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国热门职业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国热门职业栏目,提供与中国热门职业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印尼掀起留学“中国热”

 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为留学生全程报道海外留学相关新闻:《印尼掀起留学“中国热”》05月27日报道。

中新社雅加达5月27日电 题:印尼掀起留学“中国热”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作者 顾时宏 李振华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5月27日的雅加达Kartika Chandra酒店里熙来攘往,人声鼎沸,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印尼TicketStation联合举办的印尼第十届留学中国教育展在该酒店开幕时,引来当地众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负责此次教育展的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人熊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来自中国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23所院校参加此次教育展。

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熊胜说,自2003至2012年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每年都在印尼雅加达、万隆及泗水举办中国教育展,累计有4万多名参观者。现在有29万来自国外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印尼约有一万一千名同学在中国学习,由于近年来中国和印尼两国互派留学生更为频繁,去中国学习的印尼同学数量大幅增加,增幅在15%左右,印尼正掀起一股留学“中国热”。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会一开始,就有许多当地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留学中国的相关信息。仅印尼STP SAHID 大学当天就有20多位同学来到展会现场咨询。“我希望去中国学习商业贸易方面的知识,如果有机会的话就在中国工作,”一个叫Sandy的男同学告诉记者。

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在北京语言大学展台前,记者看到一个叫黄贻圣的华人孩子陪同他的父母,前来帮他哥哥Andika咨询去“北语”学习的相关信息。在会场,一位想让女儿去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财务的华裔李先生,仔细认真地询问了到中国留学的有关细节问题。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展台前,一个叫Dean 华裔男生告诉记者:“我在印尼的一所中文教育学校已学了一年中文,我现在准备去中国学习国际贸易或者工商管理,毕业后回印尼自己经商。”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报名册上记者看到李恩云、林美丽、温家丽等华人学生名字,也有Fitrt,Yusa,Muhammd等印尼当地学生的名字。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在上海交通大学展台前,一位叫黄华泰的印尼华裔同学告诉记者:“我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了1年中文,强化汉语后,又在上海交大学了4年国际贸易,在中国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去年我终于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在印尼金光银行工作。”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参展的北京语言大学办公室主任王卓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给印尼同学提供有专职老师,设有留学生事务办公室,帮助印尼同学建立学生会。学校还给印尼同学提供好的宿舍条件,确保所有印尼学生住在学校,使家...

英国高校“中国热” 伦敦国王学院感受中国温度

04-09

标签: 中国 英国 中国热

 《英国高校“中国热” 伦敦国王学院感受中国温度》由04月09日报道。


校园风景

环球网讯 在英国首都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畔,有一片大学校园,其间往来的学子中可以看到不少东方面孔,图书馆楼前还竖立着一尊真人大小的孔子铜像。

这里是伦敦国王学院,一所有近两百年历史的英国著名学府,近年来这里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多,关于中国的研究也持续升温,发生在这所位于英国心脏部位的高校中的变化,正是整个英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中国热”的缩影。

从一粒火种到中国热

伦敦国王学院建校于1829年,仅十多年后就迎来了最早的中国火种。校长里克·特雷纳(Rick Trainor)告诉记者:“国王学院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我们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设立了第一个中文教授岗位。”

后来,由于国王学院是伦敦大学的两个创始学院之一,它的中国研究力量一度被伦敦大学抽走。但现在伦敦大学的结构变得松散,国王学院更多地被看作是一所独立的高校,它的名字也单独列在英国的精英大学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中。中国研究在这里重新升温。

“最近我们采取的重要步骤是在2008年成立了中国研究院”,特雷纳校长介绍说,“它关注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际关系各个方面,致力于理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作为一个主要力量崛起的现象。”

出任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华人教授姚新中说,中国近年来快速崛起,英国也随之在急速地推进中国研究,像国王学院的中国研究院在创建之初只有他一个人,现在已经有十来名教职员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热情肯定会更加提高。”

不仅是国王学院,还有一些英国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中国研究机构,比如在牛津大学有中国研究中心,诺丁汉大学有当代中国研究院,还有的高校如伦敦大学学院(UCL)正在打算成立类似机构,而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以教授汉语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院”更是遍及了十余所高校。这种研究兴趣的增长,是从英国看向中国的升温。

而从中国进入英国这个方向上的升温,近年来非常显著的现象就是下面将介绍的中国学生涌入英国高校的大潮。这“两头热”的汇聚,在英国高校中实实在在地拧合成了一股“中国热”。

中国学生的大潮

在国王学院,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的学生申请数量大幅上升,该校负责亚洲区推广事务的官员凯莉·麦克唐奈(Kelly McDonnell)介绍说,“与2008年相比,去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申请数量上升了3倍,我们收到了约5500份申请。”

国王学院吸引中国学生的,是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这里念书的中国学生敖子媛说,她觉得名列“罗素集团”的国王学院与其他一些普通英国大学相比,“它的教学和科研各方面,更加的专业,更加的高水平一点。”

她还非常喜欢国王学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这里那里到处逛的人,而国王学院真的是坐落在非常的市中心,非常的便利。”

的确,国王学院的核心校区就在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畔,沿河往西步行几分钟就是著名的“大本钟”,这里是英国议会和政府所在的政治中心;往东不远就是伦敦金融城,世界级的金融中...

中国留学生:感受加拿大的“中国热”

11-12

标签: 中国热 加拿大

 

人民网9月12日电(记者曾伟)目前,国内新中国60周年大庆活动筹备正如火如荼。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千里之外的加拿大也在忙忙碌碌:留学生组织忙着筹办纪念活动。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也拨出了经费资助庆典。

12日晚,留学加拿大萨斯卡切温(SASKATCHEWAN)大学的周亚平博士接到了加拿大籍同学茱莉亚的短信:“中国大使馆要组织一批活动,一块去看吧。”这让他再想起一个词语“中国热”。“世界已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在不断地强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融入世界,国力不断增强,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中国已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开始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9月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亚平表示。

毕业于兰州大学的周亚平,出国前与国内的同学一样憧憬西方的生活方式:绿草、鲜花、哥特式建筑……专业背景的研究,还让他渴望了解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200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公派欧美留学。

“事至如今,我仍然记得当年坐在电脑前了解加拿大时的心潮澎湃。”周亚平回忆。两年间,他经常在假期回国探亲,往返两地,让他更清楚地看到了身边的变化。“现在,加拿大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惊奇。”他说。

加拿大人非常喜欢他带去的中国纸扇、丝绸、工艺品。有的,还把他送的折扇挂在客厅,作为装饰品,让他暗暗吃惊。与此同时,萨斯卡切温大学的同学,对中国的了解让他再吃一惊。在加拿大,中国旅游非常时兴。一次回国,茱莉亚直接让他带她去看甘肃的麦积山,游览石窟和伏羲庙,而在上大学之前,他都没听说过这些地方。

出于理念差异,北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重视数学模型。关于中国的资料很少,但是北美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热情不减。这也使中国留学生备受欢迎。在加入“中国社会研究小组”之后,他再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尽管数学模型建立困难,但是萨斯卡切温还是一点点地在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来了解中国。”周亚平博士说。

加拿大人好歌舞,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中国留学生的参与也很受欢迎。“在图书馆,经常会有人拿着大喇叭邀请各个院系的中国学生,参加他们的派对。只要你愿意参加,他们就会说,那非常欢迎呀。”周亚平博士说。

转眼两年过去,国庆在即。回顾过去,周亚平博士感慨万千:2年前,他为托福考试而焦虑,现在,他却发现加拿大人正忙着学习汉语。2007年,在登上首都机场旋梯的那一刹那,他还在想,中国对加拿大人来说,应该是陌生的,并想好了对策,应付海外同学的好奇提问。两年之后,形势完全逆转。

...

联合早报:中国对外形象改善 海外掀留学中国热

02-21

 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为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新闻:《联合早报:中国对外形象改善 海外掀留学中国热》02月21日liuxue86.com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刊文《“留学中国”成中国崛起一趋势》。文章说,“留学中国”越来越成为中国崛起的趋势之一,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人数逐年上升。有马来西亚学生说,中国大陆对外形象改善,对留学生的转向影响很大。

文章摘编如下:

马来西亚青年张昱今年初刚向上海的房东确定今年夏天毕业之后就不续租,因为要回国就业。一星期后他却改变了主意。在投出去的40几封求职信里,一家卖家具的香港公司看中了他的国际商务专业,决定聘请他留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四年课程让张昱觉得收获匪浅,活跃在马来西亚同学会等活动,也让他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多姿多彩与丰沛活力。他为这个工作机会感到雀跃。

马来西亚目前在上海约有300多名留学生,在整个中国大陆大概有1000多人,虽然比起传统留学目的地新加坡和台湾,这些学生仍只是一小部分,但增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留学中国”越来越成为中国崛起的趋势之一,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人数逐年上升。

2009年,在中国61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留学的人数共有238000人,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与1997年相比增长4.5倍。进入21世纪以来人数增加尤其快速,年均增幅超过两位数。

中国教育部去年9月公布面向未来10年的《留学中国计划》,要在2020年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全年在高校及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人数达到50万人次,其中高等教育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张昱认为,马来西亚许多小康之家的华人父母觉得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应该让孩子赶上这班车,而台湾地区就业机会减少、中国大陆对外形象改善,都对留学生的转向影响很大。

中国学校积极提供奖学金招生也推动了外国留学生的到来,马来西亚学生周芷盈和新加坡学生林思敏都获得复旦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复旦在2008年与莱佛士初院合作,林思敏获得第一届的奖学金。她说:“一直希望体验留学生生活,考虑中的包括英国与中国,英国大学提供的经济学系不是我的兴趣,复旦提供的广播与电视系是我的梦想,而且也很喜欢中华文化,所以就来了。”

复旦大学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从2008年的2475人,增加到去年的2673。新加坡在学的留学生也能反映出人数逐年增加的走势:大四四人、大三四人、大二15人、大一22人。其中领取新加坡或复旦奖学金的都分别只有两三个。

留学生的主要来源之一韩国,多数都依靠自费。李垠炅和哥哥都是自费生,每人每年要负担2万多元人民币的学费。复旦大学的韩国学生有2500多人,在中国读书与就业的韩国人估计达30万。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不少韩国学生造成压力,一些男生甚至办理休学先回去当兵。韩国人留学中国除了历史与地理因素外,中国影响力也是关键。

李垠炅的父亲年轻时就想留学中国,但家境不允许。因此他在女儿初中毕业就把她送到复旦附中就读。李垠炅说:“爸爸说中国影响力很大,要掌握好中国文化,现在韩国人(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确实也越来越多。我觉得留学生的好处是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比在韩国学中文的人更能与中国人交流。”

像张昱那样希望在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的留学生不算太多。但许多学生在对生活、教学和人的素养等方面经历从不适应到习以为常之后,也都相信,留学中国的经验,即使不...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哈佛剑桥兴起中国热

 

  终于,中国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站起来,又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重拾文化自信。下面出国留学网来说说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哈佛剑桥兴起中国热,一起来看看我们厉害的国。

  中国再次站起来,于是,今天我们有了和西方文化公平对话,互相交流学习的能力和机会。

 

  作为英国首屈一指的顶级学府,剑桥大学是所有留学生的“梦中女神”,其在教育,科研以及学术领域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2018年是中国的戊戌年吗,也就在今年的春节前夕,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唱团首次对外发布了,以徐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为名的新音乐专辑。

  本张专辑一共收录了19首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同名歌曲《再别康桥》以及来自中国·江苏的经典民歌《茉莉花》。

  这也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唱团成立500多年来,第一次向全球发布带有中文歌曲的专辑。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节选自徐志摩《再别康桥》

  1928年秋天,徐志摩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访英国剑桥(旧译康桥),乘船返回中国,途经中国南海时,把剑桥的景色和缅怀之情融入诗中,表达告别剑桥的哀愁。

  也是这首诗成为中英两国的纽带,在剑桥国王学院的后面,还有一块汉白玉纪念石碑,镌刻的就是徐志摩的诗。

  也正是因为像徐志摩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前辈存在,中英文化交流才有了今天,每年都有大量的留学生和游客千里迢迢来到剑桥,感受徐志摩诗中的剑桥。

  在剑桥的校园里,商店中随处可见中文纪念品,徐志摩的相关英文书籍被摆在了显要位置。除此以外,剑桥大学每年也会在八月举办徐志摩诗歌节。

  哈佛大学的“中国课”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国的哈佛大学也成为中国留学生追逐的顶级名校。

  哈佛大学有这样的一节课。

  每年修读的学生超过600人;

  使用已经走过130多年历史的桑德斯礼堂作为教室;

  哈佛大学八项通识教育课程;

  哈佛大学上千门课程中位列第三;

  这门课就是《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

  独享哈佛最大的课堂

  之前因为这门中国课程实在太过热门,教室的台阶上、讲台上、甚至在教室门外都挤满了听课的同学。

  鉴于这样的情况,最后哈佛大学只得把教室移到了学校最大的礼堂——桑德斯礼堂。

  这门课的主讲教师普特教授介绍,他将中国传统思想带到了美国的现实处境中,为那些在迷茫中寻找未来的年轻人寻找方向。

  然而这仅仅是哈佛大学“中国热”的一部分。

  英译本《杜甫诗》是这里的明星读物;

  《论语》《孟子》逐渐走上哈佛学生的读书名单;

  学校的哈佛中国论坛影响力越来越大;

  是的,在经过沉睡,挨打,苏醒,痛定思痛,励精图治之后,中华文化的自信正在每一个国人身上苏醒。

  而这次不同以往,我们不仅要唤醒本民族的文化,还要通过留学生,游客,移民完成文化输出和交流,让新时代的中华文化真正走向繁荣。

...

瑞典留学 瑞典近年来再度复兴的“中国热”

08-28

标签: 留学动态

 

  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瑞典第一大港口城市哥德堡扬帆远航,开始了与中国之间悠久的贸易和经济来往。中瑞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源源不断的交流往来,也开启了瑞典悠久的“中国热”的漫长发展历史。



  不少瑞典人心中始终有个“中国结”,记者的一位瑞典朋友马特松先生曾说:“中国真是太大了。我们全家人都很想去中国看2008年奥运会,只是不知道食宿会不会很昂贵?”而记者对他的回答是,“你一定能找到最物有所值的招待和最友善的欢迎。”

  对于瑞典近年来再度复兴的“中国热”,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是记者觉得,瑞典缓慢发展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以及中国的逐渐崛起和,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美华裔学生留学中国热重经济前景不只为寻根

08-10

标签: 中国热 前景

 本文《美华裔学生留学中国热重经济前景不只为寻根》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08月10日转载于中国新闻网。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许多大学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实习机会,而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以及美国教育界掀起学习中文热潮,近年来中国逐渐替代欧洲各国,成为美国大学生“留洋首选之一”,奥巴马政府的“十万强计划”预计在未来四年内将推动十万名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和工作。因应中国留学热,政府和民间合作启动留学项目平台和奖学金,私营教育、留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美国知名大学也纷纷在中国建分校,使留学中国的渠道更多元化。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在中国大学短期和暑期学习的美国留学生在2009年达到19000人。而据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国际教育机构(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统计,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在2007至2008学年达到13000人,但这只包括在中国正规大学注册的学生,美国留学生(微博)实际数目可能远大于此。

2008至2009学年中国超过澳洲,成为美国学生留学第五大目的地,大幅增长19%。去年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比上年增长4%,但排在前四位的留学目的地却全部呈现下跌趋势,其中英国下跌6%,意大利下跌11%,西班牙下跌4%,法国下跌3%,而在“十万强计划”推动下,中国赶超上述国家为期不远。

美国学子掀起留学中国热本校推荐项目成为首选

目前,在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所读大学安排到中国进行交流,其中又以短期语言学习为主。据国际教育机构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由大学和教育机构组织的中国留学交流项目超过220个,其中短期项目有130个,长期项目有90个。由于转学分方便,许多学生首选由本校推荐的交流项目。譬如,哈佛大学北京学院(HarvardBeijingAcademy)提供夏季语言浸入项目,为期四周,三周进行中文语言和文化课程学习,一周进行社会实习。柏克莱加大则提供从八周到一学年,长度不等的交流项目,学生上课和住宿在清华大学。但也有一些留学项目期限较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提供两年硕士学位项目,而即将在上海建立分校的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ty)则提供四年本科和研究所硕士项目。

纽约大学海外留学人数最多,2008年至2009年共派3524名学生留学,并认可留学生修课成绩。为了扩大对中国交流,纽约大学今年3月宣布与上海教委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拟于2013年在上海建立分校,预计向全球招收3000名本科、研究所和法学院、商学院学生,除在中国本地招生外,纽约大学美国本校的学生将有机会赴中国留学。

据了解,纽约大学上海分校将开设经济学、社会科学、数学、生物科学、哲学、艺术历史、电影和表演艺术、工商管理以及法学等专业,所有课程以英文教学,但如果留学生具有较高的中文水平,也可以在华东师范大学选修用中文讲解的专业课程,所有学生必修两个学分的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和媒体课程。住宿方面,留学生可以申请学生宿舍,或寄居中国家庭。

其实,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的模式早有先例。198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南京大学(微博)即共同创办教学与研究机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CenterforChineseandAmericanStudies),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美两国最早的长期教育交流项目,校园设在南京大学。

中美文化中心分别从...

远渡重洋不忘中国根 被领养华童海外带动中国热

04-14

 

【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在中文学习者的队伍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被外国人领养的中国儿童。他们跟随养父母,离开故土,远渡重洋,在新家庭里开始新生活,他们是旅居海外华人中的独特一族。究竟有多少这样的中国孩子,我们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超过7万人。在美国有收养中国儿童家庭协会,它在全美各地设有分会,定期组织活动。这些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当地“中国文化热”、“中国热”。

绝大多数领养家庭不论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非常注重孩子同中国的联系。他们担心孩子忘记中国,担心孩子对自己的身世背景产生困惑或迷茫,他们要求孩子学说汉语,学写汉字,甚至这些养父母自己也开始学习中文。

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外国养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到当地的“中国城”,去参加一些当地华侨华人或中资机构举办的节日庆祝活动。

如何利用现在遍布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如何利用办学历史较长、根植于当 地社区的众多中文学校?这是每一个海外汉语教学者和国内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这些中国孩子在重新拥有温暖家庭和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与出生地 的文化渊源保持联系。而学好中文,孩子就获得了保持联系的能力。

作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孙丽莉女士前往领养中国孩子家庭聚会现场开展义务助学活动,这种做法给人以启发。在名不见经传的英国东部一个小小的俱乐部里,在十几个孩子及其家长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课程题目,与孩子及领养家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最后依依不舍,洒泪分别。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场所和平台,只要每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能了解所在区域内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情 况,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那么孔子学院就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地走进外国民众的生活。据了解,一些地方的中文学校已经根据社会需求,开办了领养中国孩子的父 母的中文班,一些计划领养中国孩子的家长也提前坐到了这个班里开始学习中文。

总之,关注被领养的中国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关注我们的这些小老乡及其家庭的需求,尤其是文化需求,是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海外中国文化传播者不能忽略的责任。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