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栏目,提供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

04-25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课题二:应用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9~13题。

  教学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地方认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第12、13题里编出的各道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归纳,巩固解题方法

  1、出示乘、除法应用题组,让学生解答、比较。

  (1)有3个金鱼缸,每个缸里有5条金鱼,一共有几条?

  (2)一共15条金鱼,每5条养在一个金鱼缸里,要几个金鱼缸?

  (3)一共15条金鱼,平均样养在3个缸里,每缸养几条?

  学生口头解答,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9~11题。

  (1)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检查订正。提问:第9题为什么用乘法算?第10题是怎样想的?第11题为什么也用除法?得数6和余数2表示什么意思?

  3、思考第12题。

  (1)读题,你能找出有几个数量?

  (2)你能选两个条件提一个问题吗?试试看。

  三、口头编题、沟通联系

  1、请小朋友先看第13题里的图,然后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

  2、谁来编乘法应用题?为什么这是乘法应用题?

  谁来编一道除法应用题?编题后再出示。和第1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除法应用题?

  指名编另一道除法应用题。第2和第3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黑板上编出的三道应用题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问: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贴着15的海龟年龄大,因为15比9大,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沙滩上又爬上来一只51岁的海龟,它和15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51岁的海龟年龄大,因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数,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海滩上又爬上一只58岁的海龟,和51岁的海龟比,谁的年龄大?为什么?(58大于5...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模板11篇)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欢迎你来品鉴本文。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猫捉老鼠。

  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变曲为直。

  引导学生观察学具(毛线),问:你们能想办法把这根线变直吗?

  比较:拉紧后的线与原来的线有什么不同?

  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一手拉住线)问:这样能得到线段吗?怎样才能得到线段?

  得出:用手捏住线的两头,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叫做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3)变式判断。

  师捏住线的两端进行变式,引导学生观察。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建构线段模型。

  (5)小结特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2.强化特征。

  (1)到生活中找线段。

  ①引导学生指出直尺上的线段。

  ②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到图形中找线段)。

  3.操作实践。

  (1)折线段。

  组织学生折彩纸,体会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引导学生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4.深化理解。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理解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

  引导学生先猜想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再完成。

  三、自主总结,课外延伸。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拓展延伸,激励探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00字合集

03-19

 

  出国留学网专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推荐内容。

  用全心忘我育人方为优秀,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经验式教学的不足。编辑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除法,老师想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出个题考考大家,你有没有信心应招儿?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3=3,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练习:

  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三、总结。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实际操作能力。

  ⒊培养学生合作性、探索性学习品质和迁移类推能力;

  ⒋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哲学思想。

  一、课前谈话(语速慢)

  播放哪咤传奇音乐,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哪咤传奇》吗?孙老师也特喜欢看,因为小哪咤是一个爱动脑筋而且勇于战胜困难的人。这一节课上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孙老师真佩服你们,小小年龄就很有自信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来,为自己加加油我真棒!我一定行!

  小哪咤特别喜欢研究数学知识,他呀,写了一首奇怪的数字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

  1

  2、2

  3、3、3

  4、4、4、4

  5、5、5、5、5

  6、6、6、6、6、6

  7、7、7、7、7、7、7

  8、8、8、8、8、8、8、8

  9、9、9、9、9、9、9、9、9

  他的好朋友小猪熊总是记不住这首诗的内容,你们有...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03-05

 

  出国留学网专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推荐内容。

  优秀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最重要的往往是撰写教案。教案应该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我们如何去编写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精心为你整理的“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00字(合集11篇)

02-05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除法,老师想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出个题考考大家,你有没有信心应招儿?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3=3,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练习:

  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三、总结。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比较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荐]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00字汇总

12-15

 

  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让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完美,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通常都会为课程内容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与掌握知识,教案如何编写快速又保证质量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课本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初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螃蟹赛跑。

  (课件展示),看!螃蟹选手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要开始赛跑比赛。小朋友猜猜看,你认为哪一只螃蟹跑得比较快?(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

  2.引入课题。

  师:现在你们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肯定的,它们一定会发生,或者不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能肯定的,它们有可能会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深入探究

  过渡:那么哪些事件一定会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可能会发生呢?这里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找一找其中的规律。首先,我们一起来做摸球游戏。

  一摸球游戏

  1、任意摸一个,全是红球。

  (1)小朋友,袋子里面是什么颜色的球?(出示装有六个红球的透明塑料袋)

  大家看到了,袋子里装的全是红球。现在老师把它装进一个布袋里,如果请小朋友从这个袋子里任意地摸一个球,注意:任意摸一个,就是不看口袋里,用手在口袋里把球搅拌一下,然后随便摸出一个。那么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呢?

  指名学生来摸球(要求摸出后说说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摸出后再放进口袋。

  (2)(几人摸后)师:如果继续任意摸一个,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能确定吗?为什么?

  (3)小结:因为袋子里全是红球,(贴画)所以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

  2、能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教学目标

  复习过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范文

 

  教案是帮助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作为二年级的数学教师,为学生们做好教案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xx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xx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反思: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第2题哪错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不论哪门功课小时候就需要打好基础,下面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供您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③、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④、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⑤、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⑥、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