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栏目,提供与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学习迁移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学习迁移”,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学习迁移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迁移的含义、种类和作用。重点介绍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以及学生的学习迁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的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为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迁移的作用

  第一,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二,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3)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

  5.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6.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

2017教师资格证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的基本理论”,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以及学习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学习的一般分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3.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一错溪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把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物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强化(物)有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之分。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即正强化,所呈现的刺激即正强化物。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厌恶性刺激即负强化物。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该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4.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

  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尝试―错误和顿悟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型。

  (2)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他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

...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其中着重介绍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

  论、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以及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

  知识点梳理

  1.相关概念

  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岁、7岁―11岁、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单向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的思维是多维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可进行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4.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

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概述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概述”,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主要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又涵盖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因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要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

  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1)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继承了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研究的成果,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认知过程

  1.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2.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④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注意

  ①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4.记忆

  ①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④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思维

  ①思维的种类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016年教师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的特征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的特征”,希望大家喜欢!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1、个性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他们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和理想。

  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4、个性的特征:1、先天性和后天性2、共同性和差异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4、独立性和统一性5、客观性和能动性。

  5、个性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个性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6、教师的责任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1、教师是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布鲁姆和格拉瑟指出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差异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环境两个因素。

  7、校园、课堂、班级风气都构成学习环境,而教师则是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深思熟虑地对学习环境进行操纵,使之适合学生和促进学生学习,就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

  8、人的气质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密切相关。根据神经系统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强而不平衡的神经类型或称兴奋型(胆汁质)2、强、平衡而灵活的神经类型或称活泼型(多血质)3、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或称安静型(粘液质)4、弱神经类型或称抑制型(抑郁质)。

  9、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爆发,不能控制等。

  10、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怎样报考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上报名流程

  2016年教师资格证报名网上支付问题详解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年辽宁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您整理“2016年辽宁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希望辽宁的小伙伴们,都能背熟以下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并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第十一章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内容提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变革,它既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的变革,也引发了教育者自身的变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超越教师的个人层面,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其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升、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都将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效果,影响小学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研究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阶段、素质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途径,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习目标】

  1.领会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标和标准。

  2.了解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

  3.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4.掌握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诸种因素。

  5.结合小学教师发展现状,阐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6.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差异,探讨从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至今尚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界定。根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的界定以及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狭义的角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指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指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专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师教育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得到肯定和认可的过程。①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过程。

  知识链接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含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而实施的训练;是学校改革的整体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最快地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成人教育活动,不仅关注教学效果的提高,更促进教师对自身工作和活动的理解;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效能研究成果.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帮助教师在受尊重的、支持性的、积极的气氛中实现个人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在某种情况下有多种多样的表述.如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职业成熟、教师培训、在职教育等。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别:一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