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考化学知识点栏目,提供与中考化学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考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挺多的,那么中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同学们总结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
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2+、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大家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 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
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
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
药品与健康及消毒剂的选用、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等
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
任何形式的知识都需要总结归纳,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高。那么中考化学知识点同学们梳理归纳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酸的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H2SO4 = ZnSO4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成浅绿色
3、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4、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 +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碱+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5)不溶性碱加热分解
1、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H2O
2、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3、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5、 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 SO4 +Cu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5、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Na2SO4+ Cu(OH)2 ↓ 有蓝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
想要了解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合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拉瓦锡。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
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
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棒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10-26
中考化学知识主要的记忆方法有哪些?尚不了解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知识点重点记忆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一、记忆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1)简化记忆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又如:用“查、装、定、点、收、移、熄”一句话概括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2)理解记忆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3)趣味记忆化学知识中一些复杂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记不住,而且忘得快,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窍门,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把无趣变成有趣,把无味变成有味,在教学中把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或谱成歌曲或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
如对H2和CO还原CUO实验操作,可概括为“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又如盐在水中溶解性可概括为:“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见水永无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铅和钡”。
另外,对化学反应类型:“多变一”是化合反应,“一变多”是分解反应.。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选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有,冒气生沉淀,箭头来表明”。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既增强记忆效果又不易忘记。
(4)重复记忆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5)编顺口溜记忆九年级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利用化合价来写化学式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又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时可这样记忆: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硅、银;氦、氖、氩、氟、铂和金。记忆化合价也可编这样的顺口溜: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这样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
一、选择题,标记题目关键词
①答题稳
许多考生在答选择题时毛躁,没看清题就落笔,这时考生要提醒自己:评卷看准确度、不看速度,答快不加分;着急忙慌地把会的题答错了,多傻呀。
②看全面
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是保证选择题不扣分、解决马虎的好办法。
③做标记
标记出否定叙述,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重点》由本网站小编整理而出!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的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站更新!祝您中考大捷!前程似锦!
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NaOH═Na2SO4+Cu(OH)2
(2)Mg+HCl═MgCl2+H2↑
(3)Fe2O3+H2SO4═Fe2(SO4)3+H2O
(4)Al+H2SO4═Al2(SO4)3+H2↑
(5)Fe(OH)3+H2SO4═Fe2(SO4)3+H2O
(6)Al2(SO4)3+NaOH═Na2SO4+Al(OH)3习题答案
解析:
配平化学方程式关键是保证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用最小公倍数法再结合观察法即可一一配平(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u(O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uSO4、NaOH、Na2SO4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1,故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2)利用观察法,则可配平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3)此为复分解反应,利用其特点“内项结合,外项结合”,结合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利用观察法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4)2Al+3H2SO4═Al2(SO4)3+3H2↑;等号前1个SO42-,一个Al,等号后有3个SO42-,2个Al,所以在Al 前配2,在H2SO4前配3,再观察可知H2前配3即可,故答案为:2Al+3H2SO4=Al2(SO4)+3H2↑
(5)此为复分解反应,利用其特点“内项结合,外项结合”,结合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利用观察法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2Fe(OH)3+3H2SO4═Fe2(SO4)3+6H2O,;
(6)此为复分解反应,利用其特点“内项结合,外项结合”,结合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利用观察法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Al2(SO4)3+6NaOH═3Na2SO4+2Al(OH)3.
要参加中考的同学们,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供您参考,本网站将实时更新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的资讯,请不要错过。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中考顺利哦!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OH-、Ba(OH)2+H3PO4 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
化学实验中铁是怎样冶炼的呢?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复习:铁的冶炼,铁的冶炼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请大家一定要记牢!
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复习:铁的冶炼
铁的冶炼
1.操作步骤: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铁,先通CO,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实验现象: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炼铁的原理就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4.注意事项: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气。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空气每天都在我们周围,没有形状和颜色!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周围的空气,希望大家能梳理一下下面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发慌了!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周围的空气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集中复习化学实验中的知识点,大家可以根据下图画一画知识点结构图,这样可以加深一下印象!希望对你的复习有益!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
中考化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中考化学:实验填空题常考知识点,大家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和归纳!
中考化学:实验填空题常考知识点
1.【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
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2.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3.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
A: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5.化肥作用:
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磷肥: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来源:考试吧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中考化学知识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