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文澜阁作文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文澜阁作文栏目,提供与文澜阁作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文化小旅

 

  8月,一个夏日。好久不见的清风拂过脸庞,我带着一路的阳光走进这里——浙江博物馆,文澜阁。

  来到这雅致的庭院,嗅闻着幽幽的书香,是邂逅,是鲁莽地闯荡,还是作为一个杭州人踏上杭城文化之圣地的必然?

  我凝视着白墙旁边的“文澜阁”石碑,感受到从墙洞里透出的盎然绿意和古老气息。我来了——来到这“在孤山之阳,左为白堤,右为西泠桥,地势高敞,揽西湖全胜”的书香横溢的文澜阁。

  走进门,在阳光下泛着红褐色光泽的木质长廊蜿蜒曲折地在叠石间穿梭,通向一个小巧玲珑的院子,院子四周有旧式的阁楼围绕。其中东面的一座便是传说中的“太乙分清室”,用于士子的抄阅、憩息。跨过门槛,宛若跨过世俗的尘埃,踏上一个别致、脱俗的殿堂。木质的圆桌、木质的凳椅、木质的书橱、木质的梁柱… …当百年红木化作文化凝结的美丽时,一切都是如此的耐人寻味。靠着墙有一张木台、一对桌椅,桌上摆着瓷碗,台上立着花瓶,两两对立,颇有一丝韵味。又见一个木架上摆放着一把古琴,古琴那种与生俱来的雅致让我耳边不由地响起拨动琴弦时浑然天成的高山流水。眼前,仿佛出现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带着虔诚的微笑捧书阅读,时不时抚着长须赞叹几句、抿一口龙井茶,再和别人共品书香。顿时,我羡慕极了古时候的读书之人,能在如此环境下徜徉书海。当生活中的闲暇化作了阅读时的宁静,淡雅平和与逍遥自在就是生命的冶炼。

  再沿着曲廊走去,见到了名副其实的文澜阁。怀着一种敬仰走进去,就见正中央一张端庄典雅的书桌,桌上文房四宝样样俱全,好像还能闻到战火前笔尖一蘸浓墨的芳香。我细看介绍,得知文澜阁由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清代之后,战乱频繁、兵燹不断,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几次陷入无果而终的境地,又三经补抄收集恢复旧观,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

  说到《四库全书》,我看见文澜阁里有一个个黑色的木柜,上面隽刻着“文澜阁尊藏”的金字,想必这是曾经《四库全书》的所在之地。而昔日的书香已被硝烟战火替代,饱经风霜的《四库全书》现已安置在别处,飘荡着绢布香味的书橱只能停留在历史一刻,如今剩下的仅是蒙上一层灰尘的空柜。我又了解到,《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集中国古籍之大成的一部丛书,是乾隆三十八年清帝为了“稽古右文、聿资治理”请诸多学士十年编纂而成的。太平军攻陷杭州时,文澜阁阁圮书散,《四库全书》散落成任人践踏、满地飞舞的废纸。出身书香门第的江南藏书楼八千卷楼主人丁申、丁丙兄弟在浙江巡抚谭钟麟的支持下,不畏艰难、毁家纾难,一心修书建阁,后又有钱恂先生与张宗祥先生继续为之奋斗,才得以《四库全书》的保全。至今,仍有描述当时兄弟俩苦苦寻书、奋笔补抄场面的画卷在御座房给上万游客观摩,让每一个杭州人铭记这四位文人墨客对文化的求索与呵护。

  走出文澜阁,深叹一口气,却又被眼前之景融化了心灵。

  那是潺潺的池水,是茵茵的绿地,是徐徐的微风,是目睹一场文化求索之旅后沁人心脾的爽朗。

  一个江南女孩,对江南充满灵气的景致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池水上边,莲叶在静静地漂浮,淡然无声。池中有一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那仙人欲飘然远去却又生根池塘,无奈却依旧高傲地挺着头颅,倒是与周围平和的景色有些格格不入了。一个见证王业代变、饱受世事沧桑的浙江文化之文脉所在,除了独具江南特色的亭台楼阁还有一些古老的沧桑感外,竟都是平静的池水与叠石,再无幽怨与流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