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农业调研报告栏目,提供与农业调研报告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7-25
赴山东潍坊考察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华龙区农委 闫中进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加快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12月13日至14日,我跟随市委副书记盛国民率领的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蔬菜生产基地、青州花卉生产基地。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让我受益良多。
一、青州、寿光发展蔬菜和花卉产业的经验和启示
在潍坊的座谈会上,我们听取了潍坊市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在1010万亩耕地上,发展了设施农业160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中棚面积就达到60万亩,中小拱棚40万亩,与普通农产品相比,平均亩效益增长了5—10倍。并且建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乐西瓜、昌邑苗木、等为代表的114家特色农业园区,其中仅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分别达到15家、9家。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9家。寿光享有了“蔬菜生产联合国”、“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青州花卉年销售额达20亿元,当地八万农民踏上了鲜花致富路。
赴潍坊学习考察后,感慨良多,感触很深,我感到潍坊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是生产基地规模大。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4万亩,占到了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形成了一乡一品,多村一业的生产格局。二是标准化生产发展快。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已进入了由单一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跨越阶段,全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种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发展到81.8万亩,注册了农产品商标专利128件,其中蔬菜近50件,涌现出了“欧亚特菜”、“王婆牌”洋香瓜、“圣珠牌”西红柿、“独根红”韭菜、“三江”牌胡萝卜、“乐义”牌无公害蔬菜等全国知名品牌。三是市场流通体系全。目前寿光市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市、镇、村三级互联,综合批发、专业批发、农资配套相结合的流通网络体系。有1个中心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16个乡镇批发市场,26处专业市场,140家农资超市,37家运销协会,1.7万个购销中介组织,10万人的流通大军。信息系统与农业部、商务部及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产联网,蔬菜销往3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四是科技带动作用强。寿光市聘请46位院士、专家常年担任技术顾问,从蔬菜种植、园区管理、生态农业等领域进行指导。市、镇、村三级科普体系健全完善,该市90%以上的农村干部和70%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农业科技培训,9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门以上的农业生产技术,有10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3.2万农民取得了农民技术员称号。建立了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等5个国家、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区,引进推广了2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了95%和98%。2005年4月,胡锦涛 总书记在寿光视察了第六届蔬菜博览会,面对利用高科技方法培植的品种繁多的蔬菜、瓜果,总书记高兴地说:“农业的希望在科技!”五是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目前,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概括为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20家,带动基地40万亩,年加工农产品200万吨以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多个,会员达7万人,辐射70%的村,1...
07-06
俗话说,只有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为了更加具体地去陈述一些数据。都需要去书写报告,写好报告可以让我们及时、客观地了解工作的优缺点。这篇“农业调研报告格式”经编辑认真研究值得安利,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自XX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XX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XX年4月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XX年17起,赔款83945.68元;XX年1至4月12起,赔款108428元,已有54214.65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在年底全部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保险险种范围较小。省里试点起步阶段规定保险产品目录为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西瓜、柑桔、林木、淡水养殖等9个品种,根据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按省定1+4x模式,参保险种原则上不超过5个,我县只能从中选择确定水稻、生猪、鸡、鸭、蔬菜大棚等5个险种,其他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却无法参保,群众对开设这些险种呼声很高。
(二)保险条款不尽完善。一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现有保险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如要求水稻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5亩以上、生猪50头以上、肉鸡鸭8000羽以上,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户失去参保机会。二是事故绝对免赔额偏高。如生猪,规定饲养1000头以下的绝对免赔额是5头,使得养殖规模在几百头的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三是产量减少没有列入赔偿范围。根据保险条款,水稻只有在植株死亡绝收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赔偿,而对遭遇病虫害、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却不在赔偿之列,如去年我县水稻扬花期,突遇低温,致使621亩协优水稻减产5成以上,投保农户至今未能得到理赔。
(三)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一是宣传发动不到位。政策性农业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有些乡镇、村对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策宣传、动员力度不够,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了解不多,造成投保面较小。二是农户参保意识不强。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加上近年来我县没有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不大,造成的`损失也不多,对农业灾害心存侥幸心理而不愿投保。三是农户收入普遍不高。虽然我县从财政拿出资金...
05-08
宣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威市地处滇黔结合部,最高海拔2868米,最低海拔920米,南北地理跨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3℃,年均降水986毫米,拥有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8万亩,森林覆盖率45.2%,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是云南省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生猪生产大县,粮播面积、粮食总产量、肥猪出栏、肉类总产量均位居云南省首位,是云南省唯一年产粮食上10亿斤的县级市,是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主线,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强化园区和农业产业建设,培育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总结推广“园区+产业+合作社”互动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宣威农业发展现状
2013年落实粮播面积283.3万亩,比上年增6750亩,增0.24%;粮食总产量8.81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4亿公斤,增19.54%,粮食总量、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332个,万头以上11个,全市出栏肥猪370万头、肉牛9万头、肉羊24.3万只、肉禽410万羽,肉类总产45.4万吨,畜牧业产值45.2亿元、收入25.3亿元。特色经作66.6万亩,其中:蔬菜37.6万亩、中药材4万亩、花卉2.5万亩、水果9.4万亩、蚕桑4.2万亩、魔芋5.5万亩,产值14.4亿元,比上年增5%。全市拥有农机具11573 台,农机总动力达46.8万千瓦特,落实购机补贴1100万元,新增农机动力2.5万千瓦,完成机耕、机耙面积72万亩,农机检审率达96%。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4万人,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40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就业收入33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产业总收入86.9亿元,增15.6%,其中:农业收入40.76亿元,增长19.6%;牧业45.2亿元,增11.96%,渔业收入0.94亿元,增14.57%。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19.1%。
1.1强化组织保障,严格绩效考核。宣威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粮食产业发展意见,明确粮食发展方向,强化措施落实,从组织领导、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技术推广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实行粮食生产领导挂片包保责任制,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市级领导包(乡、街道),机关干部包村,农科技术人员包片,严格绩效考核,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确保面积、资金、技术、农资、节令落实到田间地块、到农户。
1.2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强化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2013年,争取农业生产扶持资金防灾减灾、灾害保险、种薯补助等资金1495万元,加快了农业发展。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兑付种粮农民补贴资金2.38508亿元,比上年增0.985亿元,同比增70%,惠及31.8万户133万农民,户均获补741元,农民人均获补179元,同比人均增加74元,极大地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1.3加强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树立上项目就是求发展的理念,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加强沟通...
农业调研报告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