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初级统计基础知识考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初级统计基础知识考点栏目,提供与初级统计基础知识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时间数列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时间数列”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栏目!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时间数列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将同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11.roi,序排列而成的数列称为时间数列。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1.现象所属的时间;

  2.反映该现象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

  (二)时间数列的作用

  1.时间数列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

  2.通过时间数列资料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

  3.通过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可以探索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通过时间数列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是统计预测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5.把不同的时间数列进行对比,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时间数列的种类

  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派生数列。

  1.将同一总量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

  2.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将同一平均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四)时间数列的特征

  时间数列一般表现出四种特征: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五)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1.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

  2.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3.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

  4.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二、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在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叫做发展水平或时间数列水平,它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它既可以用总量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来表示。

  (二)平均发展水平

  1.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作用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它亦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2.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根据总量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计算公式有4种: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简单序时平均法、加权序时平均法。

  (2)根据相时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先计算构成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分子与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将这两个...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指标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指标”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栏目!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指标

     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一、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统计指标包含六个要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时问限制、空间限制和具体指标数值。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与作用

  1.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二是量的综合性。

  2.统计指标的作用

  一是从认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二是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四类.

  统计指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四)统计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指标体系。

    二、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2.总量指标的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2.价值单位

  3.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三、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加以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

  相对指标的两种计量形式:复名数和无名数。

  1.百分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通常用“%”表示。

  2.千分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它适用于比数比基数小得很多的情况,通常以“‰”表示。

  3.系数或倍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系数常用于对比的比数与基数差别不大的情况;倍数则用于比数与基数差别很大的情况。

  4.成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l0而计算出的相对数。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1.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调查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调查”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栏目!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统计调查

  概念及作用: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要求:准确、及时。

    一、分类

  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性: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二、调查方案

  1、内容

  第一、调查目的;

  第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第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第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2、第二条做为重点:调查单位是调查总体中的个体,既每个被调查者;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

    三、统计调查方式

  1、一句话: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有限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2、主要调查方式:定期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如: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人口普查逢“0”,农业普查逢“6”。经济普查每5年普查一次,逢“3”、“8”。

  抽样调查

  1、 概念

  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2、特点

  第一、随机原则

  第二、根据样本推断总体

    四、统计资料搜集方法

  1、初级资料与次级资料

  未做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称初级资料;人为为其自己的研究目的调查、整理过的资料,称次级资料或文案资料。

  2、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⑴直接观察法

  ⑵报告法

  ⑶面谈访问法

  ⑷邮寄访问法

  ⑸电话访问法

  ⑹互联网访问法

    五、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1、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登记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有关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代表性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

  2、控制的途径

  (1)控制登记性误差

  (2)控制代表性误差

  小结: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代表性误差是无法消除,只能尽可能缩小。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总论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总论”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栏目!

  2018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知识点:总论

  第一章:总论

  本章知识点:

  1、统计的涵义

  2、统计中三组基本概念

  3、统计的任务及统计过程

  一、统计的涵义

  统 计: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现实中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

  ①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的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活动的目的就是取得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取得必须依靠统计工作来进行。

  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学一方面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另一方面又指导统计工作的实践。

  ③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先实践,再形成理论。

  二、统计中常用的三组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总体是将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也叫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的总称。

  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根据研究事物和对象的不同,有时总体单位也可以构成总体。

  举例: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如果要研究全国人口年龄、性别等情况,那么全国所有的人口就成了我们要研究的总体了,那么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就是总体单位。如果我们研究的范围缩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话,那么此时又变成了总体,而不是总体单位了。

  再如我们想知道岳阳 2011 年 8 月止,全市产值过 2000 万元的1331 家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那么全市 1331 家产值过 2000 万的企业就是我们需要统计的总体,每一个企业就是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当要研究某一个企业内部问题,如企业职工工资待遇等情况,那么这个企业的所有职工成了统计总体,每个职工则为总体单位。

  结论: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的对象改变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指标与标志

  · 指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 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 两者区别与联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标志的指标。

  联系: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出来的。

  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

  (三)变异与变量

  变异: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

  变量: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