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栏目,提供与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一文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对从教意愿的深浅程度,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情况,所考察教师“三观”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师观占了很大的篇幅,而教育观里面就包含了尤为重要的以下两个知识点,在材料分析题以及选择题当中都经常出现。

  素质教育内涵

  口诀记忆:提素、个性、创、两全

  提素:提高国民素质; 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发展教育,提高中华人民素质。在历年的考试中该要求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会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进行提问,素质教育是以( )为根本宗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着重强调每个人先天差异,个性不一,应尊重学生的特点,特长,教师因材施教。这一观点往往会在材料分析题当中体现,要求考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否践行了或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比如说某个班上,有两个学生始终对某一知识点不明白,一个形象思维比较强,另一个抽象思维比较强,老师针对这两个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我们就说这位老师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当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除此之外呢,老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非预期结果,将学生的一些非预期行为转化成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认同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实践能力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知识。在这个位置,往年的考题呈现的形式并不只是在材料分析中体现,还会在选择题当中进行考察,其中有一个需要重点区分的知识点,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但是如果在选择题当中一旦出现问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的时候此时所讲的则是创新精神,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此处特别的留意。

  两全:所谓两全,指的是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两个知识点。很容易进行理解,如果在某个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中只针对了其中一部分学生进行重视,老师的行为就是违反了素质教育内涵的面向 全体学生的理念;而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占用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环节中的任意一个发展时间,都是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

  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要求教师对教学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教育者为中心学习者为中心 (学)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以训练,尊重学生观点与意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内容在考试中以材料分析的形式出现,教师要想充分体现出这一理念,就要有学生自己学习,自...

2017教师《综合素质》考试职业理念知识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2017教师《综合素质》考试职业理念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体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的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二)“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内涵

  1.儿童是发展的人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2.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

  (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

  (2)儿童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三、教师观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发教师

  2.教师行为转变

  ...

2017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欢迎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随着2017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了对笔试的学习与复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对于知识总是死记硬背,总有记不住的地方。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对知识点中包含的意思与本质没有弄懂,才会导致知识点背不牢固。接下来我将就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部分,仔细谈谈到底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与深意。

  在对于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的部分,我们会发现,不管有多少,其中都是围绕着现在与过去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指的就是教育。过去的教育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评价学生更多是以成绩为基础,是应试教育;现在的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会知识,评价也不仅仅是看成绩,而是多种方面,是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都有什么,怎样去区分它们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主要有教育对象、教育目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学生评价、教学内容与教育着眼点七个方面的差别:

  一、教育对象方面。应试教育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是针对一些老师眼中“优等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所有的学生没有别老师忽视的。

  二、教育目标方面。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考试,所以教育目标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智育、德育、体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全面的进行。

  三、能力培养方面。应试教育只注重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则恰恰相反,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方面。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为了考试,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五、学生评价方面。应试教育主要为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素质教育则要求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需要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

  六、教学内容方面。应试教育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不同程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素质教育则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验、联系实际。

  

七、教育着眼点方面。应试教育局限于学校,素质教育则重视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以上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2017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知识:终身学习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知识:终身学习”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1.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有所改变。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三个方面的挑战。因此,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2.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能够达到这种高要求。应将自我的角色定位在“终身学习者角色”。只有透过学习。教师才可以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教师才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世界。

  3.教师终身学习累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标准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

  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除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

  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学中越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

  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学校教育中,学校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促使教师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扩大边缘学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驾驭能力,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指导作用。“博观而得取,厚积而薄发”。对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的适当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文化思维,可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自信。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汇总

2017教师资格考点知识:怎样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7教师资格考点知识:怎样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获得信息资源以及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二)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专家们各执一词,争议纷起。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广大一线教师应该培植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加快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遇到问题,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克服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四)高度重视教师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

  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

2017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艺术鉴赏

 

  “2017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艺术鉴赏”一文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

  一、艺术鉴赏概述

  定义: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种审美的再创造。

  性质: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的非反思性的审美接受活动。是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

  特征:

  ①充满着感性与理性的统-。

  ②充满着情感与想象。

  ③充满着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

  ④充满着审美通感与个人审美的偏爱与差异。

  二、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

  1.艺术品必须是具有审美魅力、审美内涵、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鉴赏者必须是具有-定艺术素养、文化知识、生活阅历、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鉴赏者必须和审美鉴赏对象之间建构起相应的审美关系。

  三、艺术鉴赏的意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

  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五、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致性

  (1)多样性

  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艺术之所以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许多不同的门类,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多样性要求。而在每-个艺术门类中,又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和样式。

  (2)-致性

  艺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们的鉴赏需要和审美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中又可以发现某种-致性,-致性正是寓于多样性之中。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1)保守性

  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

2017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笔记:文化常识

 

  本文“2017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笔记:文化常识”,跟着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一、天文历法

  【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同时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神权思想的-种表现。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就是二十八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像-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后人也通俗地称四象为左青龙、右自虎、南朱雀、北玄武。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宫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②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③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④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⑤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⑥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⑦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⑧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⑨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更——黄昏、-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点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年内的位置变化

  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阴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

  小大寒。”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大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社日】古代农民祭祖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