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历史学复习栏目,提供与历史学复习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国历史多以时间为线索贯穿全书,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了解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再去分析各朝代之间的联系及因果。历史学具有文科类的特性,全靠死记硬背很难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抓住时间规律,点面结合才是硬道理。
点面结合,以面为主
历史学第一遍复习,即为通读全书,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了解,这一阶段在于通读,不在于重点还是考点,复习的过程中辅以回忆,这样做有利于建立对历史朝代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等到读完全书,一个大概的历史框架就会在心中形成。第二遍复习即为
理解和记忆结合
复习时坚持理解和记忆相结合,通过回忆来记忆,回忆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整个朝代,包括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和对外关系。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同时,变死记硬背为理解记忆,加深记忆。
相互对比分析
充分掌握教材后,开始对复习效果进行整理,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将复习重点放在各个朝代的特色上而不是全部,过于贪心的话反而物极必反。
保证复习时间
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候来复习,保持连续性,反复性,历史学这类文科类学科看似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实际是需要理解记忆掌握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集中时间进行冲刺不可取,最好是每天都坚持复习,找出其中的联系,有利于记忆。
...
快九月份了,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你们复习的怎么样了,出国留学网教大家一些复习方法,让大家的复习之事半功倍,祝大家考试成功!
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分为两部分,近代史和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中国的现代史。史纲介绍了近现代约170年的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事件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评价。
关于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我们主要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按照时间顺序,把相关史实串联起来,细致掌握考点,这样就可以轻松应对考题。大家只有自己对各个历史事件的原因、经验、教训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会横向比较总结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异同。比如说,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领导阶级(分别是农民阶级、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同的地方是各个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不同的缺陷。比如,农民
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狭隘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它的软弱性等。这样每一个点保证全面清晰,掌握扎实、也便于后期自己快速定位,170年的历史基本上归纳为这样的知识点。
另外大家要注重掌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其中起到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注意中长期阶段历史的党和人民作用的总结。
比如对于事件我们要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主体作用和党的领导核心、模范带头作用等。比如早期反侵略、中间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大处理解地位和历史趋势、小处记忆掌握具体意义和地位作用。
史纲其实很简单,基本上就是我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历史课本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大家多看,多记,就会顺利过关。
考研网推荐链接: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建议大家复习时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同学们复习中国古代史,多以时间为线索,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但由于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1.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2.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历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3.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4.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参加2014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也早已进入了备考的状态,做着全面的复习工作。在备考中期,很多同学都会处于一个迷茫期,或者仍有一些同学处于一个不知道该如何复习的阶段,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复习、不知道该如何看书?根据我们多年的辅导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备考2014年历史学的同学做出科学指导: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三门。
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
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
历史学基础(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为笔试。
二、历史学基础参考书
历史学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考试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历史学考研推荐参考教材,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如何选择一套权威的历史学基础参考教材成为备考的第一步。
万学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并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
1、必备参考书:
中国史:
书名作者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施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
书名作者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为历史学基础必备的参考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看看以下这些书籍:
2、选读参考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些教材和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历史学基础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历史学复习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