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不识庐山真面目栏目,提供与不识庐山真面目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2-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那么它的释义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释义: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文
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这首诗写得深入浅出,充满智慧。看似是一首写景诗,但作者将深刻的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时而绵延逶迤时而奇峰突起,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同样地,看待别的事物,分析别的事理也是如此的,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推荐阅读:
...03-2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题西林壁》,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写,启迪人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的道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出处: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当年游庐山的时候写的,因为原诗题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诗的题目为《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看不清庐山真的面目,只因为我在这庐山之中,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从中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看事物必须全面、细致,深入调查,否则容易被某些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后来,人们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当局者迷”和不明真相的人。
作文标题: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 键 词: 庐山 初中初二 600字
字 数: 6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二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86.com)有话说:我们努力做您喜欢的作文网站,全心全意为您服务,希望您喜欢我们的网站和作文,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二600字的作文,题目为:《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旁观者清,当局迷——庐山真面目(山东淄博临淄区遄台小学三年级六班王海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全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7),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人影响很深。其散文为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诗史称“苏诗”,代表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称“苏词”,开创了中国豪放词风,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创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书法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居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创导者,其著名的绘画理论如“胸有成竹”、“贵在神似”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在水利、医学、音乐、养生等领域亦著述颇丰,创造极广。苏洵、苏轼、苏辙被人称为“三苏”,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在庐山游览停留了十天,写了一系列诗作。这首诗是其中之一,当时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宋人写诗比较注重在诗歌中阐述哲理,这首诗就是如此,前两句写景:庐山面貌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而我们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后两句写诗人由此产生的感悟:为什么无法看清庐山的整体风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了限制。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迷。现在“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成语,这首诗揭示的哲理也可以被大家接受。 作文标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游庐山随笔
关 键 词: 庐山 庐山 高中高三 1000字
字 数: 10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作文网仅作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谢!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1000字的作文,题目为:《不识庐山真面目——游庐山随笔》,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不识庐山真面目 ——游庐山随笔 初一(5)陆宇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我就说说我所认识的庐山真面目。04-28
作文标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键词: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 初中初一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日记是关于初中初一的日记,题目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庐山
伴着午后的骄阳,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世界级名山庐山。从山下远远望去,云雾缭绕间,巍峨挺拔的山峰时隐时现。汽车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左旋右旋地在山间穿行,被摇晃的晕头转向的我不禁问道:“这上山之路到底有多少个弯儿呀?”
这时导游叔叔娓娓道来,据说当年毛主席第一次登庐山时手里拿着几盒火柴,见一个弯儿扔一根火柴,到达山顶时居然扔了两大盒400多根火柴。你说有多少个弯儿?当然有400多个弯儿喽!再看路标,从山下到山顶的路共22公里长,我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天哪!平均55米就有一道弯儿。”上庐山竟有如此多的弯路,这恐怕也是一奇吧!
快接近山顶时,刚刚还骄阳似火的天空,这会儿却“噼哩叭啦”地下起了大雨。全家人商量后一致同意计划不变,雨中漫游,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嘛!
大雨中,我们来到了绿树掩映下的一座青石砌成小楼,这就是著名的“美庐”别墅。走进楼内,从一幅幅历史照片中得知“美庐”原为一名英国勋爵在庐山建造的一栋英式别墅,1933年将其转让给宋美龄,1948年蒋介石为该别墅亲笔题写了“美庐”二字并镌刻在院内一巨石上,遂称 “美庐”。此后,毛主席也曾于1959年和1961年两次住过“美庐”别墅。有意思的是,毛主席第一次来“美庐”时曾说过一句十分风趣的话:“委座久违了,我来了。”难得啊!“美庐”是国共两党领袖住过的唯一一栋别墅。今天的“美庐”已不是一栋简单的别墅,它已经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成为历史的见证。
说起别墅,那可是庐山上最大的看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八百多栋别墅,被称为“万国别墅”,如此庞大的别墅群在国内可谓独一无二。其中有西式的、有中式的,有贵族官邸,有基督教堂,它们或依山傍水,遥相呼应,或星罗棋布,古朴典雅。如今,这些形态各异的别墅群,已成为庐山上最美的风景区。
当晚我们也住进了一栋名为“挪威森林”的...
02-07
01-15
作文标题: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 键 词: 庐山 小学三年级 250字
字 数: 2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三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86.com)有话说:我们将为您准备了大量内容,有疑问请您说。我们努力解决!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250字的作文,题目为:《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诗人苏试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认识不清庐山的真正样子,是因为自己置身于庐山中。这两句诗说明了如果对事物不做全面深入的调查,就容易个人视角的局限,对事物就难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庐山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它高大雄伟,你从横侧、远近、高低等看都有不同风貌。作者不仅写出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美,而且寓哲理于写景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