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大学生就业形势栏目,提供与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就业形势:核心问题是找好工作难,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大学生就业形势:核心问题是找好工作难
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已近尾声。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找工作难在哪里?哪些心态影响他们对行业、就业地的选择?记者近日在湖北、辽宁、重庆、安徽等全国多地展开调查。
探寻1: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调查:核心问题是“找好工作难”
由于今年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不少人对就业形势感到担忧。
“虽然很多人说找工作难,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八成的人拿到了至少一个单位的录用通知,很多人拿到好几份工作协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并非找工作难,而是找到心仪的工作难。”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丁雪峰说。
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43万人左右,该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约200万个,相当于平均1个毕业生可以有5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校园招聘中提供岗位数量都有所增加。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去年,学校层面接待校园招聘企业3800多家,今年已超过4000家。毕业生人数保持稳定,新增的就业企业与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安徽省合肥学院学工处副处长纪平说,今年来校招聘提供岗位数量约2万个,比去年增长5%左右,新增招聘岗位增幅超过毕业生数量增幅。
记者在广东、四川等地的多个招聘会现场看到,不少求职的毕业生都拿到好几个企业的录用通知,但还会再到招聘会上“骑驴找马”,看是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慢就业”成为近年来就业新特点。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教师田冠仁说:“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理想岗位,会先找个能自食其力的工作,同时继续抓紧寻找机会。而现在,在大学生中‘慢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麦可思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占比达7.5%,其中4%的群体在继续找工作,1.1%的群体在继续准备升学,2.4%的群体属于既不求职也不求学的“待定族”。
探寻2:经济增速放缓为何就业仍保持稳定?
调查:新兴产业替代制造业成“稳压器”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何仍能保持整体稳定?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机器换人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员工需求减少。但信息技术、文体娱乐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起到就业“稳压器”的重要作用。
纪平说,近两年来,进校招聘的软件开发、通信工程、教育培训类企业与岗位数量明显增多。
2016年,北京、广东、河南、湖北、山东等9个省份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340万人,占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近一半。记者梳理上述省份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此前,大学生就业去向最多的制造业,近年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吸纳大学生人数占比大幅上升。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找工作难 是找好工作难,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找工作难 是找好工作难
“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还是比较好的。但当你面对大学生跟他们说就业形势很好,很多学生可能并不认同,一些人的就业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愿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原校长黄德宽告诉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6年工作时提及,“就业增长超出预期。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
从数据来看,大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但社会上仍然弥漫着就业难的气息。
在黄德宽看来,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呈现分层次的特点。“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学生就业没有问题,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选择机会,一些社会需求量稳定的专业,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其实不是找工作难,是找好工作难。” 经历了一个学期找工作的奔波后,武汉大学大四学生申敏忍不住感慨。在她看来,大学本科毕业基本都能找到工作,但要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都满意就很难了。“体制内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资高的企业又不稳定。”
据黄德宽观察,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是一些办学质量相对低的高职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对低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前几年一些热门专业集中上马和扩招,当时很多人主张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办什么专业,比如金融、法律、经济、英语等,这样肯定会导致人才过剩。”黄德宽认为,“办学不能简单追求热门,今天的热门专业如果‘一哄而上’,未来就会变成冷门。”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生李良对此深有感触:“本来以为法律专业就业面挺广的,临毕业了才发现其实不好找工作。”李良说,本专业做律师的一个班里只有一两个人,更多同学选择考研、考公务员。
“高校不能简单地通过看专业的热和冷来决定是否办学。国家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根据整体的国家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来考量,有些冷门学科只要科学控制规模,就业率就会很高。” 黄德宽说。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地方普通高校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已呼吁多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高校如今分为应用型和科研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提高应用型院校的办学质量,加强这些专业的实用性,让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葛剑雄认为:“不应该主张让所有人都去考大学,但应让每个阶层的年轻人都有出路。”
经历了一年的奔波找工作后,广东工业大学大四学生江枫总结,就业时最需要的是放平心态。“现实和理想总有落差,找工作时把在哪儿定居、是否买房子等问题同时压上,想法多了选择自然困难,就找不到工作了。”
全国政协委员王次炤也...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2015年749万的数字则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和变幻的经济形势,更为诸多行业带来变革。就业格局之变,此刻也正在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改变现状。
离实务一线更近些
“多实践一定是新闻人在大学期间必备的经历,这是学校的课程教不了你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赵思琪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实习过程中,她的就业意向从传统媒体逐渐转向互联网。
曾在北京一家传统媒体实习的赵思琪,从去年暑假开始进入新媒体,一边担任着某微信公众号的执行主编,她一边在一家门户网站的观察栏目撰写新闻评论。“更快”“反馈”成为她工作中的新关键词。“只有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平台实习,才能了解这个行业的动向,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赵思琪说。
“相比经济学,互联网才是我的‘真爱’。”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专业的薛从表示。
大二时薛从准备考托福、上GMAT补习班,打算走和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类似的道路——出国深造,最后进入银行、会计事务所、证券投行等传统经济行业。然而在学校的一次创新创业活动中,他接触到编程,这促使他毕业后选择去一家上市公司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产品经理。
对于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杨龙来说,设计院的实习更加坚定了他离开“传统模式”、去事务所工作的想法。“在传统设计院的工作模式一般就是上级分配任务给下属,图纸改了又改。”这种模式让他感觉“受条条框框束缚多,虽然稳定,却无法做自己想要的设计”。
对自我的实现和个性的追逐,使新一代大学生走出传统模式的束缚,去寻找更新、更自由的道路,这与“互联网精神”不谋而合。
对想做建筑设计师的杨龙来说,能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作品、能让自己的创意大胆发挥并得以实现,是他对互联网化的建筑业未来最大的期待。
据了解,近两年北京市教委积极推动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例如促进精华学校与丰台区合作,为丰台九所高中、三所初中千名学生提供了一万小时的培优培训,为四所学校提供英语教学、考试研究。
2014 年,北京市启动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教学改革项目,为期3年。从2015年起,此项工作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13家民办教育机构入围,按协议进入学校提供服务。目前,东城、西城、朝阳等10个区76所中小学与11家民办教育机构实现有效对接,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0余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选派教师进入公办中小学,开展学科教学、专题辅导、社团活动、课程开发、综合管理等工作,累计超过2万课时,有效弥补了中小学优秀师资缺乏和部分学校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
多掌握复合型技能
“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并没有什么优势,但互联网金融产品必定和经济专业有联系,这也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薛从告诉记者。
薛从感受到,互联网金融需要将经济学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相结合。“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讲...
08-15
【小编说说】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好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在伪劣的环境下应该怎么去占据优势先机呢,出国留学网特约高考专家杨教授为你解答大学生毕业应该怎么去应该形势压力。
【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进行规划的一个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个时常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是:我要进入怎样的用人单位?但却很少有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用人单位为什么要聘用我?我怎样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要找到工作,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何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它不是教育机构,旨在让你进去进修然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机构,因为悲怜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会职责。它是什么?是劳动机构,是雇佣你进去“干活”的,因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合作方式。遗憾的是,不少大学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做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带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根据求职网上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的流失率竟高达50%,两年内更是达到了75%!
那么,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呢?
首先,大学生要清楚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应聘选择前,大学生要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招聘员工,希望通过招聘这些员工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的招聘条件,用人单位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是否吻合。千万不要抱着“随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换”的心态,那样受伤的是用人单位,浪费宝贵光阴的是你自己。
其次,大学生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阶段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需求,大学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体力行。如果你能为满足这些重点需求而作出相应成果的话,你就有机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重用。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创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员工多干少说,在迅速发展期需要员工边干边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员工思考了再干。
最后,大学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单位有更好的发展,那就需要对用人单位的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对用人单位的未来业务重点和岗位要求作出预测,并据此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
总之,大学生要认识到用人单位绝非成就自我的工具,而是提供有价值劳动的重要平台,要踏踏实实地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
【做好职业测评】
现在网上有很多的职业测评系统、职业测评软件、职业测评网站等工具,可以非常好地帮助应届毕业生检验自己的能力,分析毕业生适合的职业等,毕业生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样就给自己找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尺,也是增强了毕业生在求职时的大方向的把握度。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同学会习惯性地抱怨,学生太多,就业压力大,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逐年下降。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我们无...
08-08
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焦点,家长、学校、政府和社会舆论等各方面都对此予以广泛关注。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特约高考专家杨教授为您解答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以及应对方法。
就业形势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留意新闻,报纸,网络媒体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个招聘会的现场我们都会看到手里拿着简历的大学生把每一个招聘位里三层外三围得个水泄不通,由此可见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容乐观。我们不妨想想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成功了,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以为毕业以后就会很轻松的找到一份工作,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毕业就等于是失业”,也并无道理。仔细想想这让我们多么的尴尬。
然而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业心态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面对就业压力难题,有的大学生选择了逃避,但更多的大学生在竞争面前选择了积极地面对。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理念正在逐渐趋于理性,体现在对个人发展机会的看重,对待遇的期待值降低,对于自身综合能力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认识等方面。
大学生就业的期待月薪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而结合大学生的地域选择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和可接受值已经低于就业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12.5%的大学生可接受不足1000元的月薪,近六成本科生的可接受月薪是1000-2000元,24.3%的硕士可以接受1000-2000元的月薪。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零月薪,只要有工作就行。大学生对待遇的期待降低,说明大学生根据就业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体现出就业的理性一面。
在无法实现自己喜欢和理想的状况下,找个栖息之地,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再择业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主导性就业观念。大学生虽然还有一定埋怨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心理,但更多地愿意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和工作业绩,为自己赢得发展的空间。据新生代监测机构对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最高,其中以本科生体现的最明显。对于学历高的硕士、博士选择一步到位的比例则比较高。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严峻于一年,大学生们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难于制定出系统的职业规划,但在进入大学以后,应该逐渐形成一个大致的目标,开始逐渐制定最基本的目标。如果选择就业,则应该开始有计划地考虑自己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或者哪个职业的工作,逐渐摸索自己感兴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时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实习工作。在做职业规划前,大学生首先要明确一点:考上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是步入社会前最后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
应对方法
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是导致毕业后很难实现良好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做过职业规划并努力实践的仅占26.2%,做过但没当回事的比例最高。而国外高校职业规划的比例明显高于境内院校,即使是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优势的一本院校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做的也很不够。从高校到学生贯彻职业规划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会有非常直接的帮助。
...大学生就业形势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