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孙中山的四个老婆栏目,提供与孙中山的四个老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在孙中山先生公开的传记中,承认的夫人只有两位,一位是卢慕贞、一位是宋庆龄。其实孙中山还有一位未过门的妻子陈粹芬,此外还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老婆,欢迎阅读。更多孙中山老婆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在孙中山家的族谱《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关于孙中山的妻子有这样的文字描述:元配卢慕贞(1885年结婚,1915年离婚)享寿八十六岁,侧室陈粹芬(1891年开始与孙中山同居,1912年秋离开孙中山)享寿八十九岁,妣宋庆龄(1915年22岁的宋与49岁的孙中山结婚)享寿八十九岁。日本籍夫人在孙家家谱中没有作记载。
1、元配卢慕贞夫人
卢慕贞的父亲卢耀显承先祖业读书,后漂洋过海到檀香山谋生,与孙眉(孙文哥哥)同为檀香山华侨,卢耀显虽经商而致家境渐富,却很早因病而逝,家境又渐转衰,卢慕贞是卢耀显的长女,虽然她的家距离孙中山的家乡翠亨村只有几里,但在这以前卢、孙两家素无往来。那时,年轻人结合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卢慕贞与孙中山根本无缘相见。对于孙中山来说,他有志于从事反清革命,生活势必飘忽不定,所以起先并不愿结婚。再加上他少年时就到檀香山,深受西方婚姻自由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礼教一向深恶痛绝,他的想法与父母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而且卢慕贞身材矮小,自幼缠足,没受过什么教育,是一个相貌平平、性格内向的旧式女子。然而,由于孙中山一向敬重父母,同时他也根本没有把婚姻视为像反清革命那么重大,所以,他当时在婚姻问题上随波逐流,没有违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85年5月26日,卢慕贞在与年方20岁的孙中山定亲后,不久就结婚了。结婚三个月后,孙中山便于同年8月,离开家乡再赴香港中央书院复学。他埋首书海,只有在假期才回故乡团聚,对过门后才认识的夫人,开始时夫妻的感情并不深厚。但因其知书达礼,与言语不多的卢慕贞依旧能做到相敬如宾。
随着时光的流逝,孙渐为她孝顺、勤劳和贤惠的行为所感动。在婚后的数年中,尽管回乡并不多,但每次回家,卢慕贞总为他缝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袜,婆婆杨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卢慕贞之手。卢慕贞(1867-1952)与孙中山并非自由恋爱结婚,但也婚姻美满,生育下了子女孙科、孙延和孙琬三人。由于卢氏自幼缠足,个性内向,所以孙中山到各处筹募搞革命时,往往不能一同相随。在辛亥革命前后几个月,卢氏与二女都在槟城暂居。革命成功后,他们乘船回国,但卢氏无心当第一夫人。1915年,孙中山为娶宋庆龄,与卢慕贞协议离婚。卢氏晚年定居于澳门,1949年后,卢慕贞的名字就很少被人提及,她的照片长期未能悬挂于广东翠亨村故居,以致若干年后,许多人不知还有一位原配夫人,也搞不清独子孙科的生母是何许人。
2、孙中山的妾陈粹芬
陈粹芬(1873-1960),1873年生于香港,原名香菱,又名瑞芬,排行第四,故人称“陈四姑”。她是孙中山的革命战友,原籍福建厦门同安,父亲是位郎中,五口通商时父亲随厦门商人来到香港,所以她出生在香港新界屯门。陈粹芬身材适中,眉清目秀,...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投身民主革命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孙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季子。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孙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1881年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之后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Oahu College)(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
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于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倒数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之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孙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尝于1894年《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失望之余,孙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岛募款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企图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准备筹划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最终同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其时,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已先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孙中山以志业相近,遂与辅仁会社接洽,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于是租定总会所一处,托名“干亨行”。2月20日,孙中山于香港大学作公开演讲,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
11-11
孙中山是一个关注环保的人,在艰难的革命斗爭之余,仍不忘在各种场合提出富含环保理念的主张。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孙中山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在神州大地的深处,拂去封面上灰厚的埃,那些旧日章节便幡然醒来,睡眼惺忪地轻声诉说着他们记忆中的悲与欢,绚丽与暗淡。
1840年,美美地做着天朝大国梦的清朝在大不列颠人坚船利炮的威势下,昂着头却又卑贱地签下了耻辱《南京条约》。由此以后,华夏大地就被深深地推进了资本主义的熔炉之中: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次次战争换来了寸寸土地的流失;《天津条约》、《中法条约》、《辛丑条约》……一份份条约让清王朝离毁灭的边缘越来越近。
但是,中国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不会因此而消失殆尽,它在等待着一个人,一个能救它于水火之中的人。
那个人便是孙中山。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就是他,在那个时代之下,不甘压迫领导着数以万计的能人志士,创立了中华民国以及中国国民党,从一个又一个的列强手中尽可能多的夺回了中华民族的领土。
同样是反抗封建王朝的战斗领袖,孙中山先生与农民起义英雄及之前的革命先驱的最大不同在于:一是通过其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精华与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相结合,从以民为本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还就改造落后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计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自发动和组织革命开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反封建的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种种困难,在极其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十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他,相反的,他越挫越勇,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正是如此,他的成功才比他们更为彻底。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议论,说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并未能完全实行革命目标,反而让袁世凯有机可乘。不可否认,确实是这样,但这并不是孙中山本人的思想活动所能左右的,那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所致。那么当今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妄测那个时代?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算那确实是孙中山先生的失误所造成的,我们又凭什么去指责他?
总而言之,国父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人,是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是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称之为国父是当之无愧的。
慢慢地合上书页,同时也再次合上了那段时势造英雄的历史,不由得沉思起来,耳边又响起了那位严厉而不乏慈祥的老先生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要谨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教诲,踏着他曾经走过的路径,为我们的未来,为我们的祖国,去争取一段辉煌的历史。
同学们,谁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清末武装起义决策者,中华民国创始人呢...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简介,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投身民主革命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
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
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
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liuxue86.com
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怎么死的一文,欢迎阅读。更多孙中山怎么死的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广东香山人,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和领袖。他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并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职,任临时大总统。1921年创建中华民国政府,并就任非常大总统。在其任职期间,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抵京,寓居、病逝于此。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在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 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1月26日下午,孙中山病重住进协和医院治疗,晚9时动手术, 打开腹腔后,知已到肝癌晚期,无法割治了。2月18日,住进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顾维钧私邸诊治,病情日笃。22日,孙科、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卫、张继、李烈钧等,请示孙中山立遗嘱。24日,病情恶化,遵医嘱咐,征得宋庆龄同意,然后孙科、宋子文、孔祥熙、汪精卫轻步走迸病房,把预先写好的三个遗嘱,一字一句地念给孙中山听。
关于孙中山的死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孙中山先生得的是肝癌,但北京协和医院在进行尸体解剖时,却发现孙中山得的是另外一种病。孙中山去世以后,他的病理报告和肝脏切片标本被存放在了协和医院。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孙中山的病理报告和肝脏切片标本,却从协和医院失窃了。失窃的原因,至今不明。
国事遗嘱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文
孙中山给家人留下的遗嘱全文如下: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
致苏联遗言,由孙中山用英文亲自口授,由鲍罗廷、陈友仁、宋子文、孙科笔记, 进一步阐明了三大政策。3月11日,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的瞳孔正在散光,急告宋庆龄,宋庆龄强忍悲痛亲自用手把着孙中山的手腕,在三张遗嘱上最后写下了“孙文”二字。
孙中山遗嘱产生的经过: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了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建国方略》。《建国方略》包括三个部分。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集中论述了知行关系,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化建设计划;《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建设计划,包含了孙中山开发生产力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是关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着作。
江 泽 民对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 泽 民评价道:"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他明确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并在《建国方略》等着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工业、交通和农业的蓝图,显示了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卓越见解和宏伟气魄。他认为,要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应该实行‘开放主义’,‘要学外国的长处’,同时强调‘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建国方略是江 泽 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以心理建设开篇。这不是偶然的,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国民心理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很早之前孙中山就认识到仅"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孙中山认为如果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发展生产力和建设政治文明就都没有民众的心理基础。
他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时说:"满清之颠覆者,此心成之也;民国之建设者,此心败之也。"他在《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的"自序"中还说:"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比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简而言之,孙中山吸取早期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人民在认识到革命是可行的以后,才取得了推翻帝制的成功。如果能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思想观念的束缚,通过心理建设"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从近代世界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经验看,思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入欧"论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日本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而近代中国从康有为到孙中山,几代思想家和革命家都努力向国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种思想文化像欧洲、日本那样达到普及的程度,更别说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未彻底胜利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和向民众普及革命思想不够,未能唤起民众。
孙中山所谓的心理建设也就是思想文化建设。孙中山在《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中分别从饮食、用钱、作文、建房、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论十个方面为例论证了行易知难。他打破了中国几千...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就可以体现一切,他什么事都想着人民,想着国家,这真让人难忘。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崇拜孙中山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诞生於1866年11月12日,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在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1892年,孙中山毕业於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1894年,孙中山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为誓词。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创建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宗旨。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1919年10月,孙中山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孙中山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孙中山无愧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无愧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每一个中华儿女一定都认识他的名字,他就是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出生於1866年11月12日,香山县南?镇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香山县就改名为中山县,后来升级改为中山市,是所有中山人民引以为荣的伟人。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奋斗了终生。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青少年时代他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曾在美国、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
孙中山的四个老婆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