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公务员热点栏目,提供与公务员热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出国留学网为你带来[十九大前,打算考公务员必须要掌握的90个新名词!],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频道查看相关资讯,可按Ctrl+D收藏频道!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原标题:十九大前,公职人员必须掌握的90个新名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会议,研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
随着十九大的日益临近,各级党组织都在积极开展迎接十九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小编特意为您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90个新名词,这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中国梦]
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五位一体”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7、[“五大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8、[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0、[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1、[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2、[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公务员栏目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公务员热点时评:堵住网约车平台技术漏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发某网约车司机作弊软件,使司机不受平台控制可随意拒单、挑单,给乘客造成巨大损失。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保卫总队获悉,北京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售卖网约车软件作弊器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经初步核实,全国已有3万余名司机购买、使用这款作弊软件,造成此网约车公司六百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初查发现传播该作弊器工具的犯罪嫌疑人已获利一百余万元。
这是网约车新政实施之后发现的第一起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涉及网约车的刑事案件。凡是安装作弊软件的司机,完全可以游离于平台公司的监管之外,随意拒单和挑单,挑选路程远、补贴高的优质车单获利,破坏了评分高的司机才能接到优质单的运行规则。一方面,拒单、挑单和随意更改实际行驶公里数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严重扰乱了网约车运营秩序,使网约车运营规则陷于瘫痪,起不到监管作用。
从表面上看,网约车平台公司也是作弊软件的受害者,截至目前,公司白白流走了六百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公司信誉和形象也受到了影响。我们在谴责制作、贩卖作弊软件犯罪嫌疑人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网约车运营平台本身存在的技术漏洞。其一,在陈某开发作弊软件之前,市场上已经在销售一款名叫“触屏精灵”的捆绑作弊器软件,可以实现抢到优质车单的功能,但这一搅浑网约车市场的“利器”,并没有被网约车平台所察觉并采取行动。其二,犯罪嫌疑人陈某年初开始编程制作作弊软件,到5月已经制作出了成熟版本。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陈某居然刚从新疆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偌大的一个覆盖全国的运营平台,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轻松攻陷,我们需要反省的是,平台公司在保障安全保障方面到底做了多少工作?
在网约车刚刚放开的时候,出现这样的作弊软件并不意外,亡羊补牢的工作肯定要做。比如,针对作弊软件填补技术漏洞,对安装作弊软件的司机进行识别排查,启动网约车司机评价系统,对于严重违反网约车协议的司机进行处理。但事后查处毕竟不如防患于未然。网约车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安全风险更大,因此对于网约车的管理,决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巡游车时代,而是要习惯于在网络上加强对网约车的监管。
在今年7月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加强安全管理,落实运营、网络等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数据安全保护和管理,提高安全防范和抗风险能力。安全技术上的落后被动,是千万条制度设计都弥补不了的硬伤。当务之急,网约车平台公司应该坚守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网约车平台技术建设,在技术上走在犯罪分子的前面。同时,监管部门更要多些主动和担当,按照各自职责监督检查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防范、查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
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小编推荐:
12-24
2016年海南公务员考试报考工作即将展开,你花时间看你的时事政治了吗,你知道最近的热点时政话题是什么吗?关于乡村教育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因而乡村教师及乡村教育问题也是公务员考试的热点。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盘点了“2016公务员热点时评:尊重乡村教师,善待乡村教育。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让他们有意愿、有信心,也有能力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明确未来5年每年定向免费培养300名乡村教师,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放宽乡村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等。消息一出,引发人们对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关注。
一说到乡村教师,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扎根在最贫瘠也是最需要教育的基层。他们是春泥,成为滋润乡村教育的沃土;他们是烛光,照亮了贫寒子弟走出大山的前程。他们用坚守,为乡村播下希望,为乡村教育注入向上的力量。然而,乡村教师整体的老龄化,以及“下不去、留不下、教不好”仍是待解难题。《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2013年除自然减员外,中国乡村流失教师31.4万人,占上年乡村专任教师数的13.9%。在一些地方,村里的老师到镇上去了,镇上的老师到县城去了,县城的老师到市里去了。没有乡村老师,乡村教育就会贫血,农家子弟的未来就会暗淡。
“土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土孩子。”乡村教师可以甘于清贫,但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多年前的基层教育面貌,如今已明显改观,但今天必须正视的现实命题是,如何让老师下得去、留得下、教得好?一些人对乡村教师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道德期许,却很少理解乡村教师的艰辛与烦恼。调查显示,乡村教师认为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依重要程度居前三项的分别是:工资待遇低,占88.19%;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52.86%;工作负担太重,占42.59%。我们不能只把乡村教师当作“奉献者”来赞美,更需要重视他们的基本需求,了解他们渴望体面生活、也需养家糊口的现实处境,以及希望提升自我认同感的精神需求。
由此也可知,海南等地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还是免费培训乡村教师,乃至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确实呼应了乡村教师的心愿。当然,其背景,是国务院办公厅今年6月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该计划力图纾解乡村教师队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让他们有意愿、有信心,也有能力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330多万名乡村教师,担负着全国4000多万孩子的教育。如果乡村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教育的整体质量,无法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扶贫先扶智,让乡村教师更有尊严,基层教育才有尊严,阻断代际贫困才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广大乡村,乡村教师不只是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诚哉斯言!有几名教书先生在,学童心中便植下求学的种子,充沛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不竭动力;有几名教书先生在,乡村教育便不会危如累卵,哪怕校舍再简陋,一盏灯也能点燃人心;有几名教书先生在,乡村便不是文化沙漠,薪火相传、传统赓续就有依托。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一定程度上说,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善待乡村教育;善待乡村教育,就是善待...
12-23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报考工作即将展开,你花时间看你的时事政治了吗,你知道最近的热点时政话题是什么吗?你是否也遗漏了一些时政热点了,面对“看病难问题”你觉得该如何解决了。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盘点了“2016时事政治热点时评:医治“看病难”的病症,实现健康中国。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革“硬骨头”
最近,演员李冰冰海外“看病难”的经历引起网友热议。报道说,她在澳大利亚连续高烧16天,因当地医生无法确诊,连夜飞回国内治疗。消息披露后,不少网友感叹,原来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个“伪命题”。
正如不少在国外有过就医经历的人所说的,国外看病,“真的贵真的难”。游泳运动员孙杨就吐槽说,他在澳大利亚做过一次血常规化验花了578澳元(合2829元人民币),国内一般只要几十块钱。因此,有医务人员甚至开玩笑地说,李冰冰是上天派来拯救医生的天使,她的经历颠覆了人们的片面认知——国外医院的技术高、服务好,国内医院的技术差、服务差。
不过,如果由此认为,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伪命题”,也同样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毛病。不少人仍然选择漂洋过海出国看病,一些海外医疗机构也大举开发中国市场,原因正在于,国内医疗市场“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医疗硬件差距容易弥补,从国外引进和购买先进的设备就可以,但“软件”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
事实上,无论是“一床难求”,还是“一号难求”,“看病难”本质上都是优质医生资源的短缺。最近,由于医生短缺,广东一家医院儿科停诊。生命何所系、健康何所托,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试图为传统医疗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带来福音。然而也要看到,一味的设备依赖、过度的技术迷信,并不能解决优质卫生资源的短缺。问题正如《再造医疗》一书所说,“从根本上而言,在于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方式。”简化就诊过程,优化诊治流程,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让医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医疗实践,有赖于整个医疗系统的改革和重组。
从实践来看,我国新医改实施7年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医疗服务价格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医生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大多数医生超负荷工作,英年早逝的并不罕见。用全世界3%的医疗资源,解决了世界上1/5人口的医疗问题,中国医疗奇迹的背后,难掩不可持续的焦虑。要让马儿跑,也要让马儿吃草,医生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也需要一份体面的收入。
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解决我们的医改难题,需要中国式办法。如果只是停留在“病有所医”的层面,就可能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焦头烂额的救火只是治标之道,远不如曲突徙薪的治本之策,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医疗只是实现人民健康的兜底方式,“健康中国”建设将对医改起到引领作用。
回到看病话题。我们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只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理解中国式医改问题的难点与重点,从而加大医改...
【关键词】作风建设、公款送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项规定
【热点背景】
资料1:
中秋、国庆临近,一年一度的送礼风潮又要开始了。但是在今年中央提出狠抓作风建设的形势下,我们也看到了新气象。
9月3日,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中秋节、国庆节就要到了,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国庆节。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现重申如下纪律要求:
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严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以各种名义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
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把刹住节日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的重要内容,对出现的问题敢抓敢管,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并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坚决刹住“两节”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切实巩固改进作风的成果。
资料2: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日前,中央纪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作风建设抓到底、抓出成效。
通报指出,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无视规定,心存侥幸,顶风违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此进行了严肃查处。其中,8起典型问题是:
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违规公款吃喝,院党委书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聚餐活动费用由院党委成员个人承担;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带领16人公款吃喝玩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全部费用被责令由相关人员个人承担;
四川省达州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考核工作期间公款娱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并被责令退还相关钱物;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10名工作人员赴海南省公款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参与人员被责令退赔旅游费用;
吉林省公主岭市委书记违反规定工作日午餐饮酒,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上海市宝山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等违规接受宴请和收受礼金,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和行政撤职处分,相关责任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收受的礼金、购物卡被予以追缴;
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为其子大办婚宴收取礼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0名违规使用警...
08-16
公务员考试,不仅仅需要我们熟悉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还需要我们对国内外的要事大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www.liuxue86.com)为大家整理了各种与公务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帮您时刻掌握国情民情,更好的应对考试!
7月25日,人社部还表示,在延迟退休讨论中反映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群体的多样性诉求,使人社部更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政策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延迟退休年龄将借鉴国外经验,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措施,并以“小步慢走”的方式实施。(据《新京报》7月26日报道)
04-21
几个地方的“公车”改革近期受到了各方关注。原因是,在这些地方,出现了一种“另类公车”——“公务自行车”。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日前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了100辆“公务自行车”。由于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都在一条路上,周边又有一批省直部门,按照规定,今后,省直单位工作人员在3公里内的外出公务活动,原则上都要骑“公车”出行;规定还严格禁止公车私用。
无独有偶。在成都温江区,首批“公务自行车”布点也将于7月初完成,届时将有320辆“公车”投用。据报道,这批“公车”计划覆盖全区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在2公里或公交车4站以内外出办公,也须骑“公车”前往。数据显示,全区80多个部门约两三千名公务人员中,已有来自64个部门的2300多名公务人员提出了办理租车卡的申请。
其实,类似的“公务自行车”也曾出现在山西太原市政府、湖北省直机关等地。每次推出这样的“公车”改革举措,都毫不例外地引发热议。
“公务自行车”为何备受瞩目?众所周知,作为“三公”消费之一的公车消费,因其支出居高不下、改革推进艰难而长期受群众诟病。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推出“公务自行车”,群众难免要多问一句:“公务自行车”会不会半路“掉链子”?能不能真正起到减少公车消费的作用?
笔者认为,“公务自行车”背后的制度善意是不用质疑的。用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负责人的话来说,“试点‘公务自行车’的主要用意在于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尽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使用公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从这些制度设计者的话语中,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推行“公务自行车”,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倡导意义和引导功能。目的在于,倡导更多公务人员转变思想意识,自觉减少公务用车、改变公车私用等不良作风。
一项调查表明,在“自行车王国”丹麦,86%的议员都骑自行车出行。在香港,虽然没有专门的“公务自行车”,但能享受专车待遇的官员也极少。公务人员乘坐公交车出行,十分普遍。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中央已要求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的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开展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对于“公务自行车”的出现,公众希望,这只是公车改革的一种有益补充。而公众更希望的是,通过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让“公车”改革走得更远、更稳健和富有实效。
04-21
自信,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自信心是人们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相信自己,拥有弥足珍贵的自信心,我们的人生之路将会更加平坦、宽阔。
学生论坛
自尊是自信的开始
简单点说,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太多的名人用自己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自信的神奇力量,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信地成长。回首往事,我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我初二时,我家从农村搬到县城,我也进入一所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读书。我虽原来在农村学校读书时成绩不错,但县城的学校教育水平高,同学中有好多学习“高手”,大家都很努力学习,想出人头地真不容易。我的成绩变得不怎么好,特别是英语发音极不标准,带有浓重的“方言特色”,自己也没什么文艺特长。
但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看到了差距,就努力赶上去。我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去问老师、问同学。自尊成了我自信的开始,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可以比别人更努力。学习成绩实实在在,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学期下来,我的成绩稳步上升,进步很快。
说实话,我非常庆幸当时自尊、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帮助我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后又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回忆往事,我想说:“自尊、自信地面对生活,真好!”
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神话
进入大学,由于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我便和自卑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总是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平庸?
大二时,一门选修课上,老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有一个男生尤为引人注目,他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介绍他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多项国家级、校级的奖项,他甚至在一家知名公司兼职业务经理。当他一口气说完这些的时候,我觉得他就像一个神,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而我却在台下默默地低下了头——与他年龄相仿,却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
后来有一天,偶然在校园里与他相遇,我突然觉得他和普通人一样,之前那耀眼的光芒不见了。他不是神,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他比我们强的,只是拥有一颗自信、进取的心。
从那以后,我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以前总是觉得这些活动离我好远,根本没有想过要参与,一直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一切,但是现在不同了,我觉得只要敢于参与,即便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也是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现在的我,越来越有自信,因为觉得如果敢于争取、有一颗进取的心,是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我们都在书写自己的神话。
怎样拥有自信
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信,但是需要不断努力去学习。怎样才能拥有自信?
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能害怕失败。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可是我们要知道失败也一样可以给人带来许多财富,比如经验。只要学会总结失败的教训,我们还是会有所收获。但犹犹豫豫,不相信自己,不敢去尝试,那就肯定不会有结果。
其次要懂得自我鼓励,不断为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能行。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能行,就能让自己做得更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要懂得赞扬别人的美德和优点。这样不仅不会打击自己,反而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使自己明白,别人的优点值得学习。学到的东西越多,人就会越自信。
我相信只要做到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精彩,因为自信给我们带来...
04-21
手握“高”学历也需要谦虚地打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苏北老家,在一家国企上班。了解到周围的同事都只有大专、中专学历后,本科毕业的我心中不免产生一种优越感。
但在开始的实习阶段中,我并没有因为学历高而被委以重任,却成了一个“跑龙套”的。打扫卫生、预定盒饭、复印文件……整天被领导和同事呼来喝去,心里委实郁闷。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父母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母亲总会耐心地安慰我,父亲则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实习阶段的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我耐着性子继续我的打杂“事业”。尽管内心不服,但从外表看来,我的言行举止还算谦和。3个月后,实习期满,我被分进综合文字办公室。本以为在新岗位还要磨合一段时间,没想到工作轻松上手,转正后我写的第一篇稿子就得到领导的表扬。当时,我如释重负。
我回家躺在沙发上哼着歌,二老依旧淡然如故。许久,父亲发话了:“3个月把你的傲气磨完了?谦和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我无言以对,只觉得满脸发热。回头想想,实习3个月的磨砺实在重要,转正之后工作的良好开端,也是与实习阶段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密切相关的。
后来,我更换了很多工作岗位,不管身在何处,我都时刻提醒自己,要谦逊,低下头,仔细地去观察,认真地去学习,不要怕自己被“埋没”,是金子迟早会发光。以一颗谦卑之心看待周围每一个人,以一种平和之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和是立身处世的财富
记忆中,有两个人让我难以忘却。
一位是我校的前任校长赖校长。记得有一年高考期间,天气炎热,学校楼道里酷暑难耐。只见赖校长亲手捧着一个装满冰棍的箱子,挨个办公室将冰棍送到老师手中。那个场景,那份感动,永远定格在我的内心深处。
赖校长在校园遇见其他老师,无论他有多忙,他总是满脸笑容,主动上前来鞠躬、握手,嘘寒问暖。谦和产生魅力,在赖校长的影响下,大家都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虽然现在他不再担任校长,但老师们还经常提起他、惦念他。
另一位是经常听别人夸赞的楼老师。他现已到某政府部门担负领导职务。曾和他一起共事的袁老师告诉我,楼老师的谦逊是出了名的,如果他骑自行车遇上你,他会先把车停下来,然后热情礼貌地和你打招呼。听后我感慨到:难怪他事业有成,其为人的谦和程度就是与我们常人不同啊!
可以说,赖校长和楼老师都是成功人士。但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不到半点傲慢之气,唯有让人暖意融融的谦和之态。
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如果谦虚一点,他就会“日三省吾身”。常检视自己的行为,哪有不进步的道理?谦和一些,更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为自己的成长腾飞插上“隐形的翅膀”。相反,如果居功自傲,飞扬跋扈,甚至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又有谁会买你的账?惟有给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布下一颗颗绊脚石,让自己举步维艰。
懂得谦和,是立身处世的一笔财富。要做到谦和,并不需要惊人的异举,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是谦和的最好诠释。
谦和地成长
戴着“第一名”桂冠考入镇政府,领导和同事见了我都会夸上一句:“全市第一,牛!”我嘴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早已飘飘然。
工作一段时间,慢慢发现一切都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工作很难契合,自身又存在很多方面不足。领导...
04-21
实际上,对于数据安全,我国有着一系列法规护航。保密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统计法也明确,“统计数据依法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但遗憾的是,查办泄密案件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等问题,打击力度跟不上,犯罪成本较低。从完善法律监管的角度看,一些金融机构以贿赂方式获取统计数据,同样也应该以行贿罪论处,如此,才能够真正堵住宏观经济数据泄露的“利益缺口”。
其实,为防止数据泄露,国家统计局从今年7月开始,调整了统计数据发布方式,比如提前了发布时间、缩小了接触涉密数据的人员和范围。然而现实问题在于,国家核心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十分庞杂,包括初始数据采集、整合、误差调整、部门信息交换等诸多环节,涉及人员众多,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密监管的难度,也让泄密者心存侥幸。保护我国经济数据安全,强化工作人员教育、严格程序制度、事后法律惩戒,缺一不可。
对统计数据心存敬畏,才能让统计工作尽善尽美。此次高调通报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也在客观上凸显了统计数据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提醒更多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谨守法定职责,更需要以一种严谨履职的态度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官方统计的目的,是为后续政策决策服务,相关工作也应当摒弃闭门造车的思维,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统计领域“蛀虫”获刑,严肃了保密法规的落实。而堵住泄密的利益漏洞、完善保密的制度藩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尤其是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严肃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升。
要确保数据安全,强化相关教育、严格程序制度和事后法律惩戒,缺一不可
统计数据泄密问题受到严查。国家保密局、最高检24日通报,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6年。
在中国经济实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统计数据屡屡遭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我国宏观统计数据就曾多次被境外媒体精准“预测”,尤其是2008年到今年6月期间,路透社曾7次“猜中”中国月度CPI数据,堪称业内“章鱼哥”。国家机关公信力受挫、国家经济安全遭遇威胁、证券机构等寻租者获取不当得利、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受损……当个体逐利冲动膨胀到一定程度之时,国家安危与法律道德难免被抛于脑后。
从孙振、伍超明二人的案件剖析,他们的泄密对象都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这些寻租者的切身利益,与CPI等经济数据息息相关,若能提前获知数据、并据此先于同行做出相关交易,获利十分诱人。恰因此,寻租者会千方百计向相关要员示好,或举办讲座、或朋友宴请,并许以高额邀请费用。结果,那些尚未公之于众的核心数据信息,便在“不经意”间被传递了出去。
公务员热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