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巩义石窟寺栏目,提供与巩义石窟寺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我们去丹布拉石窟寺,我们先上“陡陡山”。我们经过的路旁边都是猴子,有的猴子在喝水,有的猴子在喝可乐,有的猴子在抓虱子和吃虱子,有的猴子爸爸妈妈带宝宝在玩游戏,它们一点都不怕人。
爬到顶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睡着的佛,我还看到了坐着的、站着的佛。下山的时候我们看见了猴子挡着我们的路。猴子让开路时下雨了,我们躲雨。雨停了我们下了山。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观光旅游!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满足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庆阳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在中国佛教石代佛教圣地,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艺术明珠。
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东北距庆阳地区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这里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汉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据史料记载,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康生久为,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于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财,“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足见当时佛事活动之兴盛,而陇东的劳动人民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
北石窟寺自北魏开窟建寺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这样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宋、清碑文记载,古代寺院、殿宇轩昂、龛像俨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辉、佛光普照、僧众云集、阁楼峻丽、蔚为壮观。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清末兵燹。战乱烽起、寺院建筑,付之一炬。僧众遭戮,佛事废弃。新中国成立,1959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陇东进行文物普查,重新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对这一佛教文化古迹开始清理保护。寺院现有大小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游人题记150余方。其窟龛分布密集,形如蜂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窟院南北长125米,宽40米,面积为5000平方米。窟龛分布的岩石断面南北长120米、高20米,大小相间,可分三层雕凿,造像均为高浮雕和圆雕,形象逼真,风格各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165号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于窟区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门两侧高浮雕两尊守门天王,其事高5.8米,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怒目锁眉,神情威严,大有震慑一切邪魔的气魄。身旁横卧两尊雄狮,虽年久残损,然张口舞爪,威态犹存。
该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间宏大,气势磅礴。覆斗式顶,距地面高14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为长方形,面积340多平方米。窟内东(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鼻大唇厚,体魄雄建,褒衣博带袈裟,施无畏手印。俨然一派华夏民族伟人的形象。关于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出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
作文标题: 游焦山石窟寺
关 键 词: 小学六年级 1000字
字 数: 10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网(zw.liuxue86.com)将为您的作文作业全新服务,希望您能给我们更多的宝贵意见。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1000字的作文,题目为:《游焦山石窟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游焦山石窟寺》,“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六年级作文”,请随时关注! 作文标题: 游焦山石窟寺
关 键 词: 小学六年级 900字
字 数: 9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86.com)有话说:小编辛苦弄了大量作文让您学习,你得支持我呀,要不然我可冤枉!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900字的作文,题目为:《游焦山石窟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焦山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初年,是与云杠石窟同时建造的著名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北魏时大同西郊东有僧寺为灵岩,即:云冈石窟第三窟,西有尼寺为焦山石窟寺。为祈福,北魏皇帝常祷与此二山。焦山石窟寺。历史悠久一,曾享有盛名。山顶有明代砖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高山镇筹资600万元对寺院重修。在原有基础上,按寺院中轴线排列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石窟洞天殿、须弥山殿。主次分明,层层错落。一层新建观音、地藏殿。二层新修文殊、普贤殿。寺院东新修泰山圣母殿。整个焦山石窟寺共建有殿堂69间,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寺院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明柱粱坊,构件简练观整。斗拱孤僻,飞檐高翘。窗棂图案,纹饰精巧。有各种塑像72尊,塑像体态匀称,衣饰流畅,面貌平润,神态自然。殿堂大多布满壁画,计有105组,约6000平方米。画法为重彩平涂。线条流畅,细腻逼真。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炳灵寺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之西偏北约35公里的小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处在“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在藏语中,“炳灵”是“十万佛”的意思,所以,炳灵寺(唐代名灵岩寺),也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千佛山”“万佛洞”了。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
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
炳灵寺石窟约开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前期),正式兴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良好,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炳灵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较完整。现在,共留存下窟龛183个,造像776躯,壁画900多平方米,墨书和石刻造像题记6则。
十六国的西秦时期,由于当地的鲜卑族统治者笃信佛教,致使开窟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即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一个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时期。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余第172窟和第1龛,第126、128、132窟,第2、124、125龛和第16窟等几组也比较有名。尽管此时期造像雕凿的是作为“胡神”的佛和菩萨,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国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衣着线条流畅,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即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二个主要时期。期间比较著名的有第46号龛、第50号龛和第51号龛等。唐代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和二天王。这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石窟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仿佛,都是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面型较长,动态夸张,起伏处棱角分明,刀法也更显粗犷有力。
此后,在元、明两代,炳灵寺石窟也还有修妆,但石窟开凿已趋于没落了。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石窟开凿史上比较早期的作品,尽管历经千年,至今仍富有艺术生命力,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品。
...
又名大佛寺,位于中宁县西北的石空山南麓,《甘肃新通志稿》载其造于唐代,“寺内造像皆唐制”。西夏、元代重修增制。这里原有上中下三寺,13个洞窟。
现存最大的洞窟是九间没梁寺洞,面宽12.5米,进深7.4米,高约25米。洞窟内竟无一根梁柱,俗称“九间没梁寺”。
宁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小型园林――宁园,于1987年国庆节期间落成。
宁园位于银川市解放东街南侧。从西门进园,便进入盆景区。主要区由“兴庆殿"、“沁茗"阁、碑、廊及水池组成。“兴庆殿"是园中最高大的殿宇。殿内壁画“西夏风云"艺术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西夏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风土人情。“兴庆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汉白玉石雕“哪吒闹海"。“兴庆殿"左侧是卷棚式仿古建筑“沁茗"阁,右侧则是一个四角由重檐亭和一个六角亭连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廊壁刻有毛泽东、董必武及区内外书法家的作品。东区的北面是一组大型假山,有池塘、藤架、花池、供游人活动休息。
近几年,为了发掘被淹埋的文化艺术宝藏,自治区和中宁县人民政府对石空寺石窟进行了清理和修理工作,大部分石窟及寺院已整修和重建。
石空寺始建于何时,尚难明确论断。据明代史料记载,称其为“元故寺"。对于石窟的开凿年代,历来有唐、西夏、元三种传说。今天从窟室的形制和风格看,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石空寺石窟,明清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之一,曾有“石空夜灯"之称。当时有诗赞曰:“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点红?
扩展阅读:
导游词注意事项:
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些,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和蔼,亲切,自然轻松。
4易出现的问题1. 缺乏鲜明主题和观点
2. 内容太单薄。
3. 结构层次不清楚,逻辑性不强,条理不清晰。
4. 导游词不是散文,书面语太重介绍,口语化注意不够;
5. 应该有自我介绍以及导游惯用语,同时要注意与游客进行交流,尽量有互动节目。
6. 没有处理好“景”与“事”的关系,讲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离景点内容。
相关阅读:
...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之西偏北约35公里的小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处在“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在藏语中,“炳灵”是“十万佛”的意思,所以,炳灵寺(唐代名灵岩寺),也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千佛山”“万佛洞”了。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
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
炳灵寺石窟约开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前期),正式兴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良好,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炳灵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较完整。现在,共留存下窟龛183个,造像776躯,壁画900多平方米,墨书和石刻造像题记6则。
十六国的西秦时期,由于当地的鲜卑族统治者笃信佛教,致使开窟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即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一个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时期。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余第172窟和第1龛,第126、128、132窟,第2、124、125龛和第16窟等几组也比较有名。尽管此时期造像雕凿的是作为“胡神”的佛和菩萨,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国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衣着线条流畅,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即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二个主要时期。期间比较著名的有第46号龛、第50号龛和第51号龛等。唐代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和二天王。这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石窟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仿佛,都是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面型较长,动态夸张,起伏处棱角分明,刀法也更显粗犷有力。
延伸阅读:
导游词功能
1.引导游客鉴赏
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
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相关阅读:
...03-23
每件物品都有他特殊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在旅游途中要注意爱护环境,爱护公物。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与龙门名僧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非常幸运的是,今年来到龙门石窟竟然能够近距离接触看经寺。63年来,每每有游客经过于此,仅能隔栏遥望,无法看清“真身”。今年3月10日起,该特窟首度揭下面神秘的面纱,与公众见面。
看经寺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洛阳香山。为东山最大的洞窟。洞的正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结构二层楼,门额上刻着“看经寺”三字。该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因为看经寺内的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所以看经寺还被列为“特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只能在窟外隔着围栏向内看。
看经寺是龙门石窟唐代代表性洞窟之一,从其巨大的规模判断,应为皇室贵族或高级官吏、高僧大德发愿开凿的。窟内罗汉造像精美、生动传神,对研究我国唐代高浮雕艺术、僧侣服饰、法器和禅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看经寺洞窟窟门高7米、宽5.05米,为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为龙门东山最大石窟。与常见的穹庐顶石窟不同,看经寺窟顶呈方形平顶,开凿、雕刻这种平顶的难度更大。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僧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窟门外两侧各有一个高浮雕力士,窟楣有两个飞天。此外,该洞窟窟顶还刻有龙门石窟最大的阴刻莲花藻井,莲花直径超过4米,周围环绕着四个体态丰润、形象优美的飞天。另外在窟内放置有宋代圆雕坐佛3尊,南壁雕造9排小千佛像,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像外,还有一些莲花供养菩萨。
看经寺内雕刻有国内石窟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包括雕像29尊。在看经寺内,东、南、北三壁在高1.2米的台基上浮雕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各9身),这些罗汉大都有成年男子高,身高在1.80米左右,均有残毁,或身着袈裟,或袒露右肩,或半裸上身,手持念珠、香炉、经盒、锡杖、莲花等物。29尊罗汉年龄、相貌、神态各不相同,有的额头皱纹重重,有的脖颈筋骨高突,有的扬眉张口做辩论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些罗汉似乎正在进行一场佛教付法仪式,表情也非常生动传神,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二十九位西土“祖师”的形象,与《历化法宝记》云“西国二十九代”相合,应是佛教中所谓“二十九祖”。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将传法的任务叫给了迦叶,迦叶寂灭后交给了阿难,之后传莫田地,传商那阿修,最后至二十九组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北魏时期自天竺来中国的僧人,被后代的佛教禅宗奉为第二十九代传人。看经寺这二十九尊传法的罗汉,恰好与《历代法宝记》所载西土二十九祖先相吻合。
从南壁开始,以逆时针的方向观赏,看到的依次为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堂弟阿难,最后为菩提达摩,共29代。其中,达摩为西土禅宗第二十九祖,因曾在嵩山少林寺达摩洞中面壁九年,又被称为中土禅宗第一祖。
整组罗汉群像突破了类型化的模式,被雕刻...
巩义石窟寺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