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栏目,提供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新词语的大量出现与迅速传播跟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文化的流行关系甚为密切。探究新词新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中可以感悟它们深层次的文化蕴涵。为此,我们设计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从新词新语的视角进入现代生活提供一个探究的框架和平台。这项活动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
一、关于“走近新词新语”
这里提出了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近年来出现许多新词新语;二是一些词语正在退隐或被取代。这两种现象都说明了语言中的词汇在不断变化。对第一种情况的探究,可从搜集、整理新词语入手,通过搜集大量的新词语来获得直接感受,初步了解汉语词汇处在不断生成与丰富的过程中;对第二种情况的探究,可以从词语的比较入手,通过某些词语的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比较,感知汉语词汇不仅在产生新词,而且也在不断地淘汰旧词,这体现了语言发展中对词语的选择和优化。当然,语言对词语的选择和优化,有哪些标准或者说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还可进一步探讨。
教科书设计了两个问题。第1题活动性较强,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自主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涉及“搜集”“整理”“分类”“注解”“编词典”“交流”和“评比”等。第2题,把词语放到历时形态中来考察,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语言在发展中具有吐故纳新的功能──一些词语随着所表达的对象消失或远离,词语也会渐渐从我们的语用中淡出,比如,“千年虫”就说明了这一现象;此外,语言还有它自身的规律,比如它追求简明、不断选优、本民族化(本土化)等,比如从“大哥大”到“手机”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当然,随着同学们探究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二、关于“新词新语的产生”
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探知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探究题中,“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寻呼系统仍能为其提供服务),“解读”是新造词,“炒鱿鱼”是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
三、关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这一活动主要期望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对新词新语的探讨来感知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词语中的反映;二是在解决前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词新语中所体现的流行文化。围绕这两个任务教科书设计了3个课题。
第1题要求学生通过搜集新词新语来进一步探究这些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新词新语产生的基础是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的变化,反过来,新词新语又折射出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的变化,二者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让学生从中走个来回,有利于加深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解。
第2题让学生从时尚词语中探讨流行文化,进而对其进行理性审视与思考。教材所出示的几个词只是举例,学生可以自己寻找例词来进行探究。
第3题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
四、关于“课外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学生可以写一篇小论文或随感随笔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郑爱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
2、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3、能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变化,并能作出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重点】
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中感悟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走近新词新语
1、近年出现许多新词新语:
⑴ 对此问题,活动性较强,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自主活动。
⑵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同学事先去搜集、整理、分类、注解。
⑶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评比。
2、一些词语正在隐退或被取代:
学生交流、讨论词语隐退或被取代的原因。
⑴ 一些词语随着所表达的对象消失或远离,词语也会渐渐从我们的语用中淡出。
⑵ 语言追求简明,不断选优,本民族化等。
二、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
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词语。
4、词语衍生和略缩形成的新词语。
三、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对于此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现在流行的新词新语,并且探究它们来自哪里,流行范围有多大,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在课堂中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四、网络词语与写作
1、学生事先搜集网络词语,并且解释词语的意思。
2、学生结合写作讨论网络词语在作文过程中的运用。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五、小结
六、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或随感随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推荐访问