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地理常识栏目,提供与地理常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行测常识题在行测当中属于必考题型,而想提高行测常识的分数,每日的积累必不可少,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地理常识备考:典型地貌特征及其分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地理常识备考:典型地貌特征及其分布
常识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地理知识出现频率也是比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会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征经常以图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文主要对几个典型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
一、地貌的成因
地貌的成因主要由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一)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将地表岩石圈变得凹凸不平。
(二)外力作用:
1、风力作用
风力作用分为两种:风力侵蚀作用,通过风力的侵蚀,将一些大的石块、土块侵蚀成不同的形状,就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如风蚀蘑菇、戈壁等;风力堆积作用,通过风力搬运一些碎石砂砾然后堆积在一些地区就形成了风力堆积地貌,比如沙丘等。
2、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分为两种:流水侵蚀作用,由于地转偏向力和重力等作用,使得河流水、雨水、海水等将流经地区的岩石、土壤侵蚀搬运后形成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如黄土高原等;流水堆积作用,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流速减缓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
二、主要的地貌特征特点及其分布
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分类也比较多,现就几种典型地貌进行分析:
1.雅丹地貌
成因:典型的风蚀地貌,有风力侵蚀和雨水冲刷共同形成。
特点:地面凹凸不平,有风蚀沟壑和堆积土墩,特征以西北戈壁、黄土高原为主。
主要分布地区: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宁夏等地。
2.丹霞地貌
成因:由堆积作用形成,包含矿物质的岩石呈红色、橙色、黄色等分层叠加,经过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显露于地表。
特点:颜色以红、橙、黄等色为主,一层一层像霞光一般,故名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西南地区、四川地区、甘肃等地。
3.喀斯特地貌
成因:由于特殊地质石灰岩构成,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喀斯特地貌。
特点:化学反应后会形成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特殊的地表或地下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云贵高原等地。
4.河流地貌
成因:由于河流中水的堆积和侵蚀作用形成。
特点:不同地区河流的地貌特征均有区别。
主要分布地区:从河流的上游源头开始受到溯源侵蚀的作用,会形成大峡谷;河流的出山口由于流速减缓会在山口形成冲积扇平原;河流的中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流速缓慢且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会经常改道,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出海口水流速度会迅速下降,泥沙大量沉积,最终形成河口三角洲。
推荐阅读: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地理常识备考:洋流分布及影响”,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地理常识备考:洋流分布及影响
常识是行测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地理知识出现频率也是比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会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从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和洋流的性质及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
1.风海流:
成因:风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于信风和盛行风常年吹动海水形成。
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东西方向的洋流都是风海流,包括南北赤道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补偿流:
成因:补偿流主要是由于某地的海水流走后,海平面低于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海水流过来补充形成的洋流.
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上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成因多数和补偿作用有关.比如秘鲁寒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3.密度流:
成因:由于两个较为封闭的海域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的。
分布规律:一般发生在海峡处,表层海水从密度小的一侧流向密度大的一侧.如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二、洋流的性质及影响
洋流的性质主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由低纬度高温海域流向高纬度低温海域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洋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有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常有雾。比如秘鲁、澳大利亚西岸等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沙漠气候就是由于沿岸寒流的影响。
2.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流经地区会形成渔场。比如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都是由于洋流作用形成的。
3.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1)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速。
(2) 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三、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的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海水自身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会扩大污染范围。
推荐阅读: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公务员行测地理常识:中国的四大高原”,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公务员行测地理常识:中国的四大高原
在行测常识判断考试当中,地理常识非常多见,关于中国山川地理的知识点也屡见不鲜,小编就中国的四大高原内容做一详细总结介绍。
一、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地区,最早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其特点主要包括:多雪山冰川,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十分充足,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铅、锌、水晶等。
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目前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二、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包括内蒙古大部分和甘、宁、冀的一部分,在大兴安岭、祁连山之间,属于风蚀地貌。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
其特点包括:地势起伏和缓、山脉少;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三、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属于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800~3000米,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其特点包括:地表覆盖深厚的黄土,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不仅如此,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有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四、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
其特点包括:地势崎岖不平,海拔1000~2000米;多峡谷,多小型山间盆地;石灰岩分布广,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一起来看看吧!请大家多多记忆下面知识点,有备无患!
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 分布规律 | 典型地区 | 气候特点 |
热带 | 在赤道附近 | 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 终年高温多雨 |
热带雨林景观 | 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 | 非洲的热带草原 | 终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
热带季雨林景观 | 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 |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 终年炎热干燥 |
热带草原景观 |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 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 |
亚热带 | 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 我国南方地区(广州、武汉) |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国情地理常识,四大佛教名山有哪些?五岳都是指哪些山?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国情地理常识
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有一项必考内容,那就是国情常识。国情整体来说考试面涉及到的还是比较广的,但是常规的高频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两大方面,一是国情地理,二是国情人文常识,这里来梳理国情地理高频考点部分,希望对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一、中国主要旅游资源介绍
1、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这四大佛教名山不光要记住山名,还要记住各自对应的菩萨,这里提供一个识记的小方法: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正所谓“文武全才”,需要谐音识记;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一恶一贤,谐音识记;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教的幽冥教主,掌管十八层地狱,而四大佛教名山中九的两倍就是十八,引深识记;普陀山的观音,一般来说观音就是普度众生的,同样会意理解。
同时,需要给各位考生提醒另外的一个时政新闻考点,第五大佛教名山——贵州梵净山,据说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它在2018年7月2日被世界遗产大会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同时识记五大佛教名山。
2、五岳:山东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湖南南岳——衡山,山西北岳——恒山,河南中岳——嵩山。
在行测常识的考察中各种考察方式都会有,比如山名地名的对应,比如各山特点的描述等等,故而这里再介绍一下各山的特点:泰山,五岳之尊,据记载,从秦到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且泰山是自然文化双遗产,其主要特点是泰山如坐,谓之雄;华山,拥有五岳最高峰——南峰,华山壁立千仞,华山如立谓之险;衡山,因地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像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轻重,故名衡山,衡山如飞,谓之秀;恒山,天下第二山,有集佛、道、儒于一身的悬空寺,恒山如行谓之奇;嵩山,横卧中原腹地,三皇五帝衍生与此,作为天地之中的理念被全世界认同,嵩山如卧,谓之峻。
二、模拟练习
1.四大佛教名山中,位于山西省的是()
A.五台山 B.九华山 C.武当山 D.峨眉山
【答案】A。解析: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武当山在湖北,属于道教。故本题答案为A
2. 下列关于五岳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东岳泰山,号称五岳之尊,特点是“雄”
B.西岳华山,在陕西省,主要特点是险
C.南岳恒山,由我国唯一集儒、道、佛于一体的悬空寺
D.中岳嵩山,在我国河南省,号称天地之中
【答案】C。解析:恒山,天下第二山,有集佛、道、儒于一身的悬空寺,恒山如行谓之奇,但是恒山是在山西省,故而是北岳恒山,故本题答案是C。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出国留学网精心整理《2018年公考复习资料:100条世界地理常识》,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2018年公考复习资料:100条世界地理常识
公务员考试网精心推荐: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地理常识积累”,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地理常识积累
常识判断涉及的学科知识非常多,常见的有文学、历史、地理、化学、法律等。其中地理常识中自然地理部分是大家普遍觉得比较难的一种。古人云: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那么现在就跟着出国留学网来积累一些自然地理的小知识吧。
一、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偏右,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且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所以地球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地球绕太阳椭圆轨道运行, 在近端与远端时,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 造成昼夜长短现象。
2、黄赤交角。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黄赤交角)导致地球在转动的时候是斜着转动的产生四季更替的现象。
3、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三、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于二十四节气,大家只要熟记这个顺口溜即可。
四、地质作用及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有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外力作用有泥石流、滑坡、风化、侵蚀等。
2、地表形态: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高频考点(3)”,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拿下公务员!
最新消息>>>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12月10日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10月30日至11月8日)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高频考点(3)
1.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当板块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就有可能形成山脉。以下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无关的是( )
A.安第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
D.内华达山
2.在南极洲,尽管气候异常寒冷,但在南极维多利亚地大煤田的煤炭储存量非常大,而且煤的质地特别好。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最初南极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量植物生长,后来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产生大量高质量的煤
B.最初南极大陆上有大量适合于严寒地带生长的植物,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使大量植物被深埋在地下,形成高质量的煤
C.最初南极洲与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洲等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大陆分裂并漂移,大量煤也随之漂移过去
D.南极大陆上所特有的矿物质,经过长期严寒的气候,逐渐演化成优质煤
3.为了保护水资源,提倡洗衣物时使用无磷洗衣粉,原因是大量含磷污水进入河湖后,致使( )。
A.大量鱼类中毒死亡
B.水体富营养化,缺氧导致水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变臭
C.磷化物和某些有机物产生化学反应,使水体变臭,生物死亡
D.磷化物抑制藻类生长,使鱼类缺乏饵料死亡
4.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逐年上升导致什么现象?( )
A.雨岛效应
B.热岛效应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
5.小兰在l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下面是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出国留学网为你带来[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高频考点(2)],小编对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中的“地理常识”常识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频道查看相关资讯。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高频考点(2)
1.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 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
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
2.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苔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赤道地区全年的降雨主要是(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4.北极地区的东风带分布特点是( )。
A.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B.位于极地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之间
C.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一致
5.北半球的信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
A.东北向 B.东南向 C.西南向 D.正南向
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受季风控制
8.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
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9.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
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
...
地理常识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