舒服,但是时间长了会降低胃的消化能力。
严格来说,冷饮、冰棍、冰镇啤酒等,在春夏秋冬的任何一个季节,都是不太合适的。
广安门医院一位营养专家介绍,入伏不吃凉,这在今年的季节养生尤为关注。这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提醒人们吃东西不能过凉,好好呵护脾胃。即便过了伏天,也不能贪凉,否则仍然还会存在伤及脾胃、气血的问题。只是在三伏天这一个月不吃凉,就希望疗病,这是不可能的,准确地说,这是不科学的。
伏天的传统是发汗,认为可以排毒。在徐州地区有一个伏羊节,到三伏天的时候,大家就都吃羊肉,实际上,这就是让大家围桌吃热的过程、出汗的过程,就是往外排毒的过程,排出废弃物和寒气的概念。
入伏不吃凉,能够让人更有效发汗、排泄,不把汗毛孔缩下来,往内敛,这是一件好事。
这个凉的概念应该准确地讲,一个是气温的凉,二是食物的凉,这凉一种是放在冰箱里面的冷食,另一种是食物性味性的凉,如绿豆、藕。
三伏天吃什么? 首选清热利湿的食物
生活中,人们注重暑天要清热解毒,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发汗跟利尿这两种方式来调节身体。利尿本身也是一个利湿发汗的过程。可以表现出清热去毒、利湿的食物,这个季节,在南方开始有莲蓬,有荷叶,然后有藕;北方现在的蔬菜里面也是很多样,比如冬瓜、玉米须。此外,还有红豆、西瓜、冬瓜、桃、香瓜等。
刘纳特别强调,夏天一定要保护好脾胃,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寒气排出。对于不同体质的人,过夏有不同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一般人夏天清淡饮食,不宜吃太多羊肉等热性食物,但体质虚寒的人,夏天要喝羊肉汤,因为羊肉汤是阳气比较足的,还有喝羊肉汤肯定要出汗的,其实它顺带把你体内的寒气给排出去了。
体质虚寒的人,夏天要喝羊肉汤(图片来源网络)
三伏天食谱推荐
1、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红糖。
做法:将三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营养价值:早在古代,《纲目拾遗》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
2、苦瓜炒蛋。
材料:苦瓜一根、鸡蛋一颗。
做法:将苦瓜洗净,切片状,鸡蛋打入碗中,搅拌成蛋花;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质变变软时,再加入蛋花;再翻炒两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营养价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清热祛暑、缓解疲劳之效,帮助人们健康度过夏季。
3、山药排骨。
材料:山药300克、排骨350克,葱花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营养价值: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此时最应该食用补血益气、滋阴养脾的食物。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4、红糖姜水。
材料:红糖100克,姜20克。
做法: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营养价值: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将生发阳气,祛湿排毒,化痰止咳。三伏天喝红糖姜水符合阴阳相合,科学养生的原则。
...三伏天饮食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