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五代十国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五代十国栏目,提供与五代十国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五代十国》一书由于迈所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总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文综第三轮复习:如何吃透史地政知识点

  高考历史最容易忽视的十个隐形知识点

...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

  后梁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后梁太祖 朱晃(852年—912年)907年—912年在位5年。

  朱温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家庭世为代儒生,他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以教书育人为业。朱温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王氏在萧县刘崇家做佣人。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经常以武力称霸。

  907年(开平元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后梁太祖。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他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再加税赋;但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910年(开平四年)发生柏乡之战,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晚年宫廷内陷入权力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色’四字,请君留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912年(乾化二年)被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61岁,在位6年。乾化神武元圣孝皇帝

  后梁承帝 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912年—913年在位,年号:凤历

  朱友珪,小字遥喜,又名朱友球。汉族,后梁太祖朱全忠之第三子。其母为亳州营妓,唐僖宗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全忠有一次率军经过亳州,召其母陪侍,并且使之怀孕,朱全忠离去后,其母差人告以生男,朱全忠大喜,于是给他取名为遥喜,后来为朱全忠接回。朱全忠篡唐后,将他封为郢王。 910年(后梁开平四年)被任命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

  912年(乾化二年),朱全忠病重,命王氏召朱友文托付后事,朱友珪之妻张氏当时亦服侍在朱全忠身边,就将这件事告诉朱友珪。朱友珪遂率所部政变,由仆夫冯廷谔杀朱全忠,并假传遗诏,自登帝位。913年,改年号为凤历。

  朱友珪登帝位后,虽然大量赏赐将兵以图收...

2013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高考的冲锋号已经吹起,同学们都拿起最终的复习成果,为最后的胜利发起终极冲锋,开创人生 新的旅程。出国留学网为各位提供各种高考试题试卷、高考作文范文、高考复习资料为大家争取高考试 卷上的每一分。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 -1368 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直至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

 

  ★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02-06

标签: 高考文综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简介

12-08

标签: 中考历史

 

  大唐帝国灭亡之后,直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后周的国力增强,北攻契丹,南下南唐,占据南唐江淮十四州,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如后晋石敬塘,为谢契丹助其夺取帝位,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着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兴亡表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地方行政区划简表

12-08

标签: 中考历史

 

时代 年代 都城 疆域约当今之省域 备考
后梁 907~923 汴州
河南开封市
拥有今之山东全省河北、河南之大部及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内蒙诸省一部分地方 盛时有州七十八,河北北边幽燕之地初为刘仁恭所据后为李晋所有,关中之地则为李茂贞割据,岐王李茂贞所据有岐、陇,泾、原、武诸州地,其最大势力时则包括同、华、鹿、坊、宁、分、延、庆诸州,几占有今陕西全境及甘肃省之地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市
拥有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诸省及安徽、江苏、湖北、甘肃、内蒙各省一部分,四川贵州之地则得而复失 五代十国中之疆域以后唐为最大,北取幽燕,西取李茂贞关陇之地,又灭前蜀,遂掩有全国五分之三的地域,唯蜀中地取得后不久为孟知祥所据,其全盛时有州一百七十余
后晋 936~946 洛阳
河南洛阳市
拥有今年内山东全省,陕西全省,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大部分,及江苏、安徽、湖北、内蒙、甘肃、四川各省...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12-08

标签: 中考历史

 

  五代十国时期的科技文化,承唐朝之后,继续有所发展。

  雕版印刷

  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较发达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书、字书等。后唐时开始刻印“九经”。长兴三年(932),明宗命国子监以西京的石经为根据校正“九经”,抄写做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卖。这项工程用了二十年时间直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六月才刻印完毕。从此,刻本“九经”广为流传。后蜀也专门印制,导致“蜀中文学复盛”。后汉时,又将《周礼》等未刊的“四经”刻版印行。刻印“九经”促成儒学经典的普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史学

  史学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旧唐书》是这一时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学著作。唐代原有吴兢、韦述编撰的前朝国史,历朝实录也比较完备。但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战争,历朝实录多有亡佚,特别是武宗以后六十年的实录未能流传下来。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难。五代时,首先重视了搜集唐史料的工作。后梁末帝下诏征集唐代的家传以及公私章疏;后唐明宗设三川搜访图籍使到成都一带搜寻唐实录并明令保护唐人碑碣这就为《旧唐书》的编撰做了重要而及时的准备。后晋天福六年(941)至开运二年(945),张昭远等人撰成《唐书》二百二十卷(今本均为二百卷),后世称为《旧唐书》。尽管历来认为《旧唐书》有不少缺点主要是对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宪宗以前多照抄国史、实录而唐穆宗以后系编纂杂说、传记,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资料受到后世史学家的重视。此外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详述唐代贡举制度,刘崇远撰《金华子》记叙唐末朝野故事,孙光宪撰《北梦琐言》记载唐及五代士人逸事,等等。这些五代十国时期的撰著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价值。

  诗词

  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西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西蜀有韦庄、欧阳炯等人,他们的作品后来由赵崇祚等收入《花间集》;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后人集刻为《南唐二主词》。李煜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晚唐五代的词大都是描写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题材庸俗,境界狭窄,风格柔靡。花间派的作品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国亡被俘以后写的词,或慨叹身世,或怀恋往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把伤感之情写得很深挚突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绘画

  五代十国的著名画家有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黄筌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形容两人作品的不同风格。此外,顾闳中所画《韩熙载夜宴图》,亦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的宫廷政变

12-08

标签: 中考历史

 

  一、后梁

  (1)912年,六月,梁太祖朱晃被其子朱友珪杀死于洛阳宫中。朱友珪即位。

  (2)913年,均王朱友贞在汴起兵反朱友珪,禁兵先在洛阳起事,杀朱友珪,大掠都市。均王在汴即位,是为梁末帝。

  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二、后唐

  (1)926年,二月,唐庄宗派李嗣源讨乱军。三月,李嗣源至邺都,变兵拥李嗣源为主。四月,洛阳兵变,唐庄宗被杀。李嗣源入洛阳,即位,改名亶,是为唐明宗。

  (2)933年,十一月,唐明宗病重,秦王李从荣反,被杀。唐明宗旋死。十二月,宋王李从厚即位,是为唐闵帝。

  (3)934年,唐闵帝与潞王李从珂相猜忌。二月,唐闵帝命李从珂移镇河东,李从珂拒命。三月,诸道兵攻凤翔,兵变,将校士卒拥李从珂为主。四月,李从珂入洛阳。唐闵帝逃至卫州,被杀。

  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三、后汉

  950年,后汉文武不和,苏逢吉与史弘肇势同水火。杨邠总机政,汉隐帝嫌其专恣。十一月,汉隐帝用太后弟李业之谋,杀杨邠、史弘肇、王章。又密令邺都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杀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郭威。李业等杀郭威家属。郭威举兵南下,汉隐帝率军抵御,将士多降于北军。汉隐帝为乱军所杀。郭威入京,迎立武宁节度使刘赟(后汉高祖刘知远侄)。苏逢吉自杀。十二月,郭威出兵到澶州,“军变”,黄袍加身,还京师。刘赟至宋州,被囚,次年被杀。后汉亡。951年,郭威即位,该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四、后周

  960年,镇、定二州奏辽与北汉兵南下,朝廷命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率军抵御。赵匡胤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发动兵变,还京师,推翻后周,称帝,建立宋朝。

  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

  五、吴

  (1)907年,淮南将张颢、徐温杀杨渥之亲信,遂掌军政实权。

  (2)908年,张颢杀杨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徐温用严可求计,杀张颢,实权尽归徐温。

  (3)937年,徐知诰改名徐诰。十月,徐诰废吴帝杨溥,吴亡。徐诰在金陵即位,国号唐,史称南唐。次年,吴让皇杨溥死,或云被杀。或云被幽禁而死。南唐主复姓李,改名昪。

  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六、闽

  (1)925年,王延翰称大闽国王。其弟泉州刺史王延均、建州刺史王延禀袭福州,杀王延翰。王延禀推王延均为威武留后。

  (2)933年,闽王王延均于是年称帝,改名璘。935年,皇城使李倣杀闽主王璘,立王继鹏,改名王昶。王昶杀李倣,尊道士陈守元为天师,守元之门若市。

  (3)939年,闽兵苦于重役,军乱,杀闽主王昶。其叔王延羲立,改名曦。

  (4)940年,闽主王曦与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冲突,发兵攻建州。王延政求救于吴越。吴越兵至,延政已胜。吴越兵不肯去,延政复求闽主援助,击退吴越兵。

  (5)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

  (6)944年,闽将朱文进、连重遇杀闽主王曦,朱文进称闽王。朱文进旋为部将所杀,所部归附王延政。

  (7)945年,殷主改...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一猛将

11-25

标签: 中考历史

 

  王彦章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官,在王彦章任官以后,祖父被赠左散骑常侍,父亲被赠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时就从军,隶属朱温帐下,以骁勇善战而著称。当初王彦章应募从军时,同时有数百人一同参军,王彦章请求自己做队长,众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对他说:“你王彦章是什么人,刚从山野草莽之中出来,就想跳到我们的上面做队长,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彦章听了,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却径直对当时在场的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你们的队长,以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分个胜负,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们有谁也能来试试?”大家开始以为他在说大话戏弄众人,没想到王彦章真的走了几趟,脚上一点事儿也没有。众人不禁大惊失色,没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温听说之后,视王彦章为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

  从此,王彦章就随朱温转战各地,屡立战功,军职也随之升迁,开始率领侍卫亲军。王彦章作战常使两条铁枪,一条挂在马鞍上,一条握于手中,冲锋陷阵的时候马跑如飞,一条铁枪也舞得如飞一样,斩关破垒,所向无敌。据说王彦章的一条铁枪有一百斤重。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的官职屡次上升。从开封府押牙、左监门卫上将军,到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梁末帝朱友贞继位后,先任王彦章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鄄音倦)刺史。后来朱友贞又调他任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还进封他为开国伯,以嘉奖他辅佐朱温的建国之功。

  朱友贞在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后,想趁机将魏博镇一分为二,消除其对朝廷的威胁。他听信亲信赵岩的建议,下诏之后,又怕发生兵乱,就派王彦章率领精锐骑兵五百先到邺都(魏州所改的名称)附近的金波亭驻守,进行防备。后来魏州军在二十九日夜里果然不听调遣,发生兵变。首先进攻王彦章的馆舍,王彦章仓促南逃。晋军为夺取魏州,也派兵救援,攻克了澶州,王彦章的全家被俘。澶州夜间被袭击时,王彦章正在刘寻军营中,所以被晋军突袭成功。晋王李存勖将他的全家送到了晋阳(今山西太原),待遇优厚,又派人秘密去见王彦章,诱他归降河东,王彦章就将这人杀死,以绝晋王李存勖招降的念头,但李存勖并没有放弃,直到几年之后,看王彦章确实不肯归降才下令杀掉他的全家。

  黄河岸边抗击后唐军

  后梁末年,梁末帝朱友贞任王彦章为许州(今河南许昌)匡国军节度使,并进封为开国侯。不久之后,朱友贞调他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不久又让他到滑州(今河南滑县),抵抗晋军的攻击。但这时的朱友贞已经处于灭亡的前夜,宠信奸臣,不用敬翔等老臣,政局日渐衰落。

  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时,后梁也到了弥留之际。紧接着,李存勖派李嗣源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袭取了重镇郓州,在东面给后梁造成致命威胁,使后梁朝廷上下一片恐慌。已不受重用的敬翔这时出来声泪俱下地极力推荐王彦章领兵抗敌,说战事紧急,非王彦章不能挽救危亡局势。梁末帝只得让王彦章担任北面行营招讨使,让段凝为副职,对唐军做最后一搏。受任之时梁末帝就催促王彦章赶紧出兵,王彦章立即领兵从杨村砦顺黄河东下,水陆并进,阻击唐军。突袭截断了唐军建在黄河上面联接德胜(今河南濮阳)南北两城的浮桥,并攻占了南城。然后,王彦章下令拆掉南城,用所得木料做成筏子,让军士站立其上,顺黄河继续东进,去争...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猛将

11-25

标签: 中考历史

 

  李存孝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记得罗贯中的《残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里面曾经描述李存孝与大梁名将王彦章的第一次会面,王彦章接不住李存孝五招,尽管是演义,但也足见其勇。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本名安敬思。《旧五代史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他,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常跟随李克用担任骑将。大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好年份啊),河南张言攻破河阳,洛阳留守李罕之前来归晋,李克用将李罕之安置在泽州,遣李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军7000助李罕之收复河阳。朱温则亦派遣丁会、牛存节等援助张言。两军战于温县,梁军先扼太行,李存孝大败,安休休被擒。此时,晋军已得泽、潞二州,每年都出山东,与当时的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争夺邢、洺、磁三州,李存孝每次都跟随出战。

  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六月,李克用亲率大军再次攻击孟方立,誓取邢、洺、磁三州。李存孝随李罕之,身先士卒击破孟方立之子孟迁,攻下洺、磁二州,孟方立又派大将张溉、袁奉韬率军数万迎击,在琉璃陂展开激战,被晋军打得大败,二将都被擒。孟方立生性多疑,手下将领都很怨恨他,加上兵败,人人都生了异心。孟方立羞愧畏惧,服毒自杀。孟方立死后,其弟、摄理州刺史孟迁,因深得士卒拥护,被尊奉为昭义军留后。孟迁向朱温请求救援。朱全忠要借道经过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不准许;朱温于是派遣大将王虔裕带领精壮人马几百名,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与孟迁共同防守。李克用得到消息后,令李存孝急攻邢州,最后孟迁粮食吃尽兵力疲惫,抓住王虔裕,带着汴军向李克用投降了。随后李克用还军上党,于三垂冈(今长治市北郊二冈山),置酒劳军,并鼓瑟而歌。此次攻下三州,李存孝功劳很大。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昭宗欲降服晋军,派宰相张濬为帅,统各路军马共计五十万(《资治通鉴》上写的,有点太夸张了吧),齐伐河东,潞州小校冯霸,牙将安居受率众叛乱,杀刚刚上任的潞州节度使李克恭,将潞州献给了汴军,朱温遣河阳留后朱崇节带兵入潞州,又派李谠进攻泽州的李罕之,李存孝率骑兵5000前往救援。

  这时朝廷已经册封京兆尹孙揆为潞州节度使,由供奉官韩归范送旌节至平阳,孙揆这才捧着节杖赶往潞州。孙揆是儒生出身,,这次征讨李克用,孙揆为张濬副招讨,所部万人,朱温又派了三千汴军作为护卫,孙揆身穿宽大的衣服,头顶清凉伞,在队伍的族拥下行进。

  八月,孙揆率军过了晋州、绛州,穿过逾刀黄岭赶往上党。李存孝闻讯后,率三百骑兵埋伏在长子以西的山谷,待孙揆军经过时,突然从侧翼袭击,擒获孙揆和颁赐节度使仪仗的宦官韩归范以及牙兵五百余人,追击剩余的人马直到刀黄岭,全部斩杀。李存孝给孙揆和韩归范戴上刑具,用白色的布带捆绑起来,押在潞州城下巡示说:“朝廷任命尚书孙揆为潞州统帅,派使臣韩归范来赐发节度使仪仗,葛从周你可以立即返回大梁了,好让孙揆到职就任。”(原文:朝廷以孙尚书为潞帅,命韩天使赐旌节,葛仆射可速归大梁,令尚书视事。)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都会觉得孙揆窝窝囊囊的。但他后来被押到李克用面前时宁死不屈,最后被锯死,骂不绝口,至死方休,非常硬气。李克用派人去诱导孙揆,打算委任他做河东副使,孙揆说:“我是天子委派的大臣,军队溃败而身亡,这是我的天数,怎么能屈服侍奉镇守一方的节度使!”(原文:吾天子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