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政治哲学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政治哲学栏目,提供与政治哲学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它的中心关切是政治应当如何,不过,政治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并不脱离社会-历史的背景来讨论“应当”问题,而始终将现实的社会-历史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政治哲学的研究也必然要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

2019考研政治哲学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考研政治哲学核心考点,赶紧收藏学习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考研政治哲学核心考点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1)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三观)

  (4)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一)

  (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二)。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18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

  第一单元

  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5.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16.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汇总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汇总,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汇总

  第一单元

  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5.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16.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4个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4个,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4个

  第一单元---

  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

  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5.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16.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18.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20.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

2016考研政治哲学练习题:矛盾

 

  2016考研政治哲学练习题:矛盾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哲学的部分当中,矛盾这个知识点是重点难点部分,是考研政治中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要加以重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分析和这个知识点相关的习题,并做出解析。

  1.(单选)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兼容性

  此题答案是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化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它们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

  2.(单选)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此题答案是C。唯物辩证法在吸收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它认为,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秩序、结构组成的矛盾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互相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结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社会的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也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在内容。因此本题答案是选项C。

  3.(单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此题答案是A。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两点"不等于"重点","重点"也不是"两点";另一方面,"两点"中有"重点","重点"中包含"两点"。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矛盾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外,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没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重点"。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同时承认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综合来看,矛盾这个知识点难度比较大,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做大量的练习。基础阶段,复习此知识点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


2015考研政治哲学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复习政治时感到很茫然,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哲学复习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指点迷津。

  2015考研政治哲学复习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讲究客观地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对哲学的系统学习,不但有助于考生在认识事物、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有正确的方法,更有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一名优秀的人才。哲学部分在考研政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原理理解性内容较多,是需要考生下功夫研究,那么哲学部分有哪些复习建议呢?

  一、梳理知识结构网

  众所周知,哲学部分是考研政治中出题最灵活,最需要考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部分,用逻辑图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有效的帮助考生梳理知识结构网。

  对于考生来说,可以先自行总结知识点,尝试着画出唯物论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历史观——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逻辑图,或是以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大范畴,即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偶然性和必然性来划分。这可能要花一些工夫,但是这对于帮助考生理清各个部分的知识脉络,梳理各知识点的关系,提高形象思维的记忆至关重要。可以说,逻辑图是学习哲学的强有力工具,考生在平日的复习过程中要训练到可以随时随地的复现这些逻辑图的水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对周围的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要知道,对于哲学部分,原原本本的死记硬背原理知识点,不联系实际分析,是学习考研政治哲学部分的大忌。

  二、联系名家名著名言

  考生们在做题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哲学部分的题目以名家的名著名言作为题干出现的情况较为常见。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之中,当你第二次踏进一条河的时候,由于河水的流动变化,脚下的水不是第一次踏进这条河的水,原来的水已经流走,所以河也不是你上次踏进的河流了。这句话在考研政治哲学部分的题目中经常出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题目:

  命题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命题二“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关于以上两个命题,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命题一是辩证法观点,命题二是形而上学观点

  B.命题二否认了相对静止,是错误的

  C.命题一与命题二都承认了运动的观点

  D.命题一是唯物主义,命题二是唯心主义

  考生们思考一下,究竟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呢?

  命题一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 赫拉克利特用原始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告诉我们: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和发展。命题二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定,转瞬即逝,陷入相对主义的诡辩轮。

  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各个板块的名家名言汇总,放在床头每日翻阅,加深印象,考生会在平时做题中训练自己看到名言就知道是哪位名家说的,考察的什么原理。反之在列出原理,选择名家名言时,也会迎刃而解...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在高考政治备考中,有很多知识点是我们要背诵的,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政治:哲学政治知识点二
  
 23.为什么说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存在,不发挥作用了?
  条件这一范畴,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的。因此,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条件对规律的作用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作为联系,规律同样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和发挥作用,一旦离开特定的条件,原有的联系过程中断,规律就无法存在、无法发挥作用了。例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价值规律存在的条件,因为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作用只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所以,一旦商品经济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不能发挥作用了。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在高考政治备考中,有很多知识点是我们要背诵的,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政治:哲学政治知识点
  1.“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个著名的物质定义中所讲的“客观实在”,概括了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的共性。切不可把这种“客观实在”等同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客观存在”。
  何为“客观实在”,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实在的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范畴。其外延是指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意识以外的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干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
  在说明世界的本质,说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时候,列宁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是产生于精神。是人的感觉、思想或者某种虚无缥渺的“客观”精神体现呢,还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却可以为人们所感知所认识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呢?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列宁正是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针对唯心主义的虚构和歪曲,作出了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科学论断,指出“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堵塞了用感觉、心理要素和观念等等对物质进行“普通代换”的任何空隙。
  列宁还指出:“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具有可知性,是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综上所述,客观实在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惟一特性,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存在”是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对象化的意识,即意识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客体,因而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常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思想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似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的客观存在指的就是一种意识现象。而客观实在是不包含任何意识现象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而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惟一共性,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客观存在同客观实在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后者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是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二者之间不仅有区别,而且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客观存在的外延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包涵了客观实在的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的外延,由于二者都可归结为万事...

2014考研 政治哲学易混淆知识点有哪些

 

    政治哲学部分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的内容,下面为大家介绍2014考研政治哲学易混淆知识点,希望大家复习时理清知识脉络。

  考研政治的复习要以基础内容为主,辅以其他一些辅导书,同时要注意总结知识点,做到融汇贯通,不要把一些相似的知识点混淆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哲学易混淆知识点。

  (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错误的二元论思想。

  (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两者虽然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7)“凡唯心主义者都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9)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阶级性的理论表现。党性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性指的是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

  (10)“唯物主义产生于诚实,唯心主义产生于欺骗”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诚实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欺骗会导致唯心主义。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11)“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因而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认识是错误的。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但并非一切物质都有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是物活论的错误观点。

  (12)“可知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的认识是正确的。

  (13)意识与主体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意识是主体的属性或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没有意识的机体并非主体。没有主体的意识也是不存在的。

  (14)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

  (15)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

  (16)“存在”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

2014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指南之连环计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拼的是毅力,考验的是学子们的决心,每位考生都会遇到瓶颈的时候,但如果能坚持下去,或许就会到达顶峰。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祝您考试成功!

  一、早期复习精读精看,建立理论框架

  首先我们建议考生们先将指定的教材精读一遍,建立总体的知识框架。其实,每一章以及每一节的标题便构成了整个知识点的整体框架,这个框架基本上是由基本原理搭建起来的。所以浏览完第一遍后,合上书本自己回顾一下这些框架,看看自己是否能搭建起这个框架,如果能,那证明你总体上领会了这些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你可以展开下面的复习计划。如果不能,也不要着急,本来原理就是需要领会的,在回顾过程中遇到“卡壳”时回到书本重新领会,直到顺利搭建完这个框架为止。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你回顾知识点的过程中争取用自己的话将你领会的内容表述出来,说出来也可以,写出来也可以,其中写的过程正好能够锻炼将来在考场上的答题能力。

  当我们大体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之后,就对政治复习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考试中遇到一些千奇百怪、莫名其妙的题目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到预先准备好的逻辑框架中去。对于复习效率高的考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是“半自动”的状态。其他的同学,也完全可以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框架逐步进行定位,毕竟主观性试题考的全都是基本原理,客观性试题考的也都是联结在基本原理上的概念。而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板块中都各有归属,不可能“出圈”。只要在复习中把基本原理系统地梳理好,并能结合其前后关系很好地记忆并理解,目前这种考试就难不倒我们。

  二、梳理解题线索,形成“连环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便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其中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打破章节甚至学科的限制,深入理解和体会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以上五个层次的相互关系。

  灵活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材料这一点可以说是最难的。既然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吸收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

  三、砸开知识关节点的“硬核桃”

  考研政治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政治的内容比较多,并且记忆性的量比较大,如果全部作为重点的话,会花费考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一定要抓住重点,一方面紧跟大纲,另一方面借鉴考研老师和辅导班多年的经验,做到考什么复习什么。

  对于哲学这一科来说,也要注意区别对待:唯物论要注意选择题,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要注意细小的知识点,特别是一些哲学方面的“名人名言”或古文,学会用原理解释这些问题。辩证法其实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用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记住三个主要原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其中对立统一是重点。最后关于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两部分内容都比较容易出大题,所以不必拘泥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