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公务员社保改革栏目,提供与公务员社保改革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11-14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作了相应的小幅度调整,你一定想知道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做了哪些细微的调整吧,公务员考试网已经为你整理好了。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为你带来: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详情请见下文。
一、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二、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四、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附:工资调整改革
国务院已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 位离退休人员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明确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 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费。这预示着,将有接近40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500多万离退休人员参与改革。
“此次改革最大的动作就是调整了工资结构,加大了基本工资的比重,这无疑为随之进行的养老金并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月20日,一接近相关部委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件虽然刚刚下发,但部分中央部委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已从本月起开始上调并补发去年的工资。详情>>>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
申论热点正如字面意思理解的是很多的社会热点,不仅涉及的范围较广,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进行思考分析,从中寻找解答的思路。在备考阶段对于申论热点的学习思考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2016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保卡带来的“福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社保卡将加载金融功能。社保卡具有信息记录、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
这不只是一次技术升级。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社保卡被纳入国家总体部署。国家在社会保障卡上作出的努力,是要在技术上提供一个支持全国流动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技术环境。按胡晓义的说法,要真正实现全国异地转移接续,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还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统一,比如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和标准化建设。
我国的社保卡长期处在一种分割状态,各地千差万别,这给持卡人带来许多麻烦。近几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退保现象之所以十分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保关系转移面临许多困难。社保卡能否全国通用,使用能否更趋便利、快捷,众所关注。现在围绕社保卡出现的变化,可以说是我国社保制度趋于完善的一个重大进展。
如同现在很多生活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支付平台完成,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也将影响深远,社保卡全国统一平台的建设,更是如此。地区之间社保卡之所以不能通用,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各地社保统筹水平不一,各种利益牵涉甚多。实现社保卡全国统一,必然指向深层问题的破解,也就是在地区性、阶段性、需求性的差别上更加重视全国社保水平大体的均等,为社会基本福利的均等化创造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指向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公民。“十二五”期间,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将达到8亿张,覆盖60%人口,和过去比,这将是很大的进步,但未来仍将有40%的人无法享受全国统一的社保卡服务,他们的社会保障如何实现,是一个问题。另外,一直以来,大部分公务员是没有进入社保的,在一些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一些人处在不被“保障”的状态,一些失业者、贫困人群,经济状况决定了实难缴费,保障水平很不稳定,这些问题很难被排除在社保卡的讨论范围之外。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国家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更被认为是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承诺的法律保证。从现实出发,社保水平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长远看,“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则意味着,所有人都应纳入相应的社保体系,实现制度无缺失、覆盖无遗漏、衔接无缝隙。“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这是社保的一个基本理念,某种程度上说,人人拥有一张社保卡,应当成为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一些国家,社保卡是与身份证、驾驶证一样的有效身份证件,通用于许多领域,为持卡者提供各项便利。人保部明确表示,鉴于管理和服务上的差别,身份证、社保卡号码相同但不互相取代。但就重要性而言,社保卡就是公民的“福利身份证”,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鲜明标志,其重要价值应被充分重视并实现。
公务员考试申论频道为您...
2015年公务员社保退休政策最新规定如下: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可以退休。符合下述情况的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一、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二、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延迟退休对公务员的影响:
延迟退休作为改革目标已经是毫无疑问了,渐进式只是操作性的考虑,减缓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制度,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仍然沿用公共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而且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由于两者待遇的巨大差别,被称为养老“双轨制”。
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养老金平均替代率高达80%以上;而企业职工不但需要缴纳养老金,且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不足50%,这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不仅有损公平与效率,也无法适应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人口流动、身份变换的现实需要。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张展新认为, “现在还有好多制度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延迟退休时机并不成熟,若匆忙推行,非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使得一部分人受益,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愿意延迟退休,而增加社会公众的不满。”
据了解,虽然有退休待遇上的优势,公务员尤其是掌握一定行政权力的官员仍然是愿意延迟退休的主力人群。“因为在职公务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津贴和各种福利,而且相对于企业职工而言他们的工作并不繁重。”张展新认为,“一旦施行了弹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也就意味着拥有高技能和公务员等岗位人员将延迟退休,而这些公共部门的岗位正是对大学生就业最具吸引力的岗位,这就难免加大就业压力。”
湖南省某县的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一些干部为了延迟退休时间,甚至冒险通过组织部修改档案中的出生年月。“官场上,跟你们不一样,在职和退休那待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该公务人员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公务员及参公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总规模已接近一千万。”张展新认为,一味地强调延迟退休年龄保障资金平衡,容易使人们忽视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双规制的改革。
据了解,最早从1996年开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就提出要统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几大袋子信、无数个电话、十几年的呼吁,仍无法使相关领域的改革有任何实质进展。
据观察,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取消养老双轨制的提案每年都是公众关心的焦点。2008年初,养老双轨制改革艰难启程。国务院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进行试点。
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而对占绝大多数的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最终将实行与目前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保险制...
对公平的考验:养老金并轨,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资讯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那些过去两年间备感失落又不断焦虑的国家公务员们,可以带着一份久违的欣喜准备过年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基本工资涨了不少,同时,工资条上养老缴费信息一栏的数字,也在明显增加。
这显然引起了普通民众的不满。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有报道称公务员此番工资上涨幅度超过6成时。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务员群体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们羡慕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工作光环,内心里多少存有一丝对行政权力的渴望和崇拜。但同时他们也对这个群体因权力而滋生的各种腐败深恶痛绝。2013年的“反四风”和“八项规定”,让民众拍手称快,因为他们终于看到那些曾借着公权力八面威风的“官老爷”现在不得不夹起尾巴。2014年的反腐败运动更是大快人心—虽然看到一些官员的家人、朋党几乎被连根拔起、悉数“下狱”时,偶尔也会泛起内心潜藏的恐惧感。
与此相反,一些公务员将涨工资视为是理直气壮的事情。这个群体已有将近10年没有涨过工资了。他们甚至会有落魄之感,恒大老板许家印一条H标识腰带的价钱,有可能顶得上他们两三个月的工资。当然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也或许根本感受不到工资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因为他们的一些人其实都花不着工资。那些点到为止、称不上行贿的送礼,就足够买好几条许家印式腰带了。他们还可以出入各种豪华场所享受,并被奉若上宾;他们的账面工资不高,各种五花八门的津补贴却很丰厚。但在过去两年间,这些红利被一阵阵凛冽的大风撕得粉碎。
过去的日子难以为继,未来的岁月飘忽不定。变革开始了。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涨工资是第一落子。
事实上,此番公务员工资的上涨自2014年10月就已经逐步开始了,工资同时上涨的,还包括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在中国,政府和事业单位是两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官方的文件中通常被统称为机关事业单位。据统计,全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有3000多万人,退休人员1500多万。其中,约有800万属在职公务员。
2015年1月12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这份文件称,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按照该方案,中国“正国级”官员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将从7020元增至11385元,而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则由630元增至1320元。方案还明确,今后公务员工资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整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
中国公务员上一次工资上涨发生在2006年。当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人社部(时名社保部)等部委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联合研究起草一份指导中国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按照设想,这份改革文件,将从宏观层面设计出一个从国家到企业再到个人的财富分配意见,同时这还是一份用以指导普通公司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收入分配的顶层文件。
这份被社会各界给予厚望的改革文件,一直到2013年才正式出台,名为《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其内容让外界大失所望。它的研究和制定横跨了两届政府,却没有太多实质突破。原则性表述占据了大部分篇幅,模糊不清的政策让改革失去了操作性。国家发改委一位参与了这份文件起草的专家也难掩失望之情,“很多具有突破性的改革建议,被部门和利益...
养老金并轨后会有什么变化,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资讯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1月14号,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制度进行改革,3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也就是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也要开始缴纳养老金了,这次的改革,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老王老李是发小,一年出生、一起上学、一起参加工作,技能也差不多,但是,人生就在20岁的岔路口,发生了改变,老王进了工厂,老李进了事业单位,老王就吃亏了,因为每月要拿出工资的8%缴养老保险,一直交到退休,退休后只能拿到工资的50%左右;但进入事业单位的老李就不一样了,不仅每个月不用出养老钱,而且退休后还能拿到原工资的80%到90%,老王跟老李的遭遇,就是咱们常说的,事业与企业养老金的“双轨制”。
最近,财政部财政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仅1900元,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这种现象长期以来饱受质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同样是养老,一个缴费,一个不缴费,不缴费,却能拿比缴费更高的养老金。国务院1月14号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按照这份改革方案,从2014年10月1日起,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员工,他的养老待遇不再和职称、级别挂钩,而是和企业职工一样,在职时,单位和个人都要缴费,退休后到社保领取养老金。他们缴费的方式、比例以及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今后的待遇调整,都和企业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和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3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告别“免缴费”时代,养老金制度并轨了,您怎么看?
养老金制度并轨,是不是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员工退休后,养老金就没有差别了呢?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如何养老,怎么养老,显得尤为重要。这次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对于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养老金制度并轨,公务员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最近网上就出现了一项有趣的调查:“你觉得养老金并轨是否减少当公务员的热情?”调查结果显示,回答“说不好”的有8.64%,认为“不会”的有61.33%,他们认为“工资等其他地方会有弥补”,还有30.06%的人认为“会,因为很大的一块福利没有了”,以前,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是铁饭碗,这个“铁”,不仅仅是因为工作有保障,风险系数小,还指的是不用交钱,退休之后管你一辈子。
目前,青岛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标准是:单位按工资总额的18%缴费,个人按缴费工资的8%缴纳。根据新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金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从基本养老金保险方面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在这次改革方案中也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资金来源也是两部分:单位按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
养老金并轨要如何去实施,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资讯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养老金并轨怎么实施?
经过多年的政策准备,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与养老金“并轨”改革相配套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同步实施。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此时的养老金与工资改革方案被相关专家认为已经成熟,能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双轨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昨日表示,对于“中人”(已退休的“老人”沿用老办法,新参加工作的“新人”采取新办法)来说,养老保险将来的待遇结构将是“2+1+1”—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两个“+1”分别是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这次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同企业及其员工一样,都将履行缴费义务,由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的20%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费。与过去较高的替代率(即养老金占本人退休前工资的比例)相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将会明显下滑。
为了弥补改革前后的养老金待遇差,在过渡期内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享有基本养老金之外,还将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以确保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对于“中人”来说,因过去年份没有缴费而视同缴费计算的养老金。此外,通过建立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职业年金”制度也需要同步建立。
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职业年金不算工资,但是算福利,算薪酬的一部分。这比以往工资的概念要宽。职业年金就是在建立统一养老保险制度上的补充,是一种差异性的补充。它的建立就是要提升养老金替代率。目前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拿到养老金的替代率不会高过60%,而加入职业年金,退休以后基本能拿到75%~80%。”
...
养老金并轨之后的四个重点,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资讯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重点1:个人按缴费工资8%缴纳
按照昨日公布的文件,此次养老金改革涉及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近4000万的“体制内人员”将从吃财政饭转变为缴养老金,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
根据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看来,这一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决定中最重要的内容。“这确定了统账结合的结构,这个标准也与和城镇职工缴费结构完全一样。”
这意味着,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缴费和发放基本一致。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将转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重点2:单位职工须缴职业年金
决定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此前,一些国企年金制度被外界诟病为“变相福利”。那么此次改革中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又是否面临同样的质疑?
杨立雄介绍,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企业年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他认为,我国企业中建立年金制度的不足10%,而其中多为国有垄断企业。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不能被称为“变相福利”。
杨立雄举例说,一些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工作人员是高学历,目前医生和教师是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人员。假如一个人读完博士已经30岁的话,他离退休只有30年。如果一个城镇工作者16岁可以工作,同样在60岁退休,缴44年的养老保险。“那么退休后,他领取的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高,这也是不公平的。”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认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由于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加补充”是改革的要点和方向。
重点3: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
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怎么领取养老金呢?在昨日公布的决定中,对此三种情况分别予以明晰,而其原则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方案中提出,对决定实施前已退休人员即“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而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新人”,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
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杨立雄认为,这一部分人员养老金的解决办法或许会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
另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逐步过渡首先是“中人”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此外,将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
公车改革对于公务员相关补贴的影响,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资讯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
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新的车改方案出炉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补贴多少合适?各地一把手是否保留用车?如何规避既拿补贴又坐公车现象的出现?
官员估计:裁去90%公车,每年省下1500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53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近六成。
巨大的公车开支从侧面反映出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多年向全国两会上书,建议“公车改革”。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据初步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公车200万辆,我国全年的公车开支在3000亿元以上。“还有人估计我国公车费用为每年4000亿~5000亿元,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我说的3000亿是10年前的数据。近几年光油价上涨就决定了这个数据会突破3000亿。”叶青说。
贵州省一位县级官员的司机赵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己每天忙得很,领导上下班、领导家人朋友出行都得用车。因为工资不高,他偷空出去会跑些私活。据赵飞介绍,自己所在单位的一二把手的专车都是价值60多万元的奥迪Q5混合动力车。
新华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办公事用、司机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块“业务”各占约1/3。
叶青表示,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可较为明显地减少我国财政支出中的相关开支,减少公车私用等浪费和腐败现象。“现有公车估计最多保留10%,即20万辆公车;可以节约1/3的公车费用,即1000亿元以上,可能会达到1500亿元”。
当然,车改要想达到减少开支、杜绝腐败等目标,还需要积极推进、严格落实。此前,部分地区在车改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2008年前后,常州市尝试车改。该市一名公车司机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个大一点的乡镇,车改前有八九辆车,加上司机工资,全年开销是60万到90万元之间,但车改后200万都不够。因为,车改以前的费用主要包括驾驶员的工资、维修费用、汽油费、养路费等。车改后虽然车少了,但每个人都有补贴,补贴很高,公务员很多,加上其他的一般办事员,补贴费用就更多了。退居二线的干部也要发补贴,比如55岁退下来的也一直要发到60岁以后。这笔费用是相当大的。”据他介绍,当时科级官员买车每人还给补贴16000元,后来处级干部也想参加车改领取补贴,但报到省里没批下来。
宋小林说:“对上,他们说因为驾驶员解聘或转岗节约了工资支出,所以公务用车开支节约了很多,实际上,驾驶员都是正式工,他们的工资也是要安排的。总之,开销不但没有减,反而增加了很多。”他说,在常州,很多人领了补贴还想方设法让单位派公车,车改相当于没...
公务员社保改革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