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周国平栏目,提供与周国平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 ——周国平
人,作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物种,享受着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各种功能,但也经常伴随着各种苦痛。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有思想,有情感,但也经常为情所累。当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痛苦。这或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令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它仅仅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周国平记录了女儿妞妞从诞生到夭折的这562天里发生的一切,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一位父亲对心爱的女儿的回忆。
孩子的诞生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再也没有什么比拥有自己的孩子来的更加令人激动和欣喜了。
一个新的生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开始呼吸,开始成长,开始探索这个神秘的世界,就像作者说的,妞妞的出生就好像一个新大陆的诞生。
书的前半部分处处洋溢着幸福和欢乐,这是作者人生当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在妞妞出生不久后就被诊断患有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而妞妞这个天使来到尘世十八个月后就要匆匆离去。
这无疑对于作者一家是天大的打击,是祸从天降,仿佛是末日的来临。然而,父亲和母亲没有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仍然对妞妞充满着希望,尽管疾病可能带走妞妞的生命,但是他们也要让妞妞在不确定的人生里享受到生命的精彩。
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妞妞这么一个弱小的生命,也许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因为她太小了,她和健康的孩子一样始终兴致勃勃地“呀呀”学语、学步,不曾计较生命一寸寸的逝去,而是以童心拥抱每一寸获得,一路播洒欢笑。
周国平如此深爱着他的女儿,可是当妞妞被癌症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他能做的只是抱着她,看着她,听她说:“妞妞,不疼。”然后自己默默流泪,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最悲伤的事了。他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做。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世界上是存在绝望这种东西的!一条生命毫无选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又要毫无选择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喜一悲,如此的仓促。
作为她的父母,十八个月里,目睹一个生命从诞生到萎谢,那是一份怎样的痛彻心扉。在妞妞即将离开世界的那些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声唤着““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
如果说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宿命,只是妞妞太小,太可怜,她还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她还来不及看清这个世界的美丽,她生命的序曲同时也意味着终结。
妞妞夭折后,周先生夫妇选择了分手,但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妞妞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至痛,永远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可爱的妞妞,如春天一样来临,又如秋天一样凋谢。在短短的562天里,她顽强地和病魔抗争,虽然最终还是舍不得地离开了,但她那份坚强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起妞妞,我觉得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每天都在抱怨着生活的烦恼和压力,每天都活在一种抱怨和压抑的态度里,难道我们不会感觉到一点羞耻心吗?
...
教育目前最重要的要返璞归真,真正回到原点,真正地把握教育的本意。出国留学网带来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让教育回到原点,欢迎阅读。
让教育回到原点
——读周国平《论教育》
教育何为?哲学家周国平在其《论教育》一书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灵魂的人。从这一目标出发,周国平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从一个哲学家的视角为当今的中国教育把脉,直陈当今中国教育的痼疾,并为之开出了拯救的药方。
周国平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敬畏生命。如其书中所言,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的道理,他才会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命。而当今中国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几句安全常识教育之外,在我们的人文学科中,大多在向学生鼓吹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以身殉道以身殉国的献身精神,过分强调个人的牺牲精神而弱化对个体生命珍惜的教育,这种生命意识缺失的教育,即使培养出的学生身体再健康再强壮再英勇,在奥运会和各种国际竞技比赛中拿的金牌再多,但因为不知道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其实都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为什么在如今校园里各种暴力事件、自杀与他杀事件屡有发生,其实都是生命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
其次,真正的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周国平先生认为,智力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智力品质的培育。一个真正健全人的智力品质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二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三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能力的培育,四是对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的培育。但当今的中国教育将智育演变成了纯粹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应试技能技巧教育,抛弃了对学生智力品质的培育,学生从教育中获得的只是知识技能,而不是人生的智慧。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基础非常扎实,能够在各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得大奖,但是却很难培养出强烈创新精神和博大人文情怀的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和大发明家。
第三,真正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灵魂的教育。周国平先生认为,灵魂的教育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应该是灵魂丰富的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美育;另一个方面应该是灵魂高贵的教育,即我们所说的德育。美育原本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艺术的欣赏、对情感的经历和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最终达到丰富灵魂之目标。但当今的中国教育,把美育演变成了让学生学一点吹啦弹唱或者是书法绘画的技能训练,目的是为了考级。从根本上使学生丧失对美的欣赏和体验的能力,导致学生精神贫乏,审美趣味低俗,人文精神丧失。而同样道德教育原本是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上教育培养学生,人之为人,时时处处都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亵渎人性的事情。但当今的德育恰恰成了学校教育学生维护社会秩序,强调个人要服从于集体、个人要服从于组织,个人要服务于国家,做一个顺从的好公民。正是这种简单而片面的美育和德育,导致如今教育所培养出的许多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人性,什么是人类应有的美德,一些人身上人性的美好几乎完全泯灭,只剩下了一个人作为生物的兽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无所信仰,无所敬畏,无所不为。
在当今这个教育问题让人莫不扼腕叹息的时候,敢问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周国平先生从...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等。今天出国留学网小编带来《周国平最欣赏的教育理念》,欢迎阅读。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作家。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二、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
07-27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周国平散文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读后感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者的距离一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内容饱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和人生寓言,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含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心弦,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生活之人,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或大的精神境界。
国平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在本书中,他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周国平的书大多充满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守望的距离》一书也不例外。他在书中谈生活、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也应该在现实世界中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周国平喜欢对死亡进行探讨,死亡与人生意义在某种方面紧密相连。人固有一死,因此在对待名利方面,他进行了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
周国平的这本书充满睿智和哲理的隽永内涵,充满魅力的格言和诗语,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不禁思考自我的境遇,思考我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灵魂。 学会用审美的目光看问题。审美并不仅仅止于欣赏自然或艺术,而是以一种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的人生态度。相信只要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读周国平的书,让我的思维更加清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学会了放松对待生活……
国平将这本集子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表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以守望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着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实、是不浮躁、是宁静、是信心十足。
我要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与幸福。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
依我看,“现代”与“女性美”是互相矛盾的概念。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周国平:女性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我不知道什么是现代女性美,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女性美在于女性身上那些比较永恒的素质,与时代不相干。她的服饰不断更新,但衣裳下裹着的始终是作为情人、妻子和母亲的同一个女人。
女人比男人更接近自然之道,这正是女人的可贵之处。男人有一千个野心,自以为负有高于自然的许多复杂使命。女人只有一个野心,骨子里总是把爱和生儿育女视为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一个女人,只要她遵循自己的天性,那么,不论她在痴情地恋爱,在愉快地操持家务,还是在全神贯注地哺育婴儿,都无往而不美。
我的意思不是要女人回到家庭里。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我都赞成。女子才华出众,成就非凡,我更欣赏。但是,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现在人们很强调女人的独立性。所谓现代女性,其主要特征大约就是独立性强,以区别于传统女性的依附于丈夫。过去女人完全依赖男人,原因在社会。去掉了社会原因,是否就一点不依赖了呢?大自然的安排是要男人和女人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由男人的眼光看,一个太依赖的女人是可怜的,一个太独立的女人却是可怕的,和她们在一起生活都累。最好是既独立,又依赖,人格上独立,情感上依赖,这样的女人才是可爱的,和她一起生活既轻松又富有情趣。
其实女人自己何尝不想对男人有所依賴。当今社会最富独立性的女人或许有两种,一是在事业上独立创业的女强人,一是在爱情上独立不羁的女独身者。如果和她们深谈,你就会发现,她们多半感到很累,前者会遗憾自己没有充分享受闲适的家庭乐趣,后者始终在期待一个可以委托终身的男人。
让我明白地说一句吧——依我看,“现代”与“女性美”是互相矛盾的概念。现代社会太重实利,竞争太激烈,这对于作为感情动物的女性当然不是有利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正的女性即展现着纯真的爱和母性本能的女人日益减少,又有什么奇怪呢?不过,同时我又相信爱和母性是女人最深邃的本能,环境只能压抑它,却不能把它磨灭。受此本能的指引,女人对于人生当有更加正确的理解。男人为了寻找幸福而四面出征,争名夺利,到头来还不是回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女人和孩子身边,才找到人生最醇美的幸福?所以,为了生存和虚荣,女人们不妨鼓励你们的男人去竞争,但请你们记住我这一句话:好女人能刺激起男人的野心,最好的女人还能抚平男人的野心。
推荐阅读:
抽象地谈论,似乎人人都反对应试教育,然而,一旦某个有眼光的校长或教师在体制范围内做一点改革,阻力往往来自家长。不少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应试竞争中落后,在他们看来,学校在应试上越下力气,孩子就越占便宜,而减轻功课负担则意味着孩子吃亏了。
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以弥补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缺失。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本文来源:公众号“周国平”(ID:zhouguoping6666)。
........................................
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最近朋友告诉我,无锡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购我的《论教育》上下册一千多套,赠送给学生的家长。这个消息令我感动。
女儿是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中时,那所学校的校长实施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精简课时,每天减少一节课,给学生留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对此十分赞赏。但是,这项改革仅实施两周就取消了,校长无奈地告诉我,原因是家长纷纷抗议,他招架不住了。
抽象地谈论,似乎人人都反对应试教育,然而,一旦某个有眼光的校长或教师在体制范围内做一点改革,阻力往往来自家长。不少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应试竞争中落后,在他们看来,学校在应试上越下力气,孩子就越占便宜,而减轻功课负担则意味着孩子吃亏了。这使我认识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应试教育对孩子身心的损害有目共睹。一边是应试教育,一边是孩子,我的呼吁是:家长,你一定要站对队,站在孩子一边,保护孩子尽量少受应试教育的损害。好的校长和教师是站在孩子一边的,你的孩子有幸遇到了他们,你仍坚决要站在他们和孩子的对立面,我对于这样的家长真是无话可说了。
二、父母怎样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做父母的当然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但只能负起作为凡人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坚毅的性格,使他具备依靠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都能以适当的态度面对。至于孩子将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可能遭遇什么,做父母的既然无法把握,就只好不去管它,因为那是上帝的权能。
一个孩子如果他现在的状态对头,就没有必要为他的将来瞎操心了。如果不对头,操心也没用。而且,往往正是由于为他的将来操心得太多、太细、太具体,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对头了。
三、糊涂的雄心
现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个雄心,要亲手安排好孩子的整个未来,从入学、升学到工作、出国,从买房、买车到结婚、生子,皆未雨绸缪,为之预筹资金,乃至亲自上阵拼搏,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
我想提醒你们的是:孩子的未来岂是你们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
对于前一半,你们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对于后一半,你们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
周国平(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想从一个新闻说起,关于PSAI测试,这个测试是面对中学生的开发项目。在2012年时,这样的测试方式有65个国家城市和学生参加,有50万个15岁中学生参加,那次测试里面上海三个单项第一,两个总分第一,英国是第26名。上海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比英国中学生数学能力早三年,提前三年。这个结果让英国教育部大受刺激,之后和上海天津协议,一方面派他们的中小学教师到上海取经,一方面引进上海的中小学教师到英国教学。直到今年7月做决定,在英格兰1/2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推广上海经验。
这样的事件引起很大的热议,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这证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越性,这个测试里面中国基础教育的强势是事实不可否认,剥离出来看是优点,可如果全面衡量教学质量,优点本身是不是隐含着某些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我们在基础教育上有骄人成绩付出什么代价?中国的孩子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
可以说,中国孩子是世界上最辛苦的,韩国也差不多。从小学开始就为功课在忙。每天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8点到学校,一般下午3点30放学,大部分有课外课,5点才离开学校,好不容易盼来周末,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每天还有很多的作业。名义上说不留作业,我家里有小学生,知道天天做作业一到两个小时。中国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时间玩、睡眠严重不足、近视率很高,中学负担更重,一直高考结束才可以喘口气。一个中国的孩子从6岁到18岁童年和少年最好的年华都为了应试教育打工,为了基础教育考试成绩献出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到底值得吗?
中国小学生的书包很是一景,中英交流,英国到了中国以后看到书包问,这是什么?英国没有书包没有课本,中国小学生里面放的是各门功课的书本、作业本、教辅等东西,这是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要对付的功课。这是什么?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缩影,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基础教育。
有理由问,为了基础教育考试好成绩,牺牲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是不是值得?用人性的尺度来衡量,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是不是比考试成绩更加重要的价值?我觉得英国引进了上海模式,也面临了这个问题。BBC拍了有关的纪录片,题目是《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这种模式可以接受吗?采访的英国学者说,实际上上海教学模式和中国家长价值观分不开的。英国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让孩子们付出身心健康代价的基础教育本身是不是真的好。实际上已经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在基础教育里面考试的成绩是非常强势的,但是到了大学、到了研究机构,学术研究领域绝对是弱势的。
拿数学来说,中国学生很会考数学,考很好。但是,今年QS世界大学排名数学排名第一是英国剑桥,第二是牛津,中国排名最前的是北京大学,排在第30名。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的能力和到了大学研究机构研究的能力为什么会脱节?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周国平散文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其主要表现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二、情感生活的缩减。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三、文化生活的粗鄙。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不过,其中又有区别。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或者--审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预言某种末日审判。张承志是当今最典型的代表。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相当一批人文学者正在为此竭精殚虑,摇唇鼓舌。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另一类人是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精神平庸化过程同样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类人那样有切肤之痛,如坐针毡,为之寝食不安。由于他们更多地生活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脱于他们所反感的那种外部变化了。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和蔑视。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真正迷于艺术的艺术家,真正迷于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在这样的人看来,末世论或乱世论似乎都有些危言耸听,这个世道和别的世道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是一个俗世罢了。时代变迁,俗的表现形式相异,或官或商,无精神性则为一。所以,他们始终与俗世保持距离,而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此意义上,他们的立场可归结为自救。
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的,毕竟可能有一些个人性和社会性皆很强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场会发生重叠。我无意在这两种立场之间评优劣,以我之见,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我们之缺乏有感召力的传道士和启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头于自己园地的耕耘者。不过,就目前而言,说句老实话,我实在听厌了各种名目的文化讨论,从这些热闹中只听出了一种浮躁和空洞。无论是标榜为"新国学"的复...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在我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而幸福则主要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心灵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灵的感受力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我相信,在义和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和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于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许多章节读来饶有趣味,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一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做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煤气室和焚一尸一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一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一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教)。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一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一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一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
周国平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